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对电视节目质量的影响

2015-05-09张青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2期
关键词:电视编导创新思维

张青

摘  要:本文研究的课题是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对电视节目质量的影响,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分析了电视编导和电视节目之间的关系,然后讨论了创新思维对电视编导制作节目质量的正向的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了培养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集中方法。

关键词:电视编导;创新思维;节目质量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2--02

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广泛应用,网络资源打破国界,各种各样的节目呈现在大众眼前,大众对电视节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个对电视媒体是个极大的冲击。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但是需要发展一套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应接新时代媒体百花齐放的挑战。这就需要广播电视相关工作者开拓创新,尤其是电视编导要进行一场头脑风暴。笔者浅析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和电视质量三者间的关系。以下文章,仅供交流参考。

一、电视编导和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是否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电视编导的职业能力。电视编导是电视节目创作过程中的中心人物,他贯穿于整个节目创作始终,在节目中起到重要作用。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收视率受到电视编导综合能力的影响。如果一位电视编导既有优秀的专业知识又有强悍的业务能力,他将成为一个节目创作中的领军人物。电视编导作为节目制作中的核心人物,也要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各个部门的优秀成果很好地结合起来。

面对电视节目受到网络冲击的现状,电视编导除了以上必须具备的几项能力以外,还要有创新精神,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有所革新。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电视节目作品做到“你有我优”“你优我特”,进而吸引大众眼球,创造超高的收视率。

二、电视编导和创新思维

1. 创新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根据传统思维方法,更新相关内容,高效能地、创新性的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五个,下文逐一介绍。

第一,创造性思维强调变通。创造性思维会打破思维定式,不走寻常路,天马行空,不随波逐流,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要自己踏出一条路。能够看透一个问题各个方面的本质联系,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阐述,能够举一反三。要具有很高的悟性,能够把不同事情的相似之处抽象出来,并且在不同的事情上进行“移植”“嫁接”。第二,创新思维强调独特性。“新”和“旧”是相对的,创新思维就要摒弃旧的,已有的,别人的东西,要建立起“前无古人”的独家的东西。这个就要求要挖掘自我,中国人最大的特质是有非常强的模仿能力,想要创新就要有独树一帜的思想,才能真正做到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第三,创新思维强调思维流畅。如果思维迟缓,按部就班,那么这样的人单位时间内处理信息的容量的相对来说小的。只有思维敏捷的人才能遇到问题,迅速找出相关影响因素,快速判断,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思维强调多维度思考。平面的动画没有立体动画有吸引力,主要原因是因为立体的动画能让人从多方面对其观察,3D电影还有后来的4D电影等等,都是因为从多种感官出发,给人创建身临其境的感觉。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对接收的内容进行理解,这样能够让作品展现的更加丰满,能够让交流更加有效。第五,创新思维强调见地性。简而言之是跳出固有思维,重新客观分析事件,创造第二种可能。

2. 创新思维在节目中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衡量电视节目质量好坏的直观数据是收视率的高低。也许有很多节目在学术上或者在艺术上有很深的影响和很高的价值,但是不符合大众口味,也会造成收视率下降。那么什么是符合大众品味的节目,是电视编导需要考虑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大众看电视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娱乐,另一个是猎奇。对于前者,电视编导既要从节目的形式上下功夫,又要在内容上下功夫;对于后者,主要是要在内容上下功夫。

国内有很多电视节目借鉴了一些国外电视节目的相关元素,就能在一定时期内创造收视率上的高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这些节目中的某些环节或者某些节目元素在国内没见过,很新鲜,能够吸引国内观众的眼球。但是一段时间后,新鲜感过去了,如果内容上也没有突破的话,很可能造成收视率下滑。

创新思维是电视节目生存发展的原动力,因此,电视编导要向哆啦A梦一样,口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才能变化出各种吸引人的节目。标新立异、开拓进取、想他人所不敢想,相信自己的直觉,积淀各种素材,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引发创新的热情,扩大电视节目的容量,吸引群众视线,让人耳目一新,只有这样才能将电视节目制作得更加优异。

3.节目创新的瓶颈

电视编导在节目制作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时,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方面是没有制度保障创新思维落实到底;第二没有竞争意识和合作习惯。

⑴创新思维无法切实落实到节目制作中

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和国外相比比较短暂,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广播电视体系也在不断的革新。在短时间内急速发展,导致了很多体制不够健全。创新性的思维是被鼓励的,但是在制作过程中受到经验主义的制约,很难保障创新思维的落实。造成了电视节目不能呈现鲜明的特色,受众面不够广泛,总是某一类节目对应某一群体,收视率很难攀升。另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受到传统教育方法的制约,让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降低了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意识。

⑵没有竞争意识和合作习惯

制播分离和媒体冲击给电视节目带来了危机。电视节目在媒体行业中的竞争压力瞬时加大。在危机到来以前,电视媒体的工作状态和现在大不一样,早些时候的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是以电视编导为首的创作团队倾尽自己才华打造的艺术作品,全国观众共同欣赏。现在各种媒介百花齐放,烟花缭乱,观众会把各种作品进行比较,所以相关电视工作者要转变“艺术家独自创作”的态度,转型为媒体市场竞争中的一分子,要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另外,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养成了自我修行,“勇争班级第一”的习惯,不是很善于与人合作,但是工作和学习是大不一样的,需要各个部门同事共同完成任务的。尤其是像电视编导这种工作,既需要有创新思维,又要把各种性格习惯的同事凝聚在一起共同协作,从某种程度上说,电视编导要有很高的情商,才能完成协作管理上的创新。

三、创新思维的培养

1.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要在生活中要认真观察,寻找最佳创作素材。要给广播电视栏目一个准确的定位,定位越准,就越容易把握创新的程度。

2.建立起独特的编辑思维在一般的思维模式中,对事物缺乏全面的认识,如果将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结合起来,能很好地培养了创新能力。

3.直觉和灵感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中是不可或缺的,直觉是思想认识的飞跃和升华,灵感是大脑潜意识下对于收集而来的信息进行再加工的成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极大提高广播电视编导在思想上的认识。

4.完善广播电视编导的评价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其创新思维。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其次,奖惩机制作为一种激励、强化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物质或精神上的需求,具有正面的积极意义。

5.竞争是企业发展取胜的关键,广播电视部门领导也应重视竞争的力量。因此,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要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担当起参与新闻的创新策划、组织协调等任务。

参考文献:

[1]刘音.  论“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栏目的创新[J]. 新闻爱好者. 2012(12)

[2]毕文佳.  新媒体特性及电视媒介的变革融合[J]. 现代视听. 2012(06)

猜你喜欢

电视编导创新思维
电视编导与记者的区别
互联网下电视编导素质分析
基于电视编导素质下的栏目创新研究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论新时期电视节目编导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