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思考

2015-01-31□梅

职教论坛 2015年31期
关键词:公共课办学院校

□梅 洪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思考

□梅 洪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现代学徒制这一职业教育新常态正在形成。适应现代学徒制要求是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要全面认识和实施现代学徒制,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内涵建设,必须重塑办学理念,凝练办学特色,加强专业建设,打造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大力推行行为导向教学法,深化公共课教学改革。

新常态;现代学徒制;高职内涵建设;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职业教育也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全面实施现代学徒制这一职业教育新常态正在形成。高职院校承担着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使命,要主动适应,积极作为,从多方面加强内涵建设,才能为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创造条件。

一、实施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教育新常态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融入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学校与企业合作以师带徒强化实践教学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递进关系。这种职业教育制度很好地实现了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校企合作),受教育者的工作和学习相结合(工学结合),能有效帮助学习者学习知识、训练技能、积累工作经验和养成职业态度,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而得以迅速发展。

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和学校教育制度的重新组合,其主要特征是学生和学徒身份相互交替。表现为:一是招工即招生,首先解决学生的员工身份问题;二是校企共同负责培养,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三是毕业即就业。学生在学徒期间,如果学徒和企业双方满意,即可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学徒毕业后即可正式录用为企业员工。现代学徒制需要国家从制度、资金等方面建立三个关键的职业教育新机制才能保障其顺利推行。一是就业准入机制。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优先录用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人员,无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二是考试考核机制。建立由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第三方评价机制,综合考虑学生学习阶段的各方面表现,突出思想道德、技能素质、职业发展等的权重,动态考核。三是激励补偿机制。国家出台政策,政府筹措资金,各项奖励和优惠政策向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企业倾斜;对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院校,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职教经费扶持;对学徒每人每年进行奖、助学金补助,企业对学徒核发学徒工资。

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有利于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

(二)实施现代学徒制意义重大

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比较充分就业提供支撑;有利于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职业教育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合作企业招工难等问题。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使学生能更好就业,就更好的业。

(三)实施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教育新常态

2014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确定2015年在100余家单位推行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显然,国家已完成了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现代学徒制试行阶段,这充分说明我国职业教育新常态是实施现代学徒制。

二、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新举措的思考

现代学徒制是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要求职业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显然,高职院校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主体,当前要为适应现代学徒制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实践能力,还要注重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重塑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之 “魂”。一推开学校大门,你就可以看到学校的办学理念无所不在。一草一木,一颦一笑,无不体现办学理念。管理之道,教学之法,无不体现办学理念。迎来送往,上传下达,无不体现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体现的是什么?办学理念体现的是学校的办学之道,教学之道,求学之道,管理之道,是教育工作者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追求卓越,走向辉煌之道。有无这个“魂”是一回事,这个“魂”是否体现教育的科学性、艺术性,是否“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否求真、求善、求美,尽真、尽善、尽美,则是另一回事。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之“神”。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这所学校的标志,是它的眼睛,是它的“神”。一所学校是干什么的,一般性的特征人人皆知,而唯其办学理念是自己独有的,他人学是学不来的,一定要学也只能是学其皮毛,少其神韵而已。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之“力”。一方面是要体现教育本身的一般功用,另一方面则是指办学理念还是一所学校的“举全校之力”的结晶,是一所学校全部文化的积淀,是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管理学、课程论、教学论等诸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对象,而办学理念仅是其凝结点,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一切,同时也展示了学校的一切。

高职院校重塑办学理念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结构调整中,解决如何明确定位、如何提炼特色、如何进行战略布局、如何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等问题的必然前提[1]。

(二)凝练办学特色

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师生共同努力,结合区域实际形成的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办学模式,具有深层次的理论层面的丰富内涵和实践操作层面的内容;是一所学校的综合文化的凸显,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总体框架和目标[2]。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就是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貌和风格。它包括特色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管理模式、管理风格、教育教学组织运作形式、校园文化等等。办学特色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它应有的基本特征。一是办学的独特性;二是办学的价值性;三是办学的稳定性;四是特色的动态性。总之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和积淀的独特、稳定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征,是办学经验、传统、文化的总结、提炼、传承和升华,是办学水平与优势的有力体现,更是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独特表达与安身立命之本[3]。

高职院校凝练办学特色,首先要全面剖析和审视自身条件,找准特色的基准点,站在更高的角度上进行总结、概括、挖掘、提炼和提升。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各校的地缘、生源、毕业生流向、校友传统、社会需求、学校定位以及在政府宏观监管下的个性发展等实际情况去思考、提炼特色。其次提炼办学特色从宏观层面上要有理念和思路,从中观层面上要有做法和措施,从微观层面上要有成效和范例。最后也可以从看到的成效中反思我们的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凝练办学特色,还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我们既要考虑过去的办学传统和发展方式,又要看到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应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要处理好学校办学特色和特色项目的关系。要注意不能拿一个项目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特色不是表现在少数人身上,而是表现在大多数人身上;不是表现在个别工作层面上,而是表现在整体水平上。如果说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一条金珠链的话,每个项目就是每颗金珠,用链条将金珠串连成整体才是学校的特色。三是提炼的办学特色,特别强调一定要得到广大师生和校友的认可,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我想我们如果做到这几点,那么办学特色就会提炼得比较准确。

(三)加强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必须通过专业布局与设置来统领教学资源,而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是推进内涵建设的切入点和有效载体。因此有效加强专业建设,打造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示范专业,集结优质教育资源,才能切实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水平[4]。

