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功能及其构建

2015-01-31

职教论坛 2015年31期
关键词:职业资格学位院校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功能及其构建

崔延强、吴叶林在《教育研究》2015年第9期中撰文,探讨了学位的本质,介绍了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功能,回顾了域外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建设实践,最后,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构建路径。

作者认为,学位本质是“学”与“术”,是“学”与“术”的综合,学术不仅包括对真理与高深知识的追寻和探究,同时也包括实践和应用的学问。学位的基本属性是职业性,但长期以来,学位制度的职业属性均被遮蔽和掩盖。

作者还介绍了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四大功能。第一,衔接功能。价值体现在:1.有利于促进层次衔接;2.有利于促进类型衔接;3.有利于推动国际衔接。第二,正名功能。意义体现在:1.正名后的职业教育形式和毕业生均能更好地得到社会的承认,平等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2.有助于衔接更高学位层级,培养和造就大量高端应用型人才。第三,导向功能。从宏观导向看,人们逐渐开始追求多元的学术学位;从微观来看,在质量建设上具有导向性,明确高职教育的规格、类型和学位授予条件。第四,资本功能。1.为继续深造奠定资本基础;2.为参与社会经济交往增加资本砝码。

此外,作者还回顾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相对发达国家学位制度建设经验。第一,建立了专门的高职教育学位制度,学位制度体系较为完善。第二,各国高职教育学位能够有效衔接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形态,为个体的自我实现以及人力资源的最优开发奠定了制度基础。第三,职业资格与国家考试结合,并最终衔接学位体系;第四,建立了学士学位层次的高职院校。最后,作者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构建路径。第一,加强和完善顶层设计。1.明确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2.改革现行学位管理体制,强化省级政府在未来高职教育学位制度建设与管理中的统筹权。第二,制定高等职业教育学位授予标准。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的原则,既要把握学位的本质属性特点,也要兼顾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第三,搭建制度体系立交桥,促进不同学位制度衔接。在横向上,沟通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沟通高职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沟通非学历高职教育与学历高职教育。在纵向上,设立副学位,逐步构建起独立的职业教育研究生学位制度。第四,完善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衔接高职学位授予。建立权威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衔接高职教育学位体系。第五,建立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用技术高校。二是制定高职院校本科办学标准,达到标准的高职院校可以升格到本科层次,但对其数量要进行严格控制,加强内涵建设。

猜你喜欢

职业资格学位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解读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国务院再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趣谈“学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