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授法”还有生存空间吗?

2015-02-22

关键词:讲授法讲授教学方式

田 静 熊 岚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江苏 徐州 221116)

知识经济飞速发展,时代呼唤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多规格人才,而人才培养根植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我国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特别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教育界诸多专家、学者、教师对讲授法进行抨击与否定。试问,“讲授法”真的过时了吗?

一、讲授法真的过时了吗?

1.讲授法的历史演进

古代中国墨子是中外教育史上践行讲授法的第一人。古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也纷纷借以讲授法传播其观点、思想。近代以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阐述了班级授课制的重要性,突出教师讲授是将一切知识传授给学生的重要方法。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从理论和实践上充分肯定了教师讲授的重要价值。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过程中第一环节是清楚,所谓清楚就是指教师讲述新教材,将新观念分析出来深入研究。[1]进一步肯定了教师讲授意义与价值。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在其《教育学》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使班级授课制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一个体系,基本完成。[2]充分地论述了教师讲授对学生发展的教育性价值和作用。国内学者余文森认为:“从教的角度来看,任何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讲’,其他各种方法在运用时都必须与讲授相结合,只有这样,其他各种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3]讲授法作为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之一,其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经久不衰,最重要的原因是具有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2.讲授法的教育价值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言语有计划、有目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法最重要的教育价值就在于其是人类获取知识和技能最为有效地一种方法。讲授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具有价值取向,并未否定学生主体地位,并非维护教师权威的渠道。讲授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诉求变更,教育目的转变,讲授法本身也在不断发展。讲授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能够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能够促进学生发展,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3.讲授法的现实境遇

(1)认识上的抨击

认识上的抨击首先表现在将“讲授法”等同于“注入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对立存在,片面地认为只要讲授法存在,教师霸权就存在,学生主体地位就得不到保障,进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教学效果不理想。机械地认为讲授法存在是造成“高分低能”、“书呆子”、“知识与能力脱节”等现象的首要原因。

(2)实践上的排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流与合作的能力。”[4]而教学实践中,教师片面地践行改革要求,一味地排斥讲授法,倾向于少讲、不讲,学生陷入盲目地主动学习。

正视讲授法的现实境遇,可以看出:其一,基础教育改革并未否定讲授法,而是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现阶段发展水平,合理高效地选择、组织各种教学方法,而非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其二,讲授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存在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没有合理地利用讲授法组织教学。

二、对讲授法的批判真的合理吗?

20世纪60年代以后,诸多教育专家学者对讲授法表达出强烈地不满,尤以提倡美国凯勒为代表。而在基础教育改革纵深发展的背景下,讲授法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性受到质疑,其质疑声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新教学方式对“讲授法”的冲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而转变的切入点和立足点是转变教学方式。显然,传统的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讲授法”不能够适应新时期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新教学方式的倡导对“讲授法”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冲击,将“讲授法”推置到生存边缘。但必须明确的是讲授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本身不存在问题,问题重点在于如何应用讲授法。正如18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接受或被动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5];其二转变教学方式实质是基于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学习心理、学习需要,结合最近发展区,巧妙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期适合于学生学习。

2.教学价值观的影响

教学价值观是教育教学活动不可回避的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倡导新的教学价值观,即改变课程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积极的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6]。这意味着“教师中心”教师观转变为“学生中心”学习观;满堂灌式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鉴于此,讲授法被认为是违背了强调学生主动性、生命性以及健康发展的教学价值观。然而讲授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存在价值判断,其随着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学生心理、教师教学风格变化相应地改变,巧妙地结合其它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讲授法多样化地应用就是当前教学价值观体现,二者并不背道而驰。

3.师生关系的假性批判

教学中教师不合理地运用讲授法的情况下,课堂很容易演变成一种“静听”模式。教师只管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地听与记,完全地忽视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扼杀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态度。这种僵化的课堂不仅违背了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学价值观,也阻碍了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讲授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不具有价值取向,并非是破坏师生关系的元凶。研究表明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和学生,但讲授法仍被认为是破坏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原因。因此,不加分析片面地归因于讲授法是不合理的。

三、“讲授法”如何赢得生存空间?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价值观以及师生关系对讲授法而言无疑是否定和批判;讲授法存在价值大大降低,甚至面临着生存危机。那么如何重建其价值,赢得生存空间呢?