科学的专业体系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构建内涵式发展框架是高职院校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基石和平台。高职院校要认真开展市场调研,根据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5]。

高职院校创建品牌专业,就是实现专业差异化,就是反映在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明显的优势,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情境训练课程为依托,以双师型教师为主导的一种独特办学模式,也是根据区域内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与行业、企业的相关专家共同制订课程计划,重点突出学生的实习实训课程,着力推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培养方式。

(四)打造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以“工”与“学”交替学习形式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学徒制,要求教学任务必须由院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使得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要实施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高职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专业所对应的主要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知识,具备在本专业领域内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还要能熟练运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因此,打造适应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关键。

确定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组成人员是团队建设的基础,按照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校企分段培养的要求,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科学教学法的需要,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由相关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训教师(师傅)、专业基础课教师、校内实训教师和有关公共课(工具类)教师组成;团队负责人由综合素质高的双师专业骨干教师担任。

明确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地位是团队建设必不可少的因素,高效运行是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对教学管理体制的基本要求,为此,可以组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取代现行高职院校教学系下设的专业教研室,即若干教学团队组成教学系。

团队教师素质是团队建设的关键要素。团队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双师素质,院校教师要注重职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企业实训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尤其是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领头人。

建立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教师的考核、激励制度是团队建设保持活力的根本。为此,必须科学制定团队教师工作考核、激励制度,将团队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五)大力推行行为导向教学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由多种教学技术、手段、方法结合而成的,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内核,即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行为导向教学法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团队协作等能力亦可以得到充分的提高。

行为导向教学法符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征,适合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一是体现了当今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以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为目标、以活动为导向,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协作中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二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具有关键能力的人才。老师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实行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把不同类型的学生分配在一个小组,以团队的形式来学习,在这里没有“好生”、“差生”之别,通过团队的交往和对学习成果的展示,使每个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性能力都得到培养。三是真正推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突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要适应现代学徒制,当前必须大力推行行为导向教学法。首先,高职院校从院校领导到普通教师,都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育人意识,增强教学改革的使命感;其次,院校领导要做好顶层设计、全面统筹工作,要从制度方面、经费方面、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采取系列有效措施推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教辅人员要按照要求积极当好配角;教学一线的教师要加强教学法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一是正确使用教材,由于现有大部分教材的编写主要是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适合于教师教学,教师要根据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增删,把有关的知识、技能组合在一起,便于学生进行学习;二是以应用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根据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要求,对每个知识模块内容进行处理,打破教材体系,打破基础课与专业课的限制,按照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思路,重新设计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三是当好主持人、控制好教学过程,当好学生学习的助手;四是更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易懂,轻松高效;五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和信息,独立进行工作,不断地让学生学会使用展示技术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深化公共课教学改革

高职公共课又称文化基础课,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服务于专业课,主要包括工具类课程,如数学、写作、计算机应用等;德育类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公共关系、法律基础等;人文类课程,如音乐、美术、语文、历史等;职业素养教育类课程,如职业规划与设计等;身心健康类课程,如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

高职公共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能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指导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人、社会的人、文明的人、职业的人;高职公共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在当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关键能力”日益受到重视,按照英国资格与课程当局的表述,关键能力有六项,即交流表达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学习与业绩的自我提高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高职公共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质,为学生今后岗位迁移和职业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因此,高职公共课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它与专业知识课和技能培训一样,都是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下,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采用的是学习和培训交替的方式,整个学制大概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2/3的时间在企业培训。由于教学空间延伸由校内到企业,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学管理运行中,要求做到工学衔接合理,体现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的教育理念,这对高职公共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深化公共课的教学改革,在公共课的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要有较大的突破。

1.公共课的教学由学生(学徒)入学延伸到毕业,由校内延伸到企业。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下,学生(学徒)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贯穿始终,在时间上保证了其职业技能的培养质量;同样,学生(学徒)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等能力的养成也需要时间上的保障,考虑到公共课不能过多挤占学生(学徒)在校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时间,另一方面是公共课(尤其是德育类、人文类、身心健康类)需要一定时间的教学实践,才能达到培养目标,公共课的教学由学生(学徒)入学延伸到毕业、由校内延伸到企业,从而使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在时间上得到保障。

2.公共课(工具类的,如数学、计算机应用、写作等)与专业课有机结合,融合穿插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训情境中去,由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同步实施教学。

3.公共课(除工具类外的)的教学时间灵活安排,在校内学习期间,原则上必修课安排在八小时以内,选修课安排在晚自习时间段;在企业培训期间,公共课采用系列讲座、报告会、宣讲等多种活动形式,安排在晚间或其它工余时间。

4.公共课教师兼学生社团指导老师,有利于开展公共课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稳定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队伍,缓解学生社团指导老师不足的矛盾;有利于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有利于激发公共课教师干事创业创新的热情,使他们与专业课教师有着同样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1][3][4]杨金石.再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路径[J].职业,2010(10):114-115.

[2]战中平.课堂教学是培植办学特色的主渠道[J].新课程学习,2015(1):8.

[5]欧阳恩剑.浅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特点及要求[J].职业教育研究,2008(3):18-19.

责任编辑 宋庆梅

梅洪(1962-),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G710

A

1001-7518(2015)31-0049-04

猜你喜欢

公共课办学院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On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Vocabulary