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中的运用

2015-02-13杨晔

英语教师 2015年22期
关键词:设计模式动机初中英语

杨晔

浅谈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中的运用

杨晔

ARCS动机设计模式是由美国南弗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教授J.M.Keller于1984年在反思当代系统化教学模式之后,将心理学有关动机理论的研究结果与教学设计模式整合并提出的一种课程设计模式。这种课程设计模式由4个要素组成,分别是Attention(注意),Relevance(相关),Confidence(信心),Satisfaction(满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ARCS动机设计模式亦能为教学设计提出理论上的指导。教师可以通过Warm ing-up、有层次的课堂活动、精心设计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Attention(注意);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Relevance(相关);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来提升学生的Confidence(信心);通过多种知识输出方式提供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学生的内心得到Satisfaction(满足)。

ARCS;动机设计模式;初中英语;教学设计;高效课堂

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曾经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新语词大词典》对高效的解释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高效课堂是一种全新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责任、一种教学实践模式。真正的高效课堂又被称之为“展示性课堂”,课堂上展示的不是教师所谓“高超的教学水平”,而是学生的“学习能力”。高效课堂的关键是“课改”,改什么?改“教师为主”为“学生为主”,改“惟教”为“惟学”,改“惟师”为“惟生”,改“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改“孤军奋战”为“合作学习”,改“汗水+时间”的应试学习方式为“兴趣+自我探究”的,以培养能力为最终目标的高效学习方式。在最优化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辅助,学生和学生之间密切合作,课堂中充满着和谐愉快的气氛。学生不会将学习看作一项艰难的任务,教师亦不会将教学看作一项繁重的工作。根据学科的不同,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也不尽相同。那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做到高效?笔者在此借鉴美国南弗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凯勒(J.Keller)ARCS动机模式来初步探讨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1984年,Keller在反思当代系统化教学模式之后,将心理学有关动机理论的研究结果与教学设计模式整合起来,提出了ARCS动机设计模式,并将之区分为4个要素,目的在于改进课程设计或教学。这4个要素分别是Attention(注意),Relevance(相关),Confidence(信心),Satisfaction(满足)。他强调引起学习者的动机必须配合这4个要素,才能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他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系统化设计模式为基础,整合动机理论与相关理论所提出的动机模式,认为传统的教学设计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关注太少,而任何一种教学设计,若无法引起学习者的兴趣,那么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Keller期望ARCS动机模式能满足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动机的需求,确认与了解教学的设计策略,以激发学习动机,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ARCS模式的过程:先引起“你对一件事的注意和兴趣”,再让你发现“这件事和你切身相关”,接着你又觉得“你有能力和信心去处理它”,最后你得到了“完成后的成就感”(侯艳艳2015)。

一、引起注意(Attention)——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刺激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英语课堂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巧妙设计Warm ing-up,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通常会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影视片段、英文歌曲、图片、故事或笑话等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但是教师应该注意的是,Warm ing-up环节除了有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为当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好铺垫。

(二)设计多样的课堂活动,兼顾学生的学习基础

以关于天气的对话为例。

活动一:以个体活动的形式听天气预报的录音,找相应的图标。

活动二:以师生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看图并描述天气。

活动三:以生生问答的形式,看图问答问题。

活动四:以小组活动形式制作天气预报的气象图并进行口头天气预报展示。

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切忌只求热闹而不求实质,应当注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开口的机会,让优等生有可创新的平台。

(三)合理设计课堂提问,兼顾问题的趣味与效果

教师的示范往往可以对学生的对话练习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有效缩小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在课堂提问方面,教师要少问非此即彼的是非题,多问开放性的问题;少问what,where,who,which等引导的显性问题,多问why,how引导的隐形问题;先提问优等生,后提问学困生。例如:在学习与动物有关的课文时,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讨论:If you were a panda,which place would you prefer to live in,the zoo or the nature?这是一个虚拟性的问题,但是如果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动物,那么他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二、切身相关(Relevance)——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收获的衡量标准不是他们能做对多少语法题,而是看他们是否能够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沟通,是否在语言技能上得到了训练。

课堂活动的设计应该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讨论的话题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很多教师抱怨英语的动词时态难教,学生也抱怨时态难学。如果教师仅用口舌去解释某某时态的概念及用法,学生费时费力地去琢磨各种时态,那么结果很可能是学生在实际运用时仍然会出现错误。

