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体验式教学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为例

2015-02-13强金国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顺德应用文

强金国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广东佛山 528300)

参与体验式教学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为例

强金国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广东佛山 528300)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文秘专业应用文写作教学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诗词经典诵读活动对接已有知识、诗词扩展写作和应用文写作比赛等活动延伸新学知识的参与体验式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爱学习的同时,达到了拓展并优化学习策略、扩大并深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迁移运用能力,进而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参与体验式教学;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

“应用文写作”是写作活动中最直接、最有效的写作。这种看似不沾“风花雪月”的文章却与诗情画意的文学写作有着天然而密切的联系。怎样从信手拈来的经典诗歌中汲取营养、如何从耳濡目染的优秀词曲里获取灵感,是应用文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直面和解答的问题。办文、办事、办会是文秘从业人员的主要岗位技能,办文展现驾驭文字能力、办事体现与人沟通能力、办会表现驾驭全局能力,而写作能力则是办文、办事、办会多项能力的集中外显。可以说,只有善于观察分析、总结归纳、遣词造句才能有效地履行秘书工作,才能渐次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秘书。如何让学生写出既文题相符、又通顺流畅的应用文,是目前高职文秘专业写作课程教育教学的一大难题。而要破解这一难题,就要直面高职院校的应用文教学面临的专业并非首选、学生调剂而来、教学方法陈旧、阅读时间减少和作业懈怠对付等窘境。

成立于1999年3月的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领导管理、省市共建、顺德政府投资兴建的地方高职院校。为此,学校在招生时对顺德籍生源有一定的倾斜和照顾。据统计,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文秘、社会工作两个专业2012级、2013级和2014 级12个班的近525名学生中,来自享受高考加分政策的顺德籍生源占半数以上。作为连续多年的全国百强县冠军,顺德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4年,顺德人均收入3.8万元,人均GDP超过1.5万美元,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故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前无就业压力,后无危机意识,他们的求知欲望不够强烈,对写作尤其是相对而言枯燥的应用文写作普遍有排斥感。其次,学生中普高生和中职生各占一半,但中职生囿于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文化基础的学习,基础知识普遍较弱,尤其是一些3B线入学的学生的入学成绩比普高学生成绩低20分以上,学习的前期基础和后续欲望均呈现出不佳的状态。最后,一个班里的同学文化素养、艺术修养等差距较大。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第一批立项建设单位,并于2013年11月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文秘专业在全国十余省市招生,这就形成外省、广东省内顺德区外高分生源、顺德区普高生源和顺德区内中职生源构建了一个高分与低分并存、有文艺特长和无一技之长同处的多元一体的格局。

生源不均、差距巨大,势必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难以估量的考验:一是教师。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如何调整教学内容、怎样把握难易程度是个不小的问题;二是学生。高分学生多呈现为“吃不饱”、而低分学生多展现为“跟不上”之情况。文秘专业应用文写作教师们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逐渐摸索出一套既合乎教育教学规律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即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的经典诵读、诗词扩展和应用文比赛为主体的参与体验式教学活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部分难题。

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高等职业院校为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数以千万计的莘莘学子藉此踏进了高校的大门,开启了他们自己乃至于家庭生活的新篇章。但毋庸置疑的是,大众化就意味着相对于精英教育来说入学的门槛肯定是降低了,而且是降低了不少,一些本来应该在中学乃至小学完成的基础知识没有完成。故,高职学生文化底子薄,许多基本的语法知识、文化常识不清楚,即使知晓一些也是一知半解;理解能力差,不论是阅读文章还是与人沟通,读不懂、听不清是常态现象;表达能力弱,课堂上遇到需要回答问题时绝大多数要么低下头做痛苦状要么眼神游离表示不知如何作答,即使老师请他回答也多言“我不知道”或有所表述亦多为词不达意甚至不知所云。具体到写作课程上,根据笔者调查,不论是文秘,还是社工专业,对写作文抱有天然敌视情绪的学生超过80%,没想到上了大学还要写作文的则高达95%,简单的请假条一亦会因果倒置屡出、错别宇频现、写作格式混乱,使教师限于不知如何教学的困局。

