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障者职教与就业的语言沟通障碍问题

2015-04-11李尚生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聋人手语口语

李尚生

(泉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与社会融合研究中心 福建泉州 362000)

听障者职教与就业的语言沟通障碍问题

李尚生

(泉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与社会融合研究中心 福建泉州 362000)

语言沟通问题是历来听障教育研究的焦点,在大力发展听障者职业教育的今天,也同样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均把语言沟通作为听障者职业教育和就业的主要障碍,语言障碍不仅影响听障者的学习效果和技能的形成,对他们的择业心态、就业机会和业绩也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加强听障者的语言沟通训练,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自食其力、为社会作贡献。

听力障碍;语言沟通;职业教育;就业支持

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与交际的最重要工具。听障者由于听力受损而导致语言发展受阻,进而影响了与人进行沟通与交流,成为影响他们生活、学习与工作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关于听障者的职业教育和就业问题的研究中,均把语言沟通障碍作为首要的负面影响因素,因此,要突破听障者在职业教育和就业中的困境,解决他们的语言沟通问题是关键。

一、语言沟通是听障者最主要的障碍

(一)语言沟通的涵义及功用。

1.语言沟通的涵义。“沟通”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左传·哀公九年》里有“沟通江淮。”一句,可见,“沟”本意为水道;“通”本意即打通两端,中无阻隔,后延伸为事物之间的相通。沟通的英文为communication,即交往、交流的意思。“沟通是人类借助于共同的符号系统(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获得信息,彼此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个人行为和社会互动行为,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及其能力。”[1]通常表现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两种形式。非语言沟通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问距离等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语言沟通是以语言符号为工具所进行的信息交换过程,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方式。

2.语言沟通的功用。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沟通方式,语言沟通为人们相互交换信息、表达情感、促进了解发挥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语言沟通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人类进行信息传播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最直接最简便的传递方式。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口语把信息传递给能听得到适当距离的其他人,即使在时间和空间受到限制,人们也可以借组书面语言加上现代信息手段准确地传递信息。其次,语言沟通是人际交往的最常用方式。日常生活中,人们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与别人交流,主要运用的也是语言,通过面对面交谈、打电话、写信、发短信和网络聊天等。第三,语言沟通是教育教学的最重要手段。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包括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等环节。我们把上课称为听课而非“看课”,说明口语是学校教育中最主要的传递符号,配合书面语(板书或多媒体课件)基本能够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

(二)听障者的语言沟通障碍。

1.听障者沟通障碍的表现。人的信息在传递和交换过程中,如果受到干扰或误解而导致沟通失真的现象就是沟通障碍。语言沟通障碍是指人们在以语言为媒介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过程中,受到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影响,导致沟通不能正常进行。根据语言沟通障碍的不同表现,可以把语言沟通障碍分为几个类型:一是言语沟通障碍,包括嗓音障碍、构音障碍、流畅性障碍和听力语言能力障碍;二是语言障碍,包括失语症和语言发展迟缓;三是读写障碍,特指使用书面语言进行沟通时的障碍。

“听障者”即听力有障碍的人的简称,这个名称表明这个人群的问题是听不到声音或听不清,而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不能通过有声语言与别人进行有效沟通,属于以上所说的“听力语言障碍”。听障者沟通障碍的主要表现在于:一是听不到或听不清别人讲的语言,因此不能像正常人那样接受有声信息,理解别人的有声语言;二是听不到有声语言,不能像正常人那样通过模仿获得有声语言,也不能用有声语言和别人进行有效沟通;三是由于缺乏有声语言这个基础,又影响其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

2.听障者语言沟通障碍的成因及后果。听障者由于先天缺陷或后天的因素而导致听力损失,语言发展迟缓,使听障者在身心发展和社会化发展出现很多问题。首先,听力障碍使他们接受外界的信息量减少。耳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听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在五感中仅次于视觉,而更重要的是,人类互传信息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最直接最简便的传递方式。因此,听障者比常人接收到的信息量要少得多,而通过语言而获得的信息量更少。其次,缺少有声语言这个工具,使他们人际交往受到影响。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缺少这个工具,使听障者和别人进行交际只能靠手势和表情,虽然也可以借助书面语,但其便捷性大大降低,因此听障者只能更多地和会手势语的人交往,交往的范围极为狭小。第三,听力障碍使他们口语能力得不到发展,缺少语言这个工具,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思维。正常儿童进入小学后,主要靠听觉听课,靠口语与同学和老师讨论学习问题,没有听说能力,听障者缺少一条最重要的学习通道;口语也是书面语的基础,没有口语基础,学习书面语的困难重重;口语还是抽象思维的主要工具,没有口语,听障者的思维就很难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阶段。第四,没有正常的语言和人际交往,使听障者的心理和性格产生异化。大量的研究表明,听障者的心理和人格特征和健听者有很大的差别。他们比健听人更自卑、多疑,性格固执、怪异。他们很难接受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没有法律意识。

