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本插图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有效使用

2015-02-13冯燎源

英语教师 2015年24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文本教材

冯燎源

浅谈文本插图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有效使用

冯燎源

文本插图广泛地分布于教材之中,它们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分析插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理顺阅读思路,培养其阅读能力。探讨文本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使用,引发教师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信息。

文本插图;阅读教学;有效使用

与旧版教材相比,现行的人教版新目标英语Go for it内容丰富,图片也更加丰富、真实、有趣。在欣赏教材的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文本插图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是教材编写者精心设计和编选的,不可忽视。但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多数英语教师只对文字内容给予较多的关注,而对课文插图几乎很少顾及,对新教材体系编排的用意理解不到位,阻碍了教学的前行,甚至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文本插图作为非文字性资源在阅读文本中出现,是阅读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直观的可视画面再现文章的重点内容或关键情节,对文章起着必要的补充和诠释作用(杨保鸿 2014)。现行英语教材阅读部分的编写坚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力求真实呈现,符合学生实际。其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和情感教育素材,充分体现了英语新课标倡导的语音教学观,实现了英语学习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教材阅读部分运用了很多的文本插图,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认知途径,使其通过插图迅速对文章的大致情况有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认知和情感基础。

开展英语学科的阅读教学设计不能仅停留于阅读技能训练层面,更需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时刻把握阅读教学文本的每个细节安排,分析不同阅读文本的体材特点,依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认知特点设计阅读活动,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深度对话。而其中至关重要的是不能忽视对非文字信息的解读,尤其是对文本插图的解读和处理,深化插图对学生的第一印象,从中挖掘更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实现对不同题材文本的多样化解读,让学生感悟阅读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意境和情感。

一、利用插图激发阅读兴趣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由于受词汇、句型和语法结构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方面的限制,对教材阅读文本的学习存在一定困难,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较长篇幅的英语阅读缺乏兴趣,再加上学生没有课外英语阅读习惯,使得绝大多数学生一见阅读文章便产生“恐惧”心理,不愿意接触知识容量较大的阅读材料,这给阅读教学带来很多的障碍。困难摆在面前,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中对教材阅读材料、教法进行优化处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唤醒后,就会产生了解文本的渴望,这也为阅读教学活动的成功开展奠定了基础。如,在开展九年级英语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section B 2b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成功运用了其中三个男孩在赛场上争抢篮球的插图,调动了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他们爱好篮球,了解篮球比赛规则,崇拜篮球明星,有过篮球比赛的经历和赢球的兴奋。笔者便顺势利导,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在课堂中实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插图启发学生思维

文本插图给学生在预测文章内容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不仅直观明了,还给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将要阅读的文本内容进行大胆预测。根据现代图式理论,人的知识以图式的形式储存在人的长期记忆中,在处理外界信息时,人们要利用这些图式进行预测解释,组织并吸收这些信息。读者的阅读理解过程是对大脑图式自下而上(bottom-up)的资料驱动加工和自上而下(top-down)的概念驱动加工。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中,有必要利用教材提供的插图信息激活学生大脑中已有的背景知识,进而激活其大脑图式,帮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好地思维,理解阅读内容。如,九年级英语Unit 8 It must belong to Carla section B 2b阅读材料中的插图尽管是一幅很简单的stonehenge景观图,但是给了学生很多的遐想和思考,再配合教师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What do you think it is?”“How can it be built?”“What was it used to?”等一系列问题的引导,学生更是对此图产生了好奇,引发了各种联想,有的学生甚至把童话般的思考和科幻的场景搬到课堂上,并想方设法寻找合适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思想,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三、利用插图理顺阅读思路

现行教材文本插图生动、形象、直观、具体,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教材阅读教学部分的插图更是精妙,寓意深刻,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能起到导教和导学的作用。插图是文字的图解,栩栩如生的图片画面展现了文本的主要精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图片信息进行提取加工,有助于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大致的了解,并快速掌握文本的主要脉络,进而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帮助实现文本对话,达到不同文本阅读教学独特的魅力和最佳的阅读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插图解读文本内容,让学生学会借助插图走近文本,使阅读材料更具视觉效果,为实现对整个阅读文本的理解奠定场景基础。利用插图理解文字内容,理顺阅读思路,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有效方法。八年级下册Unit 1 section A 3a中用一张插图完整展现了“How did bus driver and passengers save an old man?”的文本内容,学生看到图片就大致了解了文本内容,思路非常清晰,教师授课只需适当补充一些细节,学生便可以对文本有了完整的把握。

四、利用插图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大致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和记诵能力等四方面内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图文结合,以图助读,以问促思是将枯燥乏味的课文教学生动化的有效途径(冯文俊 2013)。对于初中生来说,观察是学会认识事物、获得经验与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并加以想象来描述插图,逐渐培养学生的认读力、理解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认知心理学对记忆力的研究表明,单纯使用视觉记忆比单纯使用听觉记忆的效果好,而视听觉结合记忆效果的更好。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觉,可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李宝庆、李静2014)。例如:在九年级英语Unit 13 section B 2b的阅读教学中,教材分别展现了用石头、废弃瓶子、旧门窗、旧船建造的房子,用旧衣服裤子做成的背包,以及用废旧汽车零件和金属废料做成的艺术品等三幅图片。然后,就图片内容分别用what,how,who,why等关键性的疑问词提问,再让学生互相讨论,根据插图回答问题,学生便可以直接根据图对阅读文本中的关键内容加以陈述。接着,在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再结合插图和文字信息,整个文本内容已切切实实被学生了如指掌,减轻了学生的阅读负担,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解决了问题,并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学生最后通过插图信息回顾全文,复述文章的内容,全面地完成对整篇文章的掌握和巩固。在此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学生既主动获取了知识,也发展了综合思维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课堂以插图为主线进行展开,充分体现了“学、思、乐”的教学宗旨,充分体现了插图对阅读能力培养的显著作用。教师若能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将文本插图隐含的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再把“听、说、读、写”有机地融入其中,必将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

初中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使得他们对阅读文本中插图等形象事物特别感兴趣,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逻辑思维空间。文本插图在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它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不仅可以优化阅读教学,还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枯燥乏味”的英语阅读教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引用文献

冯文俊.2013.解析初中英语教材插图的有效使用[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5).

李宝庆,李静.2014.初中英语教科书插图的运用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5).

杨保鸿.2014.课文插图的有效利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Z3).

作者信息:311800,浙江 绍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口一中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文本教材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