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瘦素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5-03-07张绍勇

安徽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

张绍勇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内二科,四川 乐山 614000)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瘦素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张绍勇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内二科,四川 乐山614000)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行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的7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3、6、12、18、24个月检测血清瘦素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的体质量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脂厚度(TSF)、胰岛素抵抗(IR)、血清瘦素及三酰甘油(TG)等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瘦素与BMI、TSF、腹围、IR、TG等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均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MI、HDL-C、TG是影响瘦素水平的显著因素(均P<0.05)。结论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与BMI、HDL-C、TG等因素密切相关,高水平血清瘦素可能引起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关键词:维持性腹膜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清瘦素

既往研究已经证实行腹膜透析治疗患者,容易引起脂质代谢紊乱的发生,并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脂肪组织作为人体的内分泌器官,能够产生较多的脂肪细胞因子,而血清瘦素则是由脂肪细胞合成的蛋白激素物,在机体的中枢、外周等位点均能对代谢通路、生理功能产生影响,例如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水平及脂肪、糖等的代谢[2]。本研究通过分析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前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旨在进一步提高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于我院行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76例,均采用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初始透析剂量为2 L×3次交换日或2 L×4次交换日,并根据透析充分性,调整透析处方。其中男性43例(56.58%),女性33例(43.42%),年龄27~80岁,平均年龄(53.21±10.61)岁。原发病病因:糖尿病肾病23例,慢性肾炎23例,多囊肾12例、高血压肾动脉硬化10例、痛风性肾病8例。随访时间均超过24个月。

1.2方法于治疗前、治疗后3、6、12、18、24个月等5个时间点,对所有患者进行人体测量、生化指标检测、血清瘦素水平测定以及糖吸收量测量。

1.2.1人体测量由同一测量者身高、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身高2)、肱三头肌皮脂厚度(triceps skin fold,TSF)、腹围等指标。(1)TSF的测量方法:采用皮脂厚度计(北京恒奥德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于患者的上臂背侧中点进行测定,记录皮脂厚度计指针数值(以1 mm为最小记录单位),重复测定3次,计算平均值;(2)腹围测量方法:腹膜透析液排净后,取患者平卧体位,使用软皮尺于患者的肋弓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位置进行周长测量,记录测量值(以0.5 cm为最小记录单位)。

1.2.2生化指标与血清瘦素水平的检测(1)生化指标检测:抽取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液标本,采用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四川沃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测定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 T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 FBG)、空腹胰岛素(insulin, IN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胆固醇(cholesterol,CHO),其中胰岛素抵抗(IR)水平的计算按照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公式进行计算[HOMA-IR=FBG(mmol·L-1)×INS(mmol·L-1)/22.5)。(2)血清瘦素水平检测:抽取4ml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液标本,经血清分离后,于-70℃环境中保存、待测,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对血清瘦素水平进行测定,检测试剂盒购自于美国R&D公司。

1.2.3糖吸收量测量所有患者在治疗后的5个时间点,均行透析充分性评估,并使用PD Adquest2.0软件(美国百特公司)对内生肌酐清除率及Kt/V值进行测量,并计算腹膜透析液糖吸收量。

2结果

2.1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治疗后的BMI、TSF、IR、TG、血清瘦素等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CHO、LDL-C水平在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3个月后显著上升,但在治疗后其余时间点的CHO、LDL-C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治疗后3个月相比,bP<0.05;与治疗后6个月相比,cP<0.05;与治疗后12个月相比,dP<0.05;与治疗后18个月相比,eP<0.05。

2.2血清瘦素与体质量指数、TSF、腹围、IR、TG 、LDL-C、HDL-C、CHO的相关性分析经相关性分析,血清瘦素与体质量指数、TSF、腹围、IR、TG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均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关系(均P<0.05),见表2。

2.3血清瘦素水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以相关性分析呈显著相关的因素纳入作为自变量,以血清瘦素水平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HDL-C、TG是影响瘦素水平的显著因素(均P<0.05),见表3。

表2 血清瘦素水平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表3 血清瘦素水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讨论

目前研究[3]认为,人体内脏脂肪水平上升、腹型肥胖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相关性。有研究[4]发现,肥胖患者存在较高水平的血清瘦素含量,血清瘦素为得到充分的利用,体重与食欲并未被有效地控制。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血清瘦素进入中枢系统后,与相关的受体结合并抑制跨膜的信号传导通路,最终使得肥胖患者可能处于“血清瘦素抵抗”的状态。在本研究发现,行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血清瘦素水平并未出现明显的降低,而是呈显著上升的趋势,这一结果与国内其他的研究报道[5-6]相近,因此,我们推测对于行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亦可能存在“血清瘦素抵抗”状态。

