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锡剧艺术的传播困境与出路

2015-03-19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锡剧

刘 晴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文化创意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锡剧又称常锡文戏、常锡剧,它发端于江浙一带,最早是当地农民在劳作和农闲时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山歌小调、渔歌船歌,后融合道情、唱春、宣卷等讲唱文学和曲艺而形成滩簧小戏。它以唱为主,采用无锡方言,以簧调为基本曲调,以二胡、琵琶、笛子和其他打击乐器为主要伴奏乐器,在艺术表达上婉转动听、长于抒情、贴近生活,具有江南水乡情趣特色,是深受苏南地区广大平民百姓喜爱的戏曲剧种。因其主要流行于太湖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嘉兴、湖州、杭州等地,故又有“太湖一枝梅”的美誉。

进入21世纪,锡剧面对多元文化的碰撞与冲击,市场逐渐萎缩,观众群日益老化,人才流失且后续力量不足,锡剧遭遇“无戏唱、无人演、无人看”的“三无”困境[1]40。为了抢救和保护好锡剧,我国于2008年6月14日把它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锡剧主要流行区域的苏锡常等地如何认识锡剧、保护锡剧、使锡剧在困境中突围至关重要。

一、锡剧艺术的传播困境分析

根据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的5W模式,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其传播过程都离不开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接受者以及传播效果这五个要素,受其启发,我们将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对锡剧的传播困境进行分析。

(一)传播者:演创人才匮乏,政府支撑不够,市场推广缺位

锡剧的传播主体应包括各锡剧院团、当地政府、商业运作主体、业余爱好者、评论研究者等。其中剧团演创人员是锡剧的最直接传播者,也是锡剧传播的主导力量;当地政府是锡剧传播的机制协调和保障者,是保护锡剧非遗的强有力推手;演出公司、经纪公司、传媒公司等商业运作主体则是锡剧的市场宣传和推广策划者;广大戏迷票友是锡剧传播的民间助推力量;研究锡剧的文人学者、专家以及锡剧评论家等是传达锡剧专业信息、提升锡剧传播深度的社会舆论引导者。

1.演创人员出现断层,后继乏人

各地锡剧院团演创人员出现人才断层,青黄不接,尤其缺乏拔尖的年轻演员。以无锡锡剧院为例,目前该剧院老的导演、编剧、音乐设计、舞美设计都已退休,现有的一批主创人员年龄偏大,后继乏人,各行当演员不全,特别是缺少拔尖的年轻表演人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表演人才的培养成本高昂。向无锡锡剧院输送锡剧表演人才的无锡文化艺术学校由于承受不住高昂的办学成本,曾于2003年起连续四年停招锡剧表演专业学生,这对无锡锡剧院的演员梯队建设来讲是个巨大的打击,造成该剧院演员出现断层。二是转制改企后的剧院环境迫使演创人员及时脱身进“保险箱”。很多原本处于艺术成熟期的演创人员为了将来的“保险”与编制不变,要么提前办退休,要么“争取”去戏校任教,锡剧艺术队伍离开了正常更替的轨道,造成了人才的流失。三是一“角”辉煌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不成文规定使得年轻演员的发展空间受限。王彬彬、梅兰珍、汪韵芝、季梅芳等老艺术家作为无锡锡剧院的根基把锡剧推到了鼎盛的高峰,尤其是王彬彬、梅兰珍创造的“彬彬腔”“梅派”,一刚一柔,出现了梅韵天下、十生九彬的盛况。但这种盛况也如同一座丰碑阻挡了年轻演员的成长步伐,很多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演员耐不住寂寞,还没等到成为尖子演员,就改行去从事经济收益相对锡剧表演来说要多得多而且成名也快的影视表演,或者去唱流行歌曲。

2.政府扶持程度不够,保障机制不完善

锡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机制保障尤为关键,但目前锡剧传播面临的情况为:一是经费扶持不够。2010年,很多锡剧院团完成转制改企,剧团在财务上由原来的全额拨款变为差额拨款,即在职职工经费的70%由财政拨付,其余30%及劳务派遣职工的人员经费由剧院自筹,转制后的锡剧团普遍面临赢利能力弱的巨大生存发展压力,资金缺口严重。二是组织协调不利。如上文中提到的锡剧院人才引进问题、剧院演创人员的编制问题等,仅仅依靠剧团自身是难以解决的,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帮助解决。三是普及宣传薄弱。锡剧出现无人观看的困境,是因为锡剧缺少市场需求,而这个需求是需要政府在全社会范围内通过对锡剧艺术的普及、宣传和弘扬来慢慢培育的。

