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办走进生命的学校

2015-04-29秦晓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15年28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

摘要:有灵魂的、根性的教育呼唤走进生命的学校,也只有这样的学校,才能帮助学生塑造更好的自己、创造更好的世界。办走进生命的学校要从物质和精神的维度充分开发课程资源;要加强课程文化建设,改变课堂教学生态,构建生命在场、生活在场的课堂文化,变革课程结构,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校本课程、活动课程,助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走进生命;课程资源;课程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0A-0010-05

在我看来,目前学校发展面临两大难题:学校历史的扁平化,办学思路的同质化。这两个问题其实高度相关:你几乎看不出一所百年老校和一所十年新校之间存在任何差距。这种现象固然和学校的功利取向、只顾眼前的历史虚无主义有关,但和办学思路的同质化之间的关系似乎更密切一些;同质化必然导致扁平化,扁平化是同质化的镜像。应试教育不应该成为唯一借口,即便在素质教育的理想状态下,如果缺少对本校历史传统、发展现状的清醒研判和创新发展,扁平化、同质化只能是唯一结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想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远比如何办一所学校重要得多。2012年我看到学生王弈多写的一篇文章《赤子其人》,写的是她的班主任周炳新。她在文中结尾处引用了叶芝的两句小诗:“许多人路过我的生活,只有你走进我的生命。”她写道:“周老师,你就是那个走进我生命的人!”我的目光瞬间被这样的文字震撼到了:这不正是教师应达到的境界吗?这不正是学校应达到的境界吗?

于是,我们以这篇文章为契机,发起全校大讨论,逐渐明确了以办走进生命的学校为核心精神,以人本精神(学生在学校能感受到安全、受到尊重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和人文精神(学生在学校能得到知识的滋养、文化的熏陶和人生的历练)为基本立足点,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办学思路。我们认为,教育应该着眼于灵魂和根性,它固然可以关注分数,但更应该关注学生个性地、自然地生长;它固然可以关注眼前,但更应该关注学生可持续地、长久地发展。总之, 教育应当为人生服务。受教育是为了什么?为了塑造更好的自己,为了创造更好的世界。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但诚如丰子恺先生所说,如果不能让学生感悟到知识的温度、人性的温暖、生活的温润,那么,那些知识不过是些枯燥的法则的纲,对学生的人生几无裨益。知识的简单授受不能成为学校生活的本位,师生的有质量的生命活动、学生生命的蓬勃成长才是学校教育应有的价值定位。蔡元培和吕叔湘先生把教育比作农业很有道理:学生就像有生命的种子,只要给他们合适的条件,他们就会自主地生长;另外,密植歉收。那种把学生的课表排满、用若干道铃声框定学生一日生活的做法,只会窒息他们的生机,黯淡他们的活力。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借郭橐驼之口讲出了种树的规律:“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道理简单而深刻。其实,种树如此,树人亦然。对天性的保全就已经是好的教育了。

为了办走进生命的学校,近几年,我们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探索:

一、开发课程资源

不是说传统教育没有课程资源,而是说它所提供的资源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多样选择的需求。要想让学生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必须构建向四面八方敞开的课程资源系统。我们从两个维度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开发。

一是物质资源的维度

先后兴建了校史馆、汉画像石人文教育馆、中华文明馆,教师书吧、心理氧吧,艺体教学中心,简称为“三馆两吧一中心”。“三馆”分别从学校、家乡、中华三个层面为学生提供了学科学习和德育学习的场域,“两吧”则为师生提供了广泛、深入交流的空间,“一中心”为发展学校特色提供了有力支撑。现在,汉画像石人文教育馆已被确定为省级课程基地,并于2015年被评定为优秀项目。基地建立了陈列室、数字资料库和动手实验创新工作室,“汉画像石艺术解读”、“汉画像石拓片制作”、“汉代三绝”、“汉代古乐舞”、“汉代车马文化与制作”等系列校本课程的开设,改变了传统学习方式,也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以课本为载体的信息加工方式被改变。实践、探究、合作、对话、网络等更多的学习方式、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唤醒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崇德尚义、群体优先、进取有为、文化自觉的新型学习文化悄然形成。

