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盈教材:让学习自然发生

2015-04-29刘正松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男女生路程例子

分数、除法、比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数学概念,很多情况下它们是相同数量关系的不同表示形式。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各种版本的教材先后修订了前期的实验教材,最新修订的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把原来实验教材“分数除法”和“比”合并成一个单元,毫无疑问,如此修订更有利于学生体会知识间的联系,构建模块化的知识系统。

仔细比对两个版本教材中关于“比的意义”的编排,大同小异。修订版教材第一个例题主要教学两个同类量的比。并分别表示出小军和小伟走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在这两个例题的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讨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并通过交流,概括出比的意义。

这样的教学过程也无可厚非,但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仅凭两个例子就试图概括比的意义比较牵强。在不改变知识本质的前提下,如何让例题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现实,利于学生自觉地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成为我再次执教“比的意义”一课的出发点与归宿。

一、改换教材,让素材贴近学生

“教材只是个例子”,这个例子应该尽量贴近学生的现实,但问题是现行的教材并不只是为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班级学生量身定做的,为了兼顾使用范围更为广阔的地区的学生,它只能选取大众化的例子。这样的例子对生活背景、数学现实截然不同的学生而言,自然略显苍白。

为了消除学生对呈现内容的素材的陌生感,我们在设计教学时,理应在关注学生现实的基础上,精当地改换成离学生生活、学习更近的例子。这在《比的意义》一课的教学中尤为突出。我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两个例题进行了改换,将教材中关于果汁与牛奶的例子改换为班级男、女生人数,从学生人数之间的关系说起,一点也不突兀,在师生轻松的对话中首先认识了同类量的比。

师:(出示芭蕾舞图片)同学们,看过芭蕾舞吗?芭蕾舞是一种高雅的舞台艺术,舞蹈演员在跳芭蕾舞时都很特别。

生:踮着脚。

师:对,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里面也蕴含了一些数学知识,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拉回我们的班级,课前老师调查了我们班的男女生人数。

出示:男生18人,女生13人。

师: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描述我们班男女生人数之间的关系吗?

生1:男生比女生多5人,女生比男生少5人。

生2: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女生人数是男生的■。(板书两个分数)

师:同学们反应特别迅速,这里“多5人、少5人”表示的是男女生人数之间的相差关系,而“■、■”则表示男女生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数学上,“男生人数是女生的■”我们还可以说成“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18比13”。

课堂伊始,通过“芭蕾舞演员踮着脚跳舞”这一现象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探究的热情,同时准确找寻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描述我们班男女生人数之间的关系吗”这一问题引领学生展开全课的学习,并顺承学生的思维,自然引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比。这样,学生始终围绕身边的事例学习,倍感亲切,久而久之,数学那种惯有的高深感荡然无存。

二、增删教材,让学习体验丰富

由于教材受版面、篇幅等条件的限制,对于同一知识点不可能呈现更多的例子引领学生学习,一般都是一个例子承载一个知识点。但反观学生的学习过程,仅凭一个例子就希望学生能深刻地掌握某一知识技能显然不够现实。为此,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根据学情,适度增加一些例子,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比的意义》一课的教学,倘若在教材两个例题的基础上就尝试归纳概括比的意义,看似也合情合理,但学生没有太多的感受,此时,“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只是一串无意义的文字符号,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如此处理略显单薄,概念本身的构建尚不牢固,更谈不上向相关联知识的衍生、拓展了。在反复的磨课中,我最终确定不急于引领学生去归纳比的意义,而在两个例题后增加了一些例子。

其一,在本班男女生人数比后面增加一个六(2)班学生人数比,并与本班学生人数比进行比较。

师:课前老师也调查了六(2)班男女生人数之间的关系。

出示:六(2)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4。

师:读读这句话,你觉得六(2)班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生:男生多。

师:感觉真不错,确实是这样的。那比比“18:13”和“5:4”这两个比,你能不能就判断我们班的男生一定比六(2)班男生多呢?

生:不能,这里的5和4不表示具体的人数,表示六(2)班总人数中,男生占5份,女生占4份。

其二,在“南京南站”的文字材料后趁热打铁,连续呈现用“总价÷数量=单价”和“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两个数量关系解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一次次地与“比”不期而遇。

师:前几天老师在网上浏览到这样一条信息:“京沪高铁南京南站”是亚洲最大的枢纽站,从南京到北京约1000千米的路程,原来大约要10小时到达,现在大约4小时就可以到达。

师:从这条信息中,你能找到一些比吗?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生1:原来时间和现在时间的比是10:4。

生2:现在时间和原来时间的比是4:10。

师:眼力不错,一下子就找到了两个不同的比,不过老师从这条信息中还能找到新的比。一起来看—— (出示:1000:10)

师:读读这个比,你知道这是谁与谁的比吗?

