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36例肾癌患者肿瘤螺旋CT图像特征与病理征象的关系

2015-04-04李会菊李晓阳胡文俭史利红张宝荣

山东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螺旋CT肾癌

李会菊,李晓阳,胡文俭,史利红,张宝荣

(唐山市人民医院,河北唐山 063001)

136例肾癌患者肿瘤螺旋CT图像特征与病理征象的关系

李会菊,李晓阳,胡文俭,史利红,张宝荣

(唐山市人民医院,河北唐山 063001)

摘要:目的观察肾癌患者肿瘤螺旋CT图像特征与病理征象的关系。方法136例肾癌患者,术前行螺旋CT检查,并将其CT图像特征与病理征象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病理征象中假包膜是否完整、瘤内是否出血坏死与螺旋CT图像特征中瘤体是否>3 cm、有无中心坏死不强化区、有无瘤周围环状低密度影、皮髓期肿瘤密度是否大于肾实质有关,病理征象中细胞核的分级与螺旋CT图像特征中瘤体是否>3 cm、有无中心坏死不强化区、有无瘤周围环状低密度影有关(P均<0.05)。结论 肾癌患者肿瘤螺旋CT图像特征中瘤体是否>3 cm、有无中心坏死不强化区、有无瘤周围环状低密度影与病理征象中是否有假包膜、肿瘤内有无出血坏死、细胞核分级的高低关系密切。

关键词:肾肿瘤;肾癌;螺旋CT;影像学征象

肾癌是一种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2009年,我国肾癌发病率为5.75/10万,病死率为1.89/10万[1]。肾癌占原发性肾恶性肿瘤的85%~90%,且早期发现较困难,50%~60%的患者早期无症状,部分有腰痛和血尿症状,少数以腹部肿块就诊,多因为其他检查被发现。螺旋CT等检查手段可提高肾脏部位早期小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2]。本研究观察了肾癌患者螺旋CT图像特征与其临床病理征象的关系,从而为螺旋CT诊断肾癌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并进行治疗的136例肾癌患者,其中男71例、女65例,年龄16~73(54.2±16.3)岁。入选标准:入院前未接受过任何抗癌治疗,病理诊断明确,无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取得患者或是监护人的知情同意书面意见书。排除标准:不愿配合,无病理学诊断结果,无螺旋CT检查结果。

1.2肾癌患者肿瘤螺旋CT图像特征分析所有患者行螺旋CT检查前禁食8 h,检查前30 min内饮水600~800 mL,使肠道充盈。纳入病例均采用横断面平扫和增强检查,对比增强剂使用碘海醇。采用飞利浦公司Brilliance 64排型的螺旋CT机,扫描范围由膈顶到双肾下极,平扫层厚为7.5 mm,然后采用2.5 mm的薄层扫描。扫描参数设置为140 kV和260~280 mAs等。分别在开始注射对比剂后30 s行皮髓期(CMP)与90 s行肾实质期(NP)的增强扫描、平扫、延迟扫描等多期扫描。螺旋CT图像特征包括肿瘤大小、有无肿瘤中心坏死不强化区、瘤周环状低密度影、静脉内癌栓以及肿瘤密度。

1.3肾癌患者肿瘤病理征象分析所有患者的病理学改变及肿瘤细胞核病理分级由病理学专家判定并详细记录病理信息。采用Robson分期标准。组织病理学分类主要包括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混合型等类型。参考Fuhrman标准,根据细胞核大小、核仁是否明显染色、是否规则等将细胞核分为Ⅰ~Ⅳ级。其中低分级为Ⅰ~Ⅱ级,表示分化相对较好;高分级为Ⅲ~Ⅳ级,表示分化相对较差。

1.4统计学方法将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录入统一的Excel表格。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36例患者中透明细胞癌96例、颗粒细胞癌24例、混合型16例;肿瘤细胞排列呈实性者96例、乳头状32例、管状8例;肿瘤内有出血坏死80例;均未见淋巴结转移;有完整假包膜48例;肾静脉内有癌栓16例;Robson分期Ⅰ期8例、Ⅱ期104例、Ⅲa期8例、Ⅳa期16例;细胞核Ⅰ级16例、Ⅱ级44例、Ⅲ级76例、Ⅳ级0例。术前螺旋CT肾癌的检出率为100%,分期诊断准确性为94%。病理征象中假包膜是否完整、瘤内是否出血坏死与螺旋CT图像特征中瘤体是否>3 cm、有无中心坏死不强化区、有无瘤周围环状低密度影、CMP肿瘤密度是否大于肾实质有关,病理征象中细胞核的分级与螺旋CT图像特征中瘤体是否>3 cm、有无中心坏死不强化区、有无瘤周围环状低密度影有关(P均<0.05)。详见表1。

