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方法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2015-05-30刘洁

宁夏党校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系统方法论的应用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之间的彼此融合。对系统方法论进行详尽的认知,并用其来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解读,是系统方法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应用的理论支撑,为今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关键词:系统方法论 ;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中图分类号:C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5)06-0053-03

收稿日期:2015-09-11

作者简介:刘洁(1983-),女,河北衡水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一、系统方法论的结构

系统方法论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40年代,其中以赫尔所代表的系统工程方法论最为典型。而我们要想明确系统方法论的定义,首先了解系统方法。“系统方法就是指按照客观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1]。由此可以得出,系统方法论就是一种基于系统观点的,通过对整体与外界环境、整体与自身要素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中揭示系统性质和运动规律,以期对问题进行全面考察,寻求最佳的处理方式。当然系统方法论并不是一个简单串联在一起的含糊、笼统体系,而是一个具有十分丰富内容的、层次性高度分化的立体结构。而这种立体结构,我们可以将其归为三个方面:宏观系统观点、中观系统概念和微观系统模型。

第一,宏观系统观点。可以说宏观系统观点是作为“元方法论”范畴的概念存在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辩证性和综合性倾向。因此,用宏观系统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般都需要具有高屋建瓴的把控力。通常来讲,系统观点主要包含三个部分:一是结构功能部分,该部分观点认为系统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内容体系;二是信息反馈部分,该部分观点认为系统是通过对信息进行反馈来控制信息的过程体系;三是协同发展部分,该部分观点认为系统在借助相应的外部环境后就可以催生新组织出现的功能体系。这三个观点相互关联而合为一个整体,构成了系统观点或系统思维取向的三个维度。总之,宏观系统观点作为人们的一种思维取向,对人们认识复杂问题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第二,中观系统概念。在以系统观点作向导对具体问题展开进一步研究时,如果没有一套科学概念将很难取得成果。正如黑格尔所认为,方法是那些具有实质性内容的灵魂和概念,而不是那些外化的呈现形式。可以这样认为,系统方法论的中观系统概念其实是对宏观系统观点的进一步深化。需要强调的是,中观系统概念的框架虽然可以在较多领域普遍适用,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需借助于一些特定的经验或假说才能完成定性分析功能。

第三,微观系统模型。与中观系统概念不同,微观系统模型对系统问题的研究更侧重于量的分析。其意义就在于进一步强化系统方法论具备可操作性等,使其应用范围得以拓宽。微观系统模型的使用一般分为三个步骤:一是为研究对象建立系统模型;二是系统比较已建构的系统模型(一般是微分方程组)与原有结构的参考态,给予稳定性的评析;三是在准确分析的基础上求解系统的状态方程,将获得的结果与一般观察或科学实验所得的结果一一比对,以鉴定先前所建系统模型的正确性。

综上所述,从宏观观点到中观概念,再到微观模型,这三者就形成了系统方法论的整体性架构。

二、系统方法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多角度分析

一直以来,自然科学以其规范的可检验性令社会科学折服。本文试图用系统方法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就是想进一步实现社会科学的精确性和预测性。

(一)系统方法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分析

按照不同的标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不同的分类。如果从系统最优化的目的出发,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横向分类和纵向分类两种。一方面,从横向来看,主要包括:个人效果、社会效果、国际效果等;另一方面,从纵向上来看,可以分为:经济效果、政治效果、文化效果等。纵横立体结构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整体性、综合性很好地彰显出来,这样既方便一些被复杂的细节问题所遮掩的诸多关联性,又为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强大的操作平台,进而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优化的实现。对此,可以做如下假设: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问题是动态性的复杂问题,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模型就应该是表述动态性复杂问题的有效工具。

