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活动与幼儿科学兴趣的培养

2015-03-19姬晓露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科学区域探究

姬晓露

区域活动与幼儿科学兴趣的培养

姬晓露

在幼儿阶段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是《纲要》和《指南》中比较突出的理念和目标,有利于儿童创新能力的形成。幼儿园主要有主题活动、区域活动和小组活动等几种活动形式,本文主要探讨在区域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探究兴趣、选择适宜的探究材料、引导探索行为、注重活动评价等,达到有效组织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幼儿探究能力的目的。

区域活动;科学学习;前科学概念;探究能力

所谓的区域活动指的是教师从幼儿的需要、兴趣出发,融合教育目标和正在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的要求,将活动场地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区域,如阅读区、表演区、自然角、科学活动区或专门的活动室等,在其中投放各类活动材料,制定相应的活动规则,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在不同的区域内幼儿通过与材料、环境及同伴的相互作用,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获得发展的一类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因其自身的特点,在区域活动中开展科学教育,可以较好地支持幼儿在科学领域的发展,是幼儿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

一、区域活动的特点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凸显了学前儿童个性化学习的特征,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一)区域活动是一种幼儿自由探究的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完全可以在其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问题情境,自主、自信地开展活动,不用关注教师的态度,完全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参加小组或个人的探究活动,自主地决定活动的内容或方式,它是一种宽松的共同学习或个人学习的活动。

(二)区域活动是一种幼儿自主操作活动

区域活动更强调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而非接受式学习。它是将学习的目标和内容以活动材料的方式呈献给幼儿,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对操作材料的摆弄时间、速度、次数都由幼儿自己决定。他们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操作摆弄完成动作的内化获取相关的学习经验,发展认知结构,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自己的方式向教师设定的学习目标迈进。他们自己对学习的过程和结构负责,更多关注的是从学习活动中获得的乐趣,外在压力较小。

(三)区域活动是一种教师成为隐性要素的活动

区域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观察者和间接的指导者,教育的要求不再由教师直接向幼儿提出,而是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教师的作用转化为问题的设置和结构材料的提供,也就是说,将教师的指导隐藏在活动材料的设计之中,而较少有直接的言语指导。教师基本上不干预幼儿的操作,只是在幼儿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给予一定的引导,或者在其不遵守活动区规则、妨碍他人活动、可能发生危险等情况时,才会出面干涉。可以说教师是隐性地教,幼儿是主动地学。

二、区域活动的价值

由于区域活动具有自己特殊的教育优势,它对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有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主动构建对周围物质世界认识,由于有了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和自由选择活动的权利,幼儿在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的驱使下,特别乐意选择适应自己需要的活动材料和内容,积极地投入到各种活动之中,并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自我调控,这时他们才真正地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二)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较之集体性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更强调幼儿的“学”。当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时,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主动构建自己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与理解,获得宝贵的个人经历和体验,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不断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

(三)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

任何知识经验、行为习惯等都必须经过幼儿自己的思考、体验和练习才能成为幼儿自己的东西,而幼儿之间在天资、个性、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广泛差异,因此每个幼儿都有最适合于自己的学习与发展方式。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从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和投放适应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兴趣爱好的幼儿所需要的各类材料,幼儿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主动学习和发展,个性得以释放,为其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在区域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区域活动强调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价值,把幼儿当成学习的主动者,让幼儿在满足需要、发展个性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积极探究的态度,这对于促进幼儿知识经验的主动获得,发展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区域活动中如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进行探讨。

(一)围绕幼儿的兴趣开展区域活动

对于幼儿的探究和学习来说,兴趣是最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顺应幼儿的兴趣,支持幼儿的探索和发现,幼儿的学习过程会更加积极主动。这是《指南》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专业的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观察幼儿的需要,多与幼儿交流,聆听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灵活调整活动区的安排,让幼儿的疑问在区域活动中通过主动探索获得答案。

如大班幼儿在观看了春晚魔术《年年有余》后,都对魔术中金鱼排队跳舞的情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就在科探区设置了磁铁实验,帮助幼儿解开魔术的秘密,让幼儿探索磁力的神奇;如有的幼儿问电灯为什么会亮?教师就在活动区放置了电池、导线和灯泡,让幼儿探索发现灯泡、电池和导线正确连接起来就能发光;有的幼儿问,上旋的玩具为什么会走?教师就在活动区投放了上旋的玩具,让幼儿打开玩具看看里面的构造。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研究得非常专注,有时还一边操作观察,一边讨论不同的方法,有效促进了幼儿的自主学习。

(二)以材料为媒介,引导幼儿的探索行为

适宜、适量的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纲要》中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交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探究的材料除了一些必要的精密工具、仪器之外,更多的应该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易得的材料,且选择也不是用完即丢的材料,而应是能反复利用、一物多用的材料。这样不仅能使幼儿通过操作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还能从小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美德。

幼儿在操作和发现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和想法,不会在一次活动中就完成所有的任务。因此在投放材料时应注意材料的渐进性,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材料的新功能。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在层层递进的材料的帮助下,幼儿积累了相关的概念,同时获得的还有成功的快乐以及探究的热情。幼儿是自主的个体,他们要用什么材料,用它干什么,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因此教师还要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这样更能充分发掘他们潜在的动力,激励他们更加积极地去探索,这样的探索行为才会更有意义。

(三)巧妙引导探究行为,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行科学探究时,教师和幼儿是平等的合作伙伴,他们共同探讨彼此都感兴趣的问题,共同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教师给予巧妙的引导,这对幼儿的探究活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受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限制,在探究过程中往往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要探究什么。因此教师在幼儿探究活动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并引导幼儿积极解决这些问题。在幼儿解决问题时,教师一般不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法,而是引导幼儿聚焦于问题的关键点或难点,并形成假设,以引发、促进更有价值的学习。在引导幼儿探究活动的过程,教师还应该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探索、发现、感受表达出来,它有利于教师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教育。促进幼儿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不断发展。

(四)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巩固探究行为

评价是区域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评价的结果也往往影响到幼儿后续活动的开展,评价对幼儿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评价方式有很多,但不论何种形式的评价,都不应只侧重于结果,而更应侧重于活动的过程。教师不要以活动的结果在幼儿间划分好坏优劣,要看每个幼儿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要看到探究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以便使幼儿探究的内容更有深度、广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

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就是科学家”。幼儿正处于创造和发展的最佳时期,教师可利用区域活动更多地培养幼儿对知识主动探究的能力,在活动中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培养一种行为,形成一种习惯;培养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性格。幼儿在日积月累的探究行为中,会逐步形成以事实为依据,并根据实践得出科学结论的科学态度,从而培养初步的主动探究精神,这也正是科学教育的核心所在。

[1]夏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吴月萍.体验不一样的科学教育[J].幼儿教育,2014,1-2.

责任编辑:贺正

G40

A

1671-6531(2015)02-0091-02

姬晓露/荆州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教师(湖北荆州434000)。

猜你喜欢

科学区域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分割区域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区域发展篇
科学拔牙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