1.彰显课堂教学改革新理念,重树讲授观

针对以往过分注重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动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变革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只有彰显新时期教学理念,才能在教学实践中重拾讲授法的价值,进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1)“学生本位”教学理念

教育的本性就是以人为本。“学生本位”教学理念为教育本性的具体体现。树立“学生本位”教学理念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要学,而不是要学生学。这就要求教师摒弃“教师权威化”;明确平等对话是师生互动基础;明确讲授法是为实现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2)“开放互动式”教学理念

“开放互动式”教学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信息沟通的开放、双向性,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该理念强调的是学生的反馈,借以教师讲授形式观察学生反馈情况。“开放互动式”教学理念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促进学习积极性和自我展示。该理念前提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全面把握,合理应用讲授法启发和引导学生;教师讲授的前提是学生是独立完整的个体。

2.适度回归学生课堂话语权

德国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说:“教育的目的并非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或是必会存在什么,而是晓谕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布伯认为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我—你”的对话关系[7]。新课改强调学生主体性,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旨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主客关系。回归学生课堂话语权,是重建讲授法价值的重要途径。回归学生课堂话语权并不意味着剥夺教师话语权。相反,高效课堂以师生关系平等和谐为基础,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课堂教学的观察者,指导者。学生讲出来毕竟是有缺陷的,教师应以一名高水平的学生姿态对学生讲出来的进行总结与升华。因此,适度回归学生的话语权,才会有高效课堂,巧用讲授法组织教学,才能彰显其价值和生命力。

3.讲授内容与形式的优化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精讲,而不是不讲。首先,教师讲授内容是具有选择性、针对性,应选取重难点精讲。其次,教师讲的内容具有科学性,讲授内容的科学性是讲授的重要基础与前提。这就要求教师要专研教材,理清思路,把握所教内容的内在逻辑性、与学生已掌握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学生现有能力水平之间的关系。其次,教师课堂讲授的语言运用应注重艺术性。语言既要表达准确、清晰、条理、生动又要注意声音的声调、响度、音色。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不需要流利的废话,我们需要的是有条理能够打动人心的语言。”[8]最后还应注意面部表情、手势、姿态等非言语行为效用,从而增强语言表达的感染力,打造高效课堂,彰显讲授法的意义与价值。

4.讲授法与现代教学多媒体相辅相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9]可见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讲授法与现代教学多媒体相结合对课堂教学无疑是锦上添花。其一,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PPT课件、CAI课件,以一种全新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更新学生学习的方式,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师生教学观,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现代教学多媒体走进课堂能激发学生有意注意与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其二,中小学生思维发展主要处在形象思维、表象逻辑思维阶段,讲授法与多媒体结合应用更有助于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抽象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拓展能力。讲授法与现代教学多媒体相辅相成是重建其价值、赢得生存空间重要举措。

[1]李龙泽译.普通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16.

[2]钟齐泉.教学论纲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78.

[3]余文森.讲授法及其改革[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2):4-7.

[4][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5]张丽杰,等.新课程背景下对讲授法的重新思考[J].科技信息,2013(2):110-111.

[6]牟映雪.论新课标下的学习方式与教学观、教学方式的转变[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23-128.

[7]杨屹.杨屹与情趣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2.

[8]王录梅.对新课程下讲授法的理性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8):51-53.

猜你喜欢

讲授法讲授教学方式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浅析讲授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运用讲授法的辩证认识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的讲授方法探讨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讲授法教学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