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卷本中国书法史的意义

2015-02-13张瑞君

关键词:书法史书法研究

林 娜,张瑞君

(1.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基础部;2.太原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12)

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有不少学者对中国书法史进行史的观照,如朱光潜、沈尹默、胡小石、宗白华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沙孟海、陆维钊、启功、欧阳中石、徐无闻等都有很有分量的文章和著作。陈振濂、王镛、邱正中、沃兴华等也主编有中国书法史的著作,而丛文俊、朱关田、曹宝麟、黄惇、刘恒等著七卷本中国书法史无疑是最为详尽、学术成就最高的论著之一。这部著作有以下鲜明的特色:

一、以深厚的个人学术积淀为基础,尊重个性,发挥学术独创性

先秦卷著者丛文俊曾有《中国书法全集·商周金文卷》、《中国书法全集·春秋战国金文卷》,对古文字、中国古代隶书、中国书法理论等有较深厚的研究基础,因此书中不仅仅是汇总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总能独抒己见。在本卷前用92页的篇幅分四节对“书法史与书法艺术的传统”、“古代书法理论的结构”进行了富有理论性和思辨性的阐述,其中对中国书法传统的形成及其文化艺术精神的阐述深入透彻。作者认为,“正体昉自西周,三千年传承不变,即使在宋代曾发生萎缩,清代中后期受到碑学的冲击,而其社会功用和地位不变,故而首要突出传统的典范意义。”[1]16“唐太宗尊崇王羲之以后,正、草二体集于一身。个性与抒情被约束在中和的藩篱之内,使草体书法终归于典范。”此论可谓高屋建瓴,一语中的。对于王羲之的草圣地位,作者没有停留在现象的阐释上,尽管这种阐释在书法研究上也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却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于这一独特而备受关注的现象作者进行形而上的理性思考,“由此可见,在尊崇王书为大统正宗之后,封建社会的评估标准即已注入到书法传统中。换言之,只要承认王书千载独尊的地位与帖学的存在,就得正视传统中尽善尽美标准的主导作用。”[1]16除尽善尽美外,作者认为“中和思想”也是中国书法的基本精神。这种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探寻书法艺术传统的学术路径就能追根溯源,而不会成为空中楼阁式的结论。其对中国书法理论的基本结构概括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立天定人;秩序与抒情:由人复天;道与器:在哲学与经验之间;技道两进:理想的人格境界。这种宏大的理论构思,表现了作者对中国书法理论的深入思考和高度概括的思辨水平,显示了其勇于探索的学术品格。至于结论是否科学尚需时间的检验,但其足以引起后来者的思考。

华人德有深厚的古代墓志及书法理论研究继承,汉代卷对两汉的碑刻及汉代的书法用具的论述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刘涛对魏晋南北朝书法史特别是二王颇有研究,魏晋南北朝卷对两晋书法及南北朝碑刻论述详尽,多有自见。朱关田文史功底深厚,长于考证论辩,对唐代书法研究颇深,唐代卷材料丰富,论述严密,视野宽广。曹宝麟对宋代书法史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尤其对米芾书法与书法理论下过较大的工夫,宋代卷对苏、黄、米、蔡的研究后来居上,不乏新意自见。黄惇在元代明代书法研究上成果丰富,元明卷观照书家丰富,独立征引了不少原始资料,严谨扎实。刘恒对明清书法史多有涉猎,年轻时就崭露研究才华,清代卷对帖学与碑学的关系揭示细密具体,对崇董书风形成阐释入木三分。每个论者根据各个朝代书法的特点独立思考,尽管体例不完全统一,但是个性特点明显。

二、材料详实,观照全面,独立的研究成果丰富

与以往书法史的粗线条勾勒不同,此书比较详尽地展现了每个朝代书坛的基本风貌以及每个书家大致的创作情况,后面附有每个朝代的书法史大事年表,使读者对书法史有一个提纲挈领的把握,也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了以年为纲的创作活动情况,这无疑是具有价值的。以前的书法史可能由于篇幅或个人研究范围的限制,主要关注一些大家,而对于书法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书家却常常忽略。此书研究魏晋南北朝的王廙、庾翼、郗愔、谢尚、王述、李式、范晔、王慈、王志、赵文深;唐宋以来许多关注不够的书家,唐五代的萧诚、张从申、苏灵芝、吴通微、崔邈、韩滉、徐浩、吕向、刘秦、刘昇、王文秉、李鹗、贯休等;宋代的李宗谔、宋绶、周越、石延年、文彦博、韩琦、刘敞、钱勰、菜卞、吴说、赵令畤、刘焘、王升、虞允文、白玉蟾、张即之、赵梦坚、陈容等;元代的邓文元、李倜、虞集、柯九思、揭傒斯、郭畀、钱良佑、张雨、朱德润、俞和、赵世延、贯云石、雅琥、萨都剌、盛熙明、饶介、危素、余阙、泰不华、迺贤、朱珪、杨桓、周伯琦、吴镇等;明代的乔宇、王逢元、徐有贞、米万钟、黄辉等;清代的担当、冒襄、归庄、宋曹、许友、沈荃、陈邦彦、王时敏、戴易、万经、张照、黄易、丁敬、吴荣光、刘喜海、吴式芬、吴云等。在元明卷还对一些难以详细论述的书家列表介绍其字号、籍贯、艺术简历,涉猎广泛。这本书有几卷还对历代书法的刻帖及流传、收藏状况作了梳理,理清了基本的脉络,很有价值。

