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陈怡素质教育新作《〈庄子内篇〉精读》

2015-04-13田兆耀

中国大学教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文脉

田兆耀

摘 要:《〈庄子内篇〉精读》是近来学习和研究古典文化热潮中一个可喜的收获。作者作为一位工科的教授,其阅读方法、治学路径以及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人文学科的关切具有明显的典范意义。对内七篇的分析能抓住重点,常有新意出现。对错简的提出、重置也能从学理文脉上做出令人信服的阐释。对《养生主》在宏观结构上的作用也有精彩的梳理。更为可贵的是作者能把治庄和人生相结合,提升做人的境界。

关键词:典范性;错简;文脉;宏观结构;人生境界

“东鲁春风吾与点,南华秋水我知鱼。”这副对联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两家的奇闻趣事,饱含为政、为学的深刻哲思,以及为人的坦诚、率性和逍遥。试想,东周时期,社会急剧转型,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士阶层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庄子无疑是百花园内的一朵奇葩,而内七篇集中了庄子的精华。根据雅思贝尔斯的说法,几乎与古代希腊、印度同时,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奠定中华文化基础的“轴心时代”,人类出现了一次知识的大爆炸。先秦诸子的智慧、世界文化的繁荣景观,令后人频频回眸。新时期以来,从“两种文化”的态度能辩证地对待古代哲人的智慧,甚至还出现了阅读、讲解、研究经典的热潮。庄学研究也出现了可喜的进展,有的侧重文字的训诂,有的侧重义理的探索,有的梳理错简,有的采用互文性的视角把庄子和其他诸子参照阅读,有的从跨文化的视角分析庄子与尼采、海德格尔等西哲睿智的异同,有的干脆借助现代传媒上百家讲坛说道。在这股热潮中陈怡教授的《〈庄子内篇〉精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以下简称《精读》)是一个可喜的收获。

世纪之交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重视人文素质教育。陈怡教授的专业背景原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虽工科出身,但是身体力行,带头研读经典,主动开设人文课程,给学生讲解庄子,先后在《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读书》等杂志发表研究庄子的多篇论文,在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做过多场庄学讲座。作者之所以能取得对庄子的心得会晤,是因为作者能放下自己的成见,鸣谦劳谦,从字句学起,从基础做起。我一直认为有些书,比如“三玄”;有些事业,“高雅”如音乐,“下泥巴”如瓦匠木匠活,需要特殊的灵性和资质。作者曾说阅读《庄子》,通常会遇到三个困难:一是字难,常常不会读;二是义难,不理解其中的涵义;三是境难,不理解庄子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境界。西方现象学哲学家英伽登也曾指出,在结构上文本包括:字音语音层、意义单元、多重图式化方面、再现客体。而最后两层以及伟大作品的形而上质的结合大概相当于境界。从这三个困难就可以看出作者对庄学的敬畏、超凡的视野、阅读的高度和期望值。

《精读》一书最大的特征是具有明显的示范性,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对大学生深度阅读国内外经典,感悟经典的奥妙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就治学方法而言,作者提出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阅读中国经典的共同方法主张三结合:“一是训诂与义理相结合,二是学与思相结合,三是学习经典与提升人生境界相结合。”就具体方法而言,作者说要很好地理解庄子、要打开这座文化宝库的大门需要三把钥匙:一是理解文章手法的钥匙,二是理解文章涵义的钥匙,三是理解文章结构的钥匙。作者指出,就文章手法而言,《杂篇·寓言》中提出:“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于天倪。寓言十九,藉外论之。……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寓言是理解庄子式形象思维的主要途径。如果说这种理解庄子的具体手法,通读庄子的读者都会想到,但是如何熟练而富有创造性地运用又因人而异。

《精读》认为理解文章涵义的钥匙存在于《庄子·天下》篇。“其书虽瑰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作者移置此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独处。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稠适而上遂矣。虽然,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先讲逍遥,后讲齐物。《养生主》中的三个寓言讲枝经肯綮之未尝,不蕲畜乎樊中,安时处顺、哀乐不入,其实质就是不谴是非。作者洞幽烛微,用“世、充、宗、应”等字眼佐证、会通其中的内在关联。因此,这段概括与内篇各主旨相对应。《内篇》的每一篇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前两篇为体,主论人生观、世界观及认识论。后五篇为用。而七篇又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至于文章的结构,作者结合寓言和卮言在文本中的设置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两大模式。其一,先用卮言提出观点,再用寓言帮助阐述,《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和《大宗师》如此。其二,先用寓言讲故事,再用卮言总结出观点,有《人间世》、《德充符》和《应帝王》。开篇大鹏逍遥,结尾混沌之死,一正一反,一生一死,始卒若环。“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反者道之动”。难得的是,《精读》一书不孤立地单篇解读,而把它作为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放在整个内篇的大框架中来阅读和理解。

