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2015-03-11张虹姜虎强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2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职业能力课程改革

张虹++姜虎强

摘 要 从职业院校专业英语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入手,围绕专业英语课程的特殊之处,从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多媒体的合理使用等方面分析当前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从多角度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立体化专业英语课堂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职业能力;专业英语;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2-0110-02

1 职业院校专业英语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以及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介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不出家门国门就能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互联网、现代通讯手段和交通工具的迅猛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也在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联络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每天只要一打开手机、电脑、电视,翻开报纸、杂志,铺天盖地的信息就会呈现在面前。而语言和文字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英语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是不同国家的人们在国际交往中所普遍使用和广为认同的语言,尤其是在外交、贸易、科技等比较专业的领域,其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

开放的世界需要具有开放眼光、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这在职业院校中人才培养也不例外。职业院校担负着培养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操作技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此类学校的毕业生大多进入各类大中小型企业,而企业是技术应用的最前沿阵地,要想在企业里有所长远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一直都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这就更要求把眼光放开,学其长处取其精华,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会英语的人就很占优势。因此,从长远来看,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知识才能在职场上更具竞争力,也才能走得更久远。

当前,专业英语这门课程各职业院校基本都在开设,但效果并不见得十分理想,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本文是以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为例,先论证专业英语这门课程的特殊性,接着从教学内容、师资力量、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等几方面探讨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多角度立体化专业英语课堂的解决思路。

2 专业英语课程的特殊之处

专业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也称专门用途英语,顾名思义,它是专门针对某个专业某个领域的英语知识,是与学习者的专业领域紧密相关的英语课程。在当今时代,专业英语是与职业院校学生今后职业生涯向更好方向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根据学校历届毕业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工作中有一定英语基础者在碰到相关英文方面的问题时(如阅读图纸标准、机器使用说明、机器设备操作英文指令等),普遍能很好地独立快速解决,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知识对职业院校学生来说意义非同小可。

专业英语这门课程对授课教师来说更是比较特殊,通过名称不难理解,它重在英语,又涉及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在一些职业院校这门课程是由专业课教师来担任教学任务的。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英语专业教师,要上好这门课,二者各有利弊。专业课教师专业知识丰富,但往往在英语发音语音语调等方面有所欠缺,而英语专业教师则专业知识比较欠缺。如果能把二者的利融合在一起是最好不过的。对英语专业教师来说,要上好这门课,就要在专业知识方面多读多看多听多学,多领会贯通,以弥补课堂上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

3 目前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当前职业院校专业英语课程的安排大都是在基础英语之后,也就是前两个或三个学期进行大学英语第一、二或三册的学习,第三或第四个学期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这样的课程安排符合英语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也能满足职业院校重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但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令人不太满意的地方。比如,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问题值得思考。

1)教学内容:所选用的教材专业针对性不是很强,不能突出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英语知识和技能。目前,市场上的各类专业英语教材,适用于本科院校英语学习者的居多,教材的编写大都是选取了科技文章中的几段作为每章的内容,重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科技文献的能力,这类教材比较偏重知识性、阅读性。而职业院校关键是要锻炼学生动手做的能力,能按照要求做出来,重技能性、应用性,可以说适合职业院校这一特色的工科类实用性专业英语教材少之又少。

2)师资力量:教授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师通常都是英语文学或语言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基础英语知识方面无可挑剔,但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欠缺,如何在专业英语课堂上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是个问题。

3)教学方法与手段:当前,在专业英语教学课堂上由于课程性质、课时限制、多媒体设施的匮乏等诸多因素,教师通常最常用的授课方法就是词汇解释、句子理解与翻译,教学方法手段比较单一。

4)学生学习:对学生来讲,有其他专业课知识作为基础,在专业英语课的词汇、句子理解上并不存在多少困难,但由于他们本身薄弱的英语基础,要记忆起来就比较难了。

4 基于职业能力的立体化专业英语课堂的构建

结合上述分析,当前的专业英语教学必须要转换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需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教与学都要与市场、职场所需紧密相连,才能更好地适应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根据这一思路,就要从多层面、多角度来考虑专业英语的授课,最主要的是要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构建多角度立体化的专业英语教学课堂。所谓多角度立体化就是指课堂不能仅限于单一层面,只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而更要注重学生技能、能力的培养提高。具体来讲,要从以下几方面着眼考虑,以改善增强专业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1)教学内容的选定。教材的选定要更有专业上的针对性,适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要多通过企业调研、专业分析及对毕业生调查访谈等方式来获取第一手信息。以机械制造类专业为例,据调研,该专业的毕业生能用到的专业英语方面的知识主要有产品图纸、技术标准、工艺文件、检验文件、产品配套的使用操作说明书等,这些大多是英文模式的。另外,多数产品工件都由电脑托制,当中所使用的设计、制造、工艺、分析、模拟软件等基本上都是英文版本的,所以课堂上就要着重培养他们阅读图纸、标准、说明书以及使用英文软件等方面的能力。endprint

2)师资方面。首先,英语专业的教师自身必须要加强学习,制订好个人的学习计划,从多方面提升自己所欠缺的专业知识,如:多阅读专业英语的相关书籍;多去实习车间观察学习了解各类机器设备;多去各类企业锻炼参观学习,了解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以及最新的机器设备使用等,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专业方面的相关知识。其次,学校也要秉承“请进来走出去”的理念,多请相关专家学者来学校交流传授经验,也多派任课教师去外校接受培训、学习交流,多为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创造机会条件,搭建平台,做好桥梁和纽带。

3)合理利用多媒体,改变课堂单一授课模式。多媒体在直观形象生动地传递信息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专业英语授课如果只是教师干巴巴地讲,学生听起来是乏而无味的;但如果合理借助多媒体这一工具的话,那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多媒体的合理利用能够极大吸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原本抽象枯燥的东西变得生动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注重企业文化理念、人文知识的注入。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做支撑,每位成功人士的背后也都有自己成长的经历,每项产品、每个创造发明背后也都有自己的故事,专业英语课堂上多借助这些,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在职场上的职业能力,也能为课堂增添活力,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强课堂授课效果。

5)倡导专业课里渗透英语词汇。专业教师在讲解专业知识的时候顺带把重要的自己懂的英文单词给学生做一介绍,这样也能发挥知识正迁移的作用,更能加深学生对英文的理解和记忆。

5 结语

总之,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任重而道远,英语专业出身的教师要想上好这门课,必须多角度多范围多视野地提升自己。多下实习车间,与实习专业课教师交流学习;多去企业参观学习,了解企业文化;与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多做交流,等等这些都是不错的提升自己的途径。要搞好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师资力量才是重中之重,才是根本。

参考文献

[1]刘容.浅析高职机械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2011(3):90-91.

[2]宋晗.浅谈高职机械类专业英语改革[J].电大理工,

2012(2):59-60.

[3]黄炜.高职高专英语如何为专业课程服务[J].考试周刊,2010(25):25.

[4]颜红梅.高职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与融合[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82-84.

[5]施平.机械工程专业英语[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职业能力课程改革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