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过分强调了锡剧的文化产品属性,而轻视了锡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重市场导向、经济利益,轻文化导向、社会效益。相比而言,美国的“大都会”文化演出团体不需要完成政府的演出指标,也不需要承担替政府做宣传的义务,但美国政府每年都会给它一定比例的经费,这就说明,锡剧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其属性决定了它是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延续,不管对它的直接传播者——剧团如何改革,政府加大对这种艺术的投入和建设都是必需的。

3.商业运作不健全,市场推广缺位

锡剧要扩大传播,市场宣传和策划推广尤为重要。各类演出公司、经纪公司、传媒公司等商业运作主体可以对锡剧的票价定位、演出渠道和场所、上演时间档期、促销模式、品牌包装、项目运作等进行宣传策划,帮助锡剧更好地实现商业价值,完成市场流通。但由于当前我国演艺市场的发育程度还比较低,有丰富市场推广经验的戏曲商业运作公司还很少。另外,很多锡剧院团虽然已经完成了转制改企,但在探索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依然停留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只关心锡剧的自我生产,忽略锡剧的营销推广,锡剧的商业运作问题严峻。

(二)传播内容:剧目老套,形式陈旧,行当单一

1.锡剧演出剧目老套

锡剧在发展过程中先后从宝卷和弹词、京剧和徽剧中引进移植了许多剧目,如从宝卷和弹词中引进了《珍珠塔》《玉蜻蜓》《双珠凤》《孟丽君》等,从徽班中吸收了《琵琶记》《潘金莲》等,由京剧移植了《贩马记》《秦香莲》等,也自创了一些清装乡土戏,如《双推磨》《庵堂相会》《拔兰花》等;但总体来讲,锡剧在剧目选择上单一、老套,类型多以表现男女情感、市民生态、农村风情为主,一部《珍珠塔》和《双推磨》上演了几十年,锡剧观众甚至发出“赠不完的塔”“跌不完的雪”“推不完的磨”的无奈感慨。

锡剧出新戏的速度也远不如越剧、黄梅戏。据了解,无锡锡剧博物馆在2014年1月推出“百姓大舞台”之“锡剧周周演”时,本打算每周演出三场,就是由于常演剧目不多、新戏又供给不上,才改成每周演出一场的。

新创剧目也会因沉湎于恋旧、泥古的孤芳自赏心态而落入“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俗套。那种构思新颖,人物与人物纠葛复杂、矛盾与矛盾冲突激烈、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精品力作难得一见。

2.锡剧演出形式陈旧

锡剧发展的原初阵地是苏南广大的农村,后经无锡羊尖严家桥袁仁仪带领的“袁家班”唱进了大上海,锡剧才得以从茶楼进入“大世界”,从乡村走向城市,成为享誉华东的大剧种。然而锡剧在当前发展不景气的情形下,近年来又出现从城市退守回农村的趋势。有人把这种退守称作回归而叫好,也有人为锡剧的“落荒而逃”而深感忧虑。锡剧的退守,其涉及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城市观众的流失和老化,而城市观众的流失和老化又与年轻观众的审美情趣、欣赏习惯发生改变,锡剧演出沿袭老腔老调有关。

锡剧演出的老腔老调体现在:一是唱腔音乐上,锡剧形成了簧调、大陆调、苏南小调三大系统,可谓调式板式丰富、变化多端,但锡剧音乐音域太宽,高低音跨度达十六度,这对学唱锡剧的戏迷票友来讲是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不易传唱;二是在舞台布局上,锡剧依然原封不动地采用“守旧”的一桌两椅,显得非常陈旧简陋,不能体现现代剧场的经典与时尚,缺乏观赏感;三是舞美技术上排斥现代科技手段的包装,不注重灯光和音响效果,缺乏视听美感。