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师对此不知如何是好,更怕开错药方,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师始终要明白:“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在教师的设计、组织、引导下进行的,一定意义上,教师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性质与效果,而把关注点集中于学生,忽视教师,显然是片面的认识[1]。”因此,针对学生词语贫乏、语法不清、逻辑模糊的现状,教师必须摒弃心灰意冷之心态,要实事求是,开展大补课活动,即使教学目标完不成,也不能赶鸭子上架教给学生更多他们根本无法理解、更无法消化的知识。这就要教师开展摸底活动,之后结合学生实际,按照写作课程的人才培养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选取以词汇、短语、单句和复句为主的语法知识和以词项、命题、归纳为主的逻辑知识进行补课,在兜住教学之底的基础上打牢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

在此基础上“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2]。”使莘莘学子通过几年大学生活的熏染,徜徉于如同“泡菜坛子”校园文化中接受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3],就可渐次拥有基础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知识储备,进而再进一步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的沟通理解能力、模仿贯通能力的基础上具备相应的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一体的写作表达能力。

应用写作教学内容及授课方式方面,是开门见山、按图索骥直接讲学生闻之色变的党政机关公文呢,还是见招拆招、顺藤摸瓜从他们曾经接触过但没有“标准化”的诸如请假条、感谢信、表扬信等日常应用文开讲。笔者经过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每届同学“给老师一封信”中反馈的情况,根据互联网时代信息海量却要会用、会化的实际,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重点分析字词句背后的内涵和外延以及组句成篇的运行理路,便于底子薄的高职学生能在有效对接过去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知识迁移和信心积累。

对于从事应用写作十余年之后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笔者来说,对照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认为经典诵读不仅能夯实学生文字、文化基础,还能在渐次理解中体验情感和品味人生,潜移默化中提升审美能力和想象力。为此,顺德职院有目标、有计划地将诗文朗诵会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第一学期以人文社科学院编辑的《中华经典诗词曲一百首》为参考进行班级内诵读,第二学期结合五四青年节歌咏比赛和全校性的大学生艺术节之诵读大赛来个人竞赛。

第一学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读。针对学生以前背诵的诗歌篇幅短、内容少的特点,笔者选取了学生学习过的李白的《送友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诗歌20首,又重点让大家集体诵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全诗语言浅显易懂而又极具张力,尤其是对乐曲的描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正如《傅雷家书》所说:“白居易对音节与情绪的关系悟得很深。凡是转到伤感的地方,必定改用仄声韵。《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taccato(断续),像琵琶的声音极切;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几句,等于一个长的pause(中止),‘银瓶……水浆迸’两句,又是突然的attack(起奏),声势雄壮[4]。”同时,该诗音色音调也是衔接的,其变化又起着对比的作用,从而构成优美而丰富的音乐情节,产生了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5]。这首诗歌非常适合集体朗诵。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在领悟诗歌思想内容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历程、在角色互换中感悟情感的起承转合、在时空转换里感叹人生的跌宕起伏,大家有感而诵、延情自读。同时,通过诵读活动,加深了学子交流,点燃了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的青春斗志和团队精神,为大学生活奠定了昂扬、向上的基调。

第二学期开展个人朗诵比赛。个人朗诵比赛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人文社科学院内选拔,以编制的《中华经典诗词曲一百首》为参考书,要求每个学生至少报两首作品参与由本班同学担任评委的初赛,之后每班选出十位同学参加由专业教师担任评委的年级复赛,复赛之后每个年级推选十名同学参加学院组织的决赛,决赛获得前五名的同学参加一年一度的学校组织的大学生艺术节之诵读大赛。经过层层选拔,同学们在作品遴选、同学评议、听取老师点评的过程中,潜滋暗长地提高了自身的诗文鉴赏能力、评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让秘书专业培养的人才真正成为日后工作中名副其实的辅助管理人才,除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之外,还要从学子们将来就业面向的各级党政机关、中小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机构的需求反向出发来思考人才培养模式,在“教”“研”“学”“做”多管齐下的基础上,通过举办诗词扩展作文比赛和应用文比赛来以赛导学、以赛促学,不断提高学子的语言感受能力、组织能力和驾驭能力,“进而在感佩先贤之中感念生活,在感同身受之际感知成长,在感悟生命之余感纫恩情,不断提高自我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反思生活、超越生活的能力,为今后走向、融入社会打下安身立命的精神基础[6]。”从而渐次走上学习、模仿、超越的写作之路。

