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血流图在脑血管硬化中的应用及诊断分析

2015-02-14郑云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年4期
关键词:脑部脑血管硬化

郑云海

(云南省德宏州第二人民医院,云南德宏678400)

✿论著/社区人群防治✿

脑血流图在脑血管硬化中的应用及诊断分析

郑云海

(云南省德宏州第二人民医院,云南德宏678400)

目的 对脑血流图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硬化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时将40例体检健康无脑血流图异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者脑血流图变化。结果 对照组患者陡直波多于观察组,转折波小于观察组;观察组圆顶以及平顶波在所占比例是对照组患者的5倍以上;对照组患者重搏波以存在和明显为主,而观察组患者中以隐见以及消失为主;观察组患者上升时间长于对照组,波幅低于对照组,峰谷深度较低,但其血管阻力则明显比对照组高,血流流入及流出容积速度则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流图在诊断和治疗脑血管硬化的过程中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

脑血流图;脑血管硬化;应用;诊断分析

脑血管硬化(Cerebral Atherosclerosis)为动脉硬化的一类,指的是脑部血管出现弥漫性的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甚至是小血管闭塞,从而使得患者脑部血供降低而导致的病理变化。此病是临床上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脑功能退化,并发脑出血、脑梗死及弥漫性脑部损害[1]。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等,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高血压患者的脑血管的紧张度及弹性有一定的了解,对脑血管硬化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2]。笔者选取了我院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并对其脑血流图进行了有关分析,同时将40例体检健康无脑血流图异常患者的脑部血流图作为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了我院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男45例,年龄在53-71岁,平均(54.2± 3.6)岁,女39例,年龄在56-73岁,平均(55.1±2.4)岁;患者均患有程度不一的高血压疾病,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患者为脑力工作者;大多因头晕、头痛等症状就诊,且符合临床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将40例体检健康无脑血流图异常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1例,年龄52-72岁,平均(53.8±2.7),女19例,年龄54-73岁,平均(54.0±1.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脑血管功能检测仪GT-3000进行检测,且操作医师不变。检查当日晨,所有检查者不得服用任何血管收缩或血管扩张药物,保持室内温度在18-24摄氏度;检查时,患者均取仰卧位,闭目勿眨眼,保持室内安静,嘱咐患者注意放松,不要紧张,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检查前使用酒精将电极放置部位清洁干净,检查部位选用枕乳导联及双侧额乳导联,并对脑血流图进行常规描记[3-4]。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血管弹性重搏波、波形以及脑血流量的波幅等作为观察指标,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方法均根据跟陈国田编著的《简明神经电生理诊断学》进行。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见图1、图2

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流变图可以得出,对照组患者中的陡直波多于观察组;转折波在两组患者中所占比例较大,但在观察组中更大;圆顶以及平顶波在观察组中发生的比例为对照组患者的5倍以上。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波形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搏波是反映血管弹性的重要指标,对照组患者以存在和明显为主,仅有极少数为隐见,并未出现一例消失者;而观察组患者中以隐见以及消失为主,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另外,在观察组患者中,上升时间要长于对照组,波幅明显低于对照组,峰谷深度也较低,而其血管阻力则明显比对照组高,血流流入及流出容积速度则低于对照组。通过以上检查结果可以得出,高血压患者血流图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血压的升高以及血管弹性的减退,从一开始的转折波逐渐成为圆顶以及评定波,与此同时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力减退。但对照组患者的记忆力并无明显改变,特别是高龄70多的老年患者其脑血流图中仍有重搏波可见。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脑血流图存在着显著变化,这种变化的相应结果就是,患者脑血管弹性降低、阻力升高以及脑部供血的减少。

图1 正常脑血流图

图2 异常脑血流图

3 讨 论

高血压指的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目前我国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一般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具有民族、城乡及地区的差异,北方高于南方。东部高于西部,城市高于农村,生活在高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患病率高于较其他地区。高血压疾病的患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其中女性更年期之前的患病率要低于男性,更年期后则高于男性。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会影响到人体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其功能衰竭,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其中脑部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脑部血管硬化,血管弹性变差是硬化的开始,也是急性循环障碍如脑梗死、脑缺血等发病的主要基础,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且女性患者多于绝经期后发病。

