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的转型与突破

2015-05-30洪明星

宁夏党校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新形势下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打造工商精神,提升职业修为,展示红盾风采,以高尚的品格、可亲的人格、可敬的事业感染和引领社会,增强正能量。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工商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5)06-0043-04

收稿日期:2015-09-2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文化体制比较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13XKS011);全国行政院校重大课题“政府重大决策第三方评估常态化研究”。

作者简介:洪明星(1977-),男,苗族,湖南凤凰人,中共广西区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助理研究员,政治学博士,主要从事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在“文化制胜”的时代里,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对激烈交锋的思想文化态势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民族文化纽带和振奋时代民族精神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理念,需要通过包括工商行政管理在内的国家具体治理行为来实践。工商行政管理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面向现代、面向治理的转型与突破对国家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工商行政管理文化的论争

西方虽然没有工商行政管理文化这一概念,但西方对行政伦理和行政文化的研究积累对理解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内涵很重要的启示意义。自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提出政治行政两分法以来,行政文化成为研究者的关怀对象。1926年,怀特提出行政管理不是政治问题而是科学问题,它应该维持价值中立,以追求经济与效率为目标,这就是著名的“行政原则”。1948年,德怀特·沃尔多(Dwight Waldo)在《行政国家》一书中对怀特的行政中立原则进行挑战,他认为公共行政不应该为了寻求效率而只关心技术与科学问题而回避价值和道德问题,公共行政既是一种伦理道德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因为这是“为更广泛的全体居民而不是为自我、家庭、小集团或一帮人的利益服务”的公共管理。亚伯拉罕·卡普兰(Abraham Kaplan)认为,(政治道德)内在于所有政策之中,这些政策的决定明显影响着人们对各种事物的价值观,公共道德是公共政策的道德。[1]罗伯特·登哈特(Robert B.Denhardt)也认为,行政管理对组织内制定的决策和决策依据的道德标准负有个人和专业的责任。阿尔蒙德(Almond)等人研究发现,各国所特有的社会文化以及历史等诸因素是影响并塑造该国的公共行政的重要因素。 Clyde Kluckhohn 和 E. Adamson Hoebel 研究发现,行政问题的背后其实都隐藏着文化问题,解决行政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解决文化的冲突。oseph G. Jabbra 和 O. P. Dwivedi 在南亚和中东政治考察中发现,要解决全球化过程中后发型国家出现的饥饿、暴力、文化冲突等问题,实现善治和民族发展,就必须改变固有的价值系统。

新世纪以来,我国一些实践工作者从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建设路径等角度对工商行政管理文化进行探讨。戴宝德、赵大兴认为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分为外显文化、制度文化和内隐文化三个层次。[2]闫光舰认为工商行政管理文化是存在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这一特定的组织中,由工商行政管理干部所创造的以特定主体(工商行政管理干部)为载体的文化总和。[3]王时泽认为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具有政治性、历史继承性、基础一致性、管理两重性、内容综合性等特征。[4]郑方认为对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物质与精神满足程度、工商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领导者的才能与艺术、对人的重视程度是影响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的基本因素。[5]刘玉亭认为工商行政管理在新时期面临新的机遇挑战,建设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必须建设科学、健康、开放的先进文化;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必须立足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体现部门特色;信用、法治和信息科技观念,是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必须充分尊重基层。[6]乔俊智认为新时期的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体现时代性;要根植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交易环境,注重实践性;要注力于创新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富有创新性。

工商行政管理文化是工商行政管理主体在履行国家赋予的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职权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淀、培育起来的,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导向的工商行政管理的价值理念、职业精神、思维方式、行为准则、执法习惯的总和,工商行政管理文化是中华文化生态、政治意识形态、行政职业道德、行政执法效应共同酿造而成的特殊文化形态,因此它具有政治性、科层性、使命性、职业性、社会性等特征。工商行政管理文化是行政治理工商的文化,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在引导、约束、规范、评价工商执法过程中对执法对象乃至整个社会有着重要的引导规训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商行政管理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商行政管理文化的关系既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又是价值与路径的关系。

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是社会主义国家建构的在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占主导和引领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与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的先进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反映着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国家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是民族凝聚团结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工商行政管理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外,工商行政管理文化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为依托,以刚性的工商法定职责为载体,通过职业价值、执法理念以及社会形象展示等,以无形的文化力量对职业对象以及社会形成强大的感召力、说服力和影响力,使职业对象受感染、受启发,主动修正自身行为趋合工商行政管理目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对内,工商行政管理文化也以一种示范、催奋、警醒的柔性感染力凝聚人、激励人。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塑造的共同信念和共同价值观,有时能够比刚性的行政指令更能协调工商工作者的行为习惯,如同无声的命令,使工商工作在柔性压力感下迸发出超强的积极性、承受性与创造力。它能为所有的工商工作者明确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增强全体工商人的凝聚力、归属感和使命感;它具有超强的潜移默化特性,能使工商工作者自我塑造心理认同和行为习惯,自觉朝着同一目标迈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通过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培育和发展。习近平在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主题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7]工商行政管理是党和国家治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自觉贯穿于工商行政管理的各项工作,对内通过加强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荣誉和职业习惯养成,对外加强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信用建设、行业自律,在维护市场竞争环境中向社会弘扬文明和谐、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就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文化软实力建设增砖添瓦。

