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下建筑业营改增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3-24张斌芳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年6期
关键词:税收制度营业税发票

张斌芳

一、制约建筑业“营改增”顺利开展的不利因素

1.思想上不够重视,缺乏相关的培训

在建筑企业中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收体制改革,与企业的所领导者、企业员工及企业所有的业务都息息相关。当前大部分建筑企业的领导和企业的管理者对这一新税收改革制度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重视,自己不能及时调整管理思路,受传统的税收征收相关政策的制约,因而在企业中未进行相应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理论学习和相关培训,未进行“营改增”税制转变的相关研究,导致企业大部分员工都对这一概念很陌生,缺乏必要的增值税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要求企业应该在新税收体系下,提前科学规划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机构、经营方式及业务操作流程,然而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增值税相关的理论知识,致使“营改增”在建筑企业中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2.企业管理模式滞后,企业应对税务风险能力较弱

当前,制约建筑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税收体制改革因素很多,企业的组织管理无法适应营改增的要求是影响其顺利推进的又一因素。建筑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有其自身经营方式的独特性,建筑企业集团一般都由母公司和相应的法人子公司组成。在进行项目投标时,采取的是由集团公司对外统一投标,待其中标后,再在法人子公司内部进行分解,将负责施工的任务交给公司的成员企业。企业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母公司的竞争优势,统一对外进行招标采购某个大型项目工程,之后将招标任务直接向法人子公司进行提供并转账。企业各子公司之间为了承揽更多的项目任务,存在互借资质、挂靠经营等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企业法人主体,建筑行业的这种管理模式违背了增值税中关于票据流、物流和资金流“三流”相统一的原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企业应对税收风险的能力。

3.缺乏规范的合同管理,基础核算管理较粗放

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需要企业具备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系。与其它缴纳增值税的企业相比,建筑企业的基础核算工作管理模式较为粗放,存在很多的不规范情况。合同管理不规范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建筑企业在实际签订合同时,对合同条款的合法性缺乏研究,出现了一些不合规甚至是无效的合同,这样就会限制企业在申报一些必须具备合规合同的如抵扣增值税时,企业因为缺乏有效合同就无法实现税务抵扣和税务筹划。建筑企业在发票环节也缺乏规范性,多以收据、白条、不合规的发票形式为主,制约了营改增的落实。此外,由于建筑市场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情况,影响了部分企业的信誉度,使得企业存在很多的应收和应付账款,缺乏规范的会计核算,在实行营改增后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推动建筑企业营改增顺利进行的若干思考

1.大力普及增值税的专业知识,加大业务培训

为了确保营改增税收制度改革在建筑企业中顺利进行,企业应组织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对营改增政策的学习,通过企业网站、企业公告栏、企业例会等形式加大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的大力普及和宣传,从建筑行业本身和增值税的特点出发,对这一新税收政策的精神进行充分研究和领悟。通过采取相关的培训和讲座等多种途径对企业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预决算等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培训,普及增值税相关的专业知识,加强他们对增值税原理、纳税要求和环节等专业知识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培养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材料采购及分包等环节索要增值税专用发表的习惯,确保在推行税改后,税务人员具备熟练操作实务的实际工作能力。重新科学合理的评估企业现有的成本管理体系、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等,并及时改变相应的会计核算,确保税改后能准确地核算企业会计信息。

2.细化企业组织机构,为营改增提供组织保障

当前时期下,为了适应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收制度改革的潮流,建筑企业应该根据本企业组织结构再造的有关原则,对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各要素进行细分,实行综合式的整体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尽量减少众多的管理层级,减少对增值税核算和抵扣的工作量。在企业内部切实加强专业化的分工管理模式,提高取得高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能力,企业内部各项目部应避免出现互借资质、挂靠经营的现象,不断加强自身的项目管理资质,完善各种承包模式,实行依法分包,最大限度的获取可抵扣的进项税票,有效降低企业的综合税负。此外,建筑企业应顺应营改增税收制度的改革,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关的研究小组和相应的税务管理机构,使得企业内部的组织、培训和筹划工作更加科学完善,充分做好准备融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潮流中,将企业的税负降低到最小化,确保营改增的顺利进展。

3.调整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适应增值税的会计核算要求

建筑企业在实行营改增后,基于增值税的特点,要求企业必须实时调整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与营业税相比,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不同的税种要求企业应调整相应的会计科目,从而能适应增值税的会计核算要求。与此同时,企业的财务报表及相关科目也要对应实行调整。企业应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对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加强管理,使企业平稳地渡过税制改革期。此外,由于增值税的发票与普通发票相比,在登记、报销等环节要求更为严格,要求企业应对各种发票加强管理和规范,做好发票防伪检验工作。企业在日常税务活动中应主动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积极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施工工艺,以此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综上所述,国家提出营改增的税收制度改革,是为了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应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税收制度,为了从根本上不断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改革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但只要建筑企业从思想上重视营改增税收制度改革的政策,不断加强宣传和普及相关的增值税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营改增的问题,为营改增创造必要的条件,这样就会使企业顺利的通过税收改革的过渡期。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税制改革制度将会逐步推广到全国,更大程度的减轻企业的税负压力,为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有序的发展。

[1]朱军良.建筑业“营改增”对发票管理的影响[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3(2).

[2]张璠.建筑业“营改增”试点的应对措施[J].财会月刊,2013(2).

[3]林雅敏.“营改增”给建筑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税务,2014(8).

猜你喜欢

税收制度营业税发票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采购发票系统:全流程电子化实现
当前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关联及差异
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启用
珠海市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分析
对中国科学构建环境关税的几点思考
中央营业税暴增30倍 特殊时间段的特殊现象
6.按月申报营业税的小微企业免征营业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