一是开展诗词扩展作文比赛。传诵千古的经典诗词经过“诵读—感悟—欣赏”阶段之后,学生在读有所思、诵有所想中感古诗之语言美、品古诗之意韵美,领略古人之“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的境界。在学生理解诗意,感悟意境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诗歌中的“空白”之处进行合理的想象,于空白处求精彩,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等方式开展诗歌续写、扩写或改写,从而写出诗中景,说出诗中事,抒出诗中情。如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本是一首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的羁旅诗,但因其诗中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且句句可感可画,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走出国门,在日本等国也很有影响。鉴于该诗同学们都很熟悉,而且可以扩改写的空间足够大,笔者给出了作家张晓风的《不朽的失眠》供大家学习参考[7]。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学们在例文的参考下,在老师的鼓励下,相继概括写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岑参的《逢入京使》、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杜甫的《登高》等等。尤其是李白的《赠汪伦》中汪伦为何人激发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不少同学通过上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得出该人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和泾县县令两个结论。大家通过熟悉的诗歌的概括写,熟悉了“熟悉”的内容,了解了“了解”的知识,达到了提高兴趣、激发活力的目的。

二是开展应用文比赛。文秘专业的学生,有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底蕴之后,开展“应用文比赛——巅峰对决”则更能凸显专业特点和学生中文化修养方面的本色。比赛题目由当场完成的10道改错、写作题和场下完成的1道问卷调查题共两个部分组成,队员四人为一组,改错题按照由易到难的梯度安排。改错题主要是对日常文书请假条、留言条、借条、欠条等进行。为便于同学们结合实际写作文,选题多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进行。如鉴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农村、交通不便且校外没有一家超市与餐馆,故学校的超市东西比较贵的实际,请同学们写一份调查报告。通过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应用文写作的水平,对推进师生教学相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以经典诵读、诗词扩展和应用文比赛为代表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参与体验式教学活动既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又有经济发达地区高校自身的特点,基本达到了赫斯特设定的有效教学的三个标准:学生不仅学到了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以后,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内容;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8]。从近三年得到的相关资讯来看,同学们对经典诵读、诗词扩展和应用文比赛等活动的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这表明这些活动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广受欢迎的。

[1]和学新.教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18-23.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EB/OL].(2007-02-17)[2015-05-27].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 1623/201001/xxgk_79865.html.

[3]强金国,刘晓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63-66.

[4]强金国,胡蓉.立足“高等性”、凸显“职业性”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9-13.

[5]陈才智.白居易《琵琶行》赏析[EB/OL].[2015-05-28].http:// 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8697.

[6]强金国.文化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刍议[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71-74.

[7]怎样将古诗词改写成散文[EB/OL].[2015-05-27].http:// wenku.baidu.com/view/02bae72e453610661ed9f49c.html.

[8]王斌华.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研究(上)[J].全球教育展望,1997(1):57-61.

(责任编校:刘芳)

Participative and Experiential Teaching Used in Practical Writ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ak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in Shunde Polytechnic

QIANG Jin-guo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hunde Polytechnic,Foshan,Guangdong 528300)

Secretary major of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Shunde Polytechnic extended new knowledge, participative and experiential teaching methods by reading Chinese classic poetry activities,which is based on the existing knowledge,poetry writing,practical writing competitions and other activities to inspire students to like learning,to expand and optimize learning strategies,to expand and deepen the teaching content,to enhance students'self-learning,to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and the ability of transforming and applying,thus to accelerate each other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participative and experiential teaching;vocational colleges;teaching practical writing

H 193.6

A

1672-738X(2015)04-0059-04

2015-05-27

2013年度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立项课题(2013-SZJGXM23)。

强金国(1970—),男,宁夏盐池人,中文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秘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应用文写作顺德应用文
7.1声道定制影院+KTV案例 顺德华侨城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世界美食之都——顺德
城市级APP“i顺德”即将上线
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与对策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
论“内外兼修”模式下高职应用文写作第二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