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质自动监测站应急制度建设情况探讨

2015-03-26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监测站水质应急

(三江环境监测站,黑龙江 同江156400)

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生活用水水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也在加紧完善本辖区内的水环境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人们生活用水质量,防范水环境遭受污染。水质自动监测站是水环境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立,正是出于加强区域水环境质量监控的需要,提高流域性水质污染事故预警、预报能力。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在主要河流流域的跨行政区划界断面、入海口和支流汇入口处以及一些重要湖区和国界河流上建设了100多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初步建成了覆盖我国主要水体的水质自动监测网络体系。

水质自动监测站具有维护水资源安全的重要作用,其有效运行,需要依靠一整套健全、完善的制度,而应急制度则是水质自动监测站有效运行的重要制度之一。自2009年7月1日环境保护部门向社会公开发布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实时监测数据以来,水质自动监测站应急制度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应急制度建设,是每一个监测站必须配备的“软”设施。

1 目前我国水质自动监测站应急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的100多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大多分布在边远地区,由于制度和管理不完善,其应急能力存在很大缺陷,甚至部分水站未制定应急预案,即使制定应急预案,由于缺乏必要措施,在发生事故时也很难发挥应急预案与应急制度的作用。2013年黑龙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水质自动监测站普遍遭受了损失,如果制定了应急预案和进行应急演练,其损失程度会降至最低。同时,由于水质自动站建在边远地区,距离市区较远,当水质自动站出现事故时,监测人员无法及时达到现场进行处理,此时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应急制度的实施则显得尤为重要。

2 水质自动监测站应急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套健全、完善的应急制度建设,能够使水质自动监测站的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管理状态,能保证水质自动监测站管理的有序、连续和稳定,否则容易造成对监测站管理的忽视。水质自动监测站应急制度的建设,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2.1 建立一套能引起领导足够重视的水质自动监测应急管理机制

在当前我国的体制中,领导重视是管理工作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一个环节,领导的重视使管理工作在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更具优势。因此,水质自动监测应急管理机制应建立由国家或省部级环境保护部门牵头,地级市环境保护部门分管,县级市环境监测站实行全面管理的机制。国家或省部级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统一监管,对下一级的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监督[1,2]。

另外,水质自动监测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作为后盾,将应急制度建设工作交给地级市环境保护部门,能够确保监测站应急工作拥有充裕的经济条件和较雄厚的技术实力。如果将应急管理权力交给县级环境保护部门,则难以确保资金和技术,从而也难以发挥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应急作用。

2.2 建立管理人员介入水质自动监测站工作机制

与空气自动监测站建成投入使用情况相似,水质自动监测站也是在建成后才由相关单位指派管理人员驻站接管。由于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限,加上接管时间较短,对需要学习的监测相关知识掌握有限,管理人员较难在第一时间迅速对监测站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致使监测站应急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根据产品故障率曲线,监测站仪器设备在早期投入使用时的故障率要大于产品正常使用期和产品维修后发生的故障率,因此管理人员应及早介入水质自动监测站,确保监测站的应急功能得到及时发挥[3,4]。

2.3 编制水质自动监测站应急管理规范

最新出版的2002年《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并没有对水质自动监测站应急管理规范相关方面作出规定,水质自动监测站应急工作仍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国家相关环境主管部门应结合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具体情况,尽快编制相关水质自动监测站应急管理规范,以促进水质自动监测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3 水质自动监测站应急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

受到气象状况、灯光照明、场所不同、监测人员业务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并且水质自动应急监测呈现出流动性、不确定性、阶段性、偶发性、紧迫性和公共性等特征,这就决定了应急监测不是表面功夫,应急制度更不是黑字文件。应急监测,实际上是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实际化演示过程,针对应急条件特殊和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仍需要回归到制度建设上来。纵观目前应急工作开展情况,水质自动监测站应急制度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应急制度的文件架构

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应急制度文件架构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应急监测系统基本情况介绍;(2)监测工作安排;(3)应急监测清单;(4)应急设备操作规程;(5)应急监测结果记录表;(6)应急监测培训及应急演练。只有将上述要素逐一逐步落实到位,方能确保水质自动监测站应急功能的有效发挥[5]。