三、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在政务院之下成立了中央私营企业局,以制定工商政策法令和调整公私关系。1952年11月,中央私营企业局与外资企业局合并为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专门负责调整公私关系、工商企业登记、商标注册、发明审查、矿业管理、度量衡管理等,工商行政管理文化随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萌生。“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被撤销,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也几乎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重新成立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恢复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1982年,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更名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其下设有企业登记司、市场管理司、经济合同管理司、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个体和私营经济管理司、商标局、经济检查司、广告管理司等11个职能机构。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面向市场、面向现代化不断推进职能转型,在履行办理个体和企业登记、管理经济合同、打击投机倒把行为、商标管理、广告管理、查处假冒伪劣商品、反不正当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等职能同时,也创造出符合国情、符合市场、符合工商行政管理特点的现代工商行政管理文化。虽然如此,由于工商行政管理转型尚未完全到位,建设时间不长,我国的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仍存在官本位主义、部门主义、行政中心主义、社会化作用有限等问题。

1.官本位主义。“官本位”是一种以官为尊、以官为贵、以官为本的价值观。官本位主义在工商行政管理中对外常常表现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不给 “好处”别办事,对内则表现为等级分明、官样十足,上级颐指气使、下级阿谀奉承。这不仅严重毁坏国家形象和损害群众利益,还严重诋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社会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清除官本位主义,除了深化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动行政管理的治理转型外,还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推进面向服务、面向治理的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

2.部门主义。 部门主义又被称为部门本位主义,它是指行政部门在行政思维和行政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部门本位”或“部门中心”倾向,看问题、办事情更多从部门利益角度而不是从全局或整体高度出发,导致部门与整体缺少协同性与系统性。当前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普遍存在“为工商而工商”的趋向,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缺少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协同,致使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在缺少社会主义文化大系统支持下严重边缘化、碎片化,这既严重影响其社会化功能的发挥,也使其难于适应时代与现实发展。

3.行政中心主义。这里的行政中心主义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把行政职能的履行看作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心甚至全部,认为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对完成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意义不大,不必花大力气推进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实践中,个别部门、个别工作者认为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无关紧要,他们在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中敷衍塞责、搪塞了事,殊不知它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密切相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密切相关,对重要性与必要性重视不足将会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

4.工商行政管理文化的社会化作用有限。文化一旦成为文化,就会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会成为一种制约或激励的力量,制约或推动人们某种行为活动。工商行政管理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行政文化,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活动中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发展、公共管理、文化教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工商行政管理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分为向社会塑造公平正义、文明执法、服务为民的工商行政管理形象,向社会辐射传播奉公守法、公正廉洁、程序正义的清风正气,向社会建构民主平等、公平公正、文明和谐、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但是从目前来看,由于种种原因工商行政管理文化“红盾”品牌效应还不是很强,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影响社会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改善。

四、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的转型与突破

党的十八大高瞻远瞩,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高度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宏伟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国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党和国家的这一战略要求落实到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上,要求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必须立足局部、观瞻整体与长远,切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推进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实现面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转型与突破。

1.加强政治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在新常态下,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要抓住有利政治学习契机,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按照服务型政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导向,争取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建立起体现时代主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工商行政管理发展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商行政文化。

2.领会核心价值,打造工商精神。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要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要以民主、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理念打造“秉公执法、廉洁高效、团结奋进”的时代工商精神,移除职业陋习、改造落后文化,以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增强工商行政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要立足小局、服从大局,既要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高度推进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也要进一步增强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3.加强道德教育、提升职业修为。工商行政管理职业道德是以工商行政管理职业为基础、在工商行政管理职业生活中形成的职业理想、职业信念、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作风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工商行政管理职业规范的总称。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狠抓工商行政管理的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升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者的职业修为,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忠于职守;执法为民、高效服务;依法监管、公正维权;严守禁令、廉洁勤政”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

4.展示红盾风采,增强社会正能量。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推动工商行政管理范式从传统的官僚管理主义、权变管理主义、工具管理主义向人本主义、法治主义、治理主义跃升,努力打造并以各种方式向社会展示忠于职守、严于守法、公正公平、廉洁高效、服务为民、文明礼貌的红盾形象,以工商行政管理人的高尚的品格、可亲的人格、可敬的事业感染和引领社会,增强正能量,推动社会形成自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高潮。

参考文献:

[1]F.A.尼格罗,L.G.尼格罗.公共行政学简明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52.

[2]戴宝德,赵大兴.谈工商行政管理文化[J].理论界,1998(01).

[3]闫光舰.“慎独”与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09).

[4]王时泽.工商行政管理文化的基本特征[N].中国工商报,2003-05-20.

[5]郑方.浅析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的必要性[N].中国工商报,2002-10-22.

[6]刘玉亭.坚持与时俱进 建设科学、健康、开放的工商文化[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06).

[7]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 人民日报,2014-02-26.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思考
少先队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整体合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