二是精神资源的维度

我们重新凝练、践行“一训三风”。校训:诚信担当;校风:向善、向学、向美;教风:谙原理、重实践、有爱心、能持恒;学风:远离浮躁、静心读书。“一训三风”上续文渊,下接地气,有历史(“仁义廉耻诚”的古老校训、“作国家干城,为青年楷模”的古老校歌),有故事(张君九老校长的抗日事迹),有温度(每年为毕业年级学生制作一张毕业纪念光盘、一本毕业纪念文集)。特别重视学风的锤炼。我们认为,良好的学风来自制度设计与推行。我校刚性推行学生、教师、干部的“四个一”:学生每学期每人读一本经典名著,选修一门校本课程,参加一个学生社团,做一次志愿者;教师每学期每人读一本教育学专著,写一篇学术论文,开设一门选修课程或指导一个学生社团,开设一节(次)公开课或学术讲座;干部每学期每人读一本教育管理专著,进行一次专题调研,作一次专题报告,联系一个贫困学生。“四个一”的完成情况将与综合素质评价、绩效考核挂钩。

2016年我校就将跨越百年的美丽,我们正在实施“三个100”工程,即100场校友报告会、100位校友口述史、100场专题校友会。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无非是给学生提供多种成功的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都能找到一种存在感甚至成就感。我总觉得学校教育的力量十分有限,一万句关于社会正义、人生正道的教育,比不上富二代、官二代们的一次反面示范,比不上一次扶起老人反被讹诈的社会负面新闻,比不上孩子父母或朋友的一句消极言论,“5+2=0”的现实残忍而坚硬;但它正如暗夜中点燃的火柴,一点微光,也能照亮一方天地。学校就应该成为为学生提供照亮一生光源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学校才更应该抓它该抓、能抓的东西。分数是抓不住的,基础好就一定能考好吗?不一定。智商高就一定能考好吗?不一定。父母重视教育就一定能考好吗?不一定。影响考试发挥的因素太多了,没有哪一个是常量,几乎都是变量,甚至一些小概率事件都能起到决定作用。那么,我们可以抓什么?能够抓什么?我们可以也应该为学生营造安心学习、多元成才的环境。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取得学业的成功,而且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因为,当你给他提供更多机会的时候,比如在采访老校友、动手制作像石拓片、拍摄微电影的过程中,他很有可能找到他感兴趣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很有可能成为撬动他一生志业的支点。

二、加强课程文化建设

丰富的课程资源仅仅是基本前提,它并不足以保证学校教育能够走进学生的生命。加强课程文化建设,才是根本。换言之,有什么样的课程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首先是改变课堂教学生态,着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学会学习

2012年起,我校以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为主要依据,以“自己做、一起学、教别人”的九字策略和“温故知新、以学定教、精讲多练”的三大铁律为纲领,启动了“做学教”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验,逐步形成了“温故知新—明确任务—自己练习—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当堂检测—反思总结”的教学七环节,并且推行了双单教学:问题单(教师指向,强调基于问题的教学)、任务单(学生指向,强调基于目标达成的教学)。力图通过改革,实现“两个改变”:

(1)改变旧有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理念落地生根。

我们认为,所有的学习,归根结底都是学生自主学习,这是任何其他人都无法替代的。教师要甘于退居暗示的地位,把学习的时空、学习的权利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当然,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他应该是一个坚定的引领者,他知道把学生带到哪儿去:当学生偏离这一方向时,他应适时引导;当学生思而不得时,他应搭建支架;当学生难于深入时,他应不断追问。就像朱熹所讲,教师无非是学生求学生涯中的同路人而已,有问题同商量,有成果共分享。

