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恽代英就像是年轻人的心灵导师
——访爱知大学副校长、日本的恽代英研究者砂山幸雄

2015-02-16蒋丰

中国青年 2015年17期
关键词:无政府主义恽代英陈独秀

文/本刊特约记者 蒋丰

恽代英就像是年轻人的心灵导师
——访爱知大学副校长、日本的恽代英研究者砂山幸雄

文/本刊特约记者 蒋丰

他不是一个仅凭一时热血就下决定的人,而是一个在对一个政党、一个主义深入了解、充分理解后,才会付之行动的人,并且一旦决定了就义无反顾、坚定不移。

众所周知的是,爱知大学是日本研究中国的重镇。鲜为人知的,爱知大学里面还有研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恽代英的学者。当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恽代英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作为《中国青年》特约记者乘新干线从东京经名古屋前往爱知大学,采访了爱知大学副校长、日本著名的恽代英研究者之一砂山幸雄先生。下面是访谈摘要。

解读五四青年的重要人物

《中国青年》:我了解到,您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发表过有关恽代英和“五四运动”的论文了,能介绍一下日本学术界有关恽代英的研究状况吗?您研究恽代英的契机是什么?

砂山幸雄:日本学术界对于恽代英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当时,有些研究五四运动的日本学者在收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的资料时,也找到了很多恽代英的相关资料,这就促使他们开始研究恽代英这个人。

事实上,在邓小平先生率领中国共产党实行改革开放之前,日本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学界史里有关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研究可以说是属于热门题目,但还没有热切关注恽代英。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实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陆公开了许多历史资料,人们也开始关心除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等共产党领导人以外的人物,而恽代英就是其中之一。这就是我所了解到的有关日本学界对恽代英的研究现状。

至于我为什么要研究恽代英,这个就说来话长了。改革开放以后虽然资料丰富了,但日本学者的关心仍然大多放在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等领导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首要人物。我自己本来要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当然对领导“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李大钊,陈独秀等很感兴趣。一方面是中国对于共产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890年前后出生的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人身上。这些人在五四运动后领导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日本学者关注的则大多是早期的人物,比如陈独秀、孙中山等著名的政治家或思想家。但是我更关心的,是当时的中国年轻人究竟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单单通过看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在当时中国发行的杂志或报纸上发表的文章,是很难把握年轻人的真实想法的。然而《恽代英日记》却很清晰地记录了他的想法,读起来非常有意思。

《恽代英日记》里还写了对陈独秀的文章的看法,以及对胡适的文章的看法,写得条理分明。他的日记可以说是了解、研究当时中国年轻人真实想法的重要历史资料。这也是促成我研究恽代英的首要原因。

另一方面,在那个当时,有两种思想对中国年轻人影响很大。一种是共产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是无政府主义。虽然这两种思想有相近的地方,但在根本上却是不同的。恽代英这个人很特别,他是从无政府主义转换为马克思主义的。但他当时透露他自己深信的无政府主义是跟别人信仰的无政府主义不同。他是怎样理解这两种思想的呢?又为什么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另外,作为无政府主义者的恽代英,却为爱国主义运动,也就是五四运动奠定了成功基础,所以我对爱国主义运动与无政府主义思想是如何结合起来的也非常感兴趣。一般来说,当时的无政府主义者就是世界主义者,他们主张没有国界的思想。但在,以民族主义为基础的中国“五四爱国运动”中,无政府主义者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带着以上的问题意识,我开始研究恽代英和无政府主义。其实,不只是恽代英,当时中国有很多年轻人都受到了无政府主义的影响。以恽代英为代表的这批年轻人,是如何将无政府主义思想融入到爱国主义运动中去的呢?这在我们日本人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日本,无政府主义与爱国主义是恰恰相反的两种思想。所以,我试图通过研究恽代英来解开这些疑问。

一位特殊的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青年》:从您手头这本《恽代英日记》中所夹的纸条之多,看得出来您对恽代英研究下的功力。在进行研究之后,您对恽代英的个人评价如何?

砂山幸雄:我感觉恽代英在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里显得非常特殊,他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为什么说他特殊呢?首先,恽代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间要比毛泽东晚一些。我的理解是,他不是一个仅凭一时热血就下决定的人,而是一个在对一个政党、一个主义深入了解、充分理解后,才会付之行动的人,并且一旦决定了就义无反顾、坚定不移。在五四运动前夕,他基于无政府主义思想,也开展了一系列积极的行动,但通过实践,他认识到无政府主义不适合中国,所以又学习了共产主义,并在1922年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在1921年夏天成立的,他之所以会加入得比较晚,就是要给自己一个了解、理解的时间,是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任。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基础,所以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立即展开了行动,是一名积极的革命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坚持自己的信仰,坚持共产主义事业。

与此同时,恽代英还非常关心年轻人,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他将向中国的年轻一代传播共产主义思想自觉地视为自己的使命。所以,我说他非常的特殊。

《中国青年》的心灵导师

《中国青年》:由恽代英创办的《中国青年》,如今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机关杂志,也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份可以持续发行90年以上的杂志。到日本留学前,我曾在《中国青年》杂志工作多年,因此对这份杂志有特殊的感情。您读过恽代英主办的《中国青年》吗?

砂山幸雄:研究恽代英,就不能不读当年的《中国青年》。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年轻人,在生活、恋爱、政治活动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多烦恼,读恽代英在《中国青年》上写的文章,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他倾注的热情,就像是一位心灵导师,耐心地倾听年轻人们的烦恼,并切身地给出建议与意见。这也是恽代英吸引我的地方。

我知道,恽代英在《中国青年》发表过的文章,基本上都被收录进2014年出版的9卷本《恽代英全集》里面了,现在要想找出来读非常方便。但是,当年我在研究他的时候,只有很不全的两卷本,《恽代英文集》还没有出版,我是从那时的《中国青年》杂志上一篇一篇找来看的。

采访后记

到爱知大学采访的那一天,老天不作美,下着瓢泼大雨。或许,天公也知道我在追寻一位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思想轨迹。当我全身湿漉进入到砂山幸雄副校长的研究室时,不仅有坐拥书城的感觉,更为其书架上一排长长的有关研究恽代英的书籍所感怀。

蒋丰与砂山幸雄先生合影

猜你喜欢

无政府主义恽代英陈独秀
五四时期的恽代英与学生运动
网络空间无政府主义思潮审视
《家》中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青年周恩来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嬗变
论我国无政府主义者的表现及加以肯定的行为
恽代英的两副对联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价值观的变化
陈独秀的收与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