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川融化火焰疾行

2015-02-16本刊编辑部

中国青年 2015年17期
关键词:消防队祈福仁者

文/本刊编辑部

冰川融化火焰疾行

文/本刊编辑部

8月19日,天津港“8· 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遇难者“头七”日。无限哀思寄托给在事故中不幸罹难的人们。白菊朵朵,全城哀悼。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率国务院工作组、参加救援的消防官兵向事故遇难者默哀。天津市民走上街头,点起烛光祈福;在距爆燃现场咫尺之遥、如今只剩框架的跃进路派出所门口,人们放上几根香烟,给已在天国的兄弟,“兄弟们,抽根烟吧!”

连远在重洋的纽约消防队的队员们,也在这一天将消防队的美国国旗降半旗。向中国的同行致以哀悼和敬意。

爱不分大小,爱也跨越国界。8月里,天津港发生的事故,和由之而来的动人故事,让人悲恸,也让人涕泗长流。诗人们、词作家们、记者们、各界人士,不吝各种词汇表达对事故的关注、哀悼、痛惜,感人至深的却是几句朴实无华的言辞:

“我爸就是你爸!”

“妈我走了!”

“我爱你,如果我活着。”

灾难中,能把人凝聚在一起的是什么?是人们面对灾难不肯屈服的决心,以及人性的壮美,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为了他人的安危不惜殒身的牺牲与奉献的英雄,都应该被点赞,那些勇敢的孩子啊,在照片中朝我们微笑的孩子啊,没来得及谈一场恋爱就匆匆离去的小伙子们,才是这时代真正的“男神”。

事故之外,饶有意味的是围绕着对事故态度而展开的辩驳。一路义愤填膺:我们拒绝感动,拒绝祈福,我们要的是还原真相,这是天灾还是人祸?另一路则委屈,继而还击:我们不是英雄,我们不能去现场告慰英灵,我们在网络上点蜡烛表达哀思怎么了?

仁者智者,在灾难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流经的是不同的山川,最后抵达的,却可能是同一方向。

追问和感动从不矛盾,就像山从不嘲笑水的柔情,水从不诘问山的刚毅。重温一下辩证法,我们就知道,事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都存在着矛盾。而一切矛盾都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我们认知事物、感知事物从来都是心与脑的合力。情感,要自然流淌,是心灵对那些感动我们的高尚事物,有所感应;理性,要大力抨击,是大脑对所有想隐瞒真相、推卸责任者的怒斥与鞭挞。批判者,希望从灾难中汲取教训,获得一个完美的机制,使悲剧永不重演;而感动者,顺应心灵的流向,祈福、捐款、献血。仁者智者,在灾难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流经的是不同的山川,最后抵达的,却可能是同一方向。

所以,有时,互咬、隔空对战,其实是一种茫然。终有一天,我们会成为情感与理智兼备的自我,建设心态与批判意识集为一身的青年,并以此,作为推动中国前进的力量。

融化的冰川,有一天,会化作温暖的春水,润泽每个因不安全感、不信任感而强作冷漠的心田。

疾行的火焰,则以雷霆之势,炙烤那些黑暗中的假恶丑,把整个世界,照耀得温暖光明。

责任编辑:李纯

猜你喜欢

消防队祈福仁者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摸马祈福
仁者爱人
祈福
厦门的“奶奶”消防队
仁者
为飞行祈福
『仁者爱之理』
吴学华编著《中国消防百年图录》选登上海迎解放消防展新貌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