英语教师在教授语法时,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切身相关的活动。比如:在教授一般现在时态时,可以请学生描述他们自己的日常生活;在教授一般过去时态时,可以请学生讲述一件令他们难忘的往事;在教授进行时态时,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今天自习课上,正当同学们在教室里闹翻天的时候,班主任李老师推门进来了,同学们竟然谁都没有看见,请以李老师的口吻描述一下她推开教室门的一霎那所看见的情景,开头如下:The class is very noisy.The students are doing different things.Bill is singing loudly.Mary and Judy are draw ing pictureson the blackboard...”如果教师将开头进行修改就能进行过去进行时态的操练,修改如下:Therewasa self-study lesson yesterday afternoon. The classwas very noisy because the teacherwas not there.Everybody was doing different things.WhenMs Liopened the door,shewas shocked by whatshe saw.Bill was singing loudly.Mary and Judy were draw ing pictureson the blackboard...这样的场景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很熟悉,范例中的人名最好用班上学生的真实姓名,这样的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由于活动设计贴近生活,所以学生在遇到真实的场景时,就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三、建立信心(Confidence)——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标准及期待,提供自我掌控、自我学习、自我评估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机会。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分水岭,13~16岁的孩子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很多学生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业无法正确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而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在英语方面掉队大多出现在初一下学期或初二上学期。从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来看,学生的掉队首先是“读”的掉队,这里的“读”不是指阅读能力,而是指朗读能力。教师可以在朗读方面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很多的初中英语教师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了语法教学上,用大量“写”的练习代替了“说”的练习,使多数学生在试卷上无从下手,在交流上怯于开口,在自信心上屡遭打击,逐渐变成后进生。那么如何通过一些课堂教学手段来树立学生的信心呢?笔者为读者提供几条思路:

(一)确定成功的标准及期待

学生应当明确初中三年中各个阶段的成功标准和期待。初一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英语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考试卷上的分数只能证明你在学生阶段的表现,而标准优美的语音语调才是伴随你一生的法宝”,教师的教学侧重点也应该围绕这个目标来开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大量的语音语调的模仿练习,课堂活动宜少不宜多。有的教师喜欢设计很多看似热闹的活动,自以为“热闹”就等于“激发学习兴趣”,其实不然。初一阶段的英语课堂活动设计要简单,操练尽量考虑到全员参与,多给学生提供个别示范的机会。在示范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错误的或不到位的模仿进行及时纠正,并大力表扬模仿到位的学生,为其他的学生树立规范标准。初二阶段,教学目标除了要继续培养学生的语言语调的模仿能力以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其中包含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应在课堂上设计符合学生心理和生活实际的情境,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真实的交流。初三阶段,教师应侧重培养学生构建篇章的能力,鼓励学生复述课文,并进行口头小作文训练。总而言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明确初中三年学习的阶段性和终结性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另外,在每个学期的初期,教师都应当明确告知学生关于他们的学业水平的绩效要求和评估标准,确保学生能够自我评估,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目标的达成太难或太易都不适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为达到某个最终目标而设定小的目标,比如周目标、月目标、学期目标;还可以设定课堂表现目标、听写成绩目标、默写成绩目标、背诵目标等,每一次目标的达成都会给学生增添信心。学生在完成自己制订的每个小任务的过程中逐渐懂得了一个道理——成功的喜悦和他人的赞赏是有相关性的。

(二)提供自我掌控成功的机会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不断改变和优化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两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从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式。”(教育部2011)教师要想办法将课堂时间最大化地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自我理解、自我解析、自我消化的机会。

教师应将学习的时间、学习的量度、学习的方式交由学生自己来掌控。当然,教师不能完全放手,任由学生采用不科学的学习方式。教师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给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制订适合他们发展的标准,并提出合适的学习方法,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实现自我成功的方法。

