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自伤行为调查及功能性评估

2015-04-21李苏燕程勤华贾孙玉曾银川

四川精神卫生 2015年3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

李苏燕 程勤华 贾孙玉 曾银川

作者单位:310053杭州,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学生自伤行为调查及功能性评估

李苏燕程勤华贾孙玉曾银川

作者单位:310053杭州,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目的了解高职学生自伤行为的现状及检出率,并对自伤行为进行功能性评估,为高职学生自伤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杭州市2014级900名新入校高职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自伤行为问卷调查高职学生自伤行为时的想法、目的及功能。结果853名高职学生有效完成调查,其中52.3%报告有自伤行为,6.4%经常自伤,自伤行为在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7,P=0.977)。67.6%的个体初次发生自伤行为是在12~15岁,19.5%是在16~20岁;自伤方式中,66.7%用手打玻璃或墙壁等硬物体,52.4%用手打脸或身体其它部位;自伤行为功能评估发现81.2%是宣泄情绪,69.4%是弥补过错或者惩罚自己,68.2%是获得关注,16.3%是获得某种快感,13.8%是鼓励或鞭策自己,2.5%是模仿崇拜或喜欢的人。结论高职学生自伤行为的检出率较高;自伤行为发生时间早,实施前考虑时问短,行为冲动;缓解不良情绪是个体自伤最常见的动机;早期创伤经验可能会增加个体自伤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自伤行为;功能性评估;高职学生

自伤行为(Self-injurious behaviors,SIB)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曼林格(Menninger's,1938年)在他的著作《Man Against Himself》中正式描述并解释,是指无自杀意图的自我身体伤害,它带有重复性,主要包括对四肢和头部的抓、咬、烧烫、撞击等暴力伤害[1]。任何行为都是有功能的,行为的功能是行为服务于个体的目的,功能性行为评估是指为确定行为发生的原因而收集、了解问题行为产生的前提、行为及结果的过程[2]。国内相关自伤研究的内容不少,但目前尚无自伤行为功能评估方面的报道。对高职学生的自伤行为进行功能性研究,有助于寻找并了解该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和原因,加深对这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行为的理解,并为自伤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现实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按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4年10月在杭州市3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首先选取不同类型的3所院校(1所医学院校、1所艺术院校、1所工科院校),再从每所院校中随机选取2个学院共12个专业的2014级新入校高职学生为调查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共发放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5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8%。其中男生505名(59.2%),女生348名(40.8%)。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采用自编大学生自伤行为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和自伤行为两部分内容。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专业、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情况、父母关系、是否独生子女、有无寄养经历、有无家庭变故等;自伤行为问卷部分包括自伤行为的方式、原因、功能及相关生活环境(包括家庭、朋友等社会支持系统)等。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69。自伤行为和功能评价条目的编制是依据费瓦兹(Favazza)等[3]研究的自我伤害行为分类系统及劳埃德(Lloyd)等[4]编制的FASM-自我伤害行为功能性评估量表(Self Harm Behavior Assessment Scale)。在对自伤行为进行功能性评估时,需要完成收集信息、建立假设和验证假设三个步骤。先收集自伤行为检出率、自伤方式的分布、自伤行为的家庭因素等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建立假设,假设自伤行为的可能功能包括宣泄情绪、弥补过错、引人注意、获得快感、鞭策自己等。在建立假设之后,采取资料收集法和结构化访谈来验证假设。通过自伤行为的功能问卷来收集资料,从而得出自伤行为的功能分布[5]。

1.2.2评分标准自伤行为的方式问卷包括用利器割伤/划伤、打火机烧伤、用头撞墙、用嘴咬四肢等20个问题[6]。采用4点计分,0~3分分别代表从来没有、很少有、有时有、经常有某种自伤行为方式。只要任何一项得分不为零,就记为有自伤行为。自伤行为的功能设置从五个方面共21题来评定:①社会关注/交流;②从事喜爱的活动;③逃离、延迟、减少或回避讨厌的任务或活动;④逃离或回避他人;⑤内在刺激[7],采用4点计分,从“1分=不符合”,到“4分=完全符合”。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成组t检验。

2 结 果

2.1自伤行为的一般状况

2.1.1自伤行为检出率853名高职学生中有一次以上自伤行为的有446人(52.3%),经常有自伤行为的有55人(6.4%)。自伤行为在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7,P=0.977)。见表1。

