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铍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臀部疼痛的临床研究*

2015-03-22刘夕明张志伟北京按摩医院北京100035

陕西中医 2015年2期
关键词:条索反应物经筋

刘夕明 张志伟 北京按摩医院(北京 100035)

·针灸经络·

铍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臀部疼痛的临床研究*

刘夕明 张志伟△北京按摩医院(北京 100035)

目的:B超观察铍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臀部疼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以针刺治疗,治疗组以铍针治疗,同时以B超观察治疗前后臀部阳性反应物(筋结)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6.7%,对照组10.0%;治疗组愈显率97.7%,针刺组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铍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臀部疼痛安全、简便、疗效肯定;以B超定位指导铍针松解筋结可提高疗效,也为研究肌肉骨骼系统病变提供了客观依据。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为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多发节段为腰4、5及骶1,其突出物可压迫相应神经根,产生腰痛及臀部和下肢窜痛。臀部的神经肌肉多数为上述神经发出并支配,故腰椎间盘突出(L4-5、L5-S1)压迫神经根多伴臀部疼痛,并在局部痛点可及条索样反应物(筋结)。笔者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运用铍针痛点局部点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臀部疼痛疗效突出,对于局部条索样反应物(筋结)体征的改善较为明显,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2月北京按摩医院住院部或门诊就诊治疗的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者,入选患者均以臀部疼痛为主症。总计病例100例,将就诊者按1~100号排序,从随机数字表截取100个随机数字,单数为治疗组,双数为对照组,脱失17例,最终纳入83例。治疗组43例:年龄26~72岁,平均51.28±10.98岁;女27例,男16例;病程为0.5~23d,平均10.10±3.66d;发病诱因因劳累20例,寒凉5例,劳累后受凉1例,扭伤12例,发病原因不明5例;病变节段1~3个,平均1.49±0.59个;治疗前VAS评分平均8.57±1.01分;B超炎性反应带宽带4.81±3.13cm。对照组40例:年龄28~65岁,平均55.8±8.53岁;女27例,男13例;病程0.5~28d,平均9.48±3.93d;发病诱因因劳累18例,寒凉5例,扭伤7例,发病原因不明10例;病变节段1~3个,平均1.63±0.67个;治疗前VAS评分平均8.29±0.90分;B超炎性反应带宽带4.60±2.11cm;两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方法 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LDH的诊断标准[1,2]。以臀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除外其他神经系统病变;自愿参加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局部软组织有炎症反应者;存在出血倾向者;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脏器衰竭不能耐受刺激者;糖尿病伴有软组织感染倾向者;意识不清不能配合治疗或患者不接受此治疗方案者。

治疗方法 治疗组:观察期总共进行2次铍针治疗,疼痛在第一次治疗后消失者,统计为治愈病例。 治疗操作:本病出现的臀部疼痛大致可分为骶尾旁区、髂翼区、梨状肌投影区、髂腰角区。治疗前首先触诊上述区域的“筋”“结”。确定病位后常规安尔碘消毒,左手探寻痛点与筋结,右手进行铍针治疗,垂直点刺法,铍针疾刺疾出,不捻转,进针深度以通过深筋膜为度。骶尾部铍针松解可直达骨膜。筋结明显,可在此处行多方向散刺减压。在进针后寻找沉紧涩滞的针感,并在针感层进行松解疏通,行线式或多点式松解4~12针。以痛点结节或条索样包块明显减轻或消失为度,随时检查压痛点及条索样反应物,随时松解。每一点完成松解后出针,如有出血者按压局部2~3min,以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24h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对照组:共10次针灸治疗,第5次治疗后休息2d,疼痛消失可提前结束治疗。具体操作:以阿是穴为主,并根据部位所处不同经络选取同经穴位配合治疗,行针待出现沉紧滞涩等“得气”的针感后,留针20min。针刺治疗后24h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在观察期内达到治愈标准即停止治疗。

疗效标准 观察指标 主要以疼痛的直观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臀部炎性反应带(条索反应物)宽度的B超检查结果[3,4]。VAS积分:用一根10cm长,带有刻度的钢尺进行测量。0cm处代表无疼痛,10cm处代表最疼痛。患者在有刻度的钢尺上标记相对应的疼痛点,医生记录数据后填入病例观察表。