3讨论

螺旋CT对腹部原发病变和转移病变的探查有着重要意义[3,4]。在胰腺癌和肺癌等实体瘤中的诊断价值比较明确[5,6]。肾癌病灶小,且一般肿块密度较均匀,偶见肿块内部有更低密度的坏死区,常规CT扫描易漏检和误检。螺旋CT在肾癌的诊断中较常规CT有明显优越性,因其增强效果好,一次注射对比剂可完成多期的增强扫描,在显示病灶内的血供和形态结构方面较为准确,明显提高肾癌准确率和检出率。

肾癌病理征象中假包膜发生率为80%左右,因其密度和皮质密度相似,CT不敏感,但螺旋CT采用CMP的密度,对假包膜的识别从66%提高到76%。本研究发现是否有假包膜和螺旋CT图像特征中瘤体是否>3 cm有一定的关系,可能因为肾癌生长具有膨胀性,同时又具有侵袭性,导致肿瘤边缘有一定不同的形态表现[1],这和既往的研究结果一致[7]。病理征象中假包膜是否完整与有无中心坏死不强化区、有无瘤周围环状低密度影、CMP肿瘤密度是否大于肾实质有关,同时关注其病理学基础和肿瘤坏死情况,对肾癌的诊断和指导其手术范围以及估计预后,具有一定辅助作用[6]。本研究发现病理征象中瘤内是否出血坏死与螺旋CT图像特征中瘤体是否>3 cm、有无中心坏死不强化区、有无瘤周围环状低密度影、CMP肿瘤密度是否大于肾实质有关。有研究显示,肿瘤突破3 cm后生长较快,肿瘤内多因为相对缺血而变性坏死,并且细胞核分级也高。病理征象中细胞核的分级与螺旋CT图像特征中瘤体是否>3 cm、有无中心坏死不强化区、有无瘤周围环状低密度影有关。螺旋CT表现瘤体最大径≤3 cm的细胞核分级显著,低于瘤体最大径>3 cm的细胞核分级,与既往研究[7,8]结果一致。

本次研究显示,螺旋CT扫描能确切地反映肾癌是否有假包膜、肿瘤内有无出血坏死、细胞核分级的高低等病理征象。

参考文献:

[1] 张永贞,杨国庆,张思维,等.中国2009年肾及泌尿系统其他癌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3,22(5):333-337.

[2] Gandaglia G, Ravi P, Abdollah F, et al. Contemporary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of kidney cancer in the United States[J]. Can Urol Assoc J, 2014,8(7-8):247-252.

[3] Toyota N, Nakamura Y, Hieda M, et al. Diagnostic capability of gadoxetate disodium-enhanced liver MRI for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omparison with multi-detector CT[J]. Hiroshima J Med Sci, 2013,62(3):55-61.

[4] Griffin N, Burke C, Grant LA. Common primary tumours of the abdomen and pelvis and their patterns of tumour spread as seen on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J]. Insights Imaging, 2011,2(3):205-214.

[5] Hamidian Jahromi A, Sangster G, Zibari G, et al. Accuracy of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T, andCA 19-9 levels in detecting recurrent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J]. JOP, 2013,14(4):466-468.

[6] Yildirim D, Tamam M, Sanli Y, et al. Virtual bronchoscopy using FDG-PET/CT imag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lung cancer[J]. 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 2012,16(14):1951-1960.

[7] 马晓军,白人驹,孙浩然,等.肾癌常见病理亚型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诊断[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1,17(1):88-92.

[8] 周建军,曾蒙苏,严福华,等.双皮质期扫描对肾细胞癌亚型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影响[J].放射学实践,2010,25(5):529-531.

(收稿日期:2014-11-28)

基金项目:河北省卫生厅项目(08130206a)。

中图分类号:R737.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5)07-0058-02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07.022

猜你喜欢

螺旋CT肾癌
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脑垂体瘤中的应用探究
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作用探讨
肾损伤严重程度的螺旋CT诊断分级方法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肾癌生物免疫治疗进展
阑尾粪石征象对儿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期间引发高血压的分析
自噬与肾癌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小肾癌诊断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