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熹在历史文献学上的成就

2015-03-19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历史文献文献学朱熹

江 涛

朱熹在历史文献学上的成就

江涛

历史文献学研究是对历史文献的辨伪、考证与校释。朱熹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历史文献的辨伪、考证、校释、辑录与评价上。朱熹一生孜孜以求,以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方法,在历史文献学上取得了重大的学术成就。本文拟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朱熹的历史文献学成就进行阐述。

朱熹;历史文献学;辨伪;校释;考证;辑录;评价

朱熹(1130-1200),是两宋道学的集大成者,宋元明清时代最具影响力的理学家,同时也是成就斐然的文献学家。他倾其一生精力从事著述讲学,在对儒学经典整理、研究、诠释、刊刻的过程中,发展与传播了儒学思想,逐渐建立并完善其“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理学体系。

以汉、宋两学之争为背景,朱熹秉承前人的优秀文化精髓,吸取丰富的训诂成果,独辟蹊径,重理据实、辨伪存真,在历史文献学方面取得了非凡成绩。朱熹审慎对待前代学术成果,力求真理,不迷信盲从,勇于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的学术态度,对后世学者具有深刻的影响。

朱熹针对历史文献进行的学术活动,目的是通过对儒学经典的整理、诠释,继承并努力创新儒学道统,使其能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成功应对佛老的挑战。朱熹在批判宋晋只重义理不重注释学风的前提下,通过对经典的校释,阐发其理学思想。作为宋学的领军人物,他潜心于汉学的考证,注重考据之学。在对历史文献进行整理的过程中,朱熹努力辨别其真伪,对五经六典的校勘、辑录、释义工作孜孜不倦,对历史文献典籍的涉猎范围非常广泛,几乎遍及群经。朱熹对经典古籍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辨伪、考证、校释、辑录和评价方面。

一、朱熹在古书辨伪方面的成就

在中国,对伪书、伪史的考辨历史悠久,发展至宋代,辨伪风气更盛,甚至成为一种学术潮流。梁启超眼中的宋人考学之法,“根本和汉人不同,他们能自出心裁去看古书,不肯墨守训诂,不肯专取守先生的态度。”朱熹以前人辨伪成就为基础,整合自己的辨伪实践,推动宋代的辨伪学不断向前发展,对后世学者有很大的鼓励。在宋代学者中,朱熹的辨伪成就首屈一指,其辨伪的书籍涵盖经史子集各部经典,尤以经部和子部为多,其中最唯精辟的辨伪成就当属《尚书》《诗序》和《孝经》。

朱熹的辨伪最先指向古代的经书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的《诗序辨》,指出整篇《诗序》都为后人所杜撰,并非古人之作。朱熹的《孝经勘误》,辨明《孝经》中后人附会之说,非孔子所言,对《古文尚书》朱熹也进行了辨伪。此外,对《尔稚》《礼记》《仪礼》,甚至对他最推崇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四书,子书如《管子》《老子》《文中子》,史书如《左传》《国语》《战国策》《世本》,还有古今百家杂史等等,都做了实事求是的考辨,可见其辨伪范围之广。

在历史文献的辨伪方面取得如此的丰硕成果,与朱熹系统而严谨的辨伪方法是分不开的。他在《答袁机仲(枢)》中说:“熹窃谓生于今世而读古人之书,所以能别其真伪者,一则以其义理之所当否而知之,二则以其左验之异同而质之。未有舍此两途而能以臆度悬断之者也”,这是对其辨伪方法的精要概括。他的很多辨伪方法对于后世学者都具有借鉴意义。

朱熹在对古籍进行鉴别的时候,会从多种角度进行考量。了解著书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和文学发展等多方面因素所成就的语言风貌,掌握基本的常识,对书中之历史事实的参详,书中自相矛盾处的发现,书中所体现文字训诂理念的真实性与时代性相符性的剖析,书籍传承方面的探寻与追究,书中明显抄袭之处的发现,参详书中体现的作者思想的准确性或者偏颇度,书中明显错误之处的发现等多种方法,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严密的逻辑推理,为其辨伪提供了丰富的佐证。“义理”、“左验”并重的辨伪思想,使朱熹在辨别伪书方面成就斐然,其辨伪方法和辨伪成就对于后世学者和历史文献学方面的影响深远。

二、朱熹对历史文献的考证

朱熹在校书时,会参考众多的文献版本,择其善者而取之,也不会迷信所谓的名本。在对文献进行考证的过程中,朱熹十分重视考证之法,综合运用理证和比较二法。对历史的考查,以其是否符合事物本身的道理进行推理。他常用比较考证之法对历史文献进行旁参互证,综合各种说法,分析比较其异同,最后得出结论。朱熹对《宋八朝名臣言行录》和《伊洛渊源录》两史的文献考证甚为周密详慎,所有内容都参考数种乃至数十种经过反复比较考核的资料,从不轻信一家,充分体现了其求真求实的精神。

