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贞菟滋水汤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排卵期子宫内膜的影响

2015-04-08刘海燕

河北中医 2015年11期
关键词:氯米芬排卵期枸橼酸

洪 宇 刘海燕

(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妇科,河北 唐山 063000)

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及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大等因素,全球不孕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育龄妇女不孕症的发病率约为10%,其中因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约占25% ~30%[1]。氯米芬(CC)作为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促排卵药物,通过抑制内源性雌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间接促进卵泡发育,其对子宫内膜和宫颈黏液有潜在的不良影响,具有促排卵率高,但妊娠率低的特点[2]。因此,我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在应用枸橼酸氯米芬基础上加用贞菟滋水汤治疗41例,并与单纯应用氯米芬治疗30例对照,观察对排卵期子宫内膜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确诊[3]。

1.1.2 排除标准 排除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男方导致的不孕;夫妻双方染色体异常;精神病患者;甲状腺功能障碍者。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11-03—2013-09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妇科门诊(38例)、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门诊(33例)就诊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7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年龄22~39岁,平均(26.03±5.08)岁;病程1~11年,平均(4.11±2.23)年;原发性不孕23例,继发性不孕18例。对照组30例,年龄24~36岁,平均(25.25±4.67)岁;病程1~10年,平均(4.49±3.36)年;原发性不孕16例,继发性不孕1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2组均在月经来潮或黄体酮撤退出血的第5 d天开始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高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80030)50 mg,每日1次,连续5 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贞菟滋水汤。药物组成:菟丝子25 g,女贞子15 g,香附15 g,桑椹15 g,黄精 12 g,丹参20 g,茯苓15 g,当归15 g,山药15 g,山茱萸10 g,陈皮1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至超声监测排卵后3 d停用。B超监测2组患者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情况。若优势卵泡直径>18 mm时可诱导排卵,方法为注射用绒促性素(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44020673)5 000~10 000 U肌肉注射1次。未妊娠者连续治疗不超过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随访1年内妊娠率及流产率。

1.4 检测指标 2组均于停用枸橼酸氯米芬第2 d起以阴道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双侧卵巢内卵泡数目及直径。阴道B超连续观察发现直径>18 mm的卵泡消失时,确定为排卵。排卵后15 d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尿妊娠试验,阳性者为生化妊娠;停经5~7周B超检查提示宫腔内可见妊娠囊及原始心管搏动时,即为临床妊娠。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及治疗后排卵率、妊娠率,随访1年,统计流产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排卵率及妊娠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mm,±s

表1 2组治疗前后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mm,±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1 4.9±1.7 8.1±1.9*△对照组30 5.2±1.3 5.9±1.7

由表1可见,治疗组治疗后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大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

2.2 2组排卵率及妊娠率比较 治疗组41例,排卵率70.73%(29例),临床妊娠率56.10%(23例);对照组30例,排卵率66.67%(20例),临床妊娠率36.67%(11例)。2组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

2.3 2组流产率比较 治疗组临床妊娠23例,流产1例,流产率4.35%;对照组临床妊娠11例,流产2例,流产率18.18%。治疗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氯米芬作为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促排卵药物之一,其促排卵机制是通过拮抗下丘脑—垂体的雌激素受体,解除雌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使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诱发卵泡生长发育。但临床研究显示,氯米芬有抗雌激素作用,可导致子宫内膜变薄,减少子宫血流供应及腺体数量,影响内膜发育成熟,使内膜容受性受损[4-5],而且宫颈黏液分泌量减少、性状黏稠,不利于精子穿行,此外由于氯米芬对中枢的反馈作用,使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发生率亦增高[6]。因此,氯米芬虽然促排卵率高,但临床妊娠率却低。提高卵泡质量,改善子宫内膜环境,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氯米芬促排卵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

排卵障碍性不孕属中医学不孕范畴,病机以肾虚为本。肾精为卵子的产生提供营养,肾精充足,则卵子能正常生长发育,肾精不充,冲任失养,胞中空虚,以致不孕。故治宜补肾填精。贞菟滋水汤方中女贞子、菟丝子生精益髓,滋阴补肾养血,为君药;桑椹、黄精补血养阴,收敛精气,固摄元气,山茱萸补益肝肾,三者共为臣药;茯苓、山药、陈皮健脾益气,既能补益后天脾胃以生血,又可补益先天肾气以生精;当归、香附、丹参养血活血,使滋阴养血的同时,补而不滞,滋而不腻,调补冲任,冲任通畅,自能摄精成孕,尤其对肾虚型排卵障碍患者效果更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菟丝子的有效成分菟子丝黄酮能提高去势雌性大鼠雌激素水平[7];女贞子、菟丝子、桑椹、黄精、山茱萸等补肾类药物有类雌激素样作用,能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促进卵泡、子宫发育[8],从而有助于内膜增长;香附所含挥发油有微弱的雌激素样作用[9]。

本研究结果显示,贞菟滋水汤能改善排卵期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利于胚胎着床,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明显。其可能机制为贞菟滋水汤可调节卵巢功能,改善卵巢周围血液循环,促进卵泡发育,改善卵泡质量,增加雌激素受体,从而增加子宫内膜对雌激素的敏感性,达到增加内膜厚度、改善内膜环境的目的。因此,贞菟滋水汤可应用于促排卵方案或辅助生育技术,但是远期疗效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

[1] 冯华,赵莉敏,唐芳,等.超声监测联合益肾逐瘀中药、艾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10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5):675-676.

[2] 陈孟君,胡燕燕.来曲唑与枸橼酸氯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疗效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3):315-317.

[3]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51.

[4] 李莲,樊亚聪,王红梅,等.针刺联合枸橼酸氯米芬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4,36(8):1203-1205.

[5] 郭玉琪,张展,刘义,等.克罗米酚对子宫内膜发育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2006,15(2):129-131.

[6] 许旭,郭莲萍.来曲唑与克氯米芬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30(5):1371-1372.

[7] 王焕江,赵金娟,刘金贤,等.菟丝子的药理作用及其开发前景[J].中医药学报,2012,40(6):123-125.

[8] 段恒,费耀.左归丸对雌性大鼠生殖器官组织形态学与血管生成的影响[J].中药材,2014,37(4):667-669.

[9] 黄险峰,彭国平.香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3,26(1):65-68.

猜你喜欢

氯米芬排卵期枸橼酸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排卵期出血也要重视起来
如果武大郎没有错过潘金莲的排卵期
排卵期出血是怎么回事
排卵期女性身体的四个改变
低枸橼酸尿症病因学的研究进展
壮医针药结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160例
氯米芬联合绒促性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
氯米芬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