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菊花白蒺藜汤对1级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5-04-08李彦霞张黎园

河北中医 2015年11期
关键词:蒺藜阳上亢收缩压

李彦霞 张黎园

(河北以岭医院络病诊疗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首要危险因素,其并发症多,致残、致死率高,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1]。2014-06—2014-12,我们在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基础上应用菊花白蒺藜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级肝阳上亢证50例,并与单纯健康生活方式指导50例对照,观察对患者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00例均为河北省以岭医院心血管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30~65岁,平均(42.5±7.6)岁;病程1.5~7.4年,平均(3.9±2.2)年;体质量指数(24.9±3.4);收缩压(148.9±10.7)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95.3±5.8)mmHg;既往有吸烟史7例,饮酒史11例。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30~63岁,平均(43.4±7.2)岁;病程1.5~7.5年,平均(3.8±2.3)年;体质量指数(24.8±3.5);收缩压(150.7±10.8)mmHg,舒张压(95.7±5.9)mmHg;既往有吸烟史8例,饮酒史1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2]中原发性高血压1级的诊断标准,收缩压 140~159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99 mmHg。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中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主症: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

1.2.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原发性高血压1级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肝阳上亢证中医辨证标准;③过去未应用降压药或停服原降压药1周后,不同日3次测压,血压达到诊断标准;④年龄20~65岁;⑤知情并同意参加研究。

1.2.3 排除标准 ①年龄<20岁,或>65岁;②血压分级属2、3级;③继发性高血压;④精神病患者;⑤妊娠、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过敏体质或多种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治疗期间禁用一切与试验药物效用相近的药物。

1.3.1 对照组 予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如低盐饮食、戒烟限酒、有氧运动、精神调摄等。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菊花白蒺藜汤。药物组成:菊花15 g,蒺藜15 g,川芎15 g,怀牛膝 15 g,益母草 15 g,牡丹皮 10 g,桑寄生 30 g,泽泻 30 g。日 1剂,水煎 2次取汁300 mL,分 早、晚2次口服。

1.3.3 疗程 2组均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血压变化,患者静息15~20 min后,以标准袖带水银计测量右上臂坐位血压,每间隔3 min测量1次,连续3次,取平均值。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变化。比较2组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

1.5 中医症状积分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中原发性高血压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按临床症状无、轻、中、重分别记0、1、2、3 分。舌脉只做记录,不计分值。

1.6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 采用由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SF-36[4],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8个方面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越低,表明生活质量越差。

1.7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中医症状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中医症状积分减少 <30%[3]。

1.8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mmHg,±s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mmHg,±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P<0.05

治疗组(n=50)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4周对照组(n=50)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4周收缩压 148.9±10.7 127.4±9.8*△ 124.2±10.2*△148.7±10.8 140.3±11.9 138.8±10.2舒张压 89.3±5.8 75.8±5.9*△ 73.3±5.3*△88.7±9.9 86.8±8.6 85.3±8.7

由表1可见,治疗组治疗2周、治疗4周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2周、治疗4周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

2.2 2组治疗前后中医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中医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2 2组治疗前后中医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组(n=50)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0)治疗前 治疗后眩晕 2.52±0.30 1.61±0.45*△2.51±0.31 2.32±0.40头痛 2.50±0.51 1.16±0.53*△ 2.51±0.62. 2.35±0.53口干口苦 1.89±0.65 0.46±0.35*△ 1.85±0.66 0.55±0.35*急躁易怒 2.69±0.51 0.50±0.32*△ 2.68±0.51 0.56±0.35*面红目赤 2.26±0.25 1.21±0.35*△2.25±0.26 2.12±0.36

由表2可见,治疗组治疗后眩晕、头痛、口干口苦、急躁易怒、面红目赤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对照组治疗后口干口苦、急躁易怒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后眩晕、头痛、口干口苦、急躁易怒、面红目赤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

2.3 2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s

表3 2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组(n=50)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0)治疗前 治疗后生理功能 61.23±5.81 89.41 ±6.62*60.53±5.51 65.41±6.53生理职能 56.97±5.47 79.34±6.23* 55.52±5.32 60.34±6.53躯体疼痛 60.21±5.45 87.69±7.12* 61.21±5.37 68.43±7.01一般健康状况 64.74±5.21 87.46±6.27* 63.87±5.20 68.96±6.25精力 51.55±6.93 77.26±7.21* 51.96±5.82 55.26±6.21社会功能 60.23±5.64 85.53±7.18* 59.74±5.76 65.53±6.28情感职能 51.54±4.68 78.45±6.14* 51.83±4.87 58.45±7.14精神健康 59.78±6.35 84.16±7.16*59.53±5.95 65.16±6.56

由表3可见,治疗组治疗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 (P<0.05)。

2.4 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50例,显效3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对照组50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5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5 2组安全性评价 2组治疗后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均未发现显著变化,亦未发现任何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等不良事件。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是多种因素参与、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防止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西药降压药主要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五大类。这些药物多注重降压效应,忽视了改善机体的整体状况,带来不同程度的副作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降压、改善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原发性高血压属中医学眩晕、头痛范畴。现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压力,很多人嗜酒肥甘,饥饱无常,劳倦过度,损伤脾胃,健运失司,水谷精微不化,聚湿生痰,阻滞脉道,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生。一旦遇到精神刺激,情志抑郁,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肝阳上亢,引动痰浊瘀血上扰清窍,故出现头痛、眩晕。可见,肝阳上亢、痰瘀阻滞为原发性高血压早期病机。菊花白蒺藜汤正是依此病机而设。方中蒺藜疏散肝郁,菊花清肝散热,两药合用,一刚一柔,一清一散,相须为用,治疗肝阳上扰引起的眩晕、头痛;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作用,三药合用,平肝活血。泽泻利水降浊;牡丹皮凉血化瘀;桑寄生、益母草补肝肾;牛膝补肝肾,引血下行。诸药合用,平肝降浊,活血利水,调整阴阳,使肝阳平,痰浊降,瘀血消,眩晕、头痛缓解。

SF-36是由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健康调查简表,被广泛应用于生活质量测定、临床试验效果评价及卫生政策评估等,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常用的生活质量标准化测量工具之一。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P<0.05),中医主要症状积分降低(P<0.05),SF-36评分提高 (P<0.05),说明菊花白蒺藜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级肝阳上亢证,可明显降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改善患者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指导老师:张秋才)

[1] 汪静,顾宁.中药泡茶方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型)3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9):1345-1346.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5):42-93.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5.

[4] 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0:118-119.

猜你喜欢

蒺藜阳上亢收缩压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蒺藜的本草学考证
又被蒺藜扎了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天麻钩藤饮加减合复方羊角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