老腔老调固然可以留住许多讲求锡剧原汁原味的老观众和票友,但失去的将会是市场广大的潜在年轻观众和锡剧的未来。

3.锡剧演出行当单一

锡剧在演出行当上以小生花旦的对子戏居多,其他行当在锡剧中仅是剧情的连接、铺陈的需要,不出色,上演不了主角,没有以这些行当为主线的戏,因此进剧团的都想演小生花旦,其他行当受到冷落。这种行当单一的现象,和锡剧本身以唱取胜的艺术传统有关,锡剧发源于民间山歌小调,是江浙一带说唱艺术的支流,在表演功夫上先天不足,所以也影响了其行当的丰富和发展。但作为一种戏曲艺术,中国戏曲最大的特点就是程式化的虚拟表演,戏曲界有这么三句老话,叫“戏无理不服人,戏无情不动人,戏无技不惊人”[2]16,这个“技”强调的就是戏曲界常说的四功五法中的“做”和“打”以及“手、眼、身、法、步”带来的表演程式。

与锡剧相比,京剧的行当就很丰富,生、旦、净、末、丑每个行当都有主演的看家戏,如京剧著名的《三岔口》,就是传统的短打武生和武丑的剧目。武生和武丑利用程式化的虚拟表演,惟妙惟肖,形神兼备,令人叹服,在赢得满堂彩的同时,该出戏也成为武行和武丑的看家戏。锡剧表演如果不注重在传承中发展,先天不足的同时又不注重后天对演员“做”和“打”的培养训练,不考虑在小生和花旦戏外,再突出打造其他行当戏份,就会失去很多舞台上的光彩,也不利于锡剧演员队伍的成长。

(三)传播渠道: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广度深度不够,交互性不强

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和影视是锡剧进入近代以来最主要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但随着互联网科技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锡剧传播已经进入利用3G、4G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新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有三:一是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信息的迅速扩散,传播速度快;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覆盖受众群,传播范围广;三是变线性单向传播为双向乃至多向互动传播,每个信息终端接受者也可以是新的信息的发出者。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戏曲传播形成巨大挑战,锡剧的新媒体传播还刚刚起步,传播范围有限,交互性不强,新媒体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开发。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戏曲与互联网传播研究”课题组截止到200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作为华东三大剧种(锡剧、越剧、黄梅戏)的“锡老大”在单一剧种的网站数量排名上远远落在了越剧、黄梅戏之后,其中,“越剧网站有133个,占到了总数23.2%,京剧、黄梅戏所占比例也达到了7.1%和5.2%”,而“绍剧、蒲剧、黔剧、庐剧、桂剧等近30个剧种加起来才占了总数的7.2%”[3]70,锡剧就在这7.2%的30个剧种中,境况堪忧。截至2015年6月,笔者能跟踪到的单一剧种锡剧网站只有6个,锡剧论坛2个,微博2个,微信公众平台3个。从6个锡剧网站架构来看,大致包括名家流派介绍、剧目介绍、演出信息、剧院动态、票友信息、名家名段在线试听等版块,网站信息量少,更新不快,重信息浏览,轻交流互动,6个网站都没有设置和观众票友沟通交流的论坛版块,可供在线收听收看或下载的锡剧音视频资料更是严重缺乏;在锡剧教学互动方面,只有江阴市戏曲票友协会主办的“锡剧在江阴”一家网站有体现,共有49个形体教学视频、88个曲调教唱视频。

(四)接受者及传播效果:接受者严重缺失,文化消费意识淡漠

任何剧种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己特有的观众群体和它的一大批票友,可锡剧面临的现实情况是,了解锡剧、对锡剧有兴趣并有自觉消费意识的人群多集中在40后、50后和60后,70后和80后表示对锡剧并不关心、不了解锡剧的唱腔,90后、00后对锡剧表示很陌生,很难想象,在一个接受者严重缺失的传播活动中,锡剧靠什么振兴。

笔者及课题组曾于2010年对无锡市的四所学校(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江南影视职业学院、无锡市北高中、无锡崇宁路小学)、三个社区(无锡景鸿苑社区、春潮花园社区、五星家园社区)做过关于锡剧接受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在锡剧认知上,知道锡剧的人多,会唱锡剧的人少,只有少部分被调查者能听辨出播放的戏曲唱腔是锡剧;在锡剧接受态度上,80%以上的学生对锡剧总体感觉陌生,平时不听(唱)或很少听(唱)锡剧,但表示不排斥锡剧;在锡剧接触方式上,多数被调查对象是通过现代传媒手段,电视、广播、报刊、音像资料、网络等了解锡剧,极少是通过课堂教育得知的;在锡剧进社区进课堂上,65%的社区居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了解地方戏曲,学习本土音乐,希望锡剧表演能进社区;在锡剧文化消费模式的选择上,绝大部分人表示不会去购买有关锡剧的书籍,72%的学生表示不会购买锡剧光碟,68%的居民表示不会购票去剧院观看锡剧演出;在锡剧的当地媒体宣传上,接近半数的学生对当地媒体对锡剧宣传的效果表示不满意。

