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2015-02-05侯俊慧常海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17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因材施教高中

侯俊慧+常海军

【内容摘要】因材施教对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在目前中学美术教育中,因材施教也应该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和所向往的,也是提高美术教育教学效果的首要目标,我们应注重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发掘不同孩子的闪光点,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本文作者将结合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就高中美术教育中如何因材施教谈了几点看法:首先,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其次,知识和兴趣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后,针对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

【关键词】高中 美术教育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中国一种传统的重要教学思想,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师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能使他们更加充满信心的去面对学习和热爱生活。因此,因材施教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追求和向往的。

好的教学方法对实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不仅仅关系到美术能力的提高,而且还关系到学生人格的成长。所以一个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讲是极为重要的。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首先,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

由于我们学校美术课课程安排较少,并且每一位美术老师带所带班级较多,因而要想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也是不可能的,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美术老师只能充分利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通过细心地观察来分析和了解学生,在课堂上观察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态度等来判断他们是否对美术感兴趣,热爱美术到什么程度。因材施教是针对全体学生,我们要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心情,不能厚此薄彼,因此,在讲课的时候我会特别注意,走到同学的身边,把带来的课件或欣赏作品尽量让每个同学都能欣赏到,要让学生感受到我是重视他们的。我要对他们的学习风气,接受能力,知识水平,学习态度有一个清晰的整体层次。针对个体,在课上或课下尽量掌握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学习态度、记忆理解能力、知识储备和努力程度等,然后整理出一个清晰的线条。在以后的课程中,我会根据在我以前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发挥他们的优势。记得在上美术鉴赏课的时候。有位同学爱表现,我就让他多谈一下他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他是如何鉴赏这幅美术作品的,又有何启发。当时他侃侃而谈,说的很好,赢得全班同学掌声,这掌声对他是一种很大程度的肯定,这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会给他带来自信的力量,然后带动其他智能的发展,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各方面都有所提高,达到真正的素质教育的目标。

其次,知识和兴趣要面向全体学生。

一节课要想吸引全体学生,靠什么来吸引?我认为首先是爱,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要怀着善于赞扬和鼓励的心态去教育学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特别是对于那些在美术方面自己认为没有天赋的学生,有时候我们一个细微的眼神或动作对他们真诚的肯定,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没有被抛弃,学生一旦体会到教师的这种情感,他们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高中美术课程的对象是我们所有的高中学生,并不是针对个别的准备艺考美术专业的学生,那么要想学生对美术课有兴趣,首先课程的内容要通俗易懂,课程内容最好跟学生身边的生活贴近,这样才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除此之外,教师本身要有深厚的基本功,那些只懂理论不懂绘画的,很难结合着绘画讲理论,要么讲出的理论是没有说服力的。这就跟我们为什么喜欢听大家的讲座一个道理,其理论是实践后的精华,并且能讲到点子上。所以他们的演讲极具号召力,下面我来简单说一下在高二上过的一堂课“图形创意”。因为在大学时期我学的是设计类专业,对于这类课教起来相对于其他课来讲要得心应手些,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基本元素训练,简单的单形元素训练,就是圆形、方形、三角形为基本形的联想。设计元素本身源于生活,依三元素为依据,通过联想捕捉生活中相似的视觉形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周边事物,物体发生兴趣,再加以艺术手法表现。首先我以提问式导入,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点让学生回答这像什么,问了很多个同学,他们的答案各不相同,有的说是豆子,有的说是眼睛,有的说是瓜子等等,如果继续问下去甚至会出现一百个不同的答案,一个简单的问题就这样把全班同学的兴趣调动了起来,看似简单的问题但可以给学生很深刻的启发,可以让学生对美术发生兴趣。接下来启发学生分别对圆形、方形、三角形进行联想,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我会先举例示范,在黑板上画给他们看,例如圆形,我画了一个钟表和一串糖葫芦,告诉他们联想的方法、途径以及一些创新思维的运用,例如:形似联想,类比联想,意像联想等。看他们构思的差不多了,我会选几个学生去黑板上画,有自告奋勇的爱表现的就自己上来了,满足了爱秀的心理,不管画的如何我都会及时的给予表扬,让他保持这份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还有班里画的较好的同学推荐上来的,在他们画的时候我会适当给予启发和指导,使这些画的较好的同学的画面更加完美,使这类同学在美术的学习上进步更快更有自信。不愿来黑板上画的就在下面自己的画纸上画,就这样让所有的同学都参与进来。

最后,针对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

课堂上我给他们留够自由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多维度多层次的观察思考,多角度的分析和比较,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因材施教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的重要教学方法,它尊重学生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能使他们更加充满信心的去面对学习和热爱生活。因此,因材施教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追求和所向往的。

在学生画的同时我会走到每一位学生的身边进行指导,当然也有不会画的,他们说我能想出来很多但是就是画不好,这样的同学同样给予鼓励,他们想出来很多设计方案,说明他们在动脑筋,画不好没关系,告诉他们只要努力去画就行了,能表达你的想法就可以了。在专业技法上对他们不能要求太高,因为他们毕竟不是艺术生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不可能画的很专业,只要跟自己纵向比较,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了,你就是好样的;在下面也有画的较好的,他们的想法很新奇,有的同学能想出很多个设计方案,这时候我就会把这份优秀作品展示给所有的同学,分析他的优点,那些值得改进的也真诚的指出来,他们也会欣然接受,同时会博得同学们的掌声。这样的举动对于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是非常有效的,因为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最优秀的,我会尽量发现放大他们的优点加以表扬;而对于个别的对美术没有兴趣的学生来讲更是一个促进。只要认真参与了就值得表扬,不同层次的同学有不同的要求,只要每一名学生都有进步,这种进步包括美术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的完善。在课堂上教给他们怎样去学,怎样去欣赏,让学生成为主体,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充分发展。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讲出来与大家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因材施教高中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浅论美术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