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管理专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2015-04-13王佩

中国大学教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财务管理

王佩

摘 要:财务管理专业已设立15年,但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依然未有明确定论。文章指出财务管理专业的现实困境以及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美国Baylor大学的相关专业的介绍分析,比较中美财务管理专业的差异,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定位;课程体系

教育部在1998年时将“财务管理”列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本科专业,距今已经有16年。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近500所大学开设了这一专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定位和课程体系一直未有定论,甚至到目前仍然处于争论和探索状态。同时,在招生和就业市场中,财务管理专业也处于相对尴尬的位置。与它最为密切接近的会计学与金融学一直是招生和就业市场最受追捧的热门专业,但是结合了会计和金融两个热门专业核心知识的财务管理专业,在招生上一直不温不火,有时甚至沦落为求会计或金融而不得之后的被动选择。在就业市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也始终摇摆于银行与企业间,去企业做会计实务拼不过会计专业的学生,去银行做投资分析则拼不过金融专业的学生。这种困境的出现,是很多对财务管理专业抱有极大希望的人所不愿看到的。那么,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又该如何来解决?

一、国内高校财务管理的定位与课程设置体系问题

国内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定位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沿袭传统的偏向会计学专业的定位方式,课程设置与会计学专业有不少重复;第二类是模仿西方的逐渐偏向金融学专业的模式,课程设置中加入了不少金融专业课程;第三类即是折中的模式,整个课程设置就是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的混合模式。从目前看,第三种情况最为普遍。其实,国内高校中,各个专业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重复课程,即使核心课程之间也同样不能避免。只不过在会计学、财务管理和金融学三个专业之间,这种现象体现得尤为明显。事实上,为处理好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三个专业课程设置的关系,2007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还专门进行研究,提出了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议方案,主要包括公司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投资学、成本管理、金融市场学、内部控制课程、会计学。可以看出,教育部提出的这个课程设置方式,就是上述所说的第三种模式。对于教育部建议的这个课程体系,这几年一直也是争论不断,各大院校基本都是各自为政,自行按照自己的理解设置相应课程。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来自我国社会因素方面的影响,也有高校自身的原因。

从我国社会长期以来的现实情况看,与财务管理最为密切的专业必然是会计学。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财务管理是对资金运动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它与会计活动密切相关。或者说,财务管理实际上就脱胎于会计活动,并成为会计活动的延伸和发展。这也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实务界一直将“财务”与“会计”混为一谈的原因。即便到了今天,在理论界早已普遍达成共识,即会计与财务应该各司其职的背景下,两者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依然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存在。

如果说会计学与财务管理的密切关系来自于我国自身的历史原因,那么金融学与财务管理的密切关系则更多与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相关。财务管理是对资金运动所进行的一项综合管理活动。从现在的市场环境看,资金运动变得更为纷繁复杂,来自银行和资本市场的资金已经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因此,企业层面的财务管理活动与外部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关系也逐渐密切起来,财务管理与金融的关系也由此变得愈加紧密。

从高校专业设置的角度看,当初教育部设置财务管理专业时的定位,其实也是将财务管理置于会计学与金融学的交叉区域(或者说夹缝)之中。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对于会计学和金融学的专业定位,都是极其明确的。会计学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金融学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培养金融学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前者偏重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实务,后者偏重于银行金融机构。而财务管理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显然这个定位相对模糊,在知识方面希望融会计和金融于一体,就业方面则希望能兼顾企事业和金融机构。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其视作是培养“通才”或“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方式。但是,事与愿违,财务管理专业并没有因此在会计和金融学之间游刃有余,反而因其专业定位上的举棋不定而颇受各方指责,甚至因此遭受冷落。

二、Baylor大学课程体系分析

笔者于2013年7月在Baylor大学访学,其在相关课程上的操作思路,能够体现美国大学的基本特色,或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国外的金融学(Finance)一般包括微观的财务管理和资本市场两个方面,所以也可以称作财务金融,与我们的财务管理相对接近。

1. 专业定位

会计学Accounting:会计是有关处理和运用财务信息便于进行经营决策的一门学科。会计专业具有广阔的职业机会:公共会计(CPA),工业企业(CMA)和政府部门。具体岗位包括:会计、审计、预算、信息处理、财务管理和税务。