以上数据显示锡剧接受遭遇很大的困境,其背后的原因分析如下:(1)锡剧认知的困境,在于政府缺少对锡剧欣赏整体社会氛围的营造;(2)锡剧接受态度的困境,在于90后、00后的青少年生长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开创的公共空间里,每天接受来自各方的信息,不约而同地受到现代传媒的冲击,他们从文化娱乐的接受上看已经趋向多元;(3)锡剧接触方式的困境,在于学校对青少年锡剧欣赏和教育引导的缺失,社区对城市居民锡剧知识普及的缺失;(4)锡剧文化消费模式的困境,在于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靠单位分票、靠关系要票等消费陋习和虚荣心理作怪;(5)锡剧媒体宣传的困境,在于政府和当地媒体对于锡剧非遗的重视和保护程度不够,没有把锡剧非遗艺术当作城市形象工程来宣传。

二、锡剧艺术的发展出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司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于平教授在2008年第六届全国昆剧院团长联席会议上提到昆曲生存危机时谈到,“如同自然界一样,一个物种发生生存危机,其实是其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4]10。锡剧困境的产生既和上文提到的具体传播困境有关,也和锡剧的文化生态大有联系,自然生态可以保护,文化生态却难以保守。其中社会心态作为文化生态的主体,随一代一代人的离去和一代一代人的到来而不可逆转地变异着。我们必须联系锡剧发展的文化生态并结合其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为它的突围出谋划策。

(一)传播者齐头并进,合力传播

锡剧艺术要走出困境,焕发生机,必须充分发挥各传播主体的能动性,剧院自身不能“等靠要”,当地政府不能“甩手掌柜”,商业运作主体应主动介入。

首先,转制后的院团必须有自我发展能力,要“努力提升创新能力、演艺产品营销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和知识产权经营能力”[5]。在资金缺口方面,要尽可能通过吸纳社会资本,多渠道多途径投融资。山东省济南京剧院在排演《李清照》时就是由文化部门联合山东普利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济南四建集团斥资170万元融资打造的。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剧院要积极筹措利用社会资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来投资剧场等演艺基础设施建设。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剧团要创造条件培养出好的角儿,因为作为一种戏曲艺术,锡剧首先是角儿的艺术,看戏看的就是人,剧团在观念上先要打破一角遮挡二十年的不成文规定,敢于推陈出新,鼓励更多的年轻演员走出“彬彬腔”和“梅派”光环的遮挡,形成新的唱腔流派风格。另外,剧团领导还要有包装意识,要给年轻演员提供更多机会,把他们包装成戏曲“偶像”,让观众了解他们、熟悉他们,有了观众基础,才能出偶像,有了偶像,才有锡剧市场。

其次,作为体制机制的协调者和保障者,当地政府必须加强对锡剧的政策扶持,在经费保障上加大对锡剧院团的财税扶持力度,落实转制院团税收优惠政策,对锡剧实行“购买服务、项目补贴、定向资助、以奖代补”[5];设立锡剧专项发展基金,建立非营利性的,相当于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永久性区域戏剧剧院;在人才培养上要与当地艺术学校加强合作,如每招收一个锡剧表演专业的学生政府可补贴2-3万元;另外,对于锡剧专业人才、锡剧文化工作者,要解决其编制问题,有生存才能发展,锡剧演创人员的生存问题解决了,锡剧艺术才能发展,文化遗产才能传承;在普及宣传上,要加大投入,设置文化惠民工程,并形成建设与投入的政策机制;在教育培养上,要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大力推动锡剧进校园,支持锡剧院团到各级学校演出,形成第二课堂。

