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在贵州少数民族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意义

2015-03-21徐艳菊叶贤伟张湘燕余红姚红梅王中新

贵州医药 2015年5期
关键词:戒烟稳定期依从性

徐艳菊 叶贤伟 张湘燕△ 余红 姚红梅 王中新

(1.贵阳医学院,贵州 贵阳550004;2.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550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卫生部公布的我国城乡居民十大死亡原因中,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COPD)位于城市人口死亡原因的第4位,农村人口死亡原因的第3位,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1],病情呈进行性发展[2]。研究表明,正确的日常生活习惯、积极预防肺部感染、加强呼吸功能锻炼能显著延缓COPD病程的进展,故其治疗效果及预后掌控与患者及家属的认知程度息息相关[3]。尤其稳定期患者的管理对预防及延缓疾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致关重要,此期患者如能采取积极的防病治病措施,则可减轻患者的症状,优化器官功能状态,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日常生活能力[4]。本研究对贵州省少数民族聚集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在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选择2013年1-12月贵州省贵阳市乌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能自主与家人共同完成健康教育的COPD稳定期患者118例,全部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提出的COPD诊断标准[5],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55~74岁,平均(70.1±9.4)岁;病程5~21年,平均(10.3±10.2)年,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患者30例;对照组62例,男34例,女28例;年龄54~73岁,平均(69.3±8.8)岁;病程5~20年,平均(9.8±9.2)年,高中及以上患者3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经济承受能力及文化程度方面,均具备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患者年龄>40岁;目前或既往吸烟史>200支/年;符合GOLD 2011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即吸入应用沙丁胺醇后FEV1/FVC<70%。肺功能分级GOLD 2~3级(30%≤FEV1%pred<80%),既往3个月内无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CAT)评分>10分。

1.3 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活动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肺纤维化、肺间质性疾病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不能交流等;对任何抗胆碱能药/毒蕈碱性受体拮抗剂、β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有过敏或超敏反应病史。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调查方式 由呼吸科专业医师设计COPD一般情况调查表及6个月随访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随访表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出生年月、文化程度、吸烟状况、用药情况、康复锻炼情况等。调查前(0个月)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回顾性问诊,填写一般情况表及填写CAT问卷留存资料。此后每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随访。6个月后研究结束时填写随访表、CAT问卷,汇总并分析观察前后两组患者吸烟状况、用药情况、康复锻炼情况、CAT问卷等资料。

1.4.2 健康教育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社区就诊后,由社区医师严格按照健康教育内容进行系统的专人专室COPD健康教育,教育时间不小于45min,教育完成后发放COPD宣传资料,同时定期举办专题讲座,通过对疾病症状、治疗方法、预防及注意事项等系统讲解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每月进行门诊随访及电话督导。对照组:未进行健康教育。

1.4.3 健康教育的内容

1.4.3.1 COPD基础知识介绍 COPD的病因、危险因素、常见症状、体征、常用检查方法、预后及治疗原则,使患者充分了解COPD的病理及生理过程,增加患者认知性教育,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吸烟对COPD发生发展的影响,帮助并劝告所有患者戒烟及避免接触有毒有害气体,教育患者正确认识急性加重,避免急性加重时产生恐惧心理而更加加重病情发展,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缓解病情的技巧,能够选择正确的时间及时就医。指导患者预防感冒、加强营养、合理膳食、增强体质。

1.4.3.2 用药知识指导 按照GOLD2011推荐的稳定期COPD治疗方案,介绍各类常用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向患者讲述合理规律用药的重要性,教育患者不滥用药及私自停药。结合患者目前病情严重程度及经济状况,推荐其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CS+LABA)或长效抗胆碱能药(LAMA和/或茶碱类等药物)。

1.4.3.3 康复锻炼指导 向患者讲述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呼吸锻炼的动作要领,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告知其运动及呼吸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正确掌握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此外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户外体育锻炼,鼓励患者多进行定量行走、慢跑、登高等有氧运动,户外体育锻炼是COPD预防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但活动时间、活动方式及活动强度应依据患者病情而定。当出现雾霆、大雾或天气骤变时,应避免进行户外活动。

1.4.3.4 心理社会支持 COPD病程较长,患者由于病情及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常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情绪低落、焦虑及抑郁等心理问题。Ninot等[6]报道,心理社会支持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或抑郁,改善患者的应对策略、自主性及社会参与。具体方法为以讲座或个别指导的形式讲授COPD与心理情绪的关系,宣传家庭支持对不良心理状态的缓解作用,针对患者负性情绪反应特征,使用支持、疏导、安慰、鼓励和放松等方法缓解其负性情绪反应,用乐观、放松的语言引导暗示患者自诉宣泄等。必要时鼓励患者到心理门诊就诊。

1.4.3.5 长期家庭氧疗(LTOT) LTOT能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降低肺循环阻力、改善呼吸功能及睡眠质量、增强活动耐力、减少住院次数、延长寿命。根据患者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等指标,对重度及极重度患者讲授长期家庭氧疗的重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安全用氧。

1.5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评价指标包括行为生活方式改变(戒烟)、治疗依从性(规律用药及康复锻炼)、生活质量(CAT问卷评分)等方面。

1.5.1 健康教育对生活行为方式的影响 吸烟是COPD主要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实验前后患者的吸烟状况比较来探讨健康教育在改变患者行为生活方式中的作用。

1.5.2 治疗依从性评价 治疗依从性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部分。药物治疗依从性评定:患者能够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能够正确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治疗不依从性评定:不能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包括间断用药、自行增加或减少药物种类或剂量、自行停药等。非药物治疗依从性主要针对康复锻炼(包括呼吸及运动功能锻炼),患者能够根据自身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适当的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及运动,并能每天坚持或每周锻炼大于3次以上为依从,患者不进行锻炼或不能坚持进行视为不依从。