生:1000:10是路程与时间的比。

(出示:路程:时间)

师:说得不错,我们知道路程与时间有这样的相除关系(出示:路程÷时间=速度),通常我们把路程除以时间又说成路程与时间的比。受老师的启发,现在你还能从这条信息中找到新的比吗?

生:1000:4。

师:这是谁与谁的比呢?

生:路程与现在时间的比。

师:其实,除了在“路程÷时间=速度”这一数量关系中我们能找到比,在我们学过的其他数量关系中,同样能找到比。比如——

出示:

师:解决这样的问题,你能想到什么数量关系式?

生:总价÷数量=单价。

师:从中你能找到比吗?

生:足球总价与数量的比是240:3。(出示:总价:数量=240:3)

接着出示:

师:从这幅图中你又想到什么数量关系式呢?

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那么你又能想到什么比呢?

生:长方形面积和长的比是60:10。(出示:面积:长=60:10)

师:(屏幕集中出示所有例子)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比的例子。现在你觉得两个数的比就表示两个数之间怎样的关系?

生: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师:确实,两个数相除又可以叫作两个数的比。(板书)。

这里改编例题,从班级男女生人数到一则网络信息,在巩固同类量比的同时,巧妙地引出不同类量的比,课堂教学一气呵成,层层深入,逐步完善学生对比的认识,真正感悟到比的意义,使学生对比的理解既丰富又透彻。

至此,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有关比的认识,比的意义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呼之欲出,当屏幕再次呈现学生经历的所有比,并追问“你觉得两个数的比就表示两个数之间怎样的关系?”时,学生感受非常深刻,不难想象,在如此丰富的经历中建构起来的“比的意义”一定会更加坚固。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课都需一味地增加素材,有些课中,我们可以将部分重复的练习删除,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三、重组教材,让知识自然生长

教材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一般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应从学生角度,用学生的思维和已有经验去思考:怎样才能更贴切地反映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使学生“再创造”知识的过程真实自然。其实,就教材而言,其内容呈现的顺序,在许多时候若能进行适当的调整,可能更适合学生头脑中知识的链接、衍生。

上述教学中,在揭示比的意义后,组织学生对比、分数和除法进行了对比,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统一了认识:a:b=a÷b=■(b≠0),但我总觉得就此打住有点意犹未尽,反复斟酌后,我大胆重组了教材,将下节课有关“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有机融合到练习中。课上,当我出示“在作业本上画△和○,使△个数与○个数的比为2:1”时,学生并未能感知到什么,只是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2:1,一共出现了三种方法。随后,我以“△△○”为例,又出示了一组,学生自然会看出4:2,接着我再出示一组,学生异口同声地报出:“6:3。”与此同时,已经有学生抢着说:“后面是8:4。”也有学生开始叽叽喳喳:“就是2:1。”我不置可否,而是继续出示“△△○△△○△△○……△△○”,这一回打破了大部分学生固有的思维,也再次推动了所有学生的思维,不一会儿,“2:1”的声音响彻教室。这一环节,学生主动感知了“比的基本性质”,虽说这不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但这一练习引领学生主动地再创造着“比的基本性质”,有了这样的经历,下节课学生系统探究“比的基本性质”时定会更为顺畅,轻松实现了知识的自然生长。在学生理性认识比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创造比,进一步认识比的内涵,深化学生对比的理解。在特殊的情境中,学生感知着“比的基本性质”,在进一步沟通比、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的同时大大丰富了学生对比的认识,学生的思维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调整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绝不能为重组而重组,打破原教材的整体性。只要我们不违背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基本方法,讲授教材上的知识时所用的方法应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丰盈教材内容,让学生的学习更自然地发生。

(刘正松,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210019)

责任编辑:赵赟

猜你喜欢

男女生路程例子
求最短路程勿忘勾股定理
多走的路程
《团圆之后》:“戏改”的“一个鲜明的例子”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多种方法求路程
走的路程短
初中英语课堂妙用“举例子”
彝族说唱 男女生三重唱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