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师范院校性别教育课程缺失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5-04-13葛延峰

中国大学教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探索实践师范院校

葛延峰

摘 要:性别教育是树立正确两性观、提升学生素质的通识教育,具有不可逆性,对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非常重要。针对国内师范院校性别教育课程普遍缺失和教学观念方法落后的现状,“以学生需要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是解决性别教育困境的出路。经过十年的检验证明,该实践深受学生欢迎,为国内师范院校的性别教育课程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以学生需要为中心;师范院校;性别教育缺失;探索实践

性别教育是提升人文素质,让学生更好地认知自己、树立正确两性意识,对学生进行正确性别定位的教育,是关系到学生未来人生是否幸福的教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和女人诞生的时期。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时刻,性别教育又属于不可逆教育,一旦错过,严重影响他们的性别认知乃至未来人生幸福指数,无法弥补,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性别教育非常重要。

遗憾的是,国内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性别教育课程缺失。性别教育课程进入我国高校始于20世纪80年代[1]。到2013年12月底,全国普通本科院校共有1169所,开设性别教育课程的高校只有几十所[2],师范院校中目前只有首都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极少数师范院校开设性别教育课程。国内师范院校的现状是女生多男生少,以忻州师范学院为例,近三年男女生的比例是1:5,尤其像中文、外语、教育等专业男女生比例竟然达到1:7。学生在驿动的大学校园里无处安放的青春,谁去真正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想?有没有一门课程引领他们,走过躁动不安的年龄,在各方面提升自己?这些未来教师都有诸多性别困惑性别盲点,将来他们走上教师岗位,如何教我们的学生?如何对学生做性别指导,解决学生的性别困惑?以上问题值得每一个教育者深思。

2004年,笔者在忻州师范学院开设了性别教育课程“女性文化研究”,经过十年的建设发展,该课程已成为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被评为学校重点建设课程和山西省高校教改课程。针对目前国内师范院校性别教育课程普遍缺少、教学内容不规范、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教学方法单一陈旧的现状,就笔者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做系统梳理总结,我们探索了一套“以学生需要为中心”的教改模式,即教学团队组建、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实践等环节根据学生需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1. 组建多元优秀“以学生需要为中心”的教学团队

性别教育课程学科交叉、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想要讲好这门课,一个老师的专业学识显然难以胜任多学科交叉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精选学校优质教师,组建了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和其他课程主讲教师只有一位的区别是,“女性文化研究”课程的主讲教师共5人,平均年龄39岁,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均为学校所在系部的优秀教师,而且本团队学缘结构开放,5名教师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名校读硕士,专业跨涉文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同领域,这就为充分的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有力保障。这样形成了一个巨大优势:每位教师的学术背景和授课方式不尽相同,多元风格的教学团队有助于消除学生长期接受一个教师授课而产生的疲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避免教学过程中每个老师各自为战、油水两张皮的现象,平时由教学团队集体讨论集体备课,确保了教学内容的流畅性和一致性。

2. 整合本土实用“以学生需要为中心”的教学内容

性别教育的理论大多源自西方,如何让教学内容既有理论深度,又能和本土实际完美结合?真正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公开出版的性别教育教材虽有一些,但受制于编纂者的学术视野和实践经历,大多照搬西方理论,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也与学生实际结合不深,不能因地制宜,实操性欠缺。针对国内教材的种种弊端,我们在研究各种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集体备课,注重理论的同时,加大实操性强的对学生有指导性启发性的教学内容,精心编写了讲义。

实践证明,以学生需要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仅学生喜欢,也得到专家的认可。笔者抽取本课程内容,参加山西省本科院校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以充实新颖的内容和多样引人的教学方法征服了专家评委,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3. 打造有的放矢“以学生需要为中心”的互动课堂

“女性文化研究”为忻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的专业必选课、全校的公共选修课,共计34学时(2学分)。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让学生接受所学知识?课堂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为此,课程组的各位老师精心打造以学生需要为中心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忻州师范学院接受“女性文化研究”课程的学生每年近500人,数量多、涉及面广,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我们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和女性文化研究的学科特点,对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了精心设计,在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及作业、考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原则,具体做法是: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打破课堂集中授课的单一模式,把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便于课下集中查阅资料和课堂上展开讨论。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随时提问学生,学生也可随时发问,注重激发学生,注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途径多管齐下,手段别出心裁。除进行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之外,课程组还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多样化的教学途径,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多渠道、多方位地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教学全程采用多媒体授课,把文字、图片和音像共同呈现在学生面前。此外,还通过邀请校外专家开设讲座,与学生交流,直接指导学生的工作生活。改变了学生以往学习过程“旁观者”的角色,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和主体。