二、语言沟通障碍对听障者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影响

由于语言沟通对于人发展,特别是对人的社会化有重要意义,而听障者最主要的问题又是语言沟通障碍,因此许多研究均把沟通障碍作为影响听障者职业教育与就业的首要因素。

(一)影响听障者的职前教育。

1.思维水平的影响。有研究认为,由于听障者的听力损失大部分处于人的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认知的形成产生遮断,影响了图式、同化和顺应的过程,直接阻碍认知过程发展,严重影响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形成。[2]在逻辑思维中,要用到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方法,由于缺乏语言(口语)这个工具,他们的思维能力大多停留在直观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听障者的思维往往是缺乏逻辑的,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歪曲的。思维水平的低下,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缓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发展。

2.学习能力的影响。林宝贵对台湾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聋人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时,常常表现出如下情形:语文及其他学科基础能力太差,无法胜任大学课程的要求;无法靠听觉接受讯息,上课听讲受到影响;考试时,请巡回指导教师画重点、猜题、或靠老师给同情分数;上课无法与教授有效沟通,教师上课如果板书不多,学生不是茫然不解,就是一知半解;作业和报告常常文不对题,或有遗漏缺失,非常贫乏。[3]台湾聋人大学生在大学学习中的这些问题,是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由于听力与沟通障碍,听障者在学习中显然不如健听者,特别是对于职业性和专业性比较强的学习内容,他们更难理解和消化,因此学习效果差强人意。

3.技能掌握的影响。职业技能,即指从业者所需的技术和能力,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听障者能否顺利就业的前提。职业技能的获得,可以通过工作实践获得,或是通过就业前进行学习培训获得。传统的技能训练一般通过师傅口授身传,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高级的技能则必须建立在扎实的知识、敏锐地观察和不断地反思的基础上。听障者语言能力低下,科学知识一知半解,再加上思维水平有限,因此在技能的训练和掌握过程中,比健听人要更慢、更费心费力,效果也不好。因此,大多数的听障者技能形成往往靠机械地模仿,所掌握的技能往往比较简单和粗糙,不能胜任复杂高级的专业工作。

(二)影响听障者的就业选择。

1.择业心态的影响。择业心态一般指的是在就业前对于就业职业选择的心理、态度。听障者由于听觉与沟通障碍,缺乏通过与健听人沟通而获得的就业信息,产生了不正确的择业心态。他们在择业时最典型的心态是择业自卑感,而择业自卑感又带来的择业挫折感和择业焦虑感,觉得自己已经被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和高速发展的社会所摒弃,面对激烈的职业竞争和五花八门各种就业信息,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和挫折感。听障者由于不能与主流社会进行有效的沟通,不能接受正面的信息而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自卑的心理、对就业片面的理解、就业期望和社会实际需求的反差、对别人的不信任感,会一直影响他们的择业心态。

2.择业范围的影响。听障者由于缺少一条获得信息和与别人交流的通道,在择业时受到限制。他们只能选择那些不需要依靠听力的职业,往往是比较简单、繁重和机械重复的劳动,如简单的绘图,资料管理,模具制作等。庆祖杰等通过对天津聋人大学生就业的研究,认为“沟通障碍使聋人择业范围大受限制”,那些“聋人大学生想去的热门地方”都被用人单位拒收。[4](19)。

3.择业机会受影响。由于自身的原因和社会的偏见,听障者的择业机会相对于健听者更少。从以下研究的文献,也从不同的侧面证明了这个结论:由于聋生在大学期间与健听人的沟通少,致使其在毕业后社会融入能力较弱,用人单位不愿意接纳并安排聋人大学生就业[4];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对效益的追求,现有的一些福利企业里残疾人所占比例大幅减少,许多原是残疾人的岗位大多被健全人替代,企业也不情愿接纳聋人大学生就业。[5];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近几年的聋人大学生就业率在60%左右,这一数字比普通高校就业率的73%要低10多个百分点。[4](18)

(二)影响听障者的成效。

1.工作效率低。有研究表明:听障者由于没有正常的口语,“没有办法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灵感、创意,没有办法通过语言与领导、同事进行有效或者高效率的沟通。由于沟通障碍,他们自身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力、洞察力和感知力相对而言较健听人群低”[6]。在职场中,大部分的听障者在做事时缺乏目的性、预见性和条理性,只能机械简单地重复,随机应变能力比较弱。因此,同样的工作、同样的条件,听障者的工作进度和工作效果和健听者相比,都有比较大的差距。

