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醉医师工作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15-04-03郭淑娟王志欣范晓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学历医师效能

郭淑娟 王志欣 范晓英

中国.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妇幼保健院067101E-mail:715291905@qq.com

工作倦怠(job burnout)又称为职业倦怠,最早是由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于1977年提出的[1],目前关于工作倦怠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一般多采用Maslach基于多维度理论提出的定义,即工作倦怠为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从业者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持续不断的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包括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低落在内的综合症状[2]。工作倦怠在各种职业群体均有发生,其中医护群体的高发生率一直备受关注。麻醉医师作为临床工作的重要力量,其在手术过程及围手术期中担任着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重大责任。在麻醉界乃至整个医学界普遍认为麻醉工作是最具风险性的职业之一[3],麻醉医师日常工作所面临的高强度压力会导致其出现焦虑、紧张、疲乏、倦怠等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对麻醉医师工作倦怠的现况调查,旨在为各医疗机构制定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麻醉医师的工作倦怠状况,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以承德市及周边县区的三级、二级医院(共12所)麻醉医师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在编医师;大专及以上学历;了解调查目的,自愿参与调查。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38份(86.3%)。其中男性92名(66.7%),女性46名(33.3%),年龄23~58岁,平均(39±4.75)岁。大专学历54名(39.1%),本科及以上学历84名(60.9%);三甲医院38名(27.5%),二甲医院100名(72.5%)。

1.2 方法

1.2.1 自制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供职医院、工作年限、职称等。

1.2.2 工作倦怠问卷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国际通用版(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Human Service Survey,MBI-HSS)[4],问卷共22个条目,包含3个维度: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情绪衰竭是描述情绪过度疲惫和逐渐增加的衰竭感觉,包含9道题;去个性化是描述对待服务对象冷漠、像机器一样的非情感性反应、个人倒退等,包含5道题;个人成就感是描述工作时的完美感觉,有竞争力和成功的体验,包含8道题。采用Likert 7级计分法,0代表从不,6代表非常频繁。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方面,得分越高,倦怠程度越强;在个人成就感方面,得分越高,倦怠程度越弱。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0.82、0.86。

1.2.3 焦虑自评量表(SAS)[5]包括20个项目,每个症状按出现频度分为4级评分,正反向计分,将所得总分乘以系数1.25取整即为标准分,按照国内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

1.2.4 抑郁自评量表(SDS)[5]包括20个项目,分别反映出抑郁心情、身体症状、精神运动行为及心理方面的症状体验,20个项目得分相加即得到总分。抑郁标准分=总分×1.25后取整。抑郁严重程度指数=总分/80,<0.50者为无抑郁;0.50~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60~0.69为中度抑郁;0.70≤为重度抑郁。

1.2.5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6]该量表由Schwarzer等编制,共10个项目。采用1~4级评分方式,得分范围为10~4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修订后的中文版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系数为0.87,重测信度为0.83。上述量表均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在调查开始前,调查者经过统一的培训,明确调查目的、问卷发放原则、调查注意事项,统一指导语等。在各医院统一发放问卷至调查对象手中,并在1周后由调查者收回。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Pe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麻醉医师工作倦怠的现状及与常模的比较

麻醉医师工作倦怠3个维度中,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得分高于M氏常模,个人成就感得分低于M氏常模,t检验结果显示,麻醉医师工作倦怠在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两维度得分与M氏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麻醉医师职业倦怠与M氏常模的比较(±s)

表1 麻醉医师职业倦怠与M氏常模的比较(±s)

M氏常模(n=1104)项目麻醉医师(n=138)30.11±8.3636.54±7.34 14.0100.000 23.41±9.9722.19±9.532.9110.004去个性化7.38±5.427.12±5.220.8150.415个人成就感tP情感衰竭

2.2 麻醉医师工作倦怠与焦虑、抑郁、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麻醉医师工作倦怠的3个维度(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均与焦虑、抑郁、自我效能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表2 麻醉医师工作倦怠与焦虑、抑郁、自我效能的相关性(r)

表3 麻醉医师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3 麻醉医师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麻醉医师工作倦怠为因变量,自变量为麻醉医师一般资料、焦虑、抑郁及自我效能,采用Stepwise(α入=0.05,α出=0.10)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焦虑、自我效能、学历、工作年限进入情绪衰竭的回归方程,β系数有显著性(P<0.05),决定系数为0.396,表明麻醉医师的情绪衰竭的39.6%由以上5个变量解释;自我效能、抑郁、焦虑、工作年限进入去个性化的回归方程,β系数有显著性(P<0.05),决定系数为0.276,表明麻醉医师的去个性化的27.6%由以上4个变量解释;自我效能,焦虑、抑郁、职称、供职医院、学历进入个人成就感的回归方程,β系数有显著性(P<0.05),决定系数为0.315,表明麻醉医师的个人成就感的31.5%由以上6个变量解释。