(2)改变课堂教学生态,激发师生的潜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许亚慧是我们这次课改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之一,她的课堂流淌着智慧,充盈着和谐。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最后一排的学生经常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听课。市数学教研员魏贤刚评价许老师的课时说:“太神奇了,数学课居然可以上得如此生动,学生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中央电教馆的王珠珠馆长也说:“我从她的课里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学生们在她的课堂里真正得到了发展。”这或许有些溢美,但从中可以看出,一旦真正落实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他们将释放出怎样的能量。《中国教育报》(2014年7月9日第6版)曾这样报道:徐州高级中学校长秦晓华告诉记者,这是一堂“学讲方式”的示范课,教师退居“幕后”,学生唱起“主角”是其鲜明特点。在这种角色“翻转”的课堂中,教师看似轻松,但实质上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首先必须改变理念和方法,这无异于一场“革命”。其实,我们深知,我们的这项改革并没有多少新意,它无非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回归。

目前,为了深入推进这项课改,我们又提出了“构建生命在场的课堂”这一命题。“生命在场的课堂”强调课堂教学要由重“教法”向重“学法”进而向重“活法”转变,这里的“活法”既指“生命活力”,又指“生活方式”,还指“活用知识”。这里的“课堂”既指“教室内”,也指“教室外”,自然、社会都是生命在场的课堂。一言以蔽之,课堂应由知识在场转向生命在场、生活在场;换言之,课堂应是师生生命状态和生活方式的投影。生命在场,必须张扬自主,因此“做学教”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验仍将持续推进;生活在场,必须联系实际,因此基于生活在场的教学内容有效性的确定势在必行;师生的生命状态和生活方式需要赋形,因此升格课堂和成长银行成为助力师生发展、实现生命在场的重要载体。

所谓“升格课堂”,类似于“升格作文”。众所周知,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以,作文教学有所谓“升格教学”,旨在提升文章品格,提高写作能力;同样,好课也应该是“改”出来的,或者说是“练”出来的,或者说是“洗”出来的。改正缺失,练出真知,洗出精华,让教师过一种专业的生活,由个体的伫立转向共同的成长,获得课堂教学的高峰体验,正是我们进行“升格课堂”教研实验的目的。它将提供一种集体教研的崭新范式,催生一批课堂教学的崭新模态,甚至形成一种崭新的课程资源和课程文化,进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师生生命价值的实现。

所谓“学生成长银行”,是一种学生综合评价方式,将银行运作理念引入学生培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成长储蓄币的存入与支出,贷款与偿还等多种手段,规范学生在校行为,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作为一种多维的标准,对学生的在校、在家表现给出一个全面的、翔实的评价。

“做学教”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验指向教学方式的变革,基于生活在场的教学内容有效性的确定指向教学内容的变革,意在建立教学新常态;升格课堂指向教师专业成长,意在建立教师发展新常态;成长银行指向学生自主发展,意在建立学生管理新常态。这四点三个方面构成了生命在场的课堂的基本要件,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格局。

为了保障课改的深入推进,除了上述三项新常态建设外,我们近期又启动了教学管理新常态建设。比如“一听四查”制度:推门听课,同时,检查教学常规(备课、作业批改等),当堂检测,调查学生教学满意度,给出本节课的评价(定量与定性结合)。四项检查或测试的结论将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并计入该教师的业务考核档案。

其次是变革课程结构,因为结构往往决定功能

我有一个观点,现在,老师们上的课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学生们学的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这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因为老师的课堂教学占据了学生在校的一大半时间,而课堂中老师的讲又占据了学生课堂的一大半时间。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时间管理和知识管理问题。如今几乎所有场域、所有时间都让老师占据了,学生还能有多少空间、多少时间用来自主学习,又能学到多少东西呢?前一段时间读《西南联大行思录》,看到西南联大老校友沈克琦说:在西南联大,没有学生抱着一本教科书学,老师抱着一本教科书教的。这才是教育教学应有的面目。因此,调整课程结构,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发展的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

