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干预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观察

2015-04-08阚浩玉

河北中医 2015年11期
关键词:摘除术声带息肉

阚浩玉

(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五官科,江苏 江阴 214400)

声带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良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严重者发声困难,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但一般患者均对口腔内操作存在恐惧、焦虑等心理,担心术后复发及喉发声能力变弱等,而影响睡眠质量,因此如何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术后发音质量,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尤显重要[1]。2013-01—2013-11,笔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40例,并与常规护理干预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80例均为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五官科全身麻醉下行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循证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5~70岁,平均(41.67±15.89)岁;病程7个月 ~4.5 年,平均(2.54 ±1.51)年;左侧声带息肉15例,右侧声带息肉13例,双侧声带息肉12例;文化程度:小学10例,初中12例,高中7例,中专及以上11例;原发性高血压10例,糖尿病7例。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7 ~68 岁,平均(41.36 ±16.52)岁;病程6个月 ~4年,平均(2.49±1.37)年;左侧声带息肉17例,右侧声带息肉14例,双侧声带息肉9例;文化程度:小学11例,初中13例,高中6例,中专及以上10例;原发性高血压8例,糖尿病5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予声带息肉摘除术常规护理干预,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法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注意起居、合理饮食,避免剧烈运动。

1.2.2 循证组 予循证护理干预。

1.2.2.1 循证问题 根据声带息肉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术后康复等情况,制订下列循证问题:①声带息肉;②摘除术/切除术;③疗效;④睡眠质量。

1.2.2.2 循证支持和评价 结合上述循证问题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及PubMed检索近3年的文献资料,并评价资料的真实性、科学性、实用性等,筛选出最佳护理实证。

1.2.2.3 循证应用 根据最佳护理实证,结合护理实践经验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护理。

1.2.2.3.1 健康宣教 入院后采用病情讲解、发放健康小册子、床边宣教等方式,对患者讲解声带息肉的发生原因、治疗措施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术前戒烟酒,禁食辛辣食物,注意口腔卫生,术后禁食6 h。若创面无出血,可行冷流质饮食,24 h后给予温流质饮食,48 h后可食半流质饮食,5 d后普通饮食。

1.2.2.3.2 心理护理 入院后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其性格、心理特点及家庭文化等情况,逐步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耐心回答患者疑问,可邀请康复患者现身说法,打消对手术的顾虑,树立手术治疗的信心,可采取听音乐、聊天、看电视等,缓解围手术期焦虑、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并指导家属要提供轻松、快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患者保持身心舒适。

1.2.2.3.3 病情护理 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和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禁声8 d。术后8~15 d相对禁声,每次说话时间<5 min,音调不宜高,语速不宜快,避免声带疲劳。术后15 d后指导患者练习嗓音发声,口含温热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仰头张口平缓发元音,每次20~30 s,连续6次,早、中、晚各练习1次。另外每日早、晚各进行1次喉肌松弛练习,即自然站立位张口打哈欠,叹出声音,每次10下。

1.2.2.3.4 睡眠指导 夜晚保持病房安静,调低监护仪声响,护理巡视要轻言轻语,脚步轻,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睡前保持心情平静,温热水泡脚,可喝热牛奶,避免喝咖啡、浓茶。

1.2.2.3.5 出院指导 出院后要求患者积极锻炼身体,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戒烟酒,避免声带疲劳,术后3个月回医院复诊并评定疗效。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观察比较2组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及喉发声能力的变化。睡眠质量以改良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2]评定,包含10个因子,每个因子5级评分,总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喉发声能力测定让患者根据自己喉部发声能力进行自主评分,在0~10分选择,0分表示说话轻松、无疲劳感,可轻松应对日常发声,10分表示说话非常费力、极易疲劳,应对日常发声非常困难[3]。

1.4 疗效标准 显效:声带平滑,发声正常;有效:声带肥厚或有小结,声音嘶哑缓解;无效:有残留声带息肉和声音嘶哑[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表1 数据经秩和检验,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相当。

2.2 2组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SRSS评分及喉发声能力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2 组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SRSS评分及喉发声能力评分比较分,±s

表22 组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SRSS评分及喉发声能力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SRSS评分 29.24 ±2.43 19.88 ±3.42*△ 28.96 ±2.57 21.74 ±2.89*喉发声能力评分 6.94±1.76 2.45±1.18*△ 7.06±1.52 3.68±1.35*

由表2可见,2组护理干预后睡眠质量SRSS评分及喉发声能力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循证组干预后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

3 讨论

声带息肉是指位于一侧声带前中部边缘灰白色且表面光滑的息肉样组织,发病机制复杂,多由于发声不正确或过度发声所致,有研究认为吸烟、内分泌紊乱、大气污染及变态反应等也是声带息肉发生的重要原因[5]。手术是治疗声带息肉的有效方法,但术后的恢复离不开护理人员的精心服务,优质护理服务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摘除术采用全身麻醉,患者无痛苦,在电子显微镜下将声带息肉摘除,术野清晰,手术摘除完全,止血彻底,围术期给予积极护理后,疗效确切,故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循证护理是随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的有效护理模式,强调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以科研成果为基础依据,采用循证医学的评价手段,审慎地、准确地及明确地应用最佳科研实证,并结合现有临床护理资源和患者意愿,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护理服务的过程[6]。循证护理包含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及循证应用4个连续过程,比常规护理更能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保证护理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7]。循证发现,声带息肉具有心身疾病的特点,性情急躁、冲动、紧张、激惹的人群容易出现用声过度,诱发声带充血、水肿、肥厚。循证组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家庭关系等给予个性化心理干预,有利于维护患者的平和心态,便于睡眠和恢复。同时,针对影响患者睡眠的因素进行文献检索,结合科室实际和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睡眠护理干预和指导,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表现为循证组SR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相关报道结果相似[8]。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发声功能,循证组通过饮食指导,并加强术后科学发声训练,提高了患者的发声技巧,有利于缓解声带疲劳,护理后3个月喉发声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使临床护理工作更具针对性,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将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术后喉发声能力,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1] 周翠玉,王庆华.循证护理在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1):147-150.

[2] 李建明,尹素风,段建勋,等.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3):353 -354.

[3] 吴春华.护理干预在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嗓音康复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2013,19(14):81 -83.

[4] 田勇泉,孙爱华.耳鼻咽喉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2-193.

[5] 林妙英,郭翠兰,李秋萍.声带息肉术后病人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疗效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9):2443 -2444.

[6] 王彤,刘玉梅.循证护理在降低剖宫产的产妇术后感染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3):5742-5743.

[7] 王敏.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3,26(9):123 -124.

[8] 田春萍,王建玲,李玲.睡眠干预对风湿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418 -1419.

猜你喜欢

摘除术声带息肉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声带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经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治疗声带白斑的观察研究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
腹腔镜肝包囊摘除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