3 讨论

3.1 麻醉医师工作倦怠的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麻醉医师工作倦怠水平较高,其中在情绪衰竭和低个人成就感方面表现显著,这与徐甫[7]、窦金华[8]等的研究结果相似。与其他一般医生相比,麻醉医师在工作中面临着长期遭受麻醉药(如乙醚、笑气、氯仿)、辐射、激光、化学物质及病人已知疾病与未知疾病(隐瞒的传染病等)的威胁,这些危险因素可导致麻醉医师出现紧张、焦虑、烦躁、恐慌等情绪问题。此外,高强度的工作负荷、紧张的医患关系及医疗纠纷的增多,亦影响麻醉医师的工作情绪,打击其工作的积极、主动性,进而导致其出现情绪衰竭和低个人成就感等问题。

3.2 麻醉医师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

相关及回归分析显示,焦虑、抑郁、自我效能、学历、职称、工作年限、供职医院是影响麻醉医师工作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与吴静[9]、李秀玲[10]、王强[11]等的研究结果相似。焦虑、抑郁作为个体最常见的负性情绪体验,可影响个体的工作状态,出现消极怠工、工作效率下降、失眠、疲乏等问题,进而导致个体出现认知取向的改变,影响个体对工作的主观评价,进而出现工作倦怠。Schulz等研究发现个体在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下,较易出现倦怠情绪[12]。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13],它有助于个体获得动力、自信、满足,是个体达到目标、满足需求的重要基础。麻醉医师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导致其在工作中缺乏必要的信心、勇气去克服苦难、挫折,久而久之,出现了对麻醉工作的倦怠和抵触心理。本研究还发现学历较低、职称较低、工作年限在5至15年、供职医院为三级医院的麻醉医师的工作倦怠水平较高。这可能的原因是,目前全国各级医院对医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且近年来职称晋升的条件也愈加严格,导致学历低、职称低的麻醉医师普遍面临着知识学习和职称晋升的巨大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进而出现工作倦怠[14]。工作年限位于5至15年的麻醉医师,既无新入职时对工作的新鲜感,又缺乏长期工作而出现的适应状态,且随着自己工作时间的增加,工作量也随着增加,导致其在工作徘徊期较易出现倦怠心理。Rudman等的研究也显示,随着工作年限的变化,个体的工作倦怠水平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15]。工作医院等级的差异,对麻醉医师的职业定位和职业技能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三级医院对其医生的职业技能和学历要求普遍较高,此外,三级医院的患者疾病相对较重,病情较复杂,这需要麻醉医师具有更强的身体、心理素质和专业知识,因此麻醉医师在高要求、高需求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对从事工作的消极、倦怠情绪。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临床工作的职业要求也日益增加,这使得越来越多的麻醉医师出现工作倦怠等问题。因此,各医疗卫生机构应充分认识到工作倦怠的危害,在麻醉医师刚进入临床工作时,就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如定期的心理辅导、心理讲座、行为干预等),改变其工作态度、工作认识和工作评价等,预防工作倦怠的发生和蔓延,促进麻醉医师的身心健康。

[1] Freudenberger H J.Speaking from experience[J].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1977,31(7):26-32

[2] Maslach C,Jackson S.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ur,1981,2:99-113

[3] 许娟.上海市麻醉医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职业承诺的调节作用[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14

[4] Maslach C.Job burnout[J].Annu Rev Psychol,2001,12(4):397-422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235

[6] 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7] 徐甫,吴均林,庄俊汉,等.深圳武汉两地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现状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7,20(11):12-13,62

[8] 窦金华,卢国华,刘晓丽.精神病院医护工作倦怠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8):1170-1172

[9] 吴静,代亚丽,宁艳辉,等.新疆地区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7-9

[10] 李秀玲,唐军栋,赵阳.某地区公立医院医生职业倦怠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6):695-697

[11] 王强.医护人员特质焦虑、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9

[12] Schulz M,Damkroger A,Voltmer E,et al.Work-related behavior and experience pattern in nurses:Impact o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J].Psychiatr Ment Health Nurs,2011,18(5):411-417

[13] 王娇.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J].青春岁月,2012(21):339-339

[14] 闫丽娜,苏便苓,李震中,等.医务人员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2):204-205

[15] Rudman A,Gustavsson J P.Early-career burnout among new graduate nurses: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of intra-individual change trajector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11,48:292-306

猜你喜欢

学历医师效能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中国医师节》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膨胀学历
知识无力感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