值得一提的是,本课程非常重视和学生的互动,且方式多种多样,有时是课下QQ群交流网站互动,有时是提前布置预习案,让学生在课下形成的观点拿到课堂辩论,有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又采用突袭式互动。endprint

与别的选修课学生混学分,上课不注意听讲不同,我们性别教育的课堂学生不仅认真听讲,积极配合老师,发表看法,每次讲课结束,学生常以掌声表达他们对这门课的由衷喜爱。课后往往意犹未尽,纷纷在QQ群和女性文化研究网站发表自己的看法,经常争论得面红耳赤夜半不散。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启迪另一个心灵,性别教育更是如此,许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表达了他们的感谢:“在当今文化碰撞的时代,这样的课为我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人从闲适生活中得到一些心灵上的宁静,所以每当上课我的感觉很享受。”

性别教育课程本身就是“生命教育”、“生活教育”,教学内容理应对学生有所启迪,理应对学生有所帮助。

4. 设置灵活多样“以学生需要为中心”的考核形式

教学效果是否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预期目标,科学的考核方式是关键因素之一。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成绩主要由期末成绩决定,此方法重结果不重过程,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本课程改革了考核方法,看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行考核方式的“灵活多样”。具体做法是:在遵照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作业灵活多样,或书面、或口头;同时,作为师生在线交流的重要方式,实现了学生集中上交作业的“无纸化”转变,通过网络(网址:http://202.207.136.56/index.htm)提交,教学之间相互促进,有效沟通。还十分注重学生平时的其他表现:学生听课感想、QQ群、网站的活跃度、课堂发言等等都可以作为考核方式。课堂发言、网站发言、书面作业的成绩比例为3:3:4,这个比例鼓励学生平时大胆思考积极参与,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5. 注重服务社会“以学生需要为中心”的与地方合作模式

“女性文化研究”已在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十年来,以学生为中心向外辐射,从不同渠道接受我们性别教育的人数已达万人。始终坚持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笔者每年都给山西省内高校和各县市妇联及忻州市的中学做普及性别知识的讲座,“女性如歌”“破蛹成蝶 花季绽放”“农村玫瑰 青春怒放”等讲座均受到热列欢迎。讲座传播两性平等,唤醒女性要自重自信自爱自强,让社会理解女性关爱女性尊重女性,从性别的角度促进了社会和谐。

6. 走出课堂加大“以学生需要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环节

由于性别教育课程和生活息息相关,现实生活中各类女性是学生了解女性现状的绝好摹本。本课程加大学生实践力度,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理解女性处境。在课余时间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调查。我们选择了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女性传承人,这些女传承人年事已高,经历丰富,自强不息,功成名就,是女性历史地位变迁的活化石和见证者。通过对这些传承人精心访谈,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女性口述史资料进行整理,不仅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而且使学生更加认识到女性在现实中的尴尬处境,激发了学生自强珍惜的信念,对学生的工作和生活都有指导意义。

性别教育类课程在西方早已成为本科生必修课,而在中国高校大多以选修课形式出现。20世纪后期女性/性别学课程已成为全球许多国家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一个有机构成,在欧美各国大学,已成为独立学科和必修课,可授予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全套学位。以2013年哈佛大学本科生专业目录为例,妇女性别研究位列其中[4]。性别是人的最基本属性,每个人对自己的性别有清晰明确的定位,方能服务社会幸福生活,性别教育是基于社会和谐幸福的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大学生最需接受性别教育。中国大学教育要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经验,性别教育尤其是师范院校的性别教育不应缺失。

参考文献:

[1] 罗婷. 胡桂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子院校妇女|性别学科建设回顾[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1):48.

[2] 胡涌等. 大学性别教育地位与作用的实证研究[J]. 中国林业教育,2012(11):1.

[3] 卢晓东. 关于北京大学“十六字”教学方针的反思[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26.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校教改项目(J2014098)、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H-13100)、忻州师范学院教改课题(201104)]

[责任编辑:吴芳和]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索实践师范院校
“协同提质”,为师范教育发展注入“核动力”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师范院校应进行一流的教师教育
关于选大学的相关误区解读:“就读师范院校只能当老师”
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培养
“家用纺织品设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践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油田服务单位混合用工条件下工会工作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