再次,作为市场宣传和项目推广的传媒公司、演艺公司等商业运作主体,首先应主动介入,善用政策与政府投入,利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加强资源整合和锡剧推广;其次要综合考虑锡剧演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制作出“既叫座又叫好”的锡剧节目,积极引导社会文化消费。锡剧院团也要主动找市场,借助这些商业推手去“包装”锡剧演员、锡剧演出和剧院本身,改变以往“疲于奔命求生存”的恶性循环模式。

(二)传播内容创新发展,跨界突破

要改变锡剧传播内容老套、形式陈旧、行当单一的局面,就必须秉承因文化生态改变而积极跟进的生产理念,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突破。首先,“在继承中创新”是立足锡剧“锡”字的创新。不能因为创新而丢了锡剧的根本,不能随意更改锡剧依托的方言、主要曲调和伴奏乐器。其次,“在发展中突破”是在保持锡剧传统艺术风格上的突破。锡剧是来自民间又流向民间的“草根艺术”,它从诞生那日起就没有京剧雍容尊贵、没有昆曲典雅精致、没有越剧细腻缠绵,但它形成了自己的清丽、晓畅、通俗的艺术风格,我们在对锡剧进行内容创新时必须保护好这些根本和传统。

1.翻新、移植和创编剧目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周华斌在谈到中国戏曲的“创意”生存时强调,“要有好的剧目,剧目不突破,总搞一些‘拿奖’剧目是发展不了戏曲的”。[1]41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进行剧目创意:一是古曲翻新,运用现代的舞台效果和配乐手段重新演绎锡剧的传统剧目,使之更能体现锡剧清丽秀美的艺术风格,如无锡锡剧院2015年重排的“梅派”代表作新版《孟丽君》,在舞美设计上,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符合现代观众视觉审美要求;在服饰造型上,专门定制的造型头饰及150余套戏服,制作精良,华美绚丽,保留传统,又改良出新,成为全剧的一大亮点;在音乐伴奏上,近30人组成的管弦大乐队伴奏,烘托唱腔,营造气氛,加强了视听效果。二是移植剧种,寻求跳出“才子佳人”“大团圆”俗套、符合锡剧舞台表演规律、能用锡剧特色元素进行改编整理的其他剧种剧目,充实锡剧。三是应时新制,聚焦社会热点话题,深挖角色人物内心,如常州锡剧团2014年原创大型现代锡剧《紫薇树下》聚焦的就是老龄化社会“空巢老人”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另外,为了突出江南味道,体现吴文化特色,还可选取吴地杰出典型人物和事迹来进行表演塑造,如无锡锡剧院排演的《二泉映月·随心曲》就是以无锡著名音乐家阿炳的生平为创作题材改编的;也可以直接从江南本土作家作品中选取有影响力又能代表吴地特色的小说来进行改编,如无锡本土作家高仲泰创作的《夫差王朝》《阖闾王朝》等都可以尝试拿来改编。

2.多种艺术形式跨界融合

锡剧目前的文化生态,就是作为农业文明诗性回忆的程式化戏剧,正逐渐被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代表现手法更丰富、时空感更强大、感官刺激更强烈的视听艺术所取代。这种现代声光电视听技术生产出的多元文化,包括流行歌曲、真人秀节目、肥皂剧、武侠片、警匪片、电子有声读物、3D电影、电子游戏等等。在如此多元文化空间里成长起来的观众,尤其是80后、90后、00后观众,其审美心态自然和农业文明时期有了天壤之别。锡剧在保持自身传统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变化了的文化生态,既传承老调,又创造新声,在不影响锡剧传统韵味、不冲击观众欣赏传统写意艺术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舞台呈现的革新,探索戏曲与其他艺术的跨界融合。

如常州锡剧团2011年的原创交响锡剧《天涯歌女》就是一次“锡剧跨界”的成功尝试。它以上世纪三十年代红极上海滩的“金嗓子”周璇的故事为蓝本,在音乐创作上,首先尊重锡剧的剧种特色——抒情、写意、委婉、动听,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洋交响乐和其他剧种宏大、整体的结构方式及音乐叙事方式,探索弥补传统锡剧音乐唱腔零碎、叙事性不强、配器局限的不足,在中西合璧中寻求“好听”的效果;在视觉呈现上,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与视觉设备,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空间、多点视的综合调度,营造出“小舞台大世界”的梦幻效果;此外为了使观众在震撼中体味到“好玩”,还通过一些神奇的变幻,混合了魔术、杂技、现代舞等多种艺术形式,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

