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惯看别人脸色的高一男生

2015-02-28晓林

现代家长 2015年2期
关键词:姑妈表妹妈妈

晓林

耳边响起妈妈的话

陈志浩今年15岁,是上海松江区某中学的高一男生。对该校的例行心理巡检结束时,他找到我,要和我谈一谈。我翻出他填写的问卷,除了自信心方面得分较低外,没有什么异常。陈志浩不肯走,央求我抽时间和他谈一谈。他说调查问卷不全面,没有检测出他的心理问题。面对他哀求的眼神,我无法拒绝。

晚自习刚开始,陈志浩如约来到班主任办公室。班主任借故离开,我和陈志浩单独交谈。陈志浩身材瘦小,目光躲闪,每做一个动作看上去都有所迟疑,下了很大决心似的,我感觉他一直在偷偷看我的脸色。

我开门见山:“从你的问卷得分情况来看,你没有心理疾病,所以不必有心理负担。如果你有什么烦恼,无论多么琐碎,多么难以启齿,都可以告诉我。我保证不告诉别人,而且会像妈妈那样帮助你。好吗?”

闻听此言,陈志浩一皱眉,嘴角抽搐几下,眼泪夺眶而出。他告诉我,他本是山东省莱阳市人,3岁时爸爸在海上遭遇台风,不幸身亡,妈妈不肯改嫁,含辛茹苦将他养大。“妈妈身体不好,患有多种慢性病,又下岗,我们母子日子过得很艰难。”他说。10岁那年,妈妈病倒,他们母子不得不投奔烟台的舅舅。舅舅也不富裕,照顾一个病人还要供养一个学生,实在力不从心,所以12岁那年,他来到上海的姑妈家。“临走的时候,妈妈拉着我的手不肯松开,一再叮嘱我要听姑妈的话,眼里要有活儿,多帮姑妈干家务,要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不要打架,不要给姑妈添麻烦。”

去年,妈妈病危,陈志浩回烟台见妈妈最后一面。“妈妈已经十分虚弱,说话断断续续,我只能把耳朵凑到她嘴边去听。她对我说,以后不能再照顾我了,对不起我。她问我姑妈对我好不好。她说姑妈对我不好也是好。她说要想让姑妈对我好,就要表现好,不要惹麻烦。她说要学会听懂姑妈话里话外的意思,她说‘扫地扫墙根儿,听话听话音儿’……妈妈是唠叨着断气的,眼睛一直盯着我,到死也没有闭上……”他说不下去了,我也被感动得视线模糊。

我说:“对不起,我不知道你是一个孤儿,为什么不早说呢?”

陈志浩说:“班里同学都不知道,连班主任也不清楚,只知道我的父母不在上海,姑妈管我。”

我问:“为什么要隐瞒?”

“我不想被人瞧不起,也不想被人可怜。再说,”陈志浩犹豫了一下,“姑妈对我很好,供我吃穿,供我上学,她就是我的妈妈,我也就不是孤儿了。以后,我要孝敬姑妈,给她养老送终。”

我听出他的话里有表决心的意思,多少有些言不由衷,于是说:“你知恩图报,是个懂事的孩子。姑妈自己有孩子吗?你在姑妈家生活得怎样?”

陈志浩说:“我有一个表妹,比我小3岁,今年上初一。她挺娇气的,讲究穿戴,爱玩手机,学习成绩没我好。姑妈经常骂她,还老拿我来对比,说她没我争气。每到这种时候,表妹说话就很难听。”他停下不说了。

我追问:“怎么难听?”

陈志浩快速看我一眼,不情愿地回答:“表妹总是质问姑妈:‘到底谁是你亲生的?’这是她的口头禅,只要她这样说,姑妈总会让步,每次都这样。”

我问:“听了这话,你一定很难过吧?”

陈志浩没点头也没摇头,喃喃地说:“每当这种时候,我的耳边就会响起妈妈的话,姑妈对我不好也是好,我不能惹麻烦,我要表现好。表妹年龄小,不懂事,我不能跟她计较。再说,她说的是事实,我不是姑妈亲生的,她才是。我也有亲妈,只是她去世了。”

我问:“那么,你的烦恼是什么呢?”

