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内涵把握中国梦实践原则

2015-03-27

关键词:中华民族历史发展

张 龙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教研部,辽宁 盘锦124000)

一、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一)中国梦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中国梦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就是人们创造新历史的过程。中国梦是人民梦,人类按照自己的需求不断的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困难,而孤立的个人难以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个体的力量只有融入到整体之中才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坚持人们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 ”[1]

中国梦坚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中国不断发展壮大,虽然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面貌都有大幅度提高但是还没有实现马克思所论述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建立在强大的物质基础之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离不开人的思想道德觉悟的提高。中国梦的实现能够使国家富强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使人民幸福,提高人的思想道德觉悟。因此中国梦是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和过程,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

(二)中国梦立足中国国情,为中国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

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是中国梦的提出的现实基础。中国梦是以马克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现实的伟大理想。中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大幅度发展稳步前进,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基本实现小康。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还处在按劳分配阶段。国际地位虽然大幅度提高但是周边环境还不太稳定,局部摩擦时有出现,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时刻不忘对我国进行资本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中国梦是在正确客观分析我国当前国内建设所取得成就和不足,审视我国周边环境和国际社会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中国梦是历史实践经验的总结

中国梦将中国近现代历史革命、改革、建设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从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的有志之士不断求索救国兴邦之路,最终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历史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改革开放之前的老路有其历史功绩但是由于时代的变化不能走回头路。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的领导核心只有一个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愿望的实现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践证明凝聚中国力量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

(四)中国梦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中国梦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之中。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崇尚仁爱友善、以民为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大同、天下为公。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国家团结、民族统一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改革创的时代精神。这些优秀思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注入了丰富的营养元素,使中国梦扎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中国梦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和中国人民的当前理想。

二、中国梦的内涵特征

(一)现实性

理想只有立足于现实才能在未来开花结果,脱离现实的理想最终只能是无果之花。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立足于中国实际,同时对中国未来社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深化,展现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2]

(二)开创性

“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2]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不是重演历史、复制历史,而是在原有土地上开辟新的历史篇章。历史赋予每代人和每个人不同的使命,历史的重演是社会的倒退。中国梦源于历史立足现实但时代又赋予了中国梦新内容,要求现代人去开创新的伟业。中国梦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而是立足于我国当前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步入发达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中国梦的实现为中国步入发达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基础。

(三)多样性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是共性的体现。由于人的职业和工作内容不同,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差异,导致中国梦在社会实践中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现实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具体合理要求和理想都是中国梦的一部分。“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3]中国梦实现的具体体现还是要通过现实的人、具体的人、和人的个体表现出来。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每个人的理想和目标尽不相同有,但是这并不代表人性的自私和狭隘的利己主义,每个人的合理的理想与追求都属于中国梦范畴。

(四)务实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2]这一观点足以体现中国梦的务实性。劳动是人改造社会创造社会,实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唯一途径。人总是在劳动中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使社会朝向有利于人生存的方向发展。人的劳动即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人民群众的勤劳实干。

三、对中国梦的误读

(一)中国梦是争夺世界霸权

国家富强,经济、科技、文化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在国际事务上具有主导权、话语权、决策权,但不是称王称霸。历史和事实证明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剥削压迫,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民族复兴就是摆脱落后挨打避免列强入侵。西方国家为了维护其在全球霸主地位,面对中国崛起不断煽动中国威胁论竭力打压中国发展。中国梦不是称霸世界统治全球,而是保家卫国的需要,是历史给我们的警示。中国人民自古热爱和平,一贯坚持和平的外交政策,坚持共同发展繁荣,国无大小都是国际社会中平等一员,友爱互助。“一国的事情由本国人民做主,国际上的事情由各国商量着办。 ”[4]

(二)中国梦是封建帝国复辟

民族振兴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民族复兴不是封建帝国复辟,不是宣言帝王文治武功彰显个人英雄主题色彩而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强盛。中国梦的实现与封建王朝的鼎盛有本质区别,封建社会的民族兴旺是建立在封建主义制作之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经济基础,以人剥削人为代价,代表少数大地主、大官僚等剥削阶级的兴旺。中国梦要实现的民族复兴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等之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全体利益,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胜利,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

(三)中国梦是建立资本主义享乐园

人民幸福是指建立美好的生活家园,不是建立享乐园,奢靡享乐只会造成人的退化,劳动是人真正本质属性。中国梦实现后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虽然人不会为衣食住行而奔波但是人面对世界总会出现新问题,人的终极追求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也会不断提高。中国梦的实现不意味着劳动的终止,劳动依然是谋生的手段和社会财富分配的依据。“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2]

四、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原则

(一)科学原则

坚持中国道路体现了中国梦实践的科学原则。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遵循自然变化规律,以科学理论作为行动的基础,才能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历史证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搞大跃进,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破坏民主政治建设实施文化大革命,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环境的行为都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阻碍。道路决定命运,思想指导行动。历史证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资本主义革命道路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实践证明坚持走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只有坚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才能实现中国梦。“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2]

(二)效率原则

弘扬中国精神体现了中国梦实践的效率原则。中国进入发展新时期,在追求发展效率的同时要兼顾公平。公平能够提高效率,失去效率公平没有任何意义。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在民主、法制的前提下才能产生巨大的社会能量。公正合理的制度能调动人民劳动积极性加速社会发展,加快中国梦的历史进程。改革创新是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方法,墨守成规导致落后挨打。中国梦明确在本世纪末实现。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坚持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和勇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正是坚持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创造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我们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5]

(三)价值原则

凝聚中国力量体现了中国梦实践的价值原则。中国梦的核心价值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让人民共享美好成果。人民的幸福生活要靠人民自己创造,中国力量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而且将最终享受建设成果。中国梦以中国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归宿,尊重中国人民群众的主体价值。“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6]

[1]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2).

[2]习近平.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1).

[3]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1).

[4]习近平.携手合作共同发展[N].光明日报,2013-03-28(01).

[5]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1-01,(1).

[6]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9,(2).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历史发展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