在本研究发现治疗后的各时间点测定胰岛素抵抗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糖吸收量在治疗后的6个月开始呈显著上升的趋势,此外,本研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水平与腹膜葡萄糖吸收量有关,有研究[7]已经证实,腹膜葡萄糖吸收量能够减少葡萄糖负荷,降低胰岛素分泌水平,进而促进胰岛素抵抗水平与TG水平的恢复。这提示进行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患者的腹膜透析液可能是引起胰岛素抵抗水平的主要因素。由于脂肪在合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葡萄糖作为原料,而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腹膜葡萄糖吸收量、胰岛素抵抗水平、脂肪组织含量等的升高,均有可能导致TG等生化指标水平的上升,最终引起脂代谢紊乱的发生。在Michels等[8]的研究亦显示,腹膜透析患者容易发生脂代谢紊乱事件,且与胰岛素抵抗水平密切相关。

人体内的血清瘦素水平的调节受到胰岛素分泌水平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于行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若发生胰岛素抵抗水平升高、高胰岛素血症等,均有可能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发生明显的变化。在晏焕青等[9]的研究中指出,血清瘦素的过度合成可对胰岛素的分泌产生抑制作用,若血清瘦素水平出现紊乱容易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田娜等[10]研究发现腹膜透析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高,且随着腹膜透析治疗时间的延长,可影响血清瘦素水平的上升。在本研究的回归分析结果中发现,体质量指数、HDL-C、TG等均是影响瘦素水平的显著因素,这提示血清瘦素水平的控制可通过调节患者的体质量指数、HDL-C、TG等指标水平入手。在本研究对治疗后2年内的相关指标定期检测发现,TSF、TG等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HDL-C、CHO、LDL-C水平在腹膜透析治疗3个月后显著上升,但在治疗后其余时间点的CHO、LDL-C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由于在治疗3个月后,使用他汀类药物以降低CHO、LDL-C水平。

参考文献:

[1]房艳辉,蒋兰萍,周紫娟,等.腹膜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与腹膜转运功能及生存的关系[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3,35(3):327-331.

[2]陈雪.46例男性青春期肥胖患者干预前后血清瘦素、胰岛素及性激素水平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2,41(14):1422-1423.

[3]许丹,隗玮,田海军,等.普伐他汀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6):2778-2780.

[4]董杰,张保国.山东省老年人血压值及身体脂肪分布的相关及回归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10-2911.

[5]刘新华.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15-16.

[6]赵班,毛永辉,富小红,等.持续质量改进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炎症透析充分性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9):954-959.

[7]汤天凤,王斌,张苗,等.神经酰胺在葡萄糖腹膜透析液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2,28(7):553-557.

[8]Michels WM,Verduijn M,Parikova A,et al.Time course of peritoneal function in automated and continuous peritoneal dialysis[J].Peritoneal Dialysis International,2012,32(6):605-611.

[9]晏焕青,李芸,谢琼虹,等.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3,29(12):898-901.

[10] 田娜,陈孟华,董捷,等.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尿素清除指数达标现状及其与残余肾功能、临床状况的关系[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4,30(2):92-98.

Study of related factors of serum leptin change in patients treated by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ZHANG Shao-yong

(CentralPeople'sHospitalofLeshan,Sichuan61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serum leptin chang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treated by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MethodsA total of 76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treated by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were selected,and the serum leptin levels of the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and 3,6,12, 18, 24 months following treatment along with the related factors were analysed.ResultsThe BMI, triceps skin fold(TSF), Insulin resistance(IR), serum leptin and triacylglycerol (T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erum leptin was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BMI, TSF, abdominal circumference, IR, and TG, and i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Multivariable analysis showed that BMI, HDL-C, TG were the principal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serum leptin levels.ConclusionThe serum leptin levels of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treated by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BMI, HDL-C, and TG, and high serum leptin levels may cause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Key words: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hronic renal failure;serum leptin

(收稿日期:2014-05-22,修回日期:2014-09-07)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5.02.033

猜你喜欢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研究进展
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择时艾灸联合保肾汤应用于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
高位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保留灌肠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临床观察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研究
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自动腹膜透析技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儿中的实践
健脾和胃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