B超检查臀部炎性反应带的宽度:ESAOTE Mylabzo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用10-12Hz的探头进行扫查。为了保证治疗前后B超检查部位的一致性,从而确保B超检查结果的有效性,必须对检查部位进行定位。以骶尾部病变为例:B超检查前,进行查体定位,确定条索样反应物或筋结的部位并标记;记录条索样反应物或筋结距后正中线的垂直距离以及和两骶髂关节连线的垂直距离,作为定位标志;以治疗后的针眼作为标记;以B超显示的病变结构为依据定位病变处。通过上述方法,可解决B超检查部位前后一致的问题。治疗结束后,以上述定位方法为依据再次进行B超检查,并将治疗前后的数据记录在病例观察表中。两种观察指标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d分别进行。

疗效判定 治愈:正常0分(VAS评分0),软组织张力治疗前后有明显下降,受损神经支配区无自觉疼痛及压痛,局部痛性结节或条索状包块消失,功能完全正常。显效:轻度1分(VAS评分1~4) ,软组织张力缓解明显,受损神经支配区无疼痛但有轻压痛,局部结节或条索状包块消失,功能正常。有效:中度2分(VAS评分4~7)以上,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减轻,软组织张力治疗前后下降,部分结节或条索状包块存在,功能有所受限。无效:疼痛无变化或重度3分(VAS评分7~10),症状、体征及软组织张力较治疗无改善。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5.0整理与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以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时,为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97.7%,针刺组70%,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铍针组VAS评分为0.61±1.38分,针灸组为2.75±1.91分,组间比较(Z=-5.756,P<0.01);治疗前后铍针组B超差值2.18,针灸组1.62,组间比较(Z=-0.237,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讨 论 本病中医属于“腰痹病”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虚、邪、瘀所致肝肾亏虚、寒湿阻络、气滞血瘀等。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致筋骨失养,发为腰腿痛。风寒湿三气杂至侵入肌肤经络,或客于关节,致经气阻滞,不通则痛。《素问·举痛论》提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金匮翼》云:“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率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者是也。”又因足太阳膀胱经“从腰部、下挟脊、贯臀、入腘中”,故腰痛可引发臀部疼痛。《灵枢·经筋》描述的十二经筋其起点均在四肢指、趾端, 终于头身, 在向心性循行汇聚途中分别或重复“结”“聚”于四肢关节部及肌肉丰厚之处,这与《素问·五脏生成篇》所指的“诸筋者, 皆属于节”的理论是一致的。《灵枢·经筋》所记载的十二经筋病候,表现为各条经筋集中一点, “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 说明“疼痛”“筋挛”“结聚”为经筋的病理常态。 整块肌肉的主要作用点在筋腱与骨连接的“尽筋”处, 也即腱之末端上,是肌肉之肌腱的应力集中点, 这个点在经筋系统中称为“结”“聚”, 它是损害性活动的主要受力部位, 也是经筋痹痛的常见病损所在。故从发病部位看, 所结之处多为肌腱、韧带于骨骼上的附着点, 或神经容易被卡压的部位。经筋“结”“聚”由“应力集中”、经筋痹痛由“软组织张力增高”两方面原因所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臀部疼痛最常见于臀肌止点处,而歪腰斜髋等强迫体位,更使应力集中于臀肌起点或走形处,造成局部经筋软组织张力增高,形成“筋结”。我们观察到的筋结或条索样反应物以及B超显示的炎性反应带、筋结样炎性渗出就是临床上所说的“筋结”。

从本研究看,铍针治疗和针灸治疗相比,其治愈率和愈显率均明显提高,同时可减少治疗次数,为患者节省了治疗时间,说明铍针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臀部疼痛的安全、简便、疗效肯定且易于推广的方法。同时以B超定位指导铍针松解筋结,提高了治疗的疗效,也为研究肌肉骨骼系统病变提供了客观的依据。但另一方面,患者主观疼痛消失而B超仍可见炎性反应带及在正常人群中同样可见类似结构,提示B超在此类疾病中的应用,需要更大范围的样本观察以进一步明确筋结和形态学特征及筋结与疼痛症状体征的相互关联。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2-34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3] Aitken RC. Measurement of feelings using visual analogue scales [J].Proc R Soc Med,1969,62(10):989-993.

[4] 孙 捷,陈旭辉,何建军,等.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杂志,2004,12(1):17-22.

(收稿2014- 07-09;修回2014-08-0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3177)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药疗法 @铍针 针刺

R273.34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5.02.045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条索反应物经筋
膝骨关节炎经筋辨证的研究进展
经筋排刺法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复合震动筛选机常见故障排除
心慌胸闷,弹拨极泉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初中化学中气体的制取、净化与干燥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考点点击
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化学平衡移动对反应物转化率的影响
离断眶隔脂肪与上睑提肌腱膜之间的纤维条索治疗轻度上睑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