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事、理一个都不落下
——向李密《陈情表》学属文

2015-02-13四川省阆中中学校

语文知识 2015年6期
关键词:融情晋武帝陈情表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 李 娟

情、事、理一个都不落下
——向李密《陈情表》学属文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 李 娟

西晋李密的《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散文史上的名篇。自梁朝萧统将其选入《昭明文选》后,一直为后世所重。宋人赵与时《宾退录》卷九引时人安子顺语:“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友。”[1](P116)《陈情表》被誉为“至情至性之文”,李密究竟是如何属文,情、事、理相结合,感动晋武帝,达到“辞不就职”“愿乞终养”的目的?以下试作简要探讨。

一、先情后理——地位悬殊

“表”,就是“奏表”,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上书。刘勰《文心雕龙·章表》云:“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请,议以执异。”[2](P162)区别于章、奏、议,“表”指陈述理由以请求。李密属文的陈情对象是晋武帝司马炎。晋武帝篡位掌权,建立晋朝,且开国皇帝常有杀伐之心。司马炎和李密,一君一臣,一个是建立王朝的上位者,一个是“少仕伪朝”的下臣,而且如今还是“至微至陋”的“亡国贱俘”,两者有着悬殊的地位、身份差别。表,是臣属给君王的上书,这以下对上的关系决定了李密想要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只能是先诉情再讲理。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李密先诉苦情,示人以弱,赢得晋武帝的同情。开篇有意避开正面回答是否出仕为官的问题,而是泣诉自己幼失父母、孤弱多病,家不盛、族不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惨状。身世的不幸,更突出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之情,为后文“刘素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的行为作情感上的铺垫。

紧接着李密痛陈进退两难之情,进是养育之恩,退是知遇之恩,希望得到晋武帝的理解。“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李密在万分惶恐中,“欲奉诏奔驰”,对皇上尽忠,奈何“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对祖母尽孝,奈何“告诉不许”,如此进不得,退不能,左右为难,处境尴尬,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最后李密表忠情,先是极言“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后是“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来报答晋武帝的知遇之恩,再次诉说“不胜犬马怖惧之情”,以自己的忠心来坦呈晋武帝。

诉苦情,陈进退两难之情,表忠情,以情动人,既有对祖母的拳拳孝顺之情,又有对朝廷的绵绵感激之情,更有对皇帝的耿耿尽忠之情,用以打动晋武帝的心,使晋武帝由对立、怀疑到慢慢产生同情。一切的情都是为下文说明“辞不赴命”的缘由作铺垫。

二、融情于事——事真情切

中国美学讲求一种“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追求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美的极致。情感的抒发讲求收放,有所控制,一味地抒发,只会让人厌烦,这就需要把情感附着在具体事件上,达到融情于事的效果。

开篇紧扣“险衅”“闵凶”四字,李密陈述了自己幼年的两大不幸,父死母嫁,激发人们对一个失怙无恃的孤儿的同情。坦陈自己“少多疾病”“九岁不行”的特弱体质,着力写“弱”,说明祖母把自己抚养成人确实不易,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张本。表达对祖母抚养的感恩之意。(祖母抚养之事)

从“既无伯叔”到“形影相吊”,陈述了李密家族衰败、人丁不旺的情况,着力写“孤”。“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与上文“既无伯叔,终鲜兄弟”照应;“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与上文“晚有儿息”照应。从上辈来看没有伯叔,从平辈来看没有兄弟,从晚辈来看只有尚不能“应门”的年幼儿子,单苗独枝寡人一个,所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就暗示了当年自己长大成人,全靠祖母一人,而现在侍奉祖母,也只能全靠自己一人,别无旁人可以依傍,唯有祖孙二人相依为命,为下文“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张本。表达对奉养祖母的拳拳孝顺之意。(奉养祖母之事)

再以“逮奉圣朝,沐浴清化”称颂朝廷清明教化,以阿谀之词博取晋武帝好感,表达自己对晋武帝的感激之情。“清化”二字在文中关涉重大,有领起下文的作用。“察臣孝廉”“举臣秀才”“拜臣郎中”“除臣洗马”是自己“沐浴清化”的具体表现。李密对朝廷的征召授职,表达了绵绵感激之情。(征召授职之事)

“臣具表以闻,辞不就职”之后,并未得到朝廷体谅,朝廷仍然“诏书切峻,责臣逋慢”,州郡更加临门催逼,急如星火,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狼狈境地。“切峻”“责臣”“逼迫”“催臣”“急于星火”等词句,点染了十万火急的形势,描写了自己所蒙受的巨大压力。李密对朝廷的催任之事,表达了怖惧之情。(朝廷催任之事)

