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点迷津

2015-02-28

现代家长 2015年2期
关键词:情绪低落意志中学生

爸爸妈妈不懂我

不少家长反映,孩子进入中学,尤其到了初二以后,会经常性地出现情绪低落现象,少则两三天,多则半个学期,有的孩子甚至陷入抑郁难以自拔。孩子为什么情绪低落?家长之所以问不出究竟,一是因为孩子不愿意沟通,二是因为孩子自己也说不清楚。

初三男生张歆昊自从初二下学期以来,持续情绪低落,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夜里难以入睡,白天昏昏沉沉,上课注意力涣散,不仅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同学关系也很紧张。他在电子邮件中告诉我,他是初二转学来的外地生,因为说话地方口音重,经常被同学取笑,为了避免被取笑,他只好不开口。他想念过去的同学和老师,想转学回去,但是父母不答应。他说:“爸爸妈妈不懂我。他们只想让我考出好成绩,却不理会我内心的痛苦,他们只知道赚钱,根本不爱我!”

初二女生王嫣然整天郁郁寡欢,隔三岔五找个没人的地方哭一场。她告诉我:“班主任是妈妈的大学同学,对我格外照顾,还点名让我当班长。我讨厌这种照顾!我害怕同学们知道我和班主任的特殊关系而瞧不起我。平时在家,只要我说在学校有哪点不如意,妈妈马上就打班主任的电话,第二天,问题总能得到解决。这种事多了,班主任也厌烦了。有一次她私下对我说:‘以后别什么事都跟你妈说,她听风就是雨,我招架不住她的唠叨,好像我给你气受似的。’我夹在妈妈和班主任之间,感觉特别倒霉。妈妈不理解我,说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苦恼不堪,可又不能跟同学说,真比死还难受。”

马冬梅是一个性格内向的高一女生,她的烦恼是害怕上课被提问。她学习成绩中等,偏科严重,化学成绩拖了总成绩的后腿。班主任为了激励她,任命她为化学课代表,本意是创造条件让她多与化学老师接触,开开小灶,没想到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马冬梅说:“本来,都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当课代表,算是一种褒奖,可是班主任偏偏让成绩不好的我当化学课代表,这不是对我的奚落吗?我感觉像是被拉出来示众一样,又委屈又惶恐。我特别害怕上化学课,担心被提问,要是回答不上来,在全班同学面前多丢人啊!后来,上别的课我也害怕被提问。只要被提问,我肯定手足无措,大脑一片空白,说起话来语无伦次。”她想辞去化学课代表,但班主任不答应;她向妈妈求助,妈妈骂她不争气,还说她没有竞争精神,将来肯定没出息。这样的境遇,她怎么能开心起来呢?她内心忧伤,经常想大声哭一场,却又哭不出来。她整天头昏脑涨,无法安心学习,有时全身闷热,手心出汗。她什么也不愿做,但有时想打碎杯子之类的东西,似乎这样可能会好受些。

十五六岁最敏感

中学生情绪低落的症状和原因各有不同,父母要想搞清楚孩子情绪低落的具体原因,首先要了解中学生的情绪和意志特点。

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而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既定目标,自觉克服困难,不断调节、支配个人行动的一种心理过程。情绪和意志发展过程与认知过程相对,是人的心理驱动部分。中学生的学习不单单是知识的学习,他们在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情绪和意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并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

1.自尊心极强。中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尊心极强,很爱面子。这个特点有积极的一面,如要求自己在学习中力争上游等,也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如在生活中比穿戴、讲排场。由于自尊心极强,表现在情绪上就是非常敏感,一旦自尊心受到威胁或伤害,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或愤怒;表现在意志上,他们会努力维护自身的形象,对于别人的嘲笑、蔑视反应强烈,对于老师和家长的忽视、压制、不公平对待非常敏感。

2.情绪变化迅速。由于中学生主客观矛盾的增多和青春期生理发育影响,其心理状态主要有欢乐和焦虑两种,欢乐源于青春的活力,焦虑主要是学习负担所致。

3.意志控制力增强,情绪逐渐稳定。中学生的情绪虽然比之成人尚不成熟,但毕竟比孩童时期有较大的改善,并逐渐趋于稳定,表现为意志对情绪的调控能力逐渐增强,情绪逐步带有文饰、内隐、曲折的性质,以及情绪的倾向性正在定型化。

4.自觉坚韧性品质有所提高。中学生已能把个人愿望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并逐步学会自觉使个人愿望服从于社会利益。与此同时,中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随年级升高而增强,这同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和集体舆论的约束有很大关系。但总的说来,中学生的情意品质还不够成熟,在挫折和失败面前,还是容易表现出迷茫和动摇,并产生悲观、畏难等消极情绪。