以初中英语课前预习环节为例。学生是否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直接影响一节英语课的知识容量和活动效度。普遍认为,英语的课前预习任务就是将课文中的生词进行初步的记忆和识别。其实,根据不同的课文题材,预习的任务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关于问路的听说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画一幅学校周边的简易地图,并且用英文标注地名和街道名;关于介绍家庭的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全家福相片或者画家谱树;关于名人的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网上查询该人相关的英文资料;关于环保的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相机拍摄身边破坏环境的行为;关于音乐的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英文写下自己最喜欢的音乐或歌曲,并且写下喜欢的理由……但是大多数初中生还不能自觉有效地进行课前预习,这就要求英语教师有指导性地对预习提出具体的要求,课堂上也要设置预习工作的检测环节,时间在3分钟左右,通过检测学生反馈的作业完成情况,表扬认真预习的学生,批评不认真完成的学生。通过对预习工作的检测明确学生对新课知识了解的深浅,并据此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步骤。

在课堂活动的设计难度上,教师应当照顾各种水平的学生,给学生创造发挥才能的机会。例如:在听说课上,由优等生先做示范,再请“后进生”进行模仿;在阅读课上,鼓励优等生对全文进行复述,再鼓励“后进生”模仿朗读或复述一两句话;在练习课上,鼓励优等生担当小教师,再鼓励“后进生”提出问题;在写作课上,组织写作小组,先讨论后动笔互评互批。在教师语言方面,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不用侮辱诋毁性的语言。

四、感到满足(Satisfaction)——得到内在和外在的鼓励和报偿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显身手的机会,通过回馈与报偿,维持教学的公平性与对等转移(胡光明2014)。由于学业基础水平的不同,学生对成功的定义也有差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以便学生能够将其在课堂内外获取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现实或者模拟的环境之中。由于初中生的学习自主能力相对比较弱,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反馈。如果反馈的意见和评估的结果能够使学生感到满意,那么就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满意度是建立在学习动机的基础之上的,满意度可能是内隐性的,也可能是外显性的。下面是关于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基本原则:

(一)恰当给予鼓励性话语

在英语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机会比较多。无论学生发言质量如何,一些教师都只是用简单的“Good!”来评价。这样的单一评价对学生来说没有任何帮助。

对于错误的回答,教师应该及时、耐心地给予纠正,直到学生更正为止,尤其在初一起始阶段,对错误的语音一定要及时纠正。教师可以用“You have donemuch better than before.”“Try again.I’m sure you can do better than this.”“You see,you can make it.”等语言来激励学生。对于精彩的发言,教师也不应该只用简单的“Wonderful”“Well done”“Great”等词句,还可以用一些更具体的话语来激励学生,如:“Your pointabouthow to do the recycling really impresses me.”“Your opinion is really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s.”“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beautifulpronunciation.”具体话语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得失,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二)提供一显身手的机会

英语是教学生“用英语表达”的课程,要求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一显身手的机会。例如:课前3分钟英语展示、教唱英文歌曲、英文影视作品赏析、英文影视配音、角色扮演等生动活泼的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另外,英语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表演录制下来,与家长和其他班级的学生一起分享。教师可以将学生优秀的写作作品集结成册,印制属于学生自己的英文小报或作文集。只有教师用心思考,给学生提供一显身手的机会,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总之,ARCS动机设计模式为英语教师的高效课堂提供了心理学方面的依据。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满足学生Attention(注意),Relevance(相关),Confidence(信心),Satisfaction(满足)四个方面的需求。就初中的英语教学来说,教师应当用活泼轻松的Warm ing-up活动来引起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的注意和兴趣;操练的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有相关性,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在活动的设计上,教师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都能获得信心;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和鼓励给学生提供满足感。人人参与、人人成功、人人收获、人人快乐的课堂才是最高效的课堂。

引用文献

侯艳艳.2015.基于ARCS理论探究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教学探索,(3).

胡光明.2012.愤启悱发说与ARCS模型论英语口语教学学习动机的激发[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

教育部.2011.英语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苏媛媛.2010.ARCS动机模式在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

于天宝.2013.基于激励理论的数字化教育游戏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

Keller J.M.Motivational Design of Instruction In C. M.Reigeluth(Ed).Instructional—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1983.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M].Hillsdale New Jersey:Law 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

作者信息:541004,广西桂林,广西桂林市桂电中学

猜你喜欢

设计模式动机初中英语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1+1”作业设计模式的实践探索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三维协同设计模式下的航天项目管理实践与展望
交通机电工程设计模式创新探讨
动机不纯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