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科技英语翻译课程中的应用

2015-02-13冉海涛

英语教师 2015年22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工作坊译文

冉海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科技英语翻译课程中的应用

冉海涛

在当今英语教学的大环境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顺应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规律,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观,在教学实践中程现明显的优势。通过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科技英语翻译课程中的应用,发现该模式结合“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改进传统翻译课堂的众多弊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翻转课堂;科技英语翻译;翻译工作坊

一、问题的提出

科技英语翻译是英语专业在本科高年级阶段开设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要求学生在学完一般的翻译理论和进行了基本的翻译实践之后,进一步掌握科技英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能够准确通顺地翻译一般的科技文章,通过平时的多读、多练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但目前本科院校中的翻译课程面临两个现状:一是难学,英语专业的学生普遍对科技知识不感兴趣,很多学生缺乏基本的科技常识,他们对一些科学原理理解困难,学习起来困难重重。二是难教,枯燥的翻译理论讲解和机械的翻译技巧模仿扼杀了学生学习翻译的乐趣,翻译课将翻译过程简单化、程式化,忽视了学生对翻译行为和思考过程的反思,束缚了他们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制作的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教材等)自主学习课程,然后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释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李明、钟伟合2010)。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以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规律为基础,重构了学习过程,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科技英语翻译教学的理论基础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人类无法得到所谓某种“客观真理”,因而只能在参与人际间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传递中创造或建构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的影响下借助他人的帮助而实现的知识扩展过程。

基于翻转课堂的翻译教学遵循以下规律:第一,学生是知识建构中的认知主体。在翻译教学中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地被“灌输”知识,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第二,教师是知识建构中的“支架”搭建者。教师在翻译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翻译搭建“支架”,比如,通过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我评价学习效果和反思学习过程等。第三,“合作学习”是知识建构的主要渠道。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过程,翻转课堂模式以学习者为主体,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课堂环境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互动中欣赏译文中的妙处,指出译文中的问题,反思翻译操作的过程,彼此借鉴,共同探讨,实现翻译知识的建构和翻译技能的提升(王湘玲、宁春岩2003)。

四、翻转课堂模式在科技英语翻译课程中的应用

(一)教师的备课

备课是教师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好教学视频并设计相关练习。教学视频的制作要以学生特点、课程性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为基础,对于科技英语翻译这门课来讲,视频的内容不宜呈现过多翻译理论的讲解,应该以常用科技词汇和实用翻译技巧的介绍为主,所有译例必须精挑细选,既要典型、严谨,又要有一定的趣味性,避免使用专业性太强的词汇、句子甚至语段。

(二)学生的课前学习

学生在课前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热可以更加有效地上好本节课,更好地领悟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可以使用电脑或者手机观看教学视频,可以自主选择播放进度。建议学生一边看一边做笔记,比如,一些常用的科技词汇以及每堂课的重难点等。学生看完视频后,要完成教师提前布置的练习。练习的模式可以是本单元一篇科技文章的阅读,科技术语的识记或某一具体翻译技巧的操练,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可以使用工具书或上网查阅资料,通过自己的思考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求助同学或教师。

(三)课堂探究活动

教师通过检查练习和线上的师生互动,能够有效地对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进行汇总整理,完成此项工作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在课堂上提出的有关翻译问题进行探究活动。为了使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发挥效用,可采用“翻译工作坊”的模式。“翻译工作坊”教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关注并帮助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翻译实际操作过程中顺利解决所遇到的种种翻译问题,把学生的参与度作为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让学生通过共同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完成某个翻译项目,并让学生的协作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张向南2005)。科技英语翻译的翻转课堂模式可充分利用“翻译工作坊”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1.把学生按照知识背景、双语水平、沟通能力、性格特点以及领导能力分成若干小组,尽可能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2.教师依据学生的百科知识储备、双语水平、翻译能力选择合适的科技英语文本,不宜采用专业性太强的材料,建议使用一般性的科普文本或者产品说明书、设备操作指南等。3.学生轮流高声阅读文本,熟悉话题,理解文本大意。4.学生各自默读文本,标记出不熟悉的科技词汇和术语,思考复杂的句法结构和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5.进行初步翻译,必要时借助词典、网络或者翻译软件。6.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高声朗读自己的译文,其余学生集中精力倾听,对照各自的译文,对译文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批注。7.评选最佳译文,如果水平相当,可以在适当修改之后保留各自译文。8.反思自己的翻译过程,与成员一同分享自己利用翻译理论和技巧解决难点的思路。9.教师针对翻译学习中出现的一些普遍问题进行集中讲解,每个小组推选代表与全班同学分享翻译经验,并展示小组最佳译文,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张渝江2012)。

(四)教学评价

翻转课堂模式应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在网上学习的记录,课堂探究活动的参与度,以及译文的质量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参考。另外,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对科技英语翻译教学也有很好的反拨作用。

结束语

实践证明,翻转课堂模式能够很好地适应科技英语翻译教学,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有所改善,将这一模式与“翻译工作坊”模式结合起来能更加充分地发挥两者的优势,有效促进科技英语翻译的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实现了角色转变,教师主要致力于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成为翻译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引用文献

李明,钟伟合.2010.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J].中国翻译,(4).

王湘玲,宁春岩.2003.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主义教学观——两种教学观指导下的英语教学对比[J].外语与外语教学,(6).

张向南.2005.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英语广场,(116).

张渝江.2012.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10).

作者信息:510540,广东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工作坊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探讨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论双导师讨论式工作坊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的应用
弟子规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