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认识古汉语被动句用法

2015-03-26李艳芳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省略屈原被动

李艳芳

在汉民族语言的大家园里,一般来说句子的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即施动者;宾语是动作的接受者,即受动者。而被动句则反其道而行之,其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动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外动字之行,有施有受,受者居宾次,常也;如受者居主次,则为受动字,明其以受者为主也。”(《马氏文通读本》)不光现代汉语如此,古代汉语亦然。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下面着重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谈谈古汉语被动句的用法。

一、被动句的使用情况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一样,选择被动句是有条件限制的。当一个句子符合相应的条件时就使用被动形式。

(一)当主语代表受事,谓语表示的是对主语施加一定影响的动作行为时,使用被动句。如: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例1中主语“屈原”成为“疑”“谤”的对象,例2中主语“周公”是“逮”的对象。句子中的主语都是接受动作者,是宾语给予它动作行为。

(二)当主语所代表的是无生命的食物,不能发出动作行为,不可能被看做是施事者。这种情况必须使用被动句来表示。如:

3.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张仪为秦连横齐王》)

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例3、4中的主语“国”“流水”“户枢”是没有生命,不能发出动作,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其他方面的动作行为。

(三)主语虽然是人,但它不是对谓语施加动作,而是接受动作行为。这种情况也要求用被动句,否则意义表达不明确。如:

5.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例5、6中主语“君”“六国之人”本可发出动作,然在此处,他们没有对宾语施加影响,而是接受宾语发出的动作。

二、被动句的结构特点及形式

古代汉语被动句有多种形式,按照表示被动的形式可以分成标记被动和意念被动两类。无论运用哪种形式,它们都有共同的特征:一是及物动词谓语常常不带宾语(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二是其语法结构与语义结构往往相互矛盾(如:“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三是被动句形式变化是为了避免歧解,变化朝着准确性和完备性方向发展(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四是带宾语的被动式的存在是与双宾语句等特殊的主动句相应的(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司马光《资治通鉴》)。

(一)标记被动

1.单一标志

(1)“于……”式

这种形式中,“于”通常用在谓语动词之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于”作为一个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通过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表示被动关系。这种句型的主要结构是:“主语(承受动作者)+动词谓语+于+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司马迁《屈原列传》)

这种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里,“圣人”是被动者,“物”是主动者,“凝滞”是谓语动词,由“于”字组成的介宾词组放在谓语动词的后面,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注意要把它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即“不凝滞于物”就要译成“不被事物拘束”。

(2)“为……”式

这种形式与上述“于……”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它用在谓语动词之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兔不可复得,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在这种句式里,“为”被译为“被”,表示被动。这时候会在“为”字和谓语动词之间插入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即句中的“宋国”。“为”以介词身份出现,它与引进的动作引为的主动者构成介宾词组,然后作动词谓语的状语表示被动关系。此外,“为……”式有时还会省略掉主动者。如:“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此句可译为“重的被杀戮,轻的被怀疑。”这里的“为”字之后行为的主动者承前省略。

(3)“见……”式

这种被动句式,大体上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用于谓语动词之后,用“于”字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另一种是在谓语动词前用“于”字表示被动。前者用法同上面叙述的“于……”式。后者“见”的作用是用来表明谓动词的被动性质,但不能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这句中的“见”字就只是被当做是关系副词,虚化后用在动词之前,如果要是再想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时,就必须再用“于”字引出。

(4)“被……”式

这种用法同上述的“见……”式用法大体上是相同的。一方面,是与“于”构成“见……于”式,直接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六》)。另一方面,“被”又用在谓语动词之前,直接表示被动。此时,其作用与“见”字相同。例如:“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一》)这里的“被”字用在谓语动词“攻”之前,表示被动。同“见”字用法一样,“被”字也不能直接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果想引进的话必须要借助于“于”字。如:“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当然这只是汉代以前的“被”字用法,汉代以后,“被”字逐渐地可用于直接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妆成每被秋娘妒。”(白居易《琵琶行》)

一是在动词前加“见”。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二是用“于”引出施事者,加在动词后。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司马迁《屈原列传》)。三是动词前加“为”。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过秦论》)。四是用“乎”引出施事者。如:铁铃短者及乎敌。(《套五老》)。五是动词前加“受”。如: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汉汉者乎?(司马迁《屈原列传》)。六是动词前加“被”(不同于现代汉语,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盖之琴州周公之琴逮。(张溥 《五人墓碑记》)。

2.复合标志

(1)“为……所……”式

在被动句中,这种句式可谓是最常见的一种。这可以看作是“为”字表示被动的一种辅助句式。即在“为”和所引进的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的介宾词组之后,再加上一个“所”,然后表示被动。这就构成了一种格式:“主语+为+行为的主动者+所+动词谓语”。如:“太祖为流矢所中。”(《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在这个句子中,就动词“中”来说,“流矢”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而这个主动者是靠介词“为”引进来的,“为”可译为“被”。“所”字用在动词“中”之前,指代动词涉及的对象,即被动者太祖。因此,这句话可译为:“太祖被流箭所伤。”

这种现象有时也会发生一些小的变化,即承前省略了主动者。如:“官军加讨,屡为所败。”(《旧唐玉·黄巢传》)这里,“为”之前就省略了主动者。但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注意,省略的部分应该补充完整。

(2)“见……于……”式

臣恐尽欺才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受……于……”式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为……见……”式

烈士为天下见善矣。(《庄子》)

3.省略型(表被动的标志省略了)

(1)省略介词“于”

天下苦(于)秦久矣。(《陈涉世家》)

(2)省略了介词结构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二)意念被动

1.句意上理解的意念被动句

这一类的被动句并没有上述类型中的诸多标志,只是在理解句意的时候,分析出来的被动关系。如:“羊子感其言。”(《东羊子妻》)这里表面上好像是一个普通的叙述句,但仔细理解,就会发现应是“羊子被其言感”,翻译过来就应该是“被言所感”了,即被动关系。

再如:“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庄子·箧》)这里的“诛”无疑指的就是“窃钩者”,但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的联系词,而且从语意的角度看,“窃钩者”应该是被“诛”。因此,这也是一个在句意上理解的被动句。

2.词类活用时的意念被动句

这里有可以简单地分成两个小类别。即名词活用作动词和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两种类型。

前者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里面,“蠹”是名词,译为“小虫子”,在古汉语里是名词动用,意思是:“使……生虫子”。因此,整句话就可以译为:“流动的水不会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这是意译的结果。“水”肯定不会自发地发臭,“门轴”也不会毫无缘由的腐烂,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被动的关系,只是由于在翻译时不好译出来而已。

再来看一下后者,举例来说明一下:“淄水至,则汝残矣。”(《战国策·齐策三》)这句话中“残”本来是一个形容词,后来活用为动词,译为“使……残”。而这句话同上面的名词活用相同,它们前后意思之间没有标志,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其语意为:“淄水冲来,你就被冲的残而不全了。”

学生能结合具体例句梳理好古汉语被动句的基本知识,了解它的使用情况,熟知几种常用的形式,定然能很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猜你喜欢

省略屈原被动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端午思屈原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第五课 拒绝被动
中间的省略
省略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