3.突破行当单一的局限

锡剧表演要突破行当的局限,做法有二:一是锡剧演员要注重文武兼备,在重视练嗓的同时也要重视“做”和“打”的基本功的训练,强化舞台的身段做功。哪怕在戏中只有一个“做”和“打”的动作,也要勤加练习,抓住观众。如锡剧《青蛇传》里有个剑归鞘的动作,每次上场前演员都应该练半小时功,场上才能不失手,赢得满堂彩。二是可以挖掘和创排一些以丑、净角等其他行当为主线的戏,以“做”和“打”为主的功夫戏、武行戏。首先要以戏养戏,充分挖掘锡剧中为数不多的如《三请樊梨花》《杨门女将》等强调身段的功夫戏,演员在起霸、趟马、枪花、开打上要苦练基本功;其次可以借鉴浙江昆剧团排演《公孙子都》的做法,传统昆剧,以文戏为主,《公孙子都》却反其道行之,在武戏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填补了昆剧武戏的空白,并一举夺得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奖“文华大奖”,新版锡剧《孟丽君》强化“女扮男装”反串特色,增加武行开打戏份和大场面,也起到了同样的效果。

(三)传播渠道向新媒体无限拓展,整合营销

锡剧必须抓住现代广电、通信和网络逐步实现“三网联合”的历史新机遇,以舞台为中心,在媒介宣传上朝新媒体方向不断深入拓展,形成整合营销效应。

在影视传播上,锡剧不能停留在把其作为一个简单播放载体上,可以借鉴豫剧和越剧的做法:享誉全国的河南电视台梨园频道的《梨园春》栏目和央视戏曲频道的《越女争锋》栏目都是打破了利用电视信号播放戏曲录像和名家名段的传统,大胆借鉴娱乐节目的经验,以“戏迷擂台赛”或者“专业演员争霸赛”的方式引发观众参与热潮,吸引和培养了大量豫剧和越剧的“粉丝”。据悉江苏省锡剧团目前正投资近千万元筹备一部3D全景锡剧电影《珍珠塔》,这也将是第一部进入全国院线、卖票房的3D地方戏电影。

在新媒体传播上,可以通过向政府申请新媒体专项发展资金来设立剧院新媒体研发中心,面向社会招聘,专人专职建设维护锡剧互联网传播平台、微传播平台等。具体做法为:一是锡剧网站建设要突出立体性、交互性。设立BBS论坛,完善锡剧的视音频教唱资料,动态更新各地锡剧演出信息,联网提供在线购票业务等。二是打造锡剧微运营团队,可以学习锡剧的代表性剧团江苏省锡剧团,其建立官方微信平台的时间虽只有短短半年,但已经在全国锡剧迷中颇具号召力,其官方微信号“xiju1953”下设“精彩推荐”“戏友互动”“锡剧微店”三个版块,三大版块下又开辟有“名家名段”“最新演出”“合作联系”“锡剧微社区”“最新活动”等子栏目,省锡剧团利用这一微信平台随时发布新剧目创作排练的进度、演员们的介绍和新创剧目的演出安排,并利用剧团著名演员、主创的知名度,在他们的朋友圈形成扩散和辐射效应。而对于利用微信开微店的举措,江苏省锡剧团团长周东亮也说“不为赚大钱,是为吸引人气”[6]。面对“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新媒体时代,锡剧必须抓住多种媒介一齐发力吆喝做宣传,才会争取到更多的观众。三是打造新媒体锡剧,加强戏曲和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所谓“新媒体锡剧”就是充分依赖计算机网络新媒体以及高新的数字虚拟技术,创造数字虚拟的锡剧演员站在虚拟戏曲场景或是真实的舞台中央用“电子唱腔”唱戏。

