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平台环境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2015-03-31贾丽娜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慕课教学模式

贾丽娜,张 猛

(枣庄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大平台环境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贾丽娜,张猛

(枣庄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摘要:针对目前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借鉴慕课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提出了基于慕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为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慕课;教学模式

1我院大平台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现状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结合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和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方案,在现有办学条件及办学基础上,我院成立“信息与机电工程”专业平台。平台主要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7个本科专业组成,创建了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应用技术和集中实践环节“五位一体”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学生经过前3个学期的统一学习后,进行专业分流,进入不同专业进行后续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

从我院目前情况来看,大平台大学生已非“零起点”,他们入学前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对基础好与坏的同学都难以适应,容易让学生丧失信心,教学进度难以协调。已无法满足对培养具有计算机综合应用型能力的高素质大学生的要求[1]。尤其近几年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不断增加,而授课学时不断压缩,由最早的128学时到64学时,再到48学时。教学内容不断增加与授课学时严重不足的矛盾,只能通过课程改革这一途径予以解决。为此,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慕课给予了诸多好的经验与提示。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借助慕课进行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2012年开始,全球大学教育刮起了“慕课”风暴,它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新技术,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学习模式[2]。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较,慕课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规模性,大规模的开放课程才能构成典型的慕课;二是开放性,慕课的学习者可来自世界各地,课程的信息、评价过程以及学习者使用的学习环境都是开放的;三是互动性,慕课提供的不是面对面的课程,课程材料散布于互联网上[3]。学生上课不受地点局限。无论身在何处,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络联接即可。大家还可以通过加入学习小组或者在论坛上讨论等方式,来互相促进、学习。

虽然慕课可以为人们提供高质、高效和便利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但由于它无法创造正规课堂的师生互动环境及学生长时间交流协作的氛围,缺少外在规范,导致学生容易放弃学习。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学生刚开始通过慕课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时,兴趣较高。随着学习的深入,兴趣就慢慢减弱,以至最后完成学习的不超过l5%[4]。所以慕课无法取代正规的课堂教学,但这点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应该是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相互融合,既保证学习的效率,又不失学习的效果。

3构建基于慕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鉴于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大平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结合慕课,注重学生自学与老师讲授相结合。我们开创了这种多元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一方面组织学生在慕课平台上进行学习,一方面通过传统课堂进行讨论,进行对慕课教学模式的补充。这也就是“翻转课堂”的基本思想,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课前完成知识传授,课堂完成知识内化。学习者在课前借助视频等教育资源完成知识点的自主学习,课堂则通过师生互动答疑讨论,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3.1知识传授环节

知识的传授主要是由学生自学完成的,目前网络上有关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慕课建设非常丰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强大而可靠的自学平台。学生很方便就能找到信息全面、内容详实的教程。学生依托慕课,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进度,在课前通过观看有关慕课理论及实践操作等教学视频。这样做可以缓解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课时少、任务重的压力,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减轻了负担,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供帮助。为了保证学生的自学效果,将课前预习情况纳入平时成绩考核,再引导学生阐述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借此找到学生集中的问题和难点,在课上予以重点讲授。

3.2知识内化环节

知识的内化主要由教师在课堂上完成。有了慕课学习基础,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可灵活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并通过师生讨论、课后作业等环节组织教学并帮助学生最终解决其问题。

3.3充分认识实践的重要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教学必须是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在慕课的环境下,要更加注重实践,并且应当加重实践的比重。我们在学生的上机课上,只布置作业,尽量将时间交给学生自由支配,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和验证慕课教学中的实践操作。教师再对有问题的同学单独辅导。采用这种方法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能为学生进入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真正成为一门对专业学习有价值的先修课程。

4结语

慕课用令人难以置信的快速成功促进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变革[5]。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有效地融入慕课元素,构建基于慕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对于启发、激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将此种教学模式切入到后续的课程,对我院“信息与机电工程”专业平台培养“就业有岗位、深造有基础、创业有能力、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罗芳,杨长兴,刘卫国. MOOC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以《大学计算机》课程为例[J].软件导刊,2014(9).

[2] 程格平,宁彬.基于MOOC模式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5(3).

[3] 崔玲玲.基于Moodle平台的通用技术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4] 杨振涛,李玉顺,卿竹君,等.我国学习者对MOOC认同感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1).

[5] 徐晓,张世波.MOOC模式在高校整合中的应用前景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1).

[6] 龚宏浩.计算机课程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践,2009(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063(2015)06-0114-02

收稿日期:2015-09-13

基金项目:枣庄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专业平台通识课程改革立项(2014B10)。

作者简介:贾丽娜(1981-),女,山东青州人,枣庄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

DOI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5.06.030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慕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