表1 自伤行为问卷得分在性别方面的比较

2.1.2初次发生自伤行为的年龄分布初次发生自伤行为的年龄从2~20岁均有,其中12~15岁有67.5%,16~20岁有19.5%,6~11岁有11.4%,2~5岁有1.6%。初次发生自伤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3.65±2.89)岁。

2.1.3自伤方式的分布检出率最高的三种自伤行为方式分别是:“用手打玻璃或墙壁等较硬物体”(66.7%)、“用手打脸或身体的其他部位”(52.4%)、“咬自己的手指、手背、手腕等”(48.8%)。而“用香烟或其他物品烫伤自己的皮肤(4.1%)”、“用刀片等利器切割自己的皮肤(3.7%)”、“吞食有毒液体,如洗洁精、汽油、农药等(1.9%)”三种自伤行为得分最低。

2.2自伤行为的相关情景因素

2.2.1行为前考虑时间在自伤行为中,有92.4%的自我伤害者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经历了由想法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其中有24.7%根本就没有考虑,直接实施自伤行为。

2.2.2自伤行为发生者朋友数量在经常有自伤行为的55名学生中,几乎没有朋友的占57.7%,有3个以内朋友的占31.9%,有3个以上朋友的占10.4%。

2.2.3自伤行为过程中疼痛感体验有11.3%的学生体验到的是强烈的疼痛感。大部分学生在自我伤害过程中几乎没有或者没有疼痛的感觉体验,占所有自伤群体的52.8%,其中有9.6%的学生感觉到的是欢快和放松。

2.3自伤行为的家庭因素及功能

2.3.1自伤行为的家庭因素446名学生自伤行为的产生,有11.3%是成长在父母专制型(规范孩子举动、限制孩子自由、否定孩子想法)的家庭氛围中,有14.7%是由于父母关系不好(父母离异、父母吵架或打架、母亲离家出走或父亲离家出走),有20.1%是在童年时受到家庭或者其他成年人的虐待。

2.3.2自伤行为的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自伤行为的功能主要是“宣泄情绪”(81.2%),其次是“弥补过错或者惩罚自己”(69.4%),极少是“模仿崇拜或喜欢的人”(2.5%)。见表2。

表2 高职学生实施自伤行为的功能

3 讨 论

本研究以高职院校一年级新生为对象,调查自伤行为本身(如方式、强度及出现频率等)以及对自伤行为的出现具有预测和强化作用的相关事件信息(如家庭因素及相关情景因素等)。本研究结果显示,最常见的自伤方式是“用手打玻璃或墙壁等较硬物体”(66.7%)、“用手打脸或身体的其他部位”(52.4%)、“咬自己的手指、手背、手腕等”(48.8%)。高职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的时间早,最早可追溯到儿童期,实施前考虑时问短,行为冲动,与Muehlenkamp等[8]研究结果接近。

本研究调查了高职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的原因,收集、了解自伤行为产生的前提、行为及结果的过程,发现自伤行为的功能主要是“宣泄情绪(81.2% )”,其次是“弥补过错或者惩罚自己(69.4%)”。这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缓解不良情绪是个体自伤最常见的动机[9],提示对于缺乏有效情绪管理方式的高职学生,应重视自伤问题,尽早识别,并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其危害性,如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1+ X”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普及“情绪管理及其调节”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不良情绪要及时宣泄,又懂得把握情绪宣泄的合理尺度和具体方法[10]。

通过调查及结果分析发现,自伤行为的功能有两个识别方向:一是行为目标指向自己,对自己进行情绪认知管理,如宣泄某种情绪,排遣孤独或绝望,鞭策或者鼓励自己等;二是行为目标指向他人,行使社会功能管理,以控制或影响他人,获得他人关注等[11]。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446个自伤行为的高职学生中,17.3%是成长在父母专制型的家庭氛围中,有24.7%是由于父母关系不好,有30.1%是在童年时受到家庭或者其他成年人的虐待。由此看来,早期创伤经验,如受虐待、受忽视、经历重要他人丧失或者分离等情况会增加个体自伤行为的可能性。父母关系不好,父母教育严格、专制也易引发个体自伤[12]。为减少高职学生自伤行为的发生,学校除了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还要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育人环境,多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面对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心理品质。并将了解到的学生动态及时反馈给学生家长。为此,高职学生自伤行为的功能性调查研究,既要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上下功夫,也要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学生支持,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统筹协调,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互助教育机制,最终减少自伤行为的发生[13]。

本次研究中的样本均是新入学的高职学生,缺乏与其他年级学生的比较。今后研究将扩大样本量,并增加与自伤行为相关的危险因素评估[14],全面了解自伤行为的心理特征,为有效识别大学生心理问题、制定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Daphne S,Eric H.自我伤害的评估与治疗[M].唐子俊,郭敏慧,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6-8.