1.5.3 生活质量评价 采用CAT问卷来评价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问卷具体内容包括:咳嗽、咳痰的程度、胸闷、爬坡或上一层楼的气喘情况、日常家务活动受限的程度、离家外出的信心、睡眠情况和精力等8个问题,每个问题分值为0~5分,总分为0~40分,患者根据自身情况打分,按照分值总分高低分为四个等级:0~10分为轻微影响,11~20分为中等影响,21~30分为严重影响,30~40分为极严重影响[7]。

1.6 统计学方法 运用Exce1 2003录入数据,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用(¯x±s)表示,定性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定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吸烟状况比较 6个月前后,戒烟比例观察组(28.6%VS 71.4%),对 照 组 (27.4%VS 45.1%),观察组6个月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个月前后及与观察组6个月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治疗依从性比较 6个月前后,观察组规律用药比例(46.4%VS 75.0%),康复锻炼比例(28.6%VS 57.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照组规律用药比例(41.9%VS 38.7%),康复锻炼比例(38.7%VS 29.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个月后两组规律用药及康复锻炼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3 生活质量变化 6个月前后,CAT问卷评分观察组降低[(18.93±5.91)VS(14.04±6.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增高[(22.10±7.19)VS(25.77±7.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观察组CAT评分较对照组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 讨 论

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据统计,在我国死亡原因中,COPD位居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死因的首位[8]。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80%,文化水平相对低,患者对COPD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较低,满足健康需求的自我管理行为较差,而且COPD患者大部分时间处于稳定期,多在急性加重时才进行就医。长期以来,医院及医护人员相对重视急性加重的管理,对早期防治、缓解期治疗及康复治疗等缺乏足够的重视[9]。医学界虽然做了大量临床及科研工作,制定了许多相关指南,研发了大量新药,但我国COPD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并未呈下降趋势,增强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对COP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中,对贵州省少数民族社区的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戒烟比例、规律用药、康复锻炼均有提高,CAT评分下降提示健康教育对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有效。

相关研究[10]己证实,吸烟是COPD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吸烟人群呼吸道症状和肺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人群。戒烟是避免吸烟危害性的唯一办法,是降低COPD发生风险、阻止病情进展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一项研究[11]显示,COPD患者戒烟14.5年后,肺功能检查及生存率提高。通过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充分认识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及戒烟的益处,戒烟意识加强,产生戒烟意愿,使患者对吸烟的心理依赖感降低,吸烟率降低。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随访,戒烟比例明显提高,提示患者对吸烟的危害性认识加强,健康教育对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有效。但患者戒烟过程比较漫长,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需要患者持之以恒的信心,以及患者家属及医务工作者长期的鼓励与监管。

目前对于稳定期COPD的治疗目标是减少症状、延缓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CAT问卷是目前GOLD及医学界普遍推荐的用于评估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问卷,其效度及信度己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认可。CAT评分高低与患者生活质量呈负相关,随着COPD疾病进展,患者肺功能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患者活动耐力降低,生活质量下降,CAT问卷评分增高[12]。研究表明,COPD患者增加体育运动及运动耐力改善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13]。本研究经健康教育及每月定期随访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康复锻炼的比例较对照组升高,CAT评分降低,提示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原因可能与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后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了焦虑等不良情绪,用药依从性提高、坚持长期家庭氧疗、康复锻炼及运动增多等多因素有关。而对照组CAT评分增高,可能与患者疾病进展,用药不规律等各种因素有关,提示健康教育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人群。

以上研究表明,在对贵州省少数民族社区COPD稳定期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后,患者戒烟比例、规律用药、康复锻炼比例提高,CAT评分下降,增加了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治疗、管理疾病的知识和能力,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改变COPD患者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说明健康教育对少数民族社区COPD患者稳定期治疗具有积极作用。但目前,多数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治疗时进行,而稳定期患者多在医院门诊就诊,加上我省医疗资源相对缺乏,门诊就诊人数多,患者与医师接触时间较短,且我省经济落后,大部分边远山区的患者在医院就诊困难,导致健康教育工作未得到有效落实。故将健康教育应用技术工作推广到社区,加强社区医师对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及护士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门诊,进行健康教育、患者随访及咨询服务工作,对边远少数民族社区的COP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7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256.

[2]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1-27.

[3] 邹小芳,肖桂华,刘青.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9):1359-1362.

[4] Almagro P,Castro A.Helping COPD patients change health behavio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J].Int J COPD.2013,8:335-345.

[5]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6] Ninot G,Brun A,Queiras G,et a1.Psychosocial support for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Bev Mal respk,2003,20(4):549-557.

[7] 柴晶晶,柳涛,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中文版临床应用意义的评价[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4):256-258.

[8] 钟南山,刘又宁.呼吸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43-553.

[9] 冉丕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研讨专题[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10):583.

[10] Kohansal R,Martinez-Camblor P,Agusti A,et al.The 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airflow obstruction revisited:an analysis of the Framingham offspring cohort[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9,180(1):3-10.

[11] Tonnesen P.Smoking cessation and COPD[J].Eur Respir Rev,2013,22(127):37-43.

[12] Jones PW,Harding G,Berry P,et al.Development and first validation of the COPD Assessment Test[J].Eur Respir J,2009,34(3):648-654.

[13] Katajisto M,Kupiainen H,Rantanen P,et al.Physical inactivity in COPD and increased patient perception of dyspnea[J].Int J COPD,2012,7:743-755.

猜你喜欢

戒烟稳定期依从性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戒烟文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戒烟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特色疗法对COPD稳定期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