上述四个特点可以说明,十五六岁是中学生心理状态极其敏感的时期,而心理变化最先表现为情绪变化,所以,情绪低落属正常现象,多数不属于心理疾病,但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并采取适当措施介入,帮助孩子调整情绪,增强意志力。

我的心情我做主

如果孩子偶尔情绪低落,时间不超过一周,家长不必介意,但如果孩子长期处于情绪低谷,有可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家长不妨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孩子找到心理平衡,尽快快乐起来:

1.自我暗示法

科学研究发现,人的体力、智力和情绪都有周期变化规律,也就是说体力有充沛和虚弱的时候,智力有反应敏捷和迟钝的时候,情绪有激昂和消沉的时候。因而,一个人有时候可能会出现自己不明原因的情绪低落。这些时候,人的敏感性往往会增强,即使是一件小事,也会很在意,总感觉周围的人或物在与自己作对。家长要告诉孩子,这种情况下,可以暗示自己:“这几天可能正是我情绪周期处于低落的阶段,过几天自然会好起来。”在这期间尽量避免做使自己不愉快的事和接触自己不喜欢的人。凡事尽量保持沉默,即使别人偶尔说到自己的痛处,也要认为他并不是有意要伤害自己,万事以忍为上策,否则,将是自己给自己找别扭。

还有一种自我暗示的方式是自我庆幸。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应以鼓励为主,让孩子不要灰心丧气,可以高高兴兴地说:“没事,孩子,事情原本可能会更糟呢。”

2.宣泄法

消除郁闷情绪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使之发泄出来。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恶劣情绪千万不要埋在心里,隐藏的忧伤似炉中之火,能把心烧成灰烬。当孩子因遭遇挫折而气愤时,家长可以带孩子到野外尽情地大喊大叫、大笑大哭,还可以找一些物品作为孩子发泄的对象,如枕头、棉被等,让孩子尽情地踢打。如果外出不方便,家里的卫生间就是不错的发泄场所,一边洗澡一边大哭,对于稳定情绪有很好的效果。

其他的宣泄方式还包括倾诉、写日记等。一个人如果经常压抑自己的心情,长期下去,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抑郁症,因此,当低落情绪出现时还是把它宣泄出来为佳。

3.自我美化法

自我美化指的是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加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自我美化的过程往往采用下面几种方式:

■向下的社会比较。当你为了弄清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位置,而既定的自我价值目标落空时,与向上的或与自己类似的人比较就可能大大挫伤你的自尊心。这时可以进行向下的社会比较,想象有些人的价值还不如你呢。向下的社会比较可以避免自信心的降低和妒忌心的上升。比如,孩子考试成绩排名较低,如果跟成绩好的同学比,孩子一定很失落、很自卑,但如果跟成绩更不好的同学比,心情就能好一些。

■有选择地接受反馈。当行为结果的评价性反馈有损于自尊时,便可以有选择地接受反馈信息。比如,足球比赛结束,孩子所在的球队输了,心情一定很沮丧,这时父母不妨说:“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至于什么不公平,家长可以随机应变,如对方年龄较大、对方训练时间更多、天气不好、裁判偏向等,总能找得到理由。

■缺陷补偿。人们在充当社会角色时,不可能事事成功,当自我角色目标失败时,便可对相关的社会角色的重要性做重新评价,以此进行自我定义,补偿自己的角色缺陷。比如,孩子偶尔考试成绩不佳,家长可以说:“学习成绩不代表全部,为了在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你花了不少时间。在运动场上,你的表现太棒了。”缺陷补偿有助于孩子走出困境,在困境中强调自我的优势,有助于增强自信心。

■自我照顾归因。归因指行为、事件原因的推论。自我照顾归因是通过强调自己对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结果的作用,缩小对消极的不合乎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来保护自尊。比如,孩子考试失败,不妨把它归因于试题太难和运气不好上。

以上几种方法,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家长不必较真,担心不正确的教育会误导孩子,因为在孩子情绪低落时,凡是能避免其自尊心受损和情绪抑郁的办法都是可行的,待孩子情绪正常了,家长再正确引导不迟。孩子之所以说父母不懂他,就是因为事到临头父母总说大道理,道理绝对正确,却于事无补。

最后,提醒家长朋友们,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时间久了就会变得自闭,酿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而消除孩子低落情绪的最有效办法,是家长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爱孩子,理解孩子,随时准备做孩子倾诉的对象,但要点是:别着急出谋划策,先听孩子说完,只有等孩子的不良情绪宣泄光了,他才可能理性地告诉你事情的原委——更多时候,不良情绪消解了,他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情绪低落意志中学生
About the bug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一例因学校适应困难致焦虑情绪的心理问题案例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废墟旁的麦田
观点集萃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