陈志浩不安地扭动身体,偷偷看我两眼,说:“我没有知心朋友,同学们都不喜欢跟我交往,说我太敏感,总是误会他们的意思。他们私下议论,说我不像男人。女生们也不愿意跟我说话,说我小心眼。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与同学交往我是挺小心的,只要对方不高兴了,我马上会反省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我事事迁就他们,揣摩他们的心思,适时给予帮助,有利益纷争的时候总是选择自己吃亏。我不是自私自利的人,完全是出于好心,为什么他们不接受我呢?”

“让我来猜一猜,”我说,“跟同学说话的时候,你的耳边会响起妈妈的话,‘扫地扫墙根儿,听话听话音儿’;与同学有利益纷争的时候,你的耳边也会响起妈妈的话,‘不要惹麻烦,要想让别人对你好,你要表现好’,对不对?”

陈志浩瞪大眼睛看着我,问:“没错,您是怎么猜到的?”

我说:“这是你的思维定势,说白了就是习惯性思维。现在你一定在猜测,这种习惯性思维是好还是不好,对吗?”

陈志浩更惊讶了,眼神里甚至闪过一丝恐惧,结结巴巴地说:“心理医生真厉害呀!看透人心。这就是传说中的读心术吗?”

“我可没有那本事。”我笑着说,“我只是想向你证明,揣摩别人的心思,人人都会,在这方面,你可能比我更厉害。知道‘察言观色’这个成语吧,看别人的眼色行事,是每个人的本能,也是一种生活技巧,这不是坏事,甚至是好事,说明你成熟,做事谨慎。”

“可是,同学们不喜欢我这样。”

我说:“那是你没有把握好分寸。过于迁就别人,就失去了自我,而失去自我的人是没有魅力的;说话、做事过于谨慎,就是胆小怕事,缺乏自信,谁愿意跟这样的人交往呢?”

陈志浩若有所悟地轻轻点头。

退缩习惯抑制成长

深入交流中我发现,陈志浩内心有深深的负罪感。平时,他省吃俭用,唯恐给姑妈造成额外的经济负担。现在他住校,每月伙食费不超过500元,几乎是同龄男生的一半。只要姑妈说到物价高,或是物业公司上门催交物业费,他都要诚惶诚恐地对姑妈说“对不起”。只要看到姑妈为钱发愁,他就很害怕,不敢说话,祈祷姑妈的心情赶快好起来。久而久之,这种负罪感就成了心理定势,与老师和同学交往,他也是这样胆小怕事,做事缩手缩脚,只要班里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他就有上前道歉的冲动。

“这是你内心的恐惧感在作祟。”我说,“父母双双离世,使你的内心缺乏安全感。在姑妈家,由于你心态不端正,总觉得自己寄人篱下,也没有建立起安全感,所以一旦遇到事情,内心就没有底气。不过,这种看人脸色的习惯倒也没有什么不好,关键是你自己的感受。”

我解释道,习惯看人脸色、遇事退缩,实际上是在日常情境中应对问题的一种固定的行为风格。心理行为学研究认为,人的行为是习得的,也就是说,凡是通过学习得来的某种行为模式,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去建立一种全新的行为模式,从而抛弃旧有的行为模式。见陈志浩听得似懂非懂,我举例说明:“打个简单的比方,过去的电视机如果图像不稳定,你可能会去拍它一下,图像变清晰了,下一次再变模糊,你会效仿第一次的做法,又去拍它,让它变得和你想的一样清晰,它又做到了。你和电视机之间,就建立了一种你们之间才有的默契,它不听话,你就拍它。这种拍电视机的行为就是这样学到手的。”

人在生活中会学到一些对自己成长有利的行为模式,比如自我管理、行为控制、承担责任、积极面对困难等,同时也会学习到一些不利于自己成长的行为模式,比如逃避责任、无动于衷、自我放任、反应冷漠、退缩抗拒等。“你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害怕冲突、顺从权威、过于自我约束的表现,具有行为退缩的风格。这种行为风格的养成,跟你过去习得的经验是相关的。为应付父母离世、寄人篱下的苦难,幼小的你无法从容应对,加上妈妈离世前的反复叮嘱,使你习得了凡事忍让、退缩、妥协的行为风格。”我说。

陈志浩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为了听妈妈的话吗?”

