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资讯

2015-03-26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来源空气质量京津冀

环境资讯

【环境新闻】我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部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

截至2014年底,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共1 436个监测点位全部开展了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提前一年实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相关目标,并从2015年1月1日起实时发布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数据。环保部2015年将全面推进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正在积极组织全国各省级、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开展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能力建设。

来源:新华网2015-01-17

北京财政聚焦五大领域统筹资金保障大气污染治理

北京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将统筹资金保障好大气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绿化建设、水环境建设、供水管理、垃圾污水处理、重点区域环境整治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统筹资金推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生态、产业等领域实现“率先”。重点包括推动新机场拆迁,打通国家高速路网、干线公路“瓶颈路”、“断头路”;推动企业对接区域产业项目建设和发展等。

来源:北京晨报2015-02-06

杭州治理大气污染用新武器无人机卫星遥感齐上阵

今年治气,依托智慧环保,还将用上高科技。杭州已经签下了无人机、卫星遥感的租赁合约。无人机可用在夜间企业偷排时的检查取证,卫星遥感则可以查看地面上是否有秸秆焚烧点,并进行准确定位。

来源:钱江晚报2015-02-05

京津冀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的1/9

根据水利部的消息,京津冀年均供水量为278亿m3,其中地下水占到70%,成为水资源环境严重超载地区之一。京津冀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的1/9;水资源开发程度高达109%。按照现状用水水平,京津冀年生态用水赤字近90亿m3,其中地下水68亿m3,年均挤占河湖生态用水量15亿m3。

摘自《环境保护》2014年第22期

辽宁斥资千亿元实施“蓝天工程”

工业大省辽宁斥资千亿元实施“蓝天工程”,率先在全国开展大气治理攻坚战。截至2014年底,全省完成大气治污项目4 277个,主要污染物削减能力有望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总量减排任务。2014年,全省大气治理投入资金125.8亿元,完成蓝天工程项目2 428个,淘汰燃煤小锅炉18 517台,新增主要污染物减排能力51万t,全省环境空气优良率达到70.9%。

来源:新华网2015-01-31

【政策法规】我国将改变谁污染谁治理鼓励专业公司治污

过去环境污染治理采取“谁污染谁治理”的模式,往往导致治污效果不尽如人意;通过鼓励专业化环境服务公司对污染进行治理,可以发挥治污的规模效应,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污效率和效果。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提出,将结合新环保法的实施强化环保执法,在加大企业治污压力的同时,扩大污染治理的市场需求。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5-01-29

鲁抗医药“重污染”罚款五万如“隔靴挠痒”

《新京报》2月3日报道称,1月31日,济宁市环保局官方微博通报了鲁抗医药涉嫌环保违法问题的调查结果,对于鲁抗医药排污所造成的异味扰民问题,环保部门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已按上限进行了处罚”。央视系列报道称,山东鲁抗高浓度含抗废水外排,并进入京杭大运河,经过检测,鲁抗处理后废水仍含高浓度抗生素。据媒体报道称,济宁市环保局责令该公司参股子公司中和环保公司停止接收委托处理外来废水业务,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同时就异味扰民问题对公司处以5万元罚款,并要求公司减少生产环节的抗生素排放。

来源:新华环保2015-02-05

腾格里沙漠腹地发生环境污染监管部门成“保护伞”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去年9月,有媒体报道内蒙古和宁夏交界处的腾格里沙漠腹地部分地区出现排污池、腾格里工业园区发生环境污染的情况。最高检最近已挂牌督办该案件。经调查,最高检发现,监管部门“保护伞”的存在是破坏环境的帮凶,未来将加大打击力度。

来源:中国广播网2015-02-04

【科技动态】英国首辆生态公交车上路以人类粪便为燃料来源

英国首辆生态公交车Bio-Bus日前上路,开始从巴斯到布里斯托尔机场的处女行,约32 km。这种生态公交车以人类粪便或废弃食品等产生的甲烷气体为燃料,将大大改善英国的空气质量。Bio-Bus公交车有40个座位,单缸燃料容量相当于5人/a粪便产生的甲烷,足以支持Bio-Bus行驶305 km。该公交车目前使用的甲烷气体在威塞克斯能源公司GENeco经营的污水处理厂生产。该公司主管穆罕默德·萨迪奇表示:以甲烷气体为燃料的汽车将在提高英国城市空气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证明人类粪便的价值。但Bio-Bus更向前一步,它实际上以当地人甚至是乘客粪便为动力。

来源:新闻热线2014-11-26

新技术可使植物利用过程更环保

人们利用木材等生物质资源时,需要分解和去除其中的木质素,为此需要使用大量能源和化学药品。日本东京农工大学日前宣布,该校研究人员及其同行开发出了使木质素更加容易分解的新技术,有望大幅减少利用植物制作生物燃料和生物塑料时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

来源:新华网2015-01-17

借鉴钢铁回收模式发展循环经济

据英国《卫报》近日报道,全球塑料行业每年约产生2.8亿t垃圾,其中绝大部分最终进入了垃圾填埋场、焚烧炉,或成为土壤和海洋垃圾。据美国联邦环保局估算,2012年美国共产生的3 200万t塑料垃圾中仅有9%得到回收利用。事实上,实际的回收率有可能更低,因为其中许多塑料垃圾最终被运往发展中国家以“低成本”方式回收。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15-02-04

【环球扫描】为控制全球变暖需严格限制能源开采量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可持续资源研究所近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显示,若要将全球温度上升的幅度控制在2℃以内,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石油储量、二分之一的天然气储量和超过80%的煤炭储量在2050年前都不得开采使用。还具体指出了哪些地区不应该开发哪些能源:包括位于中国、俄罗斯和美国的大量煤炭资源,中东地区60%的天然气资源及2 600亿桶石油储量。此外,对北极地区资源以及非常规石油的开采也不利于控制全球变暖。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15-01-15

大容量电池入网有望解决能源储存问题

据《卫报》报道,英国首个2兆瓦锂钛电池项目即将连接英国国家电网,以解决工业能源储存的问题,这也是英国境内同类型最大的电池项目。本次锂钛电池项目将于2015年2月开始运行,旨在利用大型电池为英国国家电网提供支持,项目还将测试电动汽车的二手电池组再生利用技术以及降低油电混合系统能源储存成本的问题。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2014-11-18

法国拟出台汽车污染识别系统逐渐淘汰柴油车

法国总理曼纽尔·瓦尔斯近日表示,法国将逐渐淘汰柴油私家车,并建立汽车污染识别系统。据悉,法国政府计划于明年出台一套汽车废气污染排放识别系统,瓦尔斯认为这将有助于地方政府限制污染最严重的机动车进入市区。有数据统计,80%的法国车主都驾驶柴油车。法国政府正在制定计划,在已实施污染防治的地区,鼓励更多的车主更换柴油引擎。

摘自《环境保护》2014年第24期

猜你喜欢

来源空气质量京津冀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试论《说文》“丵”字的来源
“赤”的来源与“红”在服装中的应用
“空气质量发布”APP上线
车内空气质量标准进展
重视车内空气质量工作 制造更环保、更清洁、更健康的汽车
开展“大气污染执法年”行动 加快推动空气质量改善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