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之我见

2015-02-13李佩英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双师师资队伍职教

李佩英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岳阳 414000)

职业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之我见

李佩英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岳阳 414000)

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由于职教师资队伍混装组合、培训经费投入不够、职称评定渠道不畅等因素,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建议通过制度引领、培训提高、规范管理、经费保障等措施来解决职业教育“双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尽快使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达到合理水平。

职教;双师;建设;对策

“双师型”教师指集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于一身的教师,既应具有任教专业和学科较深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一定的专业教学能力,还须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进入“十二五”,职业教育面临着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任务,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1]。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职教界的共识。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1.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理解不清

当前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有两大误区:一是拥有“双证”(教师资格证、行业技能等级证)的就是“双师”,这种认识仅仅强调了“双师型”教师重实践能力的特点,忽视了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不一定真正等值的现实,这个标准值得商榷;二是“双师型”教师就是“教师+会计师”或者是“教师+工程师”等,这一认识强调了对“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关注,却忽视了“双师型”教师与技师或其它师的区别。目前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多半是依据上述标准,这些错误认识如果不及时予以纠正,将导致办学方向的偏离及办学水平提不高,从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2.“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根据教育部最新教育规划纲要要求,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不得低于该校专业课教师总数的80%,而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总规模超过100万人,其中专任教师87万人,“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还不到30%;高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有专任教师40万人,其中“双师型”素质教师的比例,还不到40%[2]。以湖南省为例,据湖南省教育厅2013年的统计,湖南省有高职院校67所,有专任教师18357人,其中“双师”素质教师11080人,占60.36%;有中职学校421所,有专任教师24827人,其中“双师”素质教师6397人,仅占25.77%。由于各职业院校对“双师”概念理解不一致,导致判定标准各不相同,因此,这些统计数字中可能还有较大的水分,其中真正达到“双师”标准要求的比例恐怕更低。

3.“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践指导能力不强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要求肯定也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师要求,因为职业教育重视言传身教,作为一名合格的职业院校老师,要求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的双重能力,除了能够胜任课堂理论教学外,还要求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水平,能够有效地针对任教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指导教学。从职业教育现有教师队伍整体结构来说,大多数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就到职业学校工作,普遍缺少在所学专业、行业、企业或生产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理论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的经验不足,因此,有些老师理论有余实践不足,根本无法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这样的专业教师队伍会阻碍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4.“双师型”教师队伍社会服务能力不高

职业教育领域教师的业务水平不仅仅指课堂教学能力,还应该包括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在台湾,企业界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是台湾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据资料介绍,台湾的职业教育注重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产业背景,制定了教师企业研修制度,因而其教师队伍的社会服务能力十分高强,而在国内的各职业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普遍不够高,很多专业的教师影响力还未能走出校门,很多职业学校的教授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不够大,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职业学校的教师进行挂职锻炼或者进行合作办学,很多学校服务企业的产值和经济效益微乎其微,大多数职业院校还仅仅停留在为行业、企业输送人才的阶段,广大专业教师解决行业、企业实际工作及生产技术问题的水平还比较低,教师队伍社会服务能力相当有限。

5.“双师型”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比例不合理

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就会发现,我国职业教育中兼职教师队伍力量还比较薄弱。据相关资料报道,在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学校中,外聘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以上;美国社区学院的外聘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他们的职教课程往往都由工厂、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兼任。这些兼职教师因为有丰富的专职工作经验,对自己工作的行业十分熟悉,有利于职教人才的培养[3]。但是在我国,由于校企合作机制和人事机制等限制,职业院校很难固定地请到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因此,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力量还比较薄弱。据笔者调查发现,各高职院校真正的兼职教师比例还不到20%,这样,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滞后原因

1.师资队伍混装组合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组建从一开始就是一种非正规模式,中职由一些升学率不高的中学转型,师资力量主要由原来的中学教师组成,高职大多由原来的全日制普通中专学校转型,师资主要由原来的中专学校老师组成,这种“半路出家”的组合模式,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非正规化和非职业化。据中国职教师资状况调查资料表明,我国职业院校66.6%的教师是从家门到大学门再到职校门的“三门”教师[4]。他们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因此,这部分教师无法很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与特殊要求。虽然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但是有机会参加专业培训的老师还是有限,大多数职校教师忙于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和招生任务,难有时间去企业锻炼或者去积累专业实践工作经验,教学中也无暇顾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有一定比例的教师没有获得从教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未到工厂、企业一线进行专业实践锻炼,这样的师资队伍怎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符合市场要求的高技能型人才。

2.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本身就高,他们需要培训与提高的方面也多,所需要的培训费及继续教育费也非常高,而目前职业院校大多数处于转型期,在教学硬件及专业基本建设方面也需要投入大量建设资金,普遍存在经费紧张、资金缺口大的问题。因此,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力度不够,师资结构与水平也因此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无法快速适应与职教事业飞速发展的社会要求。

3.校企合作机制不全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共谋发展达到双赢目的的一种合作模式,是被实践证明为成效很好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机制最能够促进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但是,由于我国政府没有为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环境,教师为企业的服务意识较差,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意义不明朗,校企合作形式单一,校企合作流于表层,企业参与办学的热情不高,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时间短,大多流于形式,没有达到真正的锻炼效果,来源于企业的教师也往往由于缺乏教学方面的经验,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不大。