3.2 应急监测系统基本情况介绍

应急监测系统基本情况介绍是水质监测站进行水质监测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包括应急监测系统建设的目标、各类设施基本简介和应急监测设备或能力的介绍等内容,以便于监测人员快速了解和认识应急监测系统。

3.3 监测工作安排

监测工作安排包括应急值班表排列、应急值班车辆管理及行车路线指引。

3.3.1 排列出应急值班表

对应急工作人员的值班进行分组安排,其目的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值班制度的规定和实施有利于保证随时随地都有人在岗值班,做好应急预备的日常工作,时刻处于应急预备状态,确保应急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及时地赶到事故现场。第二,轮班制度的实施有利于确保应急人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能够为应急事故处理提供源源不断的长时间的持续能力,从而确保并提高应急人员持续作战的能力。第三,对于同时出现的应急事故能够做到互不干扰的正常处理和应对,分组后的工作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安排和划分好每个人员应负责的工作和任务,从而有利于人员各司其职,在处理应急事故的时候能够做到有序配合[6,7]。

3.3.2 车辆管理及行车路线指引

应急监测车辆可以提供便携的移动实验平台,建立临时性小范围的电力、照明、用水、操作安全防护的条件。在平时应对司机进行专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各个功能区块的操作规程,确保满足随时外出应急监测的工作需要。

3.4 建立应急监测清单

负责水质自动监测的监测站和其他单位应建立应急监测清单。应急监测清单包括车载应急设备清单与应急监测项目一览表。车载应急设备清单包括应急仪器设备和物资存放地点、存放条件,仪器使用条件等情况,指引性清单能提高存、取物资的准确性,避免装车时出现遗漏现象,发生应急响应时便于携带外出;应急监测项目一览表应列示应急设备对应检测项目,能帮助应急人员快速选择使用。

3.5 修订应急设备操作规程

进口应急设备的说明书多为英文版本,中文版本也是较为繁琐、累赘且与实际操作不符。因此需制订简化的操作规程,简化的操作规程便于人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错风险。另外还规定了应急仪器的保管人及维护要求,能保证设备得到妥善的日常维护。

3.6 确保应急监测结果记录表的真实准确

应急监测结果记录表的记录应当确保与监测结果相一致,收集有关监测的各种重要因素,从而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这样有助于事后分析以及总结经验。

3.7 进行应急监测培训及应急演练

在平时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应急监测培训和设备操作培训,工作人员要定期学习应急文件,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考核,从而提高其应急处理事故的能力和水平;此外还应当重视应急演练,模拟应急事故现场能够提高人员的现场作战能力,对于演练中的经验要注意分享,从而能够帮助应急人员改进工作方法,有利于提高实际作战能力[8-10]。

4 结语

应急制度为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是监测站的行动指南。制度保障表明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就水质自动监测站而言,应时刻重视应急制度的更新和完善,以保证监测站应急功能能够在关键时刻真正得到发挥。

[1]王文宝,曹骞.水质自动监测站的运行管理与水质预警[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0,2(1):54-56.

[2]王普力,陈程.关于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几点思考与建议[J].江苏环境科技,2007,20(2):61-63.

[3]吴志敏.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中常见故障排除及运行的质量控制[J].江苏环境科技,2006,19(S2):170-171,174.

[4]杨旭光,夏凡,左涛.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与运行管理若干问题探讨[J].人民长江,2012,43(12):99-102.

[5]黄林生.水质自动监测站系统建设初探[J].海峡科学,2009(6):66-67.

[6]叶孟杰,麻尚润,纪永芝,等.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6,26(4):24-25.

[7]杨晓平,徐惠芝,李天晶.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日常维护与管理[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1):64-65.

[8]崔长俊,张喜双,王桂荣,等.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的要求与管理的思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2):18-19.

[9]许杨,汪磊,邱晓国,等.环境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与运行管理[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2(3):66-69.

[10]李彩宜.关于我国当前水质自动监测站管理机制的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7(3):76-78.

猜你喜欢

监测站水质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北京市监测站布局差异分析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对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系统开展数据化运维的探讨
图像识别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