《精读》一书抓住彼此关联的三个方面——关键词与段落,义理文脉与思维逻辑,严密体系与宏观结构,阐释内七篇的主旨,多有新意出现。

第一,就关键字句而言,上文的以《天下》篇中的概括导入内七篇的主旨,寻求关联字句来支撑论点就是精彩的一处。又如,《精读》一书中多次提到“无”。众所周知,“无”是道家的核心思想。庄子继老子“无为”之道以后,在《逍遥游》中提出了六个“无”:无待、无己、无功、无名、无用、无为;在《大宗师》中,庄子提出第七个“无”,即无情。由此可见,庄子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无”的思想和内涵。结合明代学者吕坤(1536—1618)在其《呻吟语·世运》中所云:“六合是个情世界,万物生于情死于情。至人无情,圣人调情,君子制情,小人纵情。”可以看出无情对后世学人的影响。对“撄宁”的解释也很出色,联系《在宥》,崔瞿曾问于老聃:“不治天下,安藏人心?”老子回答是:“女慎无撄人心。”“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书中指出老子从统治术的角度提出不扰乱人心的主张。《大宗师》发展了这个观点,提出“撄宁说”:“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就是志于大道的人,即使心灵受到干扰也要宁静自如。对字句的精细阅读,利于义理、主旨、文脉等方面的认识,这类例子俯拾皆是。endprint

第二,对历来庄子中的一些错简、段落,在把握内篇思路文脉、学理逻辑的基础上《精读》也提出了许多精彩的见解。比如《精读》主张《德充符》最后两段移入《大宗师》,并给出了多个理由:(1)《德充符》用五个寓言,“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哀骀它”和“闉跂支离无脤与瓮盎大瘿”展示形体不全或丑陋不堪的人却因“德充”而令人难忘。最后两段与全篇主旨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2)《德充符》按照第二模式先讲五个寓言故事,再用卮言总结“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移走之后,《德充符》的结构模式就和《人间世》《应帝王》几乎完全一致了。文风高度相似。(3)移入《大宗师》,具体位置在其倒数第三段的结尾处,即“此所游已”之后。先看语气,此处现有断裂之感。从“此所游已”转到“故圣人有所游”,十分自然流畅。(4)移入之后,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都有所论及。《大宗师》是《养生主》“秦失吊丧”寓言的进一步展开,只有做到“无情”,才能“是非不得于身”,才能“哀乐不入”,才能成为真人,这样文意就连贯、完备了。心中没有对庄子文字的谙熟,没有对庄子文脉的充分理解,没有在现代喧嚣中的那一份宁静决不会提出如此精彩的意见。

第三,依据文章的义理文脉来理解段落,《精读》也有创新之处。《养生主》中,“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有的解释为做好事不要出名,做坏事不要触犯刑法就行,这样似乎是庄子在教人适度作恶。《精读》一书理解为“无近名为善,无近刑为恶”,即“不要都将名作为好事,不要都将刑作为坏事”,享有盛名时不要忘乎所以,受到刑罚后也不要认为是跌入万丈深渊。下文关于右师的寓言给出了具体的事例,从宏观文脉、义理上与超越世俗名刑、善恶的庄子哲学更为神合。