4.教师实践渠道不畅

要把职业院校的教师培养为“双师”型人才,唯有建立开放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这样才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顺利成长,但是这种模式对良好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依赖度很高。在我国,各职业院校实施的职业教育大都依然停留在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模式,不是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机制尚不健全,一些企业为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提供专业实践的条件和机会不多,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的渠道就只有进修、培训、顶岗实习、下企业锻炼,很多企业还不乐意接受教师的挂职锻炼,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的渠道单一,对“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极为不利。

5.职称评定标准不符

当前,除中职外,我国高职教育教师职称评定机制大多与普通高校一致,强调教师在理论学术研究方面的能力,注重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个人主持申报课题的数量,而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考核则没有要求,这与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十分不符。普通高校的教师主要从事理论教学与理论研究,而高职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他们各自发展和研究的方向不同,评价考核的方式也应该有区别。在职称评定这样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如不区别对待,势必严重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导致很多教师要么放弃职称评定,消极对待教学工作,要么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用于学术理论研究,无暇兼顾自身专业能力培养。

6.压力过大人心不定

众所周知,现在的职业学校学生以农村学生为主,入学门槛低,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学生素质越来越差”、“职教老师难教难当”,尽管如此,职业院校之间还存在大抢生源的问题,职业院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相当大。此外,职业院校教师的地位及经济收入也远远不及其它学校的老师,部分职校教师工作不安心,不用心,一些中职优秀教师流向高职学校、优秀企业或者是普通高中,高职优秀教师流向普通高校或其它待遇好的单位,从而导致了职教人才的严重流失,师资队伍不能稳定,进而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1.用制度来引领

在德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取得职业教师资格证书后才可以上岗,而职业教师资格证书的取得,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要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或在地方院校毕业后取得教育部高级技术员证书之后,修完大学四年学业后通过国家第一次考试,然后到职业学校实习一年半至二年,再参加国家第二次考试,二次考试都通过了的人,才可以取得职业教师资格证书[5]。的确,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由于其工作性质不同于普通教育,因此,对他们应该制定专门的职业任职资格与条件制度,有独特的培养制度与考核管理制度,有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的激励制度,才能维护职教教师的职业地位与职业声望,赢得社会的尊重。针对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建议职业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职业院校教师准入制度》、《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校企合作制度》、《中高职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等,以改变目前主要从转型或者是高校毕业生中直接引进职教师资的局面,想方设法改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这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好的关键所在。

2.用培训来提高

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一直是提升职教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我国的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仍处于片面追求学历达标和学历提高阶段,忽视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建议要严格执行教师轮流进修制度,加强在职专业教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力、专业实操能力、技术服务能力的培训,使教师能够从知识型向技术、技能型转变。针对老师工作特点,各职业院校可以利用每年教师寒暑假时间长的优势,安排教师轮流到对口的企业,通过顶岗实践、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强化自身实践技能,提高教师“双师”素质。职教教师成长与学生成长一样,最重要的能力要通过直接经验获得,教育部举办的各类职业师资培训,由于培训基地的办学条件限制,多数依然停留在课堂授课、听讲座的形式上,建议职教行政部门改革这种单一的培训方式,尽量要求培训基地多给老师提供实习实训实践的培训机会,以促进他们专业技能的切实提高。

3.用管理来规范

作为职业教育行政部门,应把好职业院校的办学资格关、师资进门关、职称评定关,出台相应的职业教育师资质量管理指标和体系,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质量检查,加强对职业院校师资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监控力度。作为职业院校,针对教师队伍,应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力促“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合理,制订科学的、富有职教特色的管理和考核办法,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式,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作为职校的教师,必须要有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或者顶岗实习的工作经历,以提高专业技术素质。同时,为鼓励教师提高专业技能,职业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将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学校加强对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锻炼的监督、管理、检查、协调等工作,每年可以评选优秀实践锻炼教师,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充分发挥职称评审的导向作用,把专业技能考核作为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的主要指标,降低论文和课题申报的要求标准,切实体现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

4.用经费来保障

职业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领域,它的办学要求在专业化、技术性等方面有较高的门槛,对职业教育的教师和办学条件也有特殊的要求,党和政府应该给予他们必要的政策支持、足够的办学经费投入及异于常规的激励机制。据有关资料统计,有34.7%的职业学校主要依赖收取学生的学费来运转,有33%的学校反映他们的办学经费投入很难保证。绝大多数地方职业院校在师资、实验实训条件、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存在困难,没有财政的投入,主要靠学校自己收取学费来维持,资金来源单一,硬件建设资金缺口金额很大[6]。而职业教育对教学设备先进性的要求很高,对师资继续教育和培训的要求也很高,资金来源不足便大大制约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线工程。为了实施好这一工程,政府和学校应该为教师培训和继续学习提供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撑,如多渠道进修、到行业企业锻炼、保障教师带薪学习等,建立学校“双师型”教师成长的良性机制,为“双师型”教师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刘琴.强师筑基助推职教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2-08-14.

[2]陶书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3]朱丽红.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09(24).

[4]覃丽.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

[5]赵雪春.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0(30).

[7]刘景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反思[J].福建教育,2012(48).

(责任编校:马余平)

On"the Double Teacher"Team Construc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

LI Pei-ying
(Yue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ueyang,Hunan 414000)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becomes imminent event.Because of some factors,such as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 team conventional combination,insufficient training expenditure,determining channel,which influence seriously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uggested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double teacher"construction about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through system leading,training improvement,standardize management,funds safeguard measures and also make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achieve a reasonable level as soon as possible.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double teacher;construction;strategy

G 715..12

A

1672-738X(2015)04-0019-04

2015-05-07

项目简介:李佩英(1965—),女,湖南岳阳人,中文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双师师资队伍职教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