(1)以现有的“两赛五节”为主要平台,深入推进活动课程化体系建设。

“两赛五节”指好声音大赛、吉尼斯大赛,微电影节、英语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我们以主体性、综合性、体验性为基本原则,从社会动机、建设动机、探索动机、表演动机四个维度,建设“在一起”、“动手做”、“发明秀”、“风采秀”等四类活动课程,编制相关标准、教材及师生指导用书。

(2)以三大基地建设为依托,开发校本课程,让学生有多样选择的可能。

三大基地建设指汉画像石人文教育基地、江苏省安全教育基地、生涯体验基地。其中,汉画像石人文教育基地基本建成,安全教育基地建设将于年内启动,生涯体验基地建设也已进入规划阶段。目前,我校已自主开发了100多门校本课程及网上选课系统,仅语文校本课程就开发了10余种,经典影视作品欣赏、《论语》选读、楹联赏析、汉画像石故事钩沉等受到学生欢迎。

(3)以学生发展中心建设为保障,整合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

改革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变原有的金字塔式的、行政化的层级管理为扁平化的、服务型的综合治理,成立学生发展中心,让课程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服务。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目前,已成立了文学社、TMF电影社、国学社等30多个学生社团。有的社团如TMF电影社拥有近300位成员,有着广泛的号召力,已独立成功举办两届校园微电影节,其组织拍摄的微电影多次在全国校园影视作品展映中获得金奖;晨钟文学社也数次被全国中语会等单位授予全国十佳文学社等荣誉称号。社团活动让学生们爆发出惊人的活力:社团联盟参与组织的首届徐高体育节开幕式,力邀省十八届运动会冠军与我校学生同台献技,引来诸多媒体的报道;篮球社、足球社组织的市区高中篮球、足球联赛,爱心社组织的义卖跳蚤市场等也都有很好的影响。

我们认为,社团活动本身其实也是一种学习:适应组织生活、锻炼协调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积极向上的自信心态。在高考越来越以能力立意、以素质立意的背景下,参加社团活动的益处不言而喻。以TMF电影社为例,他们拍摄的每一部影片,从故事大纲的论证到分镜头剧本的写作,从演员的海选到具体角色的演绎,从影片拍摄到后期制作,全部由学生们自己完成。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学到了真语文、掌握了真技术、付出了真感情,更是享受到了真快乐。这才是真正的学校教育,这才是完整的学校生活。如今,学生们提出要为每一位当年退休的老师拍一部专题片,作为他们光荣退休的纪念。我明白他们已经发现了学科学习之于成长的意义。

我们目前正在尝试将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集成于社团活动,探索“社团活动+”的学生自主发展新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2014年6月,由徐州市教研室组织的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评比,评出了57项一等奖,我校选送的12项成果全部获得一等奖,占全市一等奖总数的1/5强,而这12项成果均出自团队研究。

(4)以特色建设为突破口,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

我校是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也是徐州市艺体工作先进单位,有着鲜明的艺术、体育特色。近几年,学校进一步明确了“主动发展,艺体见长”的培养规格,实施了艺体工作的“五个更多”工程: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技能:能演奏一门乐器、能掌握一种绘画技巧、能掌握一种健身方法;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素养:实现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综合的、和谐的发展;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幸福:以美的情怀去感知世界,以艺术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以积极向上的情绪去待人接物,以健康的体魄去努力工作;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对于一些所谓“偏才”、“怪才”来说,艺体教结合的实验无疑会使他们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让教师拥有更多的成长空间:除常规的学科教学外,每位老师还必须开设一门校本选修课程或指导一个社团活动,这对于提升师能、教学相长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夏丏尊先生曾感慨:“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办走进生命的学校,正是想克服这种形式主义、物质主义的倾向,真正让教育的力量抵达心灵,丰富人性,成全人生。

责任编辑:丁伟红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
中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浅谈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