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毕业生“啃老族”特殊就业现象的成因分析

2015-05-18张可

企业导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张可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一大批高校毕业生由于不能及时就业,加入了“啃老族”群体,这就使得我国的“啃老族”群体的情况更加复杂,本文探究是大学毕业生群体成为“啃老族”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啃老族;原因

在高校不断扩招的招生政策下,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从2003年的212万至2015年749万,13年累计毕业生数量达7000万人,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曾经的“天之骄子”经历着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市场经济持续低迷的宏观经济形式,在面临残酷的毕业就业形势面前,社会上逐渐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大学生就业群体——“啃老族”。在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的伦理观念中,不断增加的大学生“啃老族”群体正颠覆此种理念。正处于人生发展黄金期的他们宁可放弃外出打拼的机会,甘愿依附父母。这无疑对个人成长和发展是消极的,同时会加重家庭负担,甚至直接影响我国的失业和养老问题,产生很多社会问题。

一、“啃老族”的界定及现状

“啃老族” (NEET: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一词,起源于英国,后逐渐被其他国家所使用,英国政府把那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群体划归于NEET族。在我国,“啃老族”是指18周岁以上且不在全日制学校学习,具有劳动能力,却在经济上依靠父母共计的年轻人。也就是说“啃老族”并非找不到工作,闲赋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依靠父母,而且花费往往不菲的群体。

由于近年来的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不断增加,NEET族在高校毕业生群体中数量也在不断上升。部分大学生毕业后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索性退出劳动力市场,这是国家和家庭投入了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无法获得回报的人力资源浪费。同时,也是因无法获得工作而导致的人力资本的贬值。从社会角度来看,高校毕业生“啃老族”数量的增加也将造成很多不良的社会影响。

二、大学生毕业生“啃老族”分类

(1)享受型。此类大学生大多是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越,贪图享受闲适安逸的生活,并且反叛心理很强,追求不劳而获基础上的精神上的享受,自己的个人理想严重脱离现实,再加上父母溺爱,不愿吃苦耐劳,缺乏一定的独自生活的能力。(2)自卑型。此类大学毕业生对于踏入社会之后将要面对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甚至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去战胜困难。在他们看来,未来的人生处于种种矛盾之中,无法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对社会认知较差有莫名的恐惧,前怕狼后怕虎不敢走向社会就业(3)梦想型。此类大学生有较为明确的个人目标,但在现实中的工作与理想的预期差距较大时,他们会难以委曲求全地去做那些自己不愿意做或自认为无法实现人生价值的工作,从而闲散在家,依靠父母的经济支助来维持日常生活。(4)受挫型。此类大学生由于工作中遭受挫折或就业失败,导致对自身丧失信心,无法调试个人心理来激发自己发奋的动力,认为自己比别人差很多,而索性不就业。

三、大学生“啃老”现象的原因分析

(1)社会方面的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行业设置越来越高,与之对应的岗位要求的提升和变化调整带来了失业的加剧。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也随之提高,毕业生的实际能力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加剧了劳动力供需矛盾的产生,使很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不得不沦为“啃老族”。(2)学校方面的原因。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培养模式存在重知识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的弊端,这种教育模式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缺乏创新精神,同时也是部分毕业生求职碰壁的原因。其次,高校对于毕业生思想教育上的缺位,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仅限于形式,没有深入去研究和解决毕业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使得很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催生“啃老族”现象。(3)家庭方面的原因。个体最早的社会环境就是家庭,家庭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家长承担起孩子的抚养责任的同时,也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观念、品格、价值等素质形成上起着重要影响。首先,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导致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很多家长误认为自己的辛苦就是为了孩子幸福,从而导致孩子潜意识中产生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应当。其次,家长教育方式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如父母事事代劳导致孩子的心理晚熟,产生对父母的以来心理,缺乏独立的能力。另外,情感上过于溺爱,混淆了两代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使之在心理上相互依附,成为“心理”连体人。(4)自身方面的原因。沦为“啃老族”的大学毕业生,自身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人格认知障碍或缺陷。首先,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此类人群往往养尊处优的多,缺乏生活磨砺,没有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突然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各个方面都难以承受。其次,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往往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能力要求。

“啃老族”是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和不合理的社会分配的催生,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诱导以及学校教育理念的偏差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种不正常的就业现象正逐步扩大成为一种“啃老亚文化”。

参考文献:

[1]谭丹. 我国“啃老族”现象的成因和对策分析[J]. 企业家天地,2010(3).

[2]刘娟. 中国NEET族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 青年探索,2006(3).

猜你喜欢

大学毕业生
大学毕业生租房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就业视角的大学生非专业能力构成?探讨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就业指导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大学生诚信就业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