[2]Gresham FM,Watson TS,Skimmer CH.Functional behavioral assessment: principles,procedures,and future directions[J].School Rev,2001,30(2) :156-172.

[3]Favazza A,Simeon D.Self-mutilation,in impulsivity and aggression[M].England: John Wiley and Sons,1995:302-305.

[4]Fliege H,Kocalevent RD,Walter OB,et al.Three assessment tools for deliberate self-harm and suicide behavior: Evaluation and psychopathological correlates[J].JPsychosom Res,2006,61 (1) :113-121.

[5]贺荟中,左娟娟.功能性行为评估的实施方法评述[J].中国特殊教育,2012(11) :13-17.

[6]袁璐,黄任之,杨天霞,等.免费师范生自伤行为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14,27(1) :25-27.

[7]江光荣,于丽霞,郑莺,等.自伤行为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J].心理科学进展,2011,11(6) :861-873.

[8]Muehlenkamp JJ,Gutierrez PM.Risk for suicide attempts among adolescents who engage in non-suicidal self-injury[J].Arch Suicide Res,2007,11(1) :69-82.

[9]Gratz KL.Risk factors for and functions of deliberate self-harm: an empirical and conceptual review[J].ClinPsy: SciPra,2003,10 (2) :192-205.

[10]褚成静.潘艳云.董树平.大学生自伤行为与家庭环境及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 :796-799.

[11]夏生林,罗乐,张瑞红,等.中山市在校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 :1440-1442.

[12]褚成静,董树平,杨敏,等.大学生自伤行为家庭因素应对方式与自杀意念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 : 1254-1255.

[13]陈瑜,李箕君.1035名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及相关心理特征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2,12(5) :471-475.

[14]潘华,黄任之,涂巧妹.湖南省免费师范生自伤行为与应对方式状况[J].四川精神卫生,2014,27(1) :22-23.

Investigation and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self-injurious behavi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I Su-yan,CHENG Qin-hua,JIA Sun-yu,ZENG Yin-chuan
Zhejia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Electrical Engineering,Hangzhou 31005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know the reported rate and 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self-injurious behavior,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Methods Using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from Hangzhou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2014 grade 900 new school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s research sample,use the questionnaire of college students'self-injurious behavior,also investigate the idea,purpose and function as self-injurious behavior happened.Results 853 vocational students complete the survey effectively,52.3% of them reported self-injurious behavior.6.4% often injury themselves,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gender self-injurious behavior(χ2=0.047,P=0.977).67.6% of individuals who exercised selfinjury for the first time were at the age of 12~15,19.5% are at the age of 16~20.As the methods in self-injury,66.7% are hitting hands onto hard objects,such as glass or wall,52.4% are slapping their faces or other parts of the body.The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self -injurious behavior found that the main function of self-injurious behavior was "vent (81.2%) ",followed by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mistakes or punish yourself (69.4%) ","hoping to draw attention for themselves (68.2%) ",in order to obtain some kind of pleasure (16.3%) ","in order to encourage and motivate myself (13.8%) ","imitation the person that is worshiped or liked (2.5%) ".ConclusionThe detection rate of vocational students'self-injurious behavior is high.Self-injurious behavior occurred at the early stage,it is an impulsive behavior with a short time to consider previously.To alleviate bad mood is the most common motivation of individual injury; early trauma experience may increase the occurrence of individual`sself-injurious behavior.

【Key words】Self-injurious behavior; Functional assessment;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收稿日期:2015-03-19)

项目基金: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10002)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886/j.issn.1007-3256.2015.03.017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
高职院校机械创新大赛研究与实践
英语行业化教学下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研究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家庭环境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与辅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