又如《大宗师》讲了8个寓言,最后一个: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殆病矣!”裹饭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诗焉。自古注《庄》者对此问题都感到棘手,大致出现四种观点:(1)认为最后一段是错简、衍文,可以删除。(2)翻译了事,或语焉不详,基本上是存疑的态度,如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3)认为子桑强装高歌,无法解除、理解饿肚子的遭遇,更谈不上拿出解救的办法,故只好归于天命,比如:曹础基的《庄子浅注》。如此理解《大宗师》行文思路上略有裂痕。(4)认为其中的人生观是通达,其解释又都十分牵强。上文出现过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等通达的人物,不少读者认为这里的子桑就是上文的子桑户,其实未必,视其为两个人更符合原文,否则此人上下文出现两副面孔。《精读》将子桑的人生观解释为无奈。和前面第二个故事中的子舆相比,子桑明显未达到相同的高度,所以在死亡面前仍在“求其为之者”,不得之后才归之于命,显得勉强无奈而不达观,因此尚未达到知命、安命、达命的真人境界。这在某种程度上从反面与子舆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联系行文模式来看,下文《应帝王》中讲无为,有5个典故,最后一个“混沌之死”的寓言,提供一个违背“无为而治”的反例,讲有为,与此处类似也是从反面深化,相形之下使寓意更深刻致远。结合《人间世》中“方今之世,仅免于刑”等话语,此处也的确融有很多悲愤,也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养生主》中也有一例: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历来对“其人”一句的解释也不统一:(1)起先认为老子是一般人,后来不认为如此,所以才三号而出。(2)认为其通至,起先认为老子是高(真)人,后来发现吊丧的人有“不蕲哭而哭者”,所以就不认为他是高人了。庄子传承老子,这样理解似乎对老子有微词,思路似乎不通。《精读》把其解释为针对其弟子:“开始我以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是和老师一样超脱的人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这样的解释文思上更畅通也更有说服力。

第四,对内七篇宏观结构的理解,《精读》的认识也有独到之处。比如,对于庄子内七篇重心的分析,学者有各种不同的和做法,将重心放在《逍遥游》、《齐物论》、《人间世》或者《大宗师》上各有理由,见仁见智,不一而足,但是还没有将重心放在《养生主》上的。作者认为,在宏观上指出,庄子哲学的重心是人生哲学,重在养生治身,这从《让王》篇可以看出来。《逍遥游》阐述了庄子的人生观:高远无待的人生志向;《齐物论》阐述了庄子的世界观和认识论:道通为一的世界胸怀。完整地交待了“体”之后,再谈“用”。 《养生主》阐述了庄子的生命观和价值观:薪火相传的养生追求。后三篇是按《养生主》中阐明的“养生三层次”逆序依次展开的:《人间世》承接寓言“庖丁解牛”继续谈如何在乱世中“全生”,表达了一种特殊的社会观:无用之用的全生智慧。《德充符》承接寓言“公文轩问右师”继续谈如何通过养德而养生,从而“安之若命”,超越“形不全”,甚至达到了“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境界,表达的是庄子的道德观或自由观:徳长形忘的养生魅力。《大宗师》承接寓言“秦失吊丧”继续谈如何(如真人般)做到死生一如,从而超越生死、超越有涯,达到尽年,表达的是庄子的生死观:善生善死的自然尽年。在谈完了养生(即治身)后,留下最后一篇《应帝王》谈外王之道,表达了庄子“用心若镜”的无为而治的政治观:应而不藏的治国方略。最后一篇谈治国,其重心也在治身,内篇前后价值取向是一致的。这七者就组成了独具魅力的庄子哲学。宋代大文学家黄庭坚在其《庄子内篇论》中曾明确指出:“庄周内书七篇,法度甚严。”《精读》一书,以《养生主》为枢纽,前后贯通,在宏观结构上作了令人信服的梳理,充分展现了法度之严的奥妙。这种采用现代哲学的说法,无疑缩短了庄子与学生大众的距离。

庄子对中国古典美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魏文帝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六朝时期宗炳提出“澄怀味象”,谢赫提出“气韵生动”,刘勰的养气、神思,清代石涛提出“一画论”等等,都与庄子的道、气、游、象罔、心斋、坐忘等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精读》能结合中国古代美学的实例那会更精彩。苏东坡称赞庄子的文风,“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其实,《庄子》有文学的风采、哲学的睿智、美学的情趣和洒脱的人生。《庄子》是中国典籍中哲学、文学、生命的典范。作者认为读庄子是享受,更是人生境界的升华,在第二次大病初愈后,作《七律·大病初愈游玄武湖感怀》:“长在楚天老在宁,光阴半付石头城。一湖杨柳频频舞,万朵梅花在在春。览胜楼边惊逝水,阅兵台上叹苍生。龙盘虎踞今何在,方内何如方外人。”这可以说是治学和人生相融合的典范。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YJA760031]

[责任编辑:陈立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脉
传承文脉,让城市留下记忆
丁酉年腊月十九黄州寿苏会
疏密有致收放自如
宁夏回族自治区作家协会贺信
探析壁画艺术的文化传承
文脉
文脉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语意解读
基于艺术教育体验的文脉活化与空间改造研究
曹文轩说“文脉”
从文脉看中国当代艺术设计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