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2015-03-15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23

医疗装备 2015年13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张 瑛(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23)



护理干预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张瑛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23)

〔摘要〕目的:探究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给予护理干预方式具有较好的效果,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患者依从性的提升、预后改善、患者痛苦的减轻、恢复时间的缩短、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效果,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非霍奇金淋巴瘤有较为复杂的病理形态和较大的异质性,其治疗手段一般为化疗。然而化疗方法的应用会导致患者产生各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是必要的[1]。为探讨在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患者34例,其临床表现为胸痛、气短、咳嗽、体重下降、急性呼吸困难、疲劳等。对照组34例患者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12~30岁,平均(20.1±1.3)岁,住院时间8 d~15 d,平均(11.2±2.3)d;观察组34例患者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11~29岁,平均(19.8±1.5)岁,住院时间7 d~14 d,平均(10.9±2.1)d,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研究中的患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即鞘内注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方式,在治疗的各个阶段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术前护理干预

在手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与交流,对患者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应用成功的案例对患者进行鼓励,使患者树立其治疗及痊愈的信心,用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另外做好术前的健康教育也是必要的,将治疗方法及相关事项向患者讲解清楚,了解手术的体位,同时要准备好手术用具,并进行全面的消毒[2]。

1.2.2术后护理干预

术后,对患者的体位进行指导,平头侧卧及去枕平卧交替采用,在手术后6 h将患者放置到硬板床上,取去枕平卧位,在术后24 h之内要卧床休息[3]。在此阶段也要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提醒患者要注意休息,同时要对患者卧床时的状态进行严密观察,特别是其临床症状,并且要加强患者恢复训练,使患者及早的康复[4]。另外,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饮食指导。

1.3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越低护理效果越好,护理满意度越高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研究中所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2.2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及依从性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后,穿刺成功率及治疗的依从性,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为91.18%(31/34),对照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为73.53%(25/3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88.24%(30/34),对照组的依从性为32.35%(1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在恶性淋巴瘤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指除霍奇金淋巴瘤之外的肿瘤,其主要发病原因为遗传学异常、病毒感染及免疫缺陷性疾病等,其诊断方法为应用CT、X线等进行检查诊断[5]。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方法为化学疗法,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身体及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中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降低作用,尤其是对头晕头痛及腰酸背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6]。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不但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于穿刺成功率及患者的依从性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范利平.护理干预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9):552-552.

[2] 刘淑萍,曲志刚,徐叶惠,等.美罗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护理观察[J].海峡药学,2012,24(6):253-254.

[3] 陈莹,陶利英,梁凤,等.护理干预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评价[J].华夏医学,2014,27(2):63-67.

[4] 覃舒婷.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护理干预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1):358-359.

[5] 彭如筠,蔡霜,赵慧,等.护理干预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便秘的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6):1948-1950.

[6] 王亚妮,何华.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护理干预[C].第五届全国肿瘤诊疗新进展及新技术学术会议暨第八届中国西部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2013:240-240.

收稿日期:2015-06-10

〔中图分类号〕R8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76(2015)10-0162-02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