朱熹对于历史文献中文字音韵及版本的校勘考订相当重视,态度严肃认真,有根有据,“其可疑而无实据者,宁存而不以私意改之”。校勘方法以一种为主,同时辅以数种版本作为参考,相互比较进行勘校核对。对于经史百家各类书籍朱熹都进行了普遍的校勘考订。其中,作为校勘学杰出代表作的《韩文考异》,极好地反映了朱熹求力求本意、实事求是的思想。

三、朱熹在历史文献校释方面的成就

朱熹在历史文献学的传承和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辨伪方面取得了卓然成就,其辨伪之法系统而严谨。同时,在对古书的校释方面,也做出了不朽的成就。

整理和研究历史文献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注释文献。朱熹认为,对于古书的校释,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思潮、校勘者学术基础、文字功底、所参考版本等种种因素,出现错误的情况是很常见的。记载圣人之言的儒学典籍中含蕴有丰富的人生哲学,指导后世之人去实践发展,因此,在对历史文献的整理、诠释过程中,朱熹始终坚持追求圣贤本意。在文献注释中,他注重义理的解释和发挥,字斟句酌,能够从整体上去把握和探求原书内容结构和思想体系,注意吸收总结前人的注释成果,释文简明扼要,要言不烦,文字洗练。

朱熹考据与义理并重,探求文本本意与创新发展并行,充分体现了对儒家中庸思想的传承与实践。对于历史文献的校释,必须在文字上下功夫,力求从文献本身出发,避免穿凿附会,纠正因不复见先圣立言本意,“倍其师说而淫于老佛者”的不正常现象。基于此,朱熹发展了孔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思想,强调在对经典历史文献进行校释前,必须先摒除自我“先见”、“前识”,“不可先立己意”。在古书校释方面,朱熹始终以力求圣言本意为宗旨,取得了很多重大的成果,这与他审慎的态度、一以贯之的诠释宗旨、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功底是分不开的。

四、朱熹对文献的辑录

在历史文献研究过程中,对历史文献进行选辑摘录汇编,是不可或缺的,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南宋特殊的历史背景导致很多历史文献的内容不实,许多著名史学家纷纷致力于搜集当代文献资料,整理汇编成当代史书,为后人保留优秀的历史文献遗产。朱熹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辑录北宋自太祖至徽宗八朝一百零四位名臣的言行事迹资料成《宋八朝名臣言行录》,辑北宋四十余位理学家的传记文献资料成《伊洛渊源录》,又与昌祖谦辑录北宋理学四大家周、程、张子的思想精华成《近思录》。朱熹所辑录的文献不仅数量多,而且编排合理,注重实用和存真。这对文献的辑录汇编方式影响很大,后世学者多有效仿。

五、朱熹对历史文献的评价

在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过程中,朱熹对文献进行了广泛的评价。他明确指出文献的价值,并贯穿着自己的历史观点;主张在相互比较中评出文献特色;建议从文献的语言表达方面去评价;指出阅读文献的方法和步骤。朱熹的评价,一语中的,评语简明扼要,当然也难免会有偏颇之处,但在此不做赘述。

朱熹在历史文献学上取得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斐然成就,对于历史文献学的贡献不凡。他在历史文献研究过程中严谨的学术态度、系统的学术研究方法、孜孜以求的研究精神,值得后世学者借鉴,作为后世学者的楷模,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1]余时英.朱熹的历史世界[M].三联书店,2004.

[2]白寿彝辑.朱熹辨伪书语[M].北平朴社,1933.

[3]张舜徽.中国文献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汤勤福.朱熹的史学思想[M].齐鲁书社,2000.

[5]蔡方鹿.朱熹与中国文化[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6]高令印.朱熹事迹考[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白寿彝.白寿彝史学论集[M].北师大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丁金荣

K092

A

1671-6531(2015)02-0011-02

江涛/贵州省安顺市安顺学院副教授,硕士(贵州安顺561000)。

猜你喜欢

历史文献文献学朱熹
东方朔散文赋《答客难》的文献学解读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夏译汉籍”的文献学价值
历史文献纪录片中蒙太奇的运用
“朱子深衣”与朱熹
《伤科汇纂》文献学研究
珠镶玉嵌 蔚为大观——读《都江堰文献集成·历史文献卷(近代卷)》
文献学视野下的《畲族小说歌》研究
《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一卷)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