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三个问题

2015-03-27王军,闫鹏楠

关键词: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三个问题

王军,闫鹏楠

(武汉音乐学院思想政治课部,湖北武汉430060)

摘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内在逻辑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建设实践的时代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党的理论创新围绕的首要问题。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需要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比较依据。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需要将提升宣传教育的感召力和实效性作为着力点和落脚点,在当前就是要适应新环境、抓好主阵地、形成大合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内在逻辑;问题;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起点上,我们“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1]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内在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建设实践的时代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党的理论创新围绕的首要问题。对时代主题的准确把握,对进步方向的坚定前行,对理论问题的科学探索,需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力量和勇气,而掌握群众的关键在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建设实践的时代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中心任务果断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然而,过往的经验教训表明,照搬照抄苏联的建设经验不会取得成功,僵硬机械地以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结论去剪裁现实,更是会将中国引入歧途。因此,中国搞经济建设必须根据自己的基本国情打上“中国特色”的烙印。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设想。自此以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成为当代中国建设实践的时代主题。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近代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已经生动地诠释,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引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在于这条道路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符合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代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方向;其次在于这条道路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并且扎根于亿万人民的创造实践,同时又充分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结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同时又避免了超越发展阶段所导致的好高骛远的隐忧。当西方国家因其经济危机之病“久治不愈”而对自身发展道路、民主制度产生怀疑甚至将目光转向中国“寻医问药”时,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勃勃的生机,蕴含着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动力和希望。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理论创新围绕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不同时期的首要理论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创新成果都来源于和服务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因而被集中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永无止境,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自然成为党的思想理论创新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基本问题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需要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比较依据。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应作为宣传教育的基础任务来抓,应坚持常抓不懈并且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应作为宣传教育的动态主题,需要及时有效地回应并与基本理论问题有机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比较依据应作为宣传教育的基本策略,为基本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的解答提供有效支撑。

第一,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具体而言,要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综合形势,重点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要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具体形态,从而进一步澄清“姓资姓社”的困扰;要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不能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彼此否定和割裂;要讲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效突出自身发展成就,深刻剖析西方发展困境,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要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强国之体,并且魂与体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共同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要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通转化机制,深刻认识这一机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稳较快健康发展的推动作用;要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变与不变的原则和界限,既认准目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又解放思想、增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活力;要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以及存在的客观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要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的双重维度,从对内、对外两个视角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依据和价值;要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使命需要全党全国人民担负起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

第二,讲清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虽然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多变多样,但是一些涉及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依然能够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对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加以解释和引导,就有可能诱发不和谐因素,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损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声誉。例如,官员腐败问题需要向人民群众讲清腐败的根源、治理腐败的对策以及取得的成效;谣言传播问题需要向人民群众讲清谣言传播的特点、谣言传播的机制、谣言背后的目的以及抵制谣言的措施;社会道德问题需要向人民群众讲清道德现象的成因,及时掌握主流思想舆论,弘扬社会正气,等等。对每一社会热点问题都要讲清来龙去脉,以辩证的思维、理论的分析、通俗的解释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理论素养,从而化解社会戾气、增强社会理性、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比较依据。自信是建立在比较基础之上的,没有比较就没有自信。从鸦片战争以来或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纵向历史对比,我们理所应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予高度赞扬和肯定。但如果仅限于此,那么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自信必定是坐井观天式的,甚至是盲目乐观。将这种自信灌注“清醒”和“坚韧”,需要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博大的胸襟、更敏锐的嗅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全球的坐标系中进行广泛的比较。不讳言问题,不盲目自大,不惧怕比较,以豁达的心态在经常性的比较中明确自身优势和不足。同时更要注重捕捉有利时机,在与别国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取得比较优势的时候,注意以翔实的数据、经典的案例、细致的说理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和魅力,以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舆论宣传强化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三、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方法要求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需要将提升宣传教育的感召力和实效性作为着力点和落脚点,在当前就是要适应新环境、抓好主阵地、形成大合力。

第一,适应新环境。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经历苏东剧变的低潮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崛起以及影响带动,已经迎来转危为安的生机,其强有力的证据便是以委内瑞拉“21世纪社会主义”为代表的拉美左翼社会主义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2]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模式、民主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弊端已经开始凸显并且陷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国际环境和舆论的总体好转,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我们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增添了底气和动力。从国内发展趋势来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目标,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新气象、新举措也让国人倍感振奋,特别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成为鼓舞我们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战斗宣言”。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士气高涨、斗志昂扬、生机盎然的新局面,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第二,抓好主阵地。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革命以前所未有之势深入广泛开展,不仅推动着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高涨,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仅以中国为例,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3]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无孔不入,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必须将其作为主阵地。抓好网络主阵地,一是要坚决抵制和清理“三俗”等负面有害信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二是要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三是要创新对外宣传教育方式,努力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不仅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了解和认同。除此之外,各行各业从事和担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工作者,都要树立和增强阵地意识,认真思考什么是本部门本行业的教育主阵地、如何抓好这一主阵地,并且都要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第三,形成大合力。从国际合作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要积极利用相对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思潮的交流对话,重点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趋势、新特点、新经验、新成就,与其他国家、政党一道共同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运动和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和合力。从内部整合来看,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规划部署和考评体系,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以制度建设带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合力形成。从教育形势来看,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以“中国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着力点和合力点,在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上,形成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强大合力。从媒体传播来看,传统纸媒和新兴网媒要密切合作、相互呼应,主动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议题设置,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铺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

(注:本文系武汉音乐学院2013年度重点学科建设“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课程建设”项目《中外文艺学经典研读》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KCJS-007;武汉音乐学院“2014年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优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K2014T28)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强调: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ldhd/2013-08/20/content_2470599.htm.

[2]陈华.委内瑞拉“21世纪社会主义”[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625/c365100-21966930.html.

[3]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 t20140305_46240.htm.

猜你喜欢

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论遵循社会规律与坚持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宣传教育 先行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