2.工作报酬低。工作范围狭小、工作效率低,缺乏沟通能力和竞争力,使听障工作者的获得的收入比健听者要低。有统计显示,以上海、杭州和苏州为例,同地区的老百姓人均年收入平均为三、四万元,而聋人大学生月薪一般为一千元左右,只能相当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差距很大。[4]很多雇主雇佣听障者本来就属于无奈或同情,他们对听障者能为他们创造什么财富没有太大的期望,因此认为给予最基本的工资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恩惠”,再加上大部分听障者没有太突出的业绩,因此给予的工资和报酬就可想而知了。

3.工作稳定性低。听障者自身的原因和社会对听障者在工作中的接纳程度影响了听障者的就业稳定性。一方面,工作单位认为他们不能带来效益,有些甚至成为单位的负担,因此一有机会可能就会借机解雇他们;另一方面,听障者总觉得自己在工作中得不到重用,得到的报酬离自己的预期要低,也会主动辞职。因此,能够长期在某个企业就业的,除了残疾人福利工厂,很少有听障者能够坚持到退休。根据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近两年所做的关于聋人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显示:50%左右的毕业生签约半年或一年左右就已经离职。[6]

三、听障者职业教育与就业中语言沟通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了解听障者的沟通特点与需求。

1.了解形成听障者沟通障碍的心理因素。听障者由于听力缺损这一生理特点造成了他们自卑、多疑甚至自闭的特殊心理特征;缺少听觉通道导致他们的认知产生偏差,加上沟通不畅,容易对他人产生误解和敌意,特别是缺乏言语沟通能力使他们与健听人进行交流时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过于敏感的心理又往往让健听人很难接近。其实听障者也希望与健听者交往,也愿意像健听者那样用语言进行沟通。一些研究发现:现实生活中由于交流手段限制,聋人大学生往往“更乐意和聋人交往”,而不知道如何与健听人交往,或者是因为与健听人交往有障碍没法交往,其实聋人大学生内心充满了与健听人交往的渴望[7]。先天的缺陷往往使他们力不从心,在屡次经历了用语言沟通的失败后,听障者在与健听者进行沟通时,只好更多选择手语、文字或非语言沟通法。如果健听人不理解他们的这些心理特点,就往往视听障者为异类,歧视并排斥他们。

2.加强沟通与疏导,尊重他们的文化与对沟通方式的选择。健听者应该充分理解听障者的特殊生理特点和由此产生的心理特征,不要视他们为残疾人,而要把他们当成和自己一样的正常人。健听人应该在公平与尊重的前提下与他们进行交往,耐心对听障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与生活中的困境。在选择沟通手段的时候,健听人要接纳听障者的特殊的沟通习惯和语言文化,引导他们与普通人的习惯和文化进行交融。如果听障者不能用口语与健听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健听人应该主动学习一些手语与他们进行交流,有条件的话可以借助手语翻译进行交流。学校教育必须根据听障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进行教学,担任聋校职业教育的教师都应该掌握比较娴熟的手语,或者给职业课老师配手语翻译。

(二)加强听障者的语言与沟通训练。语言与沟通是听障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就业的最主要的问题,因此提高听障者的语言和沟通能力即扫除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和顺利就业最主要障碍。语言是沟通最重要工具,这里说的语言包括口语、书面语甚至手语。

1.利用残余听力,借助视觉补偿,提高听障者的语言能力。听障者在职业教育培训之前大部分已经接受了基础教育,但基础知识大多不够扎实,沟通手段主要还是以手语为主,口语能力基本应付不了日常沟通和交际需要。口语是交际最重要、最方便的沟通交际工具,听障者虽然已经无法达到健听人的口语水平,但他们大部分还有残余听力。如果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听力与口语训练,配合读唇和表情等身体语言,他们还是能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的。

2.整合多种沟通形式,提高综合沟通能力。在听障沟通法历史上,当手语沟通法和口语沟通法走入困境的时候,曾经出现了综合沟通法,这种方法“要求把适当的听觉、手语和口语交往方式综合起来运用”,主要目的是“保证同听觉障碍者之间进行有效的交往”[8]。近年来,国内学者方俊明等结合手语、口语(唇读)、书面语的认知基础等研究成果,提出系统地能将口语、手语和书面语言融为一体的的综合语言教育。[9]其目的也是根据听障者的特点和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来提高他们的沟通与交际能力。

