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

2015-02-22

关键词:针灸学实验课实验室

袁 斓

(成都中医药大学发展规划处,四川 成都 611137)

《针灸学》实验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传授临床技能的重要环节。《针灸学》实验教学的评价与改革同理论教学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点。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对实验教学质量评估展开深入研究,可以完善实验教学的建设,推动实验教学的改革,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合格的临床针灸医生。

一、《针灸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针灸学》实验教学内容丰富,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如何对腧穴进行定位、特殊腧穴的刺法灸法等都是需要同学们掌握的内容,同学们通过对各种刺法灸法的实验练习熟悉并掌握各种刺法灸法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培养临床针灸医师治疗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针灸学》实验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是实验仍然是针灸教学环节中比较薄弱的地方,存在一些问题:①全国各中医院校针灸学实验课的开课率有所提高,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大部分达到了1:1或超过1:1,但是教师上实验课的方式依然没有改变,老师先介绍理论知识,给学生演示怎么操作,学生就依样画葫芦,模仿老师或者视频的操作过程,缺乏主观能动性;②针灸学这门课程涉及穴位较多,主治疾病和作用繁多,学生记忆起来很困难,同学们都去死记硬背穴位的定位和功效,在临床上遇到各种疾病时,却仍然不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选取有效的穴位进行治疗,造成学习和运用的脱节;③部分实验教师单纯为了应付教学任务,课前没有对实验课进行精心准备,上课仅仅利用网上搜寻的视频等播放给学生看,造成实验内容单一、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对针灸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④实验课上很多同学由于从小害怕打针等各种因素不愿动手给自己扎针,出于对其他同学的不信任,也不愿其他同学给自己扎针,只在一旁观看稍微大胆一点的同学操作,因此这类同学在课堂上不能按时按量完成实验内容,课后也从不练习,导致很多学生临床动手能力差、操作不规范;⑤大多中医院校由于开放经费少、学生课余时间少等问题导致实验室开放时间不足,学生在实验课以外的时间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操作,难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⑥很多教师和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有所偏差,认为理论课比实验课重要,教师将大量的精力放在理论课的准备工作上,学生把大量精力放在应付理论课的考试上,理论考试不通过,不及格就需要补考或重修,相对理论课而言,实验教学考核制度就比较松懈,所占比重也不高,导致学生不够重视,上课抱着应付的态度,考试也是跟老师打马虎眼。

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对《针灸学》的实验教学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临床针灸医师。如何通过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有效的评价来解决这些问题,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针灸学》实验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临床综合性针灸医师,我们首先就要制定较完整的、有效的《针灸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二、《针灸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教与学是实验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实验教学管理工作是关键,多年来,我校实验教学体系已经经过几轮实践和完善,经过多方咨询论证,本着“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原则,现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适合学校发展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划分为实验准备类和实验指导类。《针灸学》这门实验课程非常强调实用性,强调实践操作,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我们在学校总体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对《针灸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1.一级指标的确定

我校实验准备类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四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教学态度、实验准备、实验整理和实验室管理;实验指导类的四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教学态度、实验内容、实验指导和实验效果。在整个实验教学系统中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和决定着实验教学质量,其中最基本的因素包括实验教师的教学态度,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和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教学工作中的工作基础是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反映实验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是实验的开出率,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实验教学手段,评价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学生参与实验的亲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程度和学生实验考核的成绩,《针灸学》实验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整个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作出的评价体现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把《针灸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确定为实验教师的教学态度、实验基本条件及准备工作、实验教学过程和实验效果。

2.二级指标的确定

(1)教学态度

包含教师工作态度、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试验进度表和实验指导教案、准时到实验室,带教时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等4个二级指标。为了体现学科发展的实验内容,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过程合理有序进行,我们强调实验教师在思想上首先要重视实验教学,认真准备实验课,同时强调实验教材、实验教学大纲的系统完整性、操作性和应用性,重视建立完整可查的实验教学档案,趋于向规范的实验教学模式发展。

(2)实验基本条件及准备工作

包含实验室安全设施情况、实验室环境卫生和器材摆放规范、实验室人员熟悉实验过程、实验室仪器齐全性能完好、实验耗材数量准备充分和课前通知及预试、实验室人员队伍等7个二级指标。保证教学实施的基础条件是实验室的配置和仪器设备,我们应该加强实验室设备、实验室人员和试验项目等的统一管理,使帐、物相符率,仪器完好率,实验开出率等符合实验教学质量的要求,使实验准备工作更加规范合理;要求我们的实验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强、有过硬的技术、同时能够进行实验室管理、能独立承担相应的实验教学及科研等任务。

(3)实验教学过程

包含对实验原理目的内容方式进行讲解、结合实验内容提出启发式问题、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手段、实验教学内容熟悉和实验技术熟练操作规范、密切观察学生实验情况,回答问题耐心细致、实验课秩序等8个二级指标。教学过程的几个二级指标主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教授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内容、课堂使用的教学手段等因素进行了考查,提出实验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爱岗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从总体上反映了实验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4)实验效果

包含实验课开出率、实验成功率和学生反馈情况、实际操作成绩、学生出勤率和仪器有无损坏现象、实验后有实验报告批改等5个二级指标。实验教学是否正常实施的主要指标是通过实验开出率来反映的;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可以通过考查学生学习掌握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能力来评估;教学效果中重点考查的指标是通过学生对实验课程的评价反馈了解实验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我们强调针灸学实验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运用针灸治疗疾病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师要理论结合临床,通过结合对临床疾病的讲解提高学生对针灸的兴趣。

《针灸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并且系统的工作,应当密切关注学校实际的实验教学情况,并与理论教学环环相扣,和学校整体的本科教学活动融为一体,与之同时它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教务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等管理部门的大力合作,及时有效的解决实验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实验室人才队伍的专业素养,改进实验课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1]沈洁,等.“实验针灸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4):58-59.

[2]牛树军.在针灸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22):111.

[3]黄思琴.《针灸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0):51-52.

[4]叶辉,等.高等院校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高等农业教育,2015(10):40-42.

[5]李舒梅,等.建立医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093-1095.

[6]陈善飞.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与设计[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2,15(1):94-97.

猜你喜欢

针灸学实验课实验室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针灸学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