APP下载

新生儿黄疸患儿行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05-30高新针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持续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

高新针

【摘要】目的 分析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行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9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给予间隙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给予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89.8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3%,低于对照组的34.68%,p<0.05。结论 对新生儿黄疸患者行间隙或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两者治疗效果均较好,无明显差异,但间隙蓝光照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因此,采用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更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持续;间隙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042-01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婴儿新陈代谢发生异常,导致机体对胆红素水平的调节作用出现紊乱,一旦胆红素水平>85μmol/L,婴儿巩膜与皮肤等部位便会出现黄染[1]。病情严重的患儿中枢神经系统也有可能出现紊乱,引发高胆红素脑病,对患儿的生长、智力、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蓝光照射治疗是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方法,分为持续与间隙蓝光照射两种,为了探讨两种照射治疗的临床价值,以我院9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中49例采取间隙蓝光照射治疗,其余49例给予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9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1例男性,28例女性;出生体重为2650~4000g;30例缺血性脑病,19例颅内出血合并头皮血肿。对照组23例男性,26例女性;出生体重为2700~4100g;31例缺血性脑病,18例颅内出血合并头皮血肿。两组性别、出生体重、黄疸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常规治疗,包括:①抗感染治疗。病毒感染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细菌性感染则给予抗生素治疗。②口服妈咪爱等益生菌。③及时纠正水、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④注射酶诱导剂治疗。如:苯巴比妥钠,首次肌肉注射剂量为12mg/kg,然后再改为口服,口服剂量为2.5mg/(kg·次),一天2~3次,疗程为3~5d。⑤静脉输注白蛋白治疗严重黄疸患儿。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照射12~18h,再停止8~12h;观察组采取间隙蓝光照射治疗,照射3~6h,再停止2~4h。

1.3疗效判定标准

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并恢复正常,黏膜、皮肤等黄染现象消失则判定为显效;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所降低但没有降低到正常水平范围内,上述黄染现象有所缓解则判定为有效;血清胆红素水平无变化或者上升,上述黄染现象无改善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组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9. 0软件,所有数据输入SPSS系统。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釆用χ?检验。偏态分布的数据表示为中位数,组间比较运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28例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24例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9.80%。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腹泻、发热、皮疹等,观察组共有8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3%;对照组共有17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68%。

3结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科常见疾病,80%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内会出现黄疸[2]。新生儿黄疸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现象;一种是病理性黄疸,需要采取治疗措施。病理性黄疸可由感染、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合并头皮血肿等引起,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危害极大,需及时治疗。目前,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蓝光照射治疗是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方法。波长为425~460mm的光易被胆红素吸收,而蓝光的波长即在该波长范围内[3]。同时由于患儿皮肤与皮下浅层组织处的胆红素水溶性较差,在蓝光照射下IXaZ型胆红素会发生转变成为IXaE型胆红素,使得水溶性差的IXaE型胆红素无法与血液发生结合,会随着尿液或者胆汁排出体外,这样胆红素水平便降低了。

蓝光照射治疗分为间隙蓝光照射治疗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在本次研究中,采用间隙蓝光照射治疗的观察组,其治疗效果与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大致相同,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3%,低于对照组的34.68%,可见间隙蓝光照射治疗安全性更高。为了减少腹泻、發热、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蓝光照射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为患儿及时补充核黄素,以降低溶血的发生率;②保护好眼睛等敏感部位;③及时补充水分,做好患儿皮肤的观察工作;④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可继续行蓝光照射治疗,但应加强观察,并给予合理的处理措施,一旦出现青铜症则应立即停止蓝光照射治疗。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行间隙或者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间隙蓝光照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因此,间隙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更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海波.不同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4(12):93-94.

[2]唐红装,梁丽清,谢映梅等.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广东医学,2010,31(23):3154-3155.

[3]罗永奇.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2):47-48.

猜你喜欢

持续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以内部领域监查促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胸怀竹 而从容
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对比
中药退黄汤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茵陈五苓散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37例临床观察
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效果分析
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