我说:“听妈妈的话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自己。说穿了,你是在讨好别人,赢得好感,以免他们找你麻烦。当然,别人未必要找你麻烦,你的恐惧感来自你自己的内心,不一定是外界的事实。比如,姑妈未必嫌弃你,她为钱发愁,未必是因为多了你这一张吃饭的嘴,表妹问姑妈谁是亲生的,或许仅仅是口头禅,未必是对你的攻击。平心而论,姑妈收留你,给了你安定的生活,让你在师资条件这么好的学校上学,已经尽到了责任。她对你有大恩,你不应该猜疑她。”

陈志浩连连点头,说:“我心里明白的,真的明白,我几乎每天都在心里发誓,今后我会比表妹更孝顺姑妈,但我还是忍不住看她脸色,还是忍不住害怕。我该怎么办?”

我说:“你和姑妈的关系比较好处理,毕竟是很近的亲戚,来日方长,总会建立起相互的信任感,我倒是担心你在学校的处境。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误会,有的一辈子也无法解除,而且误会可能导致更多的误会,你的处境会越来越艰难,到最后你连改变的机会都没有。”

我进一步解释,退缩这种行为风格一旦养成了,就有可能被类似的情境强化。跟亲朋好友、师长同辈,以及以后的同事、领导、配偶相处的时候,人都会习惯性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无法跟他们自如地交流,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行为风格会压抑人的个性,降低学习效率,而且人会失去满足自己的力量。“现在你上高一了,学习会越来越紧张,你能顶得住频繁的考试和激烈的竞争带来的压力吗?到时候,你还能怎样退缩?难道把上大学的机会拱手让给别人?”我用激将法逼陈志浩深入反省。

“不!我不想这样!”陈志浩激动起来,眼睛瞪得圆圆的,“同学们有梦想,我也有梦想,他们有机会去圆梦,凭什么我就没有?老师,您快点教教我,怎么走出心理阴霾吧,我想变得有激情,有勇气,我想做个真正的男子汉!”

重新建立积极模式

如上所述,看人脸色、遇事退缩的消极行为风格是习得的,要想改变,就要学习积极的行为模式,做一个自如地面对别人、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惧怕和别人起冲突的人。改变的步骤如下:

第一,观察学习。我告诉陈志浩:“人是善于观察的动物,观察是有效的。在你身边,一定有同学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比如说话从容坦然,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等等,你要留心观察他们是怎样和别人进行观点碰撞的,注意他们用了什么技巧,说话的语气怎么拿捏,以及他们的交流结果是否是你希望的那种结果。你要以他们为榜样,在他们身上寻找信息,成功的以及不成功的,学习他们好的行为风格。还有,看影视剧、读书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看过电影《集结号》吗?主人公谷子地做事隐忍,但他有坚强的意志,遇事绝不退缩。他是不是令人尊敬?你也可以是那样的人。”

第二,示范。我对陈志浩说:“如果有可能的话,你可以邀请你认为可靠的朋友,在模拟情境中给你示范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处理问题。朋友的示范能修正你对自己在交流中不适当的预期、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你也可以参与进去,真切地感觉全新的体验。在这种互动式学习中,你将体会到什么才是好的行为风格。”

第三,改变内部语言。我说:“退缩的行为模式也是不良内部语言的暗示促成的。你害怕与人发生冲突,无法直面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你的内部语言通常是:‘我最好不要说让别人不高兴的话,万一他们生气怎么办,我收不了场怎么办?’如果你把内部语言换成积极的,比如:‘我要是不说出来,怎么知道对方同意不同意呢?也许结果没有我想的那么糟,我可以去试一试。’情况会好得多。当你改变了内心的逻辑,再去验证自己的行为,通常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最后,我鼓励道:“重新建立一种行为风格,需要经验的积累,还要经受时间的考验,才能找到良好的感觉。我相信,你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发现自己不是现在的这个自己了。”

与陈志浩的谈话就这样结束了。我心情沉重,不知道我的这番话能否给他一些实际的帮助。后来,我拜托班主任注意观察陈志浩的动向,如果发现异常,我愿提供无偿的心理援助。听班主任说,陈志浩后来变得越来越阳光,与同学关系也融洽了许多。希望这个有不幸童年的小伙子能快乐起来,有一个幸福的未来。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姑妈表妹妈妈
月季花儿开
鸟妈妈
心略大于整个宇宙
我的妈妈是个宝
纠结的日记
不会看钟的妈妈
“表妹”的由来
表妹姐
回本再离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