脑血管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其中之一,常常合并有高血压,且晚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且一旦出现则病情进展较快。国外文献报道,在观察患有动脉硬化的男性患者中,脑动脉硬化患者有将近一半的患者患有高血压疾病。脑血管硬化的患者会有陈旧性梗死灶出现,脑质量减退,脑血管腔变窄或粗细不匀,管壁内膜变厚且有钙质形成,均会导致脑部血流速度变慢,出现供血不足或血栓形成,且一旦有硬化斑块或凝块脱落则易导致患者突发梗死或脑卒中。

脑血流图又称脑电阻图,主要是利用电阻变化来描绘出伴随心脏跳动而变化的脑部波形图。其作用机制是因为机体动脉弹性与心脏摄血,动脉内血液流速与其血容量的变化,再根据动脉变化和血液导电的原对监测电极之间的电压或电流变化的波形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了解该部位范围内血液的动力学变化情况。它所观察的是电极之间范围内的全部血管,如大、中、小动脉等;根据血液动力学原理,我们得知中、小、微动脉是保持和影响机体血流速度、血压以及血液容积的根本所在,因此脑血流图所观察的是区域性中、小、微动脉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能有效反映机体脑部血管的弹性及紧张度,对脑血管的生理、病理研究及临床诊断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主要用于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偏头痛、眩晕、血管神经性头痛、颈椎病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但是脑血流图对于局限血管以及脑部深层血管病变并无灵敏反应,对脑缺血的观察也无特征性的变化,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应结合其他检查,进行全面考量和判断。

本次研究中,观察两组患者脑血流图可以发现,健康组患者的陡直波多于高血压组,转折波较高但低于高血压组;高血压组患者的圆顶以及平顶波所占比例是健康组患者的5倍左右,两组患者波形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健康组患者重搏波以存在和明显为主,无一例消失者,而高血压组患者则以隐见以及消失为主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患者波幅要明显低于健康组,上升时间较长,峰谷深度也较低,而且其血管阻力要高于健康组患者,血流流入和流出容积速度则低于健康组。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脑血流图存在着显著变化,这种变化的相应结果就是,患者脑血管弹性降低、阻力升高以及脑部供血的减少。通过对患者脑血流图的观察和给分析,能使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从而控制脑血管硬化的发展,改善预后[5]。此外,预防和治疗高血压也是控制脑血管硬化的关键因素,有文献报道,脑血流图在反映脑血管硬化方面有着重要价值,与其眼底改变相一致。因此在诊断脑血管硬化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动态监测患者高血压对患者脑血管功能的作用。

[1] 高翔虹,李增平,郭丽娟.脑血流图对脑血管硬化诊断的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0:1083-1084.

[2] 赵玉芬.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流图(TCD)特点分析40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6:256.

[3] 邹长翠,李曦,林燕平,叶郁辉.健康体检人群中脑血流图异常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13:21-22.

[4] 吴玉萍,刘洁,周月玲.152例高校中年教师脑血流图检查分析[J].医学伦理与时间,2013,23(4):490-492.

[5] 蒋琪霞,徐格林,刘新峰.不同文化背景下脑血管病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及内容[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2): 80-82.

Application and diagnostic analysis of rheoencephalogram for cerebrovascular sclerosis

ZHENG Yun-hai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Dehong Prefecture,Dehong 6784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rheoencephalogram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erebrovascular sclerosis.MethodsEighty-four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included as observation group,and 40 healthy controls that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had normal rheoencephalogram as control group.The changes in rheoencephalogram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control group had more sharp waves and fewer turning waves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percentages of dome waves and flat-topped wav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ver 5 times grea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crotic waves of the control group primarily showed existence and patency,while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showed indistinctnessand disappearance;the observation group displayed longertime for ascending,lower amplitude,and shallower trough than the control group,bu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vascular resistance and lower volume velocity of blood inflow and outflow than the control group;all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Clinically,rheoencephalogram has a high valu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erebrovascular sclerosis.

Rheoencephalogram;Cerebrovascular sclerosis;Application;Diagnostic analysis

郑云海,1975年生,男,云南陆良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方面工作。

猜你喜欢

脑部脑血管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压抑食欲使人笨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