从系统协调的概念出发,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各个层面之间存在着类别的协调与不协调两种现象。这种现象预示着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致性程度如何,当然对于类别协调的现象,进一步还可以细分为高类别协调和低类别协调。高类别协调表现: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一领域效果影响愈大,则其他领域的效果影响也愈大;相反也是一低俱低。而低类别协调则表现:思想政治教育各类别效果之间的关系很少,甚至可以当做不存在。此外,类别不协调现象就进一步代表着思想政治教育各领域效果存在相反的关系。即:某领域影响效果越高,其他领域的影响效果则越低。

(二)系统方法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分析

从系统的整体性要求出发,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内容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工程。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为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理论自身的教育,包括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两门课程;第二个层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成果的教育,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第三个层面是对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来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教育,包括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这些课程统一于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培养目的。因此,运用系统方法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课建设的总目标,而且还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分布、课程结构、教学重点等问题都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从要素的关联性特征出发,系统论侧重整体效益的实现和整体功能的发挥,其核心思想在于把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看成是一个整体的组成要素,而不是一个个独立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各要素之间正好具备了这些程序性和相关性,其改革就可以被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各要素既形成了自身独立系统,又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这一更大的系统中占据一定地位,因此,如果将系统方法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就可以获得最佳的综合效果。这里所涉及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统一的教学内容;其次是具有深厚涵养的教师队伍;最后是教学方法的创新。三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既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科学理论体系,又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系统的内在联系。

三、系统方法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探索系统方法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科学应用,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一个系统,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整体功能,并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研究,探索要素发展的最优化

自思想政治教育这门理论课开设之日起,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划分在学术界就一直存在分歧。这里简单将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归为三个组成部分: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和内容要素。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素,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工作与信息管理双重任务。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素的优化,既要遵循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灵活采取能够提高其工作素质与业务能力的多种措施,做到多管齐下;还要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在给予讲课费用的同时,还要按照一定标准给予一定的管理绩效薪酬,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要素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特征,通常都是一般受众群体。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优化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对普通教育对象的类别进行研究;其次,还要积极采集和反馈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信息,进而制定有效的信息采集与反馈机制;最后,就是要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心理活动及行为举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素多以信息的表现形式存在。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优化,应该重点研究信息的科学选择和呈现方式,尤其是研究那些具有强劲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呈现方式。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探索实践与理论研究

系统建设是系统方法论的主要应用成果之一,而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的实践研究,主要有三条思路:

其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构建。互联网技术提供给我们的网络平台具有虚拟性、匿名性等特征,都造成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性和复杂性。在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以红色教育为专题的针对性网站,这完全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发展的学科需求。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应积极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题网站,努力形成一个兼容并包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平台。

其二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新合力建设。选择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为构建支点,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构建中的新合力。与此同时,还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和关注、以及人才和技术开发等,使全社会的力量都能被动员起来,尝试与相关的基金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其三是强化系统结构理论的实际应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建设,还需要在实践基础上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子系统的研究,用系统结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构建、稳定与发展提供学术支撑。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系统教学模式研究

如果将系统方法论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教学模式就应有更广阔的范围,在路径选择上也能够实现重点突破。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应该有系统的教学体系,对其与生俱来的多种目标进行内涵和外延上拓展;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应该有动态的增减过程,使其直接结构能够与外在的知识面实现统一;再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还应该有融合的方法创新,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对接;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架构,可以实现多样性的教学功能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教学模式应该能够根据常量、变量的指标表述,为教学提供信度和效度系数。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各子系统指标的信息反映;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其信度和效度的系数呈现。它体现的是一种立体概念,表现了系统方法论思维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互动性、开放性、创新性、可塑性和导向性等特征,充分体现着系统方法论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特色要求。

参考文献:

[1]E·拉兹洛. 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4.

[2]张彩江. 三种类型系统方法论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 管理工程学报,2009(01):7.

[3]张继梅,王敬峰. 系统论视角下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J]. 绥化学院学报,2008(08):148.

[4]郭大俊.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学说”献疑[J]. 江汉论坛,2001(02):34-36.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