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

2015-03-31齐艳娟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党支部新媒体

齐艳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人文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

齐艳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人文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摘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新媒体背景下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路径有:创新活动主题,加强党支部的文化建设;创新活动载体,加强党支部活动的平台建设。

关键词:新媒体;党支部;活动方式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核心和基础,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做到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加强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因此,如何运用新媒体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提高高校党支部的建设水平,这是摆在党建工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含义及特征

(一)新媒体含义

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即可称作媒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提出的,传统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新媒体是指借助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讯及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是它们相结合而形成或延伸出来的不断发展的媒体形态。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或数字新媒体,其形式包括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移动电视、手机短信,以博客、论坛、播客、网络视频等为代表的网络传播。对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而言,新媒体主要指基于网络的手机、博客、人人网、微博、微信等。

(二)新媒体特征

1.传播速度同步化

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把信息传播和扩散出去,传播速度、传播范围极快极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2011年4月我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9亿, 2013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5.91亿,各种新媒体载体全天候、全时空、全方位地传送频频更新的信息,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到体育、影视、娱乐、社会生活等无所不包,使人们与世界同步。

2.传播内容复杂化

新媒体信息资源的巨大化和个性化导致了传播内容的复杂化,传播内容良莠不齐。一方面,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正能量能与人们产生共鸣,例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云南鲁甸县地震等事件的传播能凝聚人心,从而形成蕴涵一定价值倾向、主流文化、社会规范等的舆论力量;另一方面,新媒体上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信息、科学愚昧和先进腐朽信息鱼龙混杂,即便政府加大了网络舆情监控力度,但是由于受众群体信息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不足导致的网络犯罪、网络陷阱等问题屡禁不止。

3.传播形式多样化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传播较于传统媒体的文字、图片形式则更为丰富,图文并茂、动画视频、照片影音等形式将鲜活的信息呈现在公众眼前,使信息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手机更是发挥了移动通讯媒体的巨大功效,从短信、彩信,到QQ 聊天、微信聊天、看新闻、电影、发微博、看电视无所不能;微博、微信、博客等新媒体形式已经可以达到对信息的“现场直播”,多样化的新媒体传播使信息的影响范围不断延伸。

4.传播效果互动化

在数字技术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产生接受体和信息源的互动,实现“多对多”的传播。互动性是新媒体传播的核心词汇,信息传播中传播者和接受体地位是平等的,对信息具有对等的控制权,二者可以同时完成信息的传播和评论,这体现了新媒体传播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独特优势非常明显。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活动现状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支部活动开展情况喜忧参半。

(一)新媒体对高校党建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1)拓展党建工作渠道,丰富党建工作方式。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党建单项、灌输式的工作方式,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于一体,多形式的新媒体信息传播更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网上网下的即时互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2)提供党建资源平台,提高党建工作效率。新媒体的使用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已经广泛使用QQ、博客、短信、电子邮件等与学生开展互动,例如前国家总理温家宝曾多次做客新浪微博,与广大网民进行交流。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大缩短了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距离,便于党组织及时了解党员思想动态,及时开展各项组织活动。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教育主客体信任度。新媒体以其交流的平等性、相互性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尤其是党建工作教师可以借新媒体虚拟传播手段与大学生进行双向交流,消除大学生的心理戒备和隔阂,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信任, 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挑战

(1)对大学生思想意识观念的挑战。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复杂性、不可控性和多样性,信息中夹杂着多元化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尤其是许多西方的价值观和政治意识形态内容,加之传播过程中的“时间无屏障”“空间无屏障”和“资讯无屏障”状态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认知判断和三观的形成。

(2)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方式的挑战。新媒体的虚拟性和互动性, 以匿名方式进行网络交流的大学生,很容易引发现实和网络间的人际信任危机,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虚拟化的网络交流,极易导致大学生出现过度自由、放任行为,甚至有失道德水准、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3)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挑战。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同步性和即时性,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紧密连接起来,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大学生的独立性知觉和认知方式。面对新媒体的挑战,高校在教育理念、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上缺乏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对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前沿认知。

(4)对高校党建工作者媒体素养的挑战。新媒体由于其在传播技术、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上的新颖便捷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大学生首当其冲成了新媒体的使用宠儿。而作为党建工作者的教师却由于意识淡薄、网络技术水平差、缺乏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观念更新不够等原因落在了大学生的后面,影响了党建工作的与时俱进。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活动情况现状

针对高校学生党支部运用新媒体开展支部活动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笔者在三所高校200名党员师生中进行调研,回收共计189份有效问卷,涵盖了医学、农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等10个专业,学生党员包括大一至大四年级,教师主要是基层党务工作者和学生党支部书记。

1.大学生党支部活动基本形式及制约因素

根据问卷统计,目前大学生党支部开展活动的基本形式有支部大会、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党课教育、观看教育视频、报告会、知识竞赛、参观交流、党员志愿服务、主题实践等形式。大多数活动都是传统授课式或主讲式(比例为94.3%),基本都在校内进行,而参观、主题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校外活动较少,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的支部活动形式很少(比例为38.7%)。

党支部活动开展的制约因素,按顺序主要是经费场地因素、安全因素、组织者统筹领导能力因素、活动主题是否有意义因素、活动时间安排因素。

2.大学生参与党支部活动的意愿及影响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大学生还是非常愿意参加党支部活动,希望参时事热点、国家发展和志愿服务的讨论和实践活动。