(四)分众传播,培育文化消费市场

1.依托学校和社区,加强对锡剧观众的教育和培养

对观众的培养和教育,是锡剧非遗传承的重要平台与渠道,政府要引领,社会要认同,学校要配合。美国百老汇戏剧闻名天下,长盛不衰,和其对观众的教育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美国剧院组织机构中设有专门负责培养戏剧观众的教育部,明尼亚波利斯市的加瑟瑞剧院教育部主任谢拉女士就说:“把观众从电视旁吸引回剧场,靠的是通过‘教育’使他们‘了解’戏剧。‘教育’是一个和生命一起延续的过程,观众必须不断从戏剧中获得情感智力的挑战,才能对戏剧有兴趣和热爱。”他们还特别重视对青少年戏剧观众的培养,该剧院每年上演七部戏,每部戏演40场,平均上座率是90%,而观众中有22%是青年学生。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剧院的做法,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锡剧观众的培养:一是开展“锡剧艺术进校园”活动,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层面确定一批“锡剧传承特色学校”;二是政府牵头,锡剧院组织,锡剧非遗传承人挂帅,成立“教学工作室”,面向师生开展锡剧专业知识讲座、示范教学、选送经典锡剧节目等活动,提高教师和学生对锡剧的了解和欣赏水平;三是开展“锡剧进课堂”活动,在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中将深层的锡剧艺术教育作为必修课,提高学生对锡剧的理论修养;四是为教师构想的锡剧艺术教育和创造性项目提供必要的经费和人力资源;五是每周在固定的日子开放锡剧院,让学生参观后台,为他们做戏装、道具、舞台机械、灯光设备、音响设备的演示,并且放映一些剧院演出的戏剧的录像,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对锡剧艺术的关注与喜爱;六是组织针对锡剧“发烧友”的锡剧假日旅游项目(自费),由锡剧艺术家亲自带领学生“发烧友”去各地看戏,培养学生的戏曲视野;七是通过举办“红梅奖”青少年锡剧邀请赛来形成“锡剧艺术进校园”的成果汇报,培养锡剧演出新秀;八是开展“锡剧进社区”活动,携优质的演出阵容、经典的锡剧剧目深入到农村或社区一线为农民和居民演出,让农民、居民在家门口欣赏到高水准的锡剧表演,培养潜在观众。

2.准确定位,根据新老观众的不同审美特点分众传播

文化消费多元的时代,那种试图通过一场戏产生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效果的想法已经行不通。锡剧演出需要研究接受者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确定目标市场,根据目标受众的不同审美特点分众传播。如锡剧《珍珠塔》可以排演出印象版、偶像版、经典版、传承版等不同版本。印象版可以采用清唱剧的形式,伴奏不仅有锡剧的,也可加入西洋乐队;偶像版可以更注重现代的呈现,突出年轻演员扮相的俊美飘逸,以及舞台视觉效果的精致与唯美,这两个版本可以带有一定的实验探索性,适合追求时尚新潮、敢于挑战和接受新生事物的年轻观众、新观众,尤其是大学生朋友。经典版和传承版可由名角名家主演,定位于讲求锡剧原汁原味的骨灰级老戏迷、老年群体观众。

3.改变要票赠票陋习,培育文化消费市场

文化消费习惯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锡剧院团要从自身做起,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政府买单和企业包场都形成不了市场,只有主动买票的观众才是真正的市场,只有实现“零赠票”的演出市场才是锡剧真正的市场。锡剧院团内部人士要尽可能改变以往的赠票陋习,每场演出除了留有小部分票务作为内部宣传外,其余场次坚决不送票。即使对于同行业内观看彼此新剧,也必须买票。作为文化消费引导者的政府和负责锡剧推广的商业运作主体有责任引导观众认识到锡剧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产品,具有商业属性,帮助其克服等票要票心理。

[1]朱秀亮.非物质的物质化生存[J].新经济导刊,2007(8).

[2]凌羽.锡剧的振兴与吴域文化的发展[J].上海戏剧,1990(2).

[3]杨燕,韩珅,周斌.中国戏曲网站的现状与分析(上)[J].现代传播,2008(5).

[4]于平.当代京剧、昆曲发展策略四题[J].艺术百家,2008(3).

[5]文化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等.关于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N].中国文化报,2013-06-14(第1版).

[6]郑璐璐,陈曦.江苏省锡剧团开微店引热议[N].金陵晚报,2015-02-02(第A10版).

猜你喜欢

锡剧
建构学校锡剧文化品牌的思考与实践
自主“表演”展风采,锡剧文化我传承
普及教育对锡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锡剧研究综述
江苏锡剧文化登陆香港、澳门
锡剧的音乐传承与发展
传承锡剧文化,打造中队特色
锡剧进校园的实践与探索
——以无锡市羊尖实验小学为例
二胡在锡剧伴奏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锡剧音乐在锡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