3.掌握沟通规则,提高沟通艺术。让听障者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在准确及时传递信息的基础上,讲究与人沟通的艺术,做到能够主动向他人提出合理的要求,让别人理解自己的需求,得到别人帮助时,能够主动表述谢意。首先必须让听障者了解现代社会的沟通规则,学会礼貌文明地和别人交往,如见面如何问候和打招呼、如何与别人道别,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其次,让听障者知道能够耐心倾听不同的声音,正确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第三,让听障者掌握针对不同对象、在不同语境的沟通表达技巧。

(三)完善听障者教育与职业支持体系。教育与就业问题是当代社会中两大重要的系统工程,单靠提高听障者的素质和技能不足以解决根本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为听障者的教育和就业提供必要的支持。

1.心理支持。针对听障者的心理问题,家庭、学校和社区必须互相配合,对听障者融入主流社会,适应现代社会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自卑、自闭的不良心态,建立自信、开放的健康心理品质。学校在进行职业教育培训的同时,要关心听障者的内心感受,了解他们的需求,可以专职辅导员了解和解决听障学生的生活和思想问题、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在就业辅导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

2.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与培训是听障者就业的基础,我国针对残疾人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主要在特殊学校和各类残疾人培训机构。特殊学校、特别中等特殊教育学校和高等特殊教育学校已经成为我国听障者进行职前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因此加快各类开设职业教育的特殊学校投入是提高听障者职业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听障者的入学,职业教育课程的建设,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国家应该给予特殊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沟通问题是听障者接受职业教育的主要障碍,因此,解决沟通问题是听障者职业教育的关键。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就要求进行聋人职业教育的学校和结构“都必须为其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如在课堂配备手语翻译;为每位聋生提供家教或笔记助手;……开展口语/手语交流训练;……所有学院提供服务产生的费用由联邦政府拨款补助。[10]

3.就业支持。在听障者的就业支持方面,除了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提高他们的待遇外,建立沟通无障碍支持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政府各部分应该在社会上开展大力宣传,让健听人了解聋人手语和聋人文化,知道聋人有自己特殊的语言、有特殊的沟通方式、有特殊的聋人文化。我们不仅要理解尊重这些特殊的文化,还应该主动接纳这种文化,主动学习一些简单的日常手语,为与他们在工作中进行有效沟通克服沟通障碍。高等教育学校应该开设手语等特殊教育课程,还应该培养一批手语翻译的专业人才。在接收听障者的企业、工厂中,要尽量配备手语翻译,为与听障者进行沟通提供保障。

一两百年的聋教育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克服语言沟通障碍不仅是针对听障者进行教育的起点,也是帮助他们最终融入社会,学会自我生存乃至为社会作贡献的关键。因此,在今天我们大力发展听障者职业教育与培训、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时候,语言沟通是必须先解决的主要问题。

[1]赵升奎.沟通学思想引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5:7,34.

[2]李强.发生认识论在聋人高等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4(7):89.

[3]林宝贵.台湾聋人大学生的学习现状与支持性服务需求[J].现代特殊教育,2013(9):49-50.

[4]杰、周春梅.聋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6(7):18-21.

[5]孙博等.聋人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3(10):55.

[6]刘晓艳,李强.聋人大学生就业问题解析及对策[J].绥化学院学报,2013(4):54-55.

[7]许巧仙,王毅杰.从社会交往看聋人大学生的社会融合——基于某学院的实证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0):47.

[8]袁茵.听觉障碍儿童沟通方法评介[J].中国特殊教育,2002(1):39.

[9]方俊明,雷江华.基于聋人语言认知基础的综合语言教育模式构建[J].中国特殊教育,2007(5):31.

[10]刘颖.二十世纪中后期美国聋人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1(8):37.

[责任编辑 刘金荣]

On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Disorder on the Hearing Disabilities’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Li Shangsheng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Quanzhou,Fujian 362000)

Language communication disorder is always the focus of hear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Under the backgroun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ing rapidly,it is still a problem to resolve.In resent researches,language communication disorder is main disorder which affects the hearing disabilities’learning effect and skill mastering.What’s more,it also affects their mentality,opportunities,and achievement of occupation significantly.Therefore,it is the best way to help hearing disabilities integrating society and becoming a useful people for society by improving their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bility.

hearing disability;language communic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employment support

G762

A

2095-0438(2015)10-0022-05

2015-05-12

李尚生(1963-),男,福建泉州人,泉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与社会融合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特殊教育、特殊儿童语言教育。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就业一体化模式研究”(DJA130339)。

猜你喜欢

聋人手语口语
聋人文化身份认同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刍议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酒中的口语诗
探析聋人就业问题及对策
美国聋人文化略观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科学认识中国手语,努力提高应用水平
口语对对碰
奇怪的手语图
手语与聋人文化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