金融(财务学)Finance: 金融(财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获得和管理实物资产与财务资产以创造和保持经济价值的一门学科。本专业将为以下职业领域拓展专门知识和技能:资产管理部门、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风险资本、兼并收购以及财务咨询等部门。endprint

2. 课程设置目标

会计学Accounting: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旨在满足这样一些学生的要求:希望获得CPA和CMA证书的学生;有志于获取相应会计知识,希望在私营企业、公共行业、政府部门级教育领域从事会计职业的学生;商务领域中对会计有兴趣、且将会计视为理解财务数据和进行商务决策不可或缺根据的学生。

金融(财务学)Finance:金融(财务学)课程计划包括公司财务和投资学。公司财务涉及内容主要是哪些资产是企业应该获得的,如何筹资以购买这些资产,如何运用这些资产以获取最大增值。投资学包括如何衡量股票、债券和其他金融证券的价值,资产组合管理的理论与实务,证券市场的运作等。金融(财务学)专业的学生的职业领域包括:公司财务,信用管理,财务咨询,投资部门/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

3. 课程设置

在Baylor大学,如果要获得BBA(Bachel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学位,所修课程包含三个方面:艺术与科学41~53学分;管理类课程48学分;专业必修及选修课12~27学分。修满大约139个学分左右,可以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其中:

学科基础类课程包括:(1)会计和商法: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工商法律环境;(2)工商管理:商务入门,商务写作,战略管理;(3)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4)财务:财务管理入门;(5)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和工艺导论,管理信息系统;(6)管理:组织行为学,运营管理;(7)市场:市场营销原理;(8)计量经济学:经济数据分析。

由上可见,Baylor大学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有如下特点:一是通识课程占比大,专业类课程占比相对较少。通识课程注重普及基本技能和知识,主要包括艺术、自然科学、个人发展、健康、社会科学各个方面,涵盖面极广。二是专业定位简洁明了,能够明确指出本专业的基本特征及就业去向。三是课程设置体现专业特点,且特色明显。Accounting课程,Finance课程没有任何重复。据介绍,该学校没有一门课在两个专业有相互重叠的情况,如果有重叠就要补上另外的课程。

除此之外,Baylor大学还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Baylor大学的本科专业并没有撰写毕业论文的环节,Accounting专业和 Finance 专业也是如此。但这并不代表对学生的研究能力没有要求。相反,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几乎每门课程都要写小论文或者做project。而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参考书籍和文献资料。对于撰写的小论文和project,学校和教师一方面十分强调知识产权的观念,凡有引用,必须注明出处。当然,为防止抄袭,查重之类的软件也是教师必备的工具。二是Baylor大学的课程设置注重社会适应性,对于会计这一类应用型专业,尤其如此。在国内,研究生阶段最强调的是科研活动和科研成果,但是Baylor大学十分鼓励会计专业研究生去考CPA,课程设置也有很多与CPA考试相关。会计专业研究生课程主要包括:高级财务会计专题,财务报表分析,法务会计和审计,信息系统审计,会计实习,管理会计研讨,在审计与鉴证服务研讨,商业决策中的税收问题等。研究生一般是一年半毕业,他们一边上课一边考CPA,学生大都一鼓作气,基本在一年半的周期考完。当然,这与本科阶段打下的良好基础是分不开的。

这里还需提及与Baylor大学同处一地的得克萨斯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UT)。该大学创建于1883年,在美国有着“公立常春藤”的美誉。在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2012年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里排在第25名,是美国十所最佳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以其自然科学学院、工程学院、商学院以及教育学院闻名于世。但最值得称道的是其会计专业11年以来一直是全美第一,金融专业本科排名第 6。这个最权威的排名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学生考CPA的通过率、教授的声望、就业率等。可见,围绕CPA考试,注重基础知识是UT课程设置的主要特色。同时,UT的课程紧跟时代步伐,内容灵活多变,很多课程不使用古板的教科书,而是采用上课教授自己多年经验下来积累总结的资料。即便是在学期中有新的会计准则出台,教授也会对讲义资料进行实时更新,作业及阅读资料的布置也都紧跟业界最新动态,许多教学内容所列的参考文献大都是当年国际一流期刊发表的最新文章。对于一个研究型大学来说,能够做到如此重视教学环节其实并不容易。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数据是,UT有超过65%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转专业的经历。学校认为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因为他们认为,绝大多数的大学新生或低年级学生对高校专业是不了解的,只有经过他们亲身体验,才能做出合理选择。事实上,美国许多大学对转专业持宽松政策,一些大学甚至鼓励高中生以“专业未定”的身份入学。入学以后,再观察、尝试并广泛征求教师和老生的意见,再决定学什么专业。而为了不让学生在选专业之前浪费太多的时间,一般大学都鼓励他们开始多选各科本科生必修的普通教育课。通过审慎选择后的专业,自然应该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也会加倍努力去学习。有了高校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教师对本科教学的认真投入,再加上学生自己的兴趣与努力,如此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当然受到用人单位的格外青睐。