影响大学生参加支部活动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党支部活动形式相对单一、乏味(比例为89.5%)。党支部的活动理论学习偏多,往往局限在传达文件、讨论学习层面,而深入思考和研讨、调动党员主动参与不足,没有形成互动和共鸣,使得党支部活动脱离大学生实际诉求,缺乏吸引力;二是与大学生时代性和群体性结合不紧密(比例为78.2%)。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对于党支部活动形式偏好于动态、丰富的活动,而传统的理论学习和支部活动还是停留在组织者权威和单项灌输,没能将必要的理论学习结合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网络在党支部活动中运用不顺畅,微博、微信、飞信和QQ群基本用于发布消息和通知上,没能深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运用中,其他新媒体形式在学生支部活动中运用甚少(比例为9.6%)。

3.学生党支部开展活动的组织层面因素分析

根据对40名党建工作者的调研,大部分党建教师都认识到了新媒体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如下制约因素:

一是对新媒体在党支部建设中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党建工作者仅是将新媒体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对其内涵和巨大作用理解不足,对新媒体传播信息的海量化、选择的互动性和交往的隐蔽性等特点认识不够,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存在担心网络安全性的情况。

二是对新媒体研究不足,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情况。目前很多高校虽然提出加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力度,但是在实际中落实不到位。有些党建网站建设,还是停留在信息发布、电子资料库的功能上,只能满足于一般性的信息浏览、查阅、下载需要,而关于在线党务、提议、申诉、监督、讨论和论坛等交流性、实用性的服务内容很少。

三、新媒体背景下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路径

(一)创新活动主题,加强党支部的文化建设

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活动主题,不断凝练支部文化氛围,凝聚党员学生,加强党支部活动的吸引力。主题是一项活动的灵魂,决定了活动的意义、质量和价值。在新媒体时代,我们要改变传统思维模式,结合大学生实际和国家时事热点开展主题活动。例如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作为常规性主题活动,而时事焦点、国家新政策、社会热点可以作为时代主题活动,不论何种活动都需要结合党支部自身和大学生实际情况,主题要鲜明且有艺术性。当然,开展主题活动,一是要把参与的学生党员能否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有所收获、有所进步作为开展主题活动的重要衡量标准;二是要不断塑造自身品牌文化,打造精品主题文化活动,让大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支部活动中来,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通过党支部自身文化建设,不断培育与凝练文化特色,凸显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与示范引领作用,从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使高校学生党支部真正成为积极影响和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政治核心。

(二)创新活动载体,加强党支部活动的平台建设

拓展网络阵地,运用新媒体手段,创新党支部活动载体,夯实学生党支部平台建设。一是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微博、微信、QQ、人人网等网络平台建立支部交际圈,实现资源的共享互通。改变传统纸质、集中式的学习模式,实现传统模式与支部网络群这一新兴网络平台模式的结合;二是实现手机与网络、支部活动的全方位结合,实现党建活动的全覆盖。被喻为新媒体的典型代表的手机可谓是人手一部,充分发挥手机的便捷性和普及型,积极建设党支部“红色短信”“飞信平台”“每日播报”“互动话题分享”“手机党报”等手机网络活动,拓展党支部教育、活动的空间,有利于丰富党支部活动形式;三是建立党建博客、红色博客、红色论坛等,积极开展网络互动。充分发挥新媒体主体平等性、效果交互性的特点,建立博客、论坛等互动性网络平台,开展网络答疑、反馈信箱、论坛互动等,大学生可以随时在网络上进行信息咨询、反馈监督、汇报思想、发表评论、交流思想,打破传统开展活动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实现与党组织的时时互动。

(三)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加强党务工作的队伍建设

新媒体在党建工作中的积极推进需要建立一支党建业务能力和新媒体运用能力“两手”都要硬的党建工作队伍。在党建工作中,一是党务工作者要及时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要有足够的勇气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接受、研究新媒体规律,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勇于探索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党支部活动创新的新模式;二是党务工作者要具备在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是非辨认能力和技术运用能力,在专业培训和自学基础上掌握新媒体操作技术、技巧,成为新媒体达人;三是要建立一套党建工作中的新媒体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新媒体信息无屏障性的弊端要求党务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探索克服新媒体弊端的弥补机制,加强新媒体信息的传播监管力,不断完善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动创新应该充分把握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特征,结合党建工作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积累,探索有益于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模式和路径,发挥高校党建的育人职责。

[参考文献]

[1] 程振凯.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5).

[2] 胡忠青.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党建工作创新[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3] 冯支越,吕晓轩,唐诗. 关于运用新媒体开展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

[4] 宋君玲,陈健. 大学生党支部活动创新研究[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4).

[5] 丁颢,姜林林,王莹,等.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建模式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9).

Study on Innovative activity of the party branches

of colleges in the New Media Era

Qi Yan-juan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Daqing, 163319)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brings both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to the party branches of colleges. After an extensive research, based on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party branches’ activities as well as the merits and shortcomings of new media,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ways to innovate modes of activities with new media in the party branches of colleges.

Key words:new media the party branch activity path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063(2015)06-0133-04

收稿日期:2015-07-07

基金项目:2014年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XDJ14207)。

作者简介:齐艳娟(1980-),女,黑龙江肇东人,助理研究员,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学院分团委书记,从事大学生党建工作。

DOI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5.06.036

猜你喜欢

党支部新媒体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企业工会与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探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关于做好离退休党总支部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