其他具有开创意义的论述还有:对先秦文字与书法教育的论述;对两汉简牍的概论;对北魏书风演变的探索;对唐代书法的域外传播的观照;对南宋中兴四大家书法的开掘;对复古思潮与元代前期书法特点的揭示;对晚明书法变革潮流的探究;对清代的书法教育与域外流传的关注等等,都为这部学术著作留下了足以引起学者关注的厚重的成果。

三、对建立书法研究学术规范起到了示范作用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有关书法的论文与著作在学术规范上不够严格,比起文史哲其他领域研究的学术规范还有差距。这部七卷本的书法史著作建立了比较严格的学术规范,引文出自原始出处,引文失误相对较少,转引二手材料较少,为以后的书法研究论著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然而,每个研究者都在特定的时空中思考,每个研究者都有自身的局限。尽管我们终生都在超越自己,克服自己的局限,可是有时我们甚至终生都难以克服自己的局限,因为“对过去的每一种理解都包含着某种误解,因为我们并不是站在历史之外观察和评判历史的,我们对历史的看法本身就是历史的产物。”[2]185因此一分为二地分析每部研究著作的优缺点,既是尊重历史又是一个研究者必须坚持的学术品格。一味地吹捧与一味地否定都是不科学的态度,因此指出其不足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有:

第一,对书法家与书法作品的介绍概述多,而对书法家的创作心态分析明显不足。

黑格尔在其《美学》里写道:“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3]49书法创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书法作品只是最终的结果。在这个立体的、连续的、流动的心理历程中,既有各自的独特个性,又有时代精神的特点,以及艺术发展的层次、系统与规律。就作家论作家,就作品论作品,难以揭示深层的文化心理动因。

第二,以静态的平面的断代研究为主,对书法承传流变的纵深揭示不足。

任何事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长处往往也最容易引发出短处。各卷作者独立撰写,可以不受束缚,自由地展现作者的个性和才情,因此单个人物分析不乏精彩之论,静态的断代概述也时有亮点,然而却难以融会贯通从发展的历史的角度展现书法史的动态历程。列宁说:“把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看做处于发展中的现象时,在他中间随时可以看见过去的遗迹、现在的基础和将来的萌芽。”[4]45静态的平面的研究虽然有不可低估的价值,然而动态的纵横结合才会深入全面。

第三,没有深入地从历史的文化背景中揭示书法产生的复杂原因。

这部著作就书法史的研究而言,在全面与深入方面的确超过了以往的论著,但其基本还是就书法论书法,缺乏对时代精神与书家的全面观照。这有点苛求作者,因为作者毕竟是书法研究的知名专家,而不是文史哲的通才,因此严格来讲不能说是本书的一个明显缺点,只能说是对未来学者的一个期望。

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是决定一切的原因。这一点已经由经验证实,只要翻一下艺术史上各个重要的时代,就可看到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概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5]7-8魏晋南北朝以来,书法与文学的关系密切,书法以文学作品为书写内容,文学以书体、书法作品为歌咏描写对象。文论与书论相互影响,特别是许多书法理论出自文学家如杜甫、韩愈、苏轼、黄庭坚、陆游、姜夔、郑板桥等,许多书法家既是文学家又是画家,如苏轼、徐渭、八大山人、郑板桥等,书法并不是其成就最高部分。而书家的审美倾向,除时代精神影响以外,儒佛道思想的作用也不可小视。从单一的角度分析也许只能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王羲之的书风与魏晋风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行书《兰亭序》只是对内容的书写,对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序》创作的文化背景没有深入揭示,对行书《兰亭序》审美风尚的揭示更没有,而只是简单分析其笔法特点,这样的论述只能是浅尝辄止。事实上,无论是在王羲之的人生追求上还是在其审美风尚上都深深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王羲之两次反对殷浩北伐,就是东晋士人偏安心态的典型反映。而从物欲的满足转向和平宁静心境的追求,清谈、山水游历以及诗文、书画、音乐的交往等既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更内化为其人生理想与审美理想。王羲之的书风明显流露了他的人生情趣,既有江南山水的灵气,更富有潇洒飘逸的魏晋风度之神韵。王羲之喜欢鹅,许多书法论者大谈特谈,认为是王羲之的癖好,其实在当时是士人充满个性的雅趣;张湛喜欢在斋前种松柏,养鸲鹆;袁山松出游好令左右作挽歌;支遁林喜欢养马不是为了骑马打猎,而是欣赏其神情俊逸,他还喜欢养鹤;安道之乐于琴艺,是因为琴可以感物悟灵;谢安有丧期间不废伎乐,同时会稽山川灵秀,峰峦叠翠,云遮雾绕,碧水澄潭,山水明秀中含蕴着灵动,也是影响其书风的重要因素。

宋代书法的美学倾向与宋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科举制度、党争、理学思想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书家的个体风格的形成和变化与自身的家庭背景、个人经历、思想倾向、时代和传统文化影响等密切相关,复杂的问题只有多角度多层面的论述才能深入。

[1] 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 豪泽尔.艺术社会学[M].居延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3]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 列宁.列宁全集(卷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 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猜你喜欢

书法史书法研究
书法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书法欣赏
书法
论本科教育中书法史课程的开设与教学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宏观构建、精微解读—《书写的形态:中国书法史的经典瞬间》读后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对书法史教学实践中的若干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