坦陈“臣少仕伪朝,历职郞署”,如今沦为“亡国贱俘,至微至陋”的屈辱历史,明说“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申明自己不出来做官不是因为怀有二心,讲求“名节”。(伪朝身份之事)

笔锋一转,一个“但”字引出“区区不能废远”才是“辞不就职”的真正原因。先叙写祖母大限即至的凄苦危殆,“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接着抒发与祖母“更相为命”的血肉亲情,最后写出“区区不能废远”,必须对祖母奉养终老的孝顺衷情。照应前文祖母“夙”婴疾病,“常”在床褥,失去独立生活能力。李密面对祖母病危,暗示孝行在时间上的紧迫性,表达了内心的忧虑担心。(祖母病危之事)

陈述事情一类是家事(与祖母有关),祖母抚养之事、孝养祖母之事、祖母病危之事;一类是国事(与朝廷有关),征召授职之事、朝廷催任之事、伪朝身份之事。前者是为祖母尽孝,后者是为朝廷尽忠。事情真实可信,叙述是为下文抒情、言理的充分作铺垫。

三、融情于理——理足情恳

人们常说:“自古忠孝难两全。”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忠”“孝”冲突从先秦以来一直是士人的两难抉择,特别是在国家割裂纷乱的时期。汉代忠孝观的整合是中国古代忠孝观念演变的一个重要阶段。为了强调和倡导忠君,汉代经学家提出“家国同构”理论,也就是把君臣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实质是一种由孝劝忠的方法,即把孝亲作为忠君的手段,而把忠君作为孝亲的目的,所谓“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司马氏在篡夺曹魏政权的过程中,大举诛夷忠心曹魏的大臣或好发异议的士人,造成了西晋开国后士人对政治淡漠,不重操守,好发玄虚之言以求自保,偏重在家族的经营等现象。士人重传家轻经国,加上司马氏开国篡魏的横行,执政阶层只能重孝谈孝,致使晋朝忠义观念薄弱。失去“忠”的规范力量,身为儒学大族的司马氏政权,更正视“孝”所带来的正面价值,在施政上重孝,是以有“以孝治天下”之称,当时君王多讲学《孝经》,鼓励臣民善尽孝亲之道。

是尽忠还是尽孝,是李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李密痛陈进退两难之情,指出尽忠与尽孝的矛盾冲突。其实,忠孝不冲突,李密抓住“孝”字做文章。首先,尽孝就是尽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称颂晋朝褒扬孝行的政策,“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晋武帝篡位建立晋朝,为了收拢民心,沿袭了汉朝“以孝治国”的政策。太始四年六月丙申,晋武帝有诏:“士庶有好学笃道,孝弟忠信,清白异行者,举而进之;有不孝敬于父母,不长悌于族党,悖礼弃常,不率法令者,纠而罪之。”

由此观之,李密看清了悬殊的地位,所以先情后理,示人以弱,以情动人,情是朴实自然,诉苦情,陈进退两难之情,表忠情。光有情是不够的,李密陈述“辞不就职”的缘由,为祖母尽孝的紧迫性耽误了为朝廷尽忠,事是真实可信的,不是李密推脱之词,在叙事中附着情感,对祖母的拳拳孝顺之情,又有对朝廷的绵绵感激之情。光有真情实事还不够,还需要有充足的理由和合适的解决方法。李密抓住了“孝”做文章,为祖母尽孝也就是为国尽忠,忠孝不但不冲突,而且能统一,理是经得起推敲的,适时地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的建议,在说理中寄予情感,言辞恳切,对祖母的孝顺之情,对皇帝的耿耿尽忠之情。怎一个情字了得,李密将情、事、理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先情后理,融情于事,融情于理,打动了晋武帝,达到了“辞不就职”“愿乞终养”的目的。

[1]赵与时.宾退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刘勰著.杨明照校注.文心雕龙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猜你喜欢

融情晋武帝陈情表
童心爱党 画笔融情
不时不食 融情于艺
满奋畏寒
双赢的智慧——《陈情表》个性解读
融情笔墨 悠然自得——花鸟画家李耕印象
融情入墨风规自远——记诗人书法家赵镇南
石崇王恺斗富
智解不祥的“一”
《陈情表》何以能打动晋武帝
《陈情表》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