三、启示

1. 理性权衡“专才”和“通才”

专才与通才之争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议题,但是,对于高校中开设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通识教育课程,已是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共识。虽然与国外大学以社会、自然、人文、艺术等领域为主的通识课程相比,我国高校的通识课程的覆盖面还显得相对狭窄,但总体而言,通识教育课程所占的比重普遍处于不断加大的进程之中,专业课程比重则相对有所减少。在此背景下,专业的定位与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它肩负着凸显专业特色的重要职责。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在专业特色的显现方面,财务管理专业显然做得并不到位。事实上,在目前专业课程所占学分已经逐渐减弱的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如果还要面面俱到地兼顾会计和金融知识,难免会落入既复杂零散又缺少特色的吃力不讨好的尴尬状态。本希望成为理想中的融会贯通的“通才”,如果最终只是一个处处略知一二的“杂家”,那么受到学生和就业市场的冷落,也应该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所以,在对财务管理进行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前,首先必须在“通才”与“专才”之间做一个权衡,毕竟学术有专攻,必要的专业特色还是应该得以显现并且保留的。endprint

2. 合理进行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

高校的专业定位,一定是以服从社会需要为最终目的。从社会上来看,随着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商品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的飞速发展,投资管理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日益凸现,人们对专业理财服务的需求不断看涨,要求也不断提高。从与财务管理相关的证书如国家理财规划师(ChFP)、注册财务分析师(CFA)、国际金融理财师(CFP)、注册财务顾问师(CFC)、特许财富管理师(CWM)、注册财务策划师(RFP)等考证热潮中,我们不难看到,一方面,理财已经成为国内最具吸引力的新职业,另一方面社会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的财务群体已处于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

因此,高校应该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为目标,重新审视财务管理的专业定位,将培养一大批拥有先进理念的高层次理财人员,作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当务之急。参考国外对于专业定位的简洁特征,同时区别于会计学和金融学专业,本文建议将专业定位描述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国际接轨的财务管理人才”,职业目标为“公司财务、财务分析与咨询、信用管理、投资部门/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

关于具体课程设置,无论国内外,都大致包括一下三个方面:艺术与科学(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及选修课程。具体课程设置,本文建议如下:(1)通识课程:建议加大真正意义上艺术与科学方面的知识,如目前普遍所欠缺的经济史和商业史等。(2)专业基础课程:财务管理的专业基础课程,应该如专业定位中所描述的,包括管理、经济、法律、理财和金融方面的基础知识。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会计、商务写作、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经济法等等。(3)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资金管理,也即是通过科学理财,最大幅度实现价值增值。因此,财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应该紧紧围绕价值增值理念展开,同时突出企业理财中的一些具体和专门化的问题,具体开设课程建议:财务管理学、财务分析学、证券投资学、项目评估学、资本运营、价值(资产)评估、企业或个人税收筹划等。选修课程可以开设如:中小企业财务、跨国公司(集团公司)财务等。

3. 倡导务实的教学理念

一般认为,教学与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的两项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但是在现实中,受社会评价系统的影响,为了提高学校的地位和声誉,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长期存在。当然,真正有意义的科研活动是必须提倡,且极为重要的。但纯粹为晋升职称或获得经济利益的科研活动,与教学之间关联度不高,无法促进人才培养, 反而会助长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甚至下降。尤其对于财务管理这样应用型比较强的专业,除了需要对专业进行明确定位,对课程体系进行精心设计,还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因为只有舍得在教学过程上花时间花精力,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也